词条 | 护国寺感应塔碑 |
释义 | § 简介 护国寺感应塔碑 护国寺感应塔碑又名西夏碑。现保存在甘肃省武威市文庙内。甘肃武威,古称凉州,东临兰州,西通金昌,为河西走廊东端的咽喉。因汉元狩二年(前121)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西击匈奴大获全胜,以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是丝绸之路自东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大站。这座古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由匈奴所筑,名盖减,汉代讹称姑减。元狩二年设武威郡。唐景云初年(710)置河西节度使于此。唐朝“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城市。这里河渠纵横,阡陌相连,素有“塞北江南”之称,又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谣。护国寺感应塔碑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立,高二点六米,宽一米,厚三十厘米。碑身呈半圆形,边呈杀角,四周刻忍冬花纹。两面撰文,正面刻西夏文,背刻汉译文。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护国寺感应塔碑两侧各有线刻伎乐菩萨,袒胸系裙作舞蹈飞翔状。正文为西夏文楷书,二十八行,每行六十五字。碑座束腰,矩形,四角削成斜坡状,边沿杀角,大体似龟形,上刻花纹,是中国保存最大最完好的西夏文碑。另一面刻汉文,小篆题名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字楷书,计二十九行,每行七十字。碑文四周有线刻卷草纹。碑头题名两侧各有一身线刻伎乐菩萨,作翩翩起舞状。题名上端刻云头宝盖。 西夏碑文通篇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大意是:凉州护国寺内有一座7层的佛塔,是阿育王以“奉安舍利”而建的8万4干座佛塔中的一座,后来因年久失修面毁坏。至前凉(公元314-376年)时,张轨修宫殿正在此塔旧址之上。到张天锡时宫中屋“灵端”,张天锡即毁宫复塔。至西夏占领凉州、该塔仍完好无损,而且“灵应”更多。天祜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冬,凉州发生大地震,塔身倾斜后又恢复原状。为了旌表佛塔的“灵应”,西夏皇太后和皇帝祟宗李乾顺诏命重修此塔。天祜民安五年竣工后,遂立碑纪功,颂扬佛的灵应和西夏统治者的功德。 § 碑文 护国寺感应塔碑碑文内容叙述的是凉州城内护国寺有一座佛塔,前凉时期(314~376)就显“灵瑞”,西夏时“灵瑞”更多。特别是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武威地震,佛塔被震倾斜,正要派人维修时,竟又自行恢复了原状。于是,西夏皇太后、皇帝下诏对塔重新进行修建装饰,工程完毕后立碑记功,以颂扬佛的“灵瑞”和西夏皇朝的功德。 碑文给后世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史料。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反映社会经济方面的材料,如记载装修宝塔时有“百工”,可见当时武威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和所处地位的重要。碑文之后将工匠的名字与官员、僧侣名字并列,也有助于研究西夏手工业者的身份问题。 二,反映官制的材料,如“大恒历院正”、“内宿神策承旨”、“中书正”、“皇城司正”、“南院监军”等职官,可与史籍参校补充。 三,反映民族关系的材料,如“番汉僧”、“番汉四众”等,说明汉族与党项等族人民关系密切,共同从事建设和生活。又如碑文中提到“先后之朝,西羌梗边,寇乎凉土”。这里的“先后”应指西夏惠宗时期梁太后,“西羌”应指当时在青海的吐蕃政权。这次战争,据西夏文碑铭记载,发生在大安八年(1082)。汉文史籍语焉不详。 四,关于l092年武威地震,也是过去文献失载的。 五,碑中题名不用“大夏国”,而用“白上国”。这个国名,汉文史籍中未见记载。 碑文主要称颂先祖的功德;护国寺富丽堂皇的景象;“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奏交会,日有千数”的繁华市容;在增饰宝塔时“众匠率职,百工效技”的民风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片断。西夏碑碑额呈半圆形,题名上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纹,左右两侧各刻有一位体态窈窕、翩翩欲飞的伎乐菩萨,那轻盈飘动的绸带、美如游龙的舞姿,使人想起了白居易《胡旋女》中描述的“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己时”的胡旋舞。 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讲述的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的前后很有差别。两面的文字不是互译的,而是各自撰写、然后刻写上的。碑文记述了凉州城内护国寺佛塔于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地震时倾斜、西夏皇太后和皇帝下诏加以重修之事。虽然西夏文和汉文的碑文在段落次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所记内容却基本一样,可以互相比较研究。 § 考古价值 护国寺感应塔碑护国寺感应塔碑上的碑文在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1世纪西夏主李元昊称帝﹐在广运三年(1036)颁布西夏文﹐并命野利仁荣加以演绎﹐曾在西夏境内与汉文同时流行。西夏国灭亡(1227)后﹐西夏党项后裔仍有人使用。元代居庸关刻石和明代中叶保定出土的石幢上有西夏文﹐距创始时已有500余年。此后逐渐湮没﹐成为一种死文字字体仿汉文楷书﹐但与汉字不同﹐笔划繁多,另外有草书和篆字。每字由一块或数小块组成﹐一般分上﹑中﹑左﹑右﹑下等块﹐各块都有含意。西夏文看上去笔画繁琐,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之后,公私文书都用西夏文字书写,但汉字仍在西夏通行。西夏给宋朝的文书,多用西夏文和汉文并列书写。夏国铸造的钱币,也用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由于西夏文字在夏亡国后,已逐渐湮没,西夏文到清代以前尚无几人可知,从西夏碑文拓片中传世,及额济纳旗发现西夏文字典《潘汉合时掌中珠》后,才有人开始研究西夏文的构造、文字和字意。至今西夏文石刻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实物很少。护国寺感应塔碑“汉夏合壁”,便于相互比较研究,更是绝无仅有的,是研究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极为可贵的重要实物资料。护国寺感应塔碑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国名、帝后尊号、佛教盛况等均具极重要价值。 § 文物发现 护国寺感应塔碑公元1804年,清代著名的西北史学家张澍,因病回到了久别的家乡——甘肃武威。一天,他和朋友一同到清应寺中游玩,忽然一个奇怪的现象使他停住了脚步,只见寺院深处有一个亭子,四面被人用砖泥砌封得严严实实,亭子周围杂草丛生,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光顾了。好端端的一个亭子为什么要用砖头砌封起来,难道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张澍好奇,便向寺里的和尚打听,和尚告诉他说,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亭子,封在这里已经有好几百年了。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凡是打开封砖的人,都会遭到可怕的天灾报应。所以几百年来,没人敢靠近这亭子一步。而里面究竟是什么,也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身为学者的张澍自然不相信这种传闻,便提出要找人来打开砌封看个究竟,并对天发誓,开封后如果有什么灾祸,情愿自己一人承担,绝不连累旁人。 封砖被一点点地凿开了,显露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高大的黑色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工整秀丽的楷体字。张澍急忙从拆下的砖封废墟上跨了过去,想看看碑文的内容。可是当他靠近石碑,看清楚上面的文字时,却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些乍看上去好像都能认识的字,细看,却没有一个能认得出。张澍立刻叫人把亭子四周的封砖全部拆除,这块被诅咒了几个世纪的石碑终于全部显现出来了,传说中的天灾报应并没有应验,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却给这位学者带来了更大的震撼。石碑的另一面刻有熟悉的汉字,碑文内容大致是修建护国寺感通塔及寺庙的情况,与同类石碑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再往下看,一行小字引起张澍极大的兴趣,建碑的年款一行是这样写的“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子建”。护国寺感应塔碑就这样被无意中发现了。 § 历史溯源 护国寺感应塔碑大夏国的第四代皇帝乾顺三岁时便继承了王位。乾顺由于太年幼而不能当朝理政,大权落到了母亲梁太后手中。梁太后是一位能征惯战的沙场女帅,在她掌权期间,曾多次指挥过大的战役并带兵亲征与宋军交战。她听说民间传有凉州护国寺感应塔能显灵的说法,便时时叫人向感应塔祈祷。说来也巧,凡是被祈祷过的战争,总能取得胜利。消息不胫而走,老百姓对佛塔显灵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护国寺的香火越来越旺,方圆几百里的人都到这里来许愿还愿。 天佑民安三年,凉州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感应塔并没有因为有神灵感应而躲过这场劫难。梁太后念及当年神灵的庇护,立即发愿,动用朝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修护国寺感应塔。天佑民安五年,为了庆祝修缮工程完工,也为了给满十周岁的乾顺皇帝祈福,在护国寺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佛事活动,皇太后亲自润色碑文,当场勒石立碑,以兹纪念。所立之碑,正是张澍发现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 相关人物 西夏第四代皇帝李乾顺护国寺感应塔碑碑文记载的是西夏第四代皇帝李乾顺。夏惠宗死,乾顺年三岁嗣位。1086年即位,在位54年。母梁氏,乙埋女,尊为太后,与弟乙逋擅政,连年进侵宋边。乙逋骄矜跋扈,被大首领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杀死。梁太后携崇宗率大军五十万攻宋,破金明寨(今陕西安塞北),献宋俘于辽。宋军沿边筑寨,紧步逼攻,夏兵败退。西夏卑词求和,宋朝罢兵。永安元年(1099),梁太后死,崇宗亲政,年十七,谨事辽朝,出兵助平叛辽的拔思母部。又向辽乞婚,辽以宗室女封公主许嫁。宋童贯总领陕西六路大兵攻夏,双方互有胜败。金灭辽前夕,他曾出兵援辽,支持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后臣附于金。他爱好汉族文化,创办“国学”以传授汉学,培养官员。制定按照资格任官的法令,对文学优长者特加奖擢。曾撰《灵芝歌》,与大臣唱和,歌词刻石置于学校。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