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抛砖引玉
释义

拋磚引玉拋磚引玉:張儀巧舌定乾坤拋磚引玉 翠玉白菜

拋磚引玉 作者:張英慧著

出版社:實學社

§ 词

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释义

将砖抛出,引回玉来。语或出《景德传灯录.卷一○.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后用「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粗陋的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多用作自谦之词。亦用于比喻以身作则,引发众人响应。

英文翻译:giving the enemy something to induce

him to lose more valuable things

用计说明:此计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抛砖”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一点甜头,诱人上当,然后再慢慢把“玉”引出来。此计使用的范围很广,不受时空限制,小施小效,大施大效。

§ 原文-注解

原文: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注释:①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②击蒙:使之蒙骗上当。

译文:用极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从懵懵上当。

§ 计名由来

“抛砖引玉”一语,其来源说法不一。抛砖引玉一种说法是相传唐代诗人赵嘏甚有诗名,求诗者盈门。诗人常建慕其名,想求其诗,却不得其门而入,赵嘏游苏州时,常建料他必游灵岩寺,便先于寺壁题诗两句。赵嘏来到寺中见壁上此诗尚未写完,就补了两句,成为一首绝句。后人因赵嘏补得两句优于常建得前两句,边说常建是“抛砖引玉”。然而,常建是唐玄宗开元15年(公元727年)中的进士,而赵嘏是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中的进士,两者相距115年。可见赵嘏补诗一说是不可能的。然而由这个有悖历史事实的讹传,引出一个有关“抛砖引玉”一词来源的说法,却已是一个历史事实。

另一种说法出自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高僧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 ·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子。”者句话也源自一个佛门故事。传说活了120岁的唐代禅师从谂,一天晚上,同弟子们一同参禅悟道。刚入座,从谂便宣布:今晚要你们回答问题,谁对禅学有深刻理解,可以跨前一步。众僧皆疑虑凝心,静坐参禅,唯有一个小和尚大胆跨步向前,躬身一揖。从谂见了,缓缓说道:刚才我是抛砖引玉,不想却引来一块土砖坯子。

此语后来还见于元代贯云石(公元1286-1324年)所作《斗鹌鹑·佳偶》曲:“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心满意足: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

§ 按语

古人按语说: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嘏曰:“纹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捍(保护)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 《史记》 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漫画抛砖引玉

战争中,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应用极相类似的方法,以假乱真。比如,用旋旗招展、鼓声震天来引诱敌人,属“疑似”法,往往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属“类同”法,这样做,容易迷惑敌人,可以收到效果,因为类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其判断失误。当然,使用此计,必须充分了解敌方将领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军事水平、心理素质、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正如《百诫奇略》 .利战 中所说:“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庞涓就是因为骄矜自用,才中了孙膑减灶撤军之计,死于马陵道的。

§ 典源

《景德传灯录.卷一○.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

有人与师游园,见兔子惊走。问云:「和尚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兔子见惊?」师云:「为老僧好杀。」僧问:「觉华未发时,如何辨真实?」师云:「开也。」僧云:「是真是实?」师云:「真是实,实是真。」僧云:「什么人分上事?」师云:「老僧有分,阇黎有分。」僧云:「某甲不招纳是如何?」师佯不闻,僧无语。师云:「去。」师院有石幢子被风吹折,僧问:「陀罗尼幢子作凡去?作圣去?」师云:「也不作凡,亦不作圣。」僧云:「毕竟作什么?」师云:「落地去也。」师问一座主,讲什么经?对云:「讲涅盘经。」师云:「问一段义得否?」云:「得。」师以脚踢空,吹一吹,云:「是什么义?」座主云:「经中无此义。」师云:「五百力士揭石义,便道无。」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注解

典故或见于《谈征.言部.抛砖引玉》。

墼子:土坯。

§ 典故说明

砖头是低贱的东西,把砖头丢出去,引回来却是珍贵的玉。「抛砖引玉」这句成语较早的出处,见载于《景德传灯录.卷一○.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话说赵州大师有一次在晚上讲道场合中说:「今晚为大家回答问题,有需要解说的人请出来。」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来礼拜。大师一看就说:「我原来准备抛砖引玉,哪知引来的是一个土坯。」大师为何如此说,并不清楚,但此处确实引用了「抛砖引玉」的成语。「抛砖引玉」用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陋的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多用作自谦之词。亦用于比喻以身作则,引发众人响应。宋代诗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诗有这两句:「勉为瓦砾投,幸有金珠报。」见《广陵诗钞》。句中「金珠」,一本作「珠玉」。这两句也是「抛砖引玉」的用法。意思是说我勉强作成这首似瓦砾般的诗,希望引来对方如珠玉般的好诗。在文献上,和「抛砖引玉」这句成语相关的传说,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诗人常建和赵嘏的一段故事了。相传常建很佩服赵嘏。有一次知道赵嘏要来到苏州,心想赵嘏必然前去灵岩寺游览,于是先在寺里墙壁题上:「馆娃宫畔十年寺,水阔云多客至稀。」这首诗他故意只写两句,留下后面两句,就是希望赵嘏看了以后能补上。等赵嘏前来游览时,果然在这两句诗后补了:「闻说春来倍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意致高妙,确是好诗。后人认为常建就是在「抛砖引玉」,这个故事见载于《谈征.言部.抛砖引玉》。

§ 书证

《景德传灯录.卷一○.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元.贯云石〈斗鹌鹑.国色天香套.金蕉叶〉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

《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

《镜花缘.第一八回》:「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比喻自己先发表粗陋的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多用作自谦之词。

使用类别用在「自我谦逊」的表述上。

例句

我借着这段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能有许多精彩的论见。

他的一番话原盼抛砖引玉,结果却造成大家各说各话,徒增纷扰。

我的提议只是抛砖引玉,更周详的办法还请大家一起来深入讨论。

座谈会引言人抛砖引玉的说辞很巧妙,使得在座各位纷纷发表高见。

我这篇文章果然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界对这问题热烈的讨论。

本文仅就这问题谈些浅显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各界专家。

要不是你适时发言,产生抛砖引玉的效果,我看今天的讨论会可能十分冷场。

主席谦虚地说:「这个问题我不太懂,只谈点个人粗浅的想法,以便抛砖引玉。」

二、

语义说明比喻以身作则,引发众人响应。

使用类别用在「争取认同」的表述上。

例句

她捐出所有积蓄来赈灾,希望的是抛砖引玉,造成更多的人跟进。

这次义诊的目的,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医学界多关怀偏远地区的卫生问题。

义卖会上,主持人率先认购一条围巾以抛砖引玉的结果,引起大众热烈的回响。

区长为了鼓励区民参加社区服务工作,自愿出钱出力,希望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班会讨论捐血问题,班长首先挽起袖子,以示抛砖引玉,结果造成大家热烈响应。

辨识

近义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反义

参考词语 引玉抛砖

释义即「抛砖引玉」。

书证

宋.周必大〈闻西省赏酴醾芍药戏成小诗奉简泰之侍讲舍人年兄并以丁香橄榄百枚助筵却求残花数枝〉四首之四:「从来引玉即抛砖,自笑囊空百不堪。」

参考词语投砾引珠

释义犹「抛砖引玉」。

书证

明.徐渭〈吕礼部再灯上元〉诗:「共道胜筵须有纪,不妨投砾引珠玑。」

§ 成语故事:

赵嘏(gǔ)和常建都是唐代诗人,常建很佩服赵嘏的诗。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览。常建正好在苏州,他想:“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让赵嘏留下几句好诗来!”但是用什么方法呢?他想:灵岩寺是苏州的一大名胜,赵嘏既到苏州,必然要去岩寺,如果自己预先在寺中写下一句半首,说不定会引起赵嘏的诗兴。 于是,常建就在灵岩寺的墙上写了两句诗。

果然,赵嘏来到灵岩寺,看到墙上的诗只有两句,便提笔在后面添上两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计策获得了成功。

有人说,常建的这个方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粗浅的见解来引出别人的高论,是一种表示自谦的说法。

(出自《历代诗话》)

§ 典故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

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 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莫傲和屈居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抛砖引玉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燥,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候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纹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 赏析

“抛砖引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这是一个比喻,砖可以泛指一切质次的、价值低的或量小的事物,相对来说,玉可以指一切质优的、价值高的或量大的事物。

发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者文艺作品,引出别人高明、完美的意见或作品,常被称为抛砖引玉。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虽然狂傲之徒高谈阔论一番,待到他人发表意见或作品时,却充耳不闻,闭目不视,但他们还是口口声声说是抛砖引玉。

作为一种谋人之术,抛砖引玉绝不可像交流意见与信息时那样温文尔雅,而是一种以小利谋大利的诱骗术、掠夺术、谋取术。砖抛出来,专等玉来,玉不来,则使用各种手段来取,或诱取,或骗取,或巧取,或用各种武力强取!抛砖引玉楚人抛出一些老弱残兵之类的,让绞兵得了好处,然后大败绞兵,逼绞签订盟约,可以说是抛砖引玉之计在军事上的成功运用。冒顿,把本部落最好的千里马和美女送给太湖部落,诱使太湖部落疏于防范,最后兼并太湖部落,统一全匈奴。千里马和美女,与一个大部落相比,就好比砖和玉,冒顿抛出砖,成功地取得了玉。孙万荣也深知抛砖可以引玉的妙处,两次运用,两次获胜。粗略地看,军事上抛砖通常有些文气,而引玉却都是货真价实的武取。

政治中也用抛砖引玉术,抛砖的方式多种多样,引玉的方法则通常比军事上的武取要文雅得多,含蓄得多,但经常要狠得多。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反过来看,是抛砖引玉的极好例证。士,以天下兴盛为己任,弘毅刚强,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不迫名利、美色与权势,只求有人知道自己的心迹与志向,有人理解与支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于是,政客们便冒充士们的知己,用富丽堂皇的言辞诱使士们为自己服务,多么巧妙与狠毒!

商业活动中,也不乏这种诱骗术、掠夺术和谋取术。只要人们注意,经常可以看到大奖酬宾之类的活动,比如出售饮料,声称每瓶中有一个什么奖,但即使你买了1万瓶,也找不到那个奖。原来,所谓的奖根本不存在,只是厂家的几句富有诱惑力的语言在引诱你出钱,这也是抛砖引玉术!一些公司,号称资金数亿,高薪诚聘高级职员,欲应聘者,先交报名费20元,成千上万的人去报名,没有一个人真正受聘;这里的真情是,高薪职位是幌子,是抛出的砖,报名费才是他们想引进的玉,1万人报名,便可收20万,这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 战争案例

公元690年,契丹攻占营州。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四员大将西征,想夺回营州,平定契丹。

契丹先锋孙万荣熟读兵书,颇有智谋。他想到唐军声势浩大,正面交锋与已不利。他首先在营州制造缺粮的舆文 抛砖引玉化,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军逃跑。唐军统帅曹仁师见一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黄饥瘦,并从他们那里得知营州严重缺粮,营州城内契丹将士军心不稳。曹仁师心中大喜,认为契丹不堪一击,攻占营州指日可待。唐军先头部队张玄遇和麻仁节部,想夺头功,向营州火速前进。一路上,仍见到营州逃出的契丹老弱士卒,他们自称营州严重缺粮,士兵纷纷逃跑,并表示愿意归降唐军。张、麻二将列加相信营州缺粮、契丹军心不稳了。他们率部日夜兼程,赶到西硖石谷。只见道路狭窄,两边悬崖绝壁。按照用兵之法,这里正是设埋伏的险地。可是,张、麻二人误以为契丹士卒早已饿得不堪一击了,加上夺取头功的心情驱使,下令部队继续前进。唐军络绎不绝,进入谷中,艰难行进。黄昏时分,只听一声炮响,绝壁之上,箭如雨下,唐军人马践踏,死伤无数。孙万荣亲自率领人马从四面八方进击唐军。唐军进退不得,前有伏兵,后有骑兵截杀,不战自乱。张、麻二人被契丹军生擒。孙万荣利用搜出的将印,立即写信报告曹仁师,慌报已经攻克营州,要曹仁师迅速到营州处理契丹头人。曹仁师早就轻视契丹,接信后,深信不疑,马上率部奔往营州。大部队急速前进,准备穿过峡谷,赶往营州。不用说,这支目无敌情的部队重蹈覆辙,在西峡石谷,遇到契丹伏兵围追堵截,全军覆没。

§ 商场案例

企业花钱买桥名声大振

1989年,杭州保灵有限公司率先出资十几万元,买下了延安路中段的人行天桥的取名权,并以本企业产品的商标 杭州保灵命名该桥为“保灵”桥,令企业名声大震。各企业纷纷效法,争着出钱买桥名。位于杭州市官巷口的解放天桥正在建造之中,它的取名权即被杭州西湖味精厂以15万元巨资买去。这座繁华路段的人行天桥,除了供行人安全过马路外,又有了一层新的意义:为市改建设和企业经营之间搭了一座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友谊之桥。

杭州西湖味精厂和杭州保灵有限公司花巨资买桥名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支援了城市建设,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让大家交口称赞;另一方面,提高了本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实际上比花钱在电视、广播上做广告要合算得多。因为声音和图像都是一闪即逝的东西,唯有桥可以保存长久。只要桥在,企业的知名度就在,这笔钱花得值得。

此正是: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

§ 相关链接

第一套

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crossing the sea under camouflage

第二计: 围魏救赵 relieving the state of Zhao by besieging the state of Wei

第三计:借刀杀人 killing some one with a borrowed knife

第四计: 以逸待劳 waiting at one's ease for the exhausted enemy

第五计:趁火打劫 plundering a burning house

第六计: 声东击西 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

第二套

敌战计第七计: 无中生有 creating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第八计: 暗渡陈仓 advancing secretly by an unknown path

第九计:隔岸观火 watching a fire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第十计:笑里藏刀 covering the dagger with a smile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palming off substitute for the real thing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picking up something in passing

第三套

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beating the grass to frighten the snake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resurrecting a dead soul by borrowing acorpse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luring the tiger out of his den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letting the enemy off inorder to catch him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giving the enemy something to induce him to lose more valuable things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capturing the ringleader first in order to capture all the followers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extracting the firewood from under the cauldron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muddling the water to catch the fish;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slipping away by casting off a cloak; getting away like the cicada sloughing its skin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catching the thief by closing blocking his escape route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befriending the distant enemy while attacking a nearby enemy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attacking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r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stealing the beams and pillars and replacing them with rotten timbers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reviling abusing the locust tree while pointing to the mulberry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 feigning madness without becoming insane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removing the ladder after the enemy has climbed up the roof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putting artificial flowers on trees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turning from the guest into he host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using seductive women to corrupt the enemy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unpreparedness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sowing discord among the enemy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deceiving he enemy by torturing one's own man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coordinating one stratagem with another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decamping being the best; running away as the best choice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