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
释义

§ 人物简介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在西方,人们对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私有财产是十分尊重的,法律规定,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子女有继承权,受到国家保护。但是1887年7月26日,在出版《世界语第一书》时,柴门霍夫声明:“国际语同每一种民族语一样,都是社会的财富,作者永远放弃对它的一切个人权利。”柴门霍夫把这种语言的命运完全交给了使用它的群众,由群众去决定它的未来。

柴门霍夫不仅放弃了作为世界语创始者的专利权,而且还放弃了他的全部世界语著作和译作的版税,任何出版社和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和再版他的作品。

§ 生平经历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

1859年12月15日,柴门霍夫出生时波兰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根据俄国的户籍规定,取名为拉扎鲁·马尔科维奇·柴门霍夫 (加上父名) ,但波兰独立后,根据新政府的规定,虽然他是犹太人,也得加上基督教教名,所以他的身份证上的名称变为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

柴门霍夫的父亲是一位语文教师,这为儿子学习语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童年时代,柴门霍夫就学会了波兰语、俄语、德语,上中学以后,他勤奋学习,又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乌克兰语。从十六岁起就开始致力于国际语的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十九岁时终于完成了后来叫做世界语的初步方案。

后来他到莫斯科和华沙先后学医,1885年毕业后成为一名眼科大夫,在行医过程中他一直学习外语和继续研究国际语言,直到1887年在他未来岳父的资助下,他才能以笔名“希望大夫”出版他的研究成果:《国际语言》。世界语中“希望大夫”为“Doktoro Esperanto”,Esperanto也就成为世界语的习惯名称。

1888年,他又声明自己不愿做新语言的创造者,只暂作一个发起人,他宣布把世界语交给群众,让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

1905年法国布洛涅“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召开。从这以后,世界语便逐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1917年4月14日,柴门霍夫病逝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波兰战区,享年58岁。

§ 人物评价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

阿纳托洛·科黑在《我对柴门霍夫博士的回忆》一书中写道:“柴门霍夫博士是华沙每周一天免费为穷人治病的唯一的医生。”(《今日保加利亚》1958年第12期第22页)

埃米利安·洛茨在他的《回忆柴门霍夫》中写道“柴门霍夫不是一个实利主义者,作为一个眼科大夫,他经常为穷人免费治病。”(《波兰世界语者》 1959年10-12月第6期第4页)

卡齐米埃尔兹·蒂明斯基曾参加过柴门霍夫大师的安葬仪式。他在《在墓旁》一文中写道:“跟随在他后面的是浩浩荡荡的人群,他们大部分是来自西伯莱地区的群众。由此可见,说我们的大师生前免费为穷人治病并帮助他们是可信的。”(《波兰世界语者》1956年3—4月第2期第2页)

1906年10月中下旬,柴门霍夫去布鲁塞尔和巴黎,为的是在那里分别同查理·勒曼尔和埃米尔·亚瓦尔讨论关于世界语的改革问题。当他从巴黎到柏林时,谢绝朋友们为他买头等车厢的车票。10月23日勒曼尔写给亚瓦尔的信中说:“柴门霍夫离开了,我心中感到很压抑,看着他离去一消失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一这位半个基督徒,他不让我为他买头等车厢的车票去柏林,自己坐三等车悄悄地走了,只给他的小女儿带了一点糖果,给他自己带了两块蛋糕。我认为,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钦佩的榜样。”(参见《尼斯文学杂志》1959年1—2月第21期第83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