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嗣瀛
释义

§ 人物简介

张嗣瀛

男,汉族,山东省章丘县人。

1925年4月5日生。

1948年8月武汉大学毕业。

1949年10月到东北大学任教。

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

1978年晋升为教授。

198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自动控制专家。

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曾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近期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两类问题都统一在极值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张嗣瀛在主从对策的研究中,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近年来提出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研究的新方向。对非线性系统、组合大系统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在自动控制理论的稳定性理论、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等方面,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微分对策》,主编《现代控制理论》。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和冶金部的奖励。以"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等为题的研究成果均获国家教委的奖励。

现为博士生讲授"微分几何方法"等两门课。已培养博士21人,硕士30余人,博士后2人。

1981年以后分别任《控制与决策》等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

1983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

1985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7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部、省、市劳动模范或特等劳动模范。

1990年被评为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

§ 人生经历

张嗣瀛先生一九二五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在他十二岁的时候考上了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正好在那一年,日本打入了中国,张先生所在的学校被迫迁到了四川绵阳,先生因为一些事情没能随校迁移,一年后他随一个做买卖的远亲叔父,坐着毛驴车,经过安徽亳州、河南掖县、洛阳、陕西西安,到达四川,在那里,山东的同学适应不了那种湿热的气候,很多人长了疮,得了肺结核,加之粮食难以供应,吃不饱饭,死去的学生非常多。

张嗣瀛高中时到北京崇实中学上学,那是一所教会学校,不学日语。但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日美开战,这所学校也进来了日本教官,并添加了日语。张嗣瀛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嗣瀛想离开日本占领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高二的暑假,张嗣瀛和家里说张嗣瀛想去四川绵阳找张嗣瀛的学校,受到张嗣瀛父亲的支持,并帮张嗣瀛筹划。他通过在徐州经商的一位本族叔父,找到一位从西安到徐州的某商号的伙计,他还要回西安。这伙计也是年轻人,走过这条路,就托他把张嗣瀛带去西安。那年张嗣瀛十八岁。张嗣瀛换了身份证,从学生变成了学徒。剃去长发,穿一身中国裤褂,到了徐州。张嗣瀛们的路线是:徐州-商丘-毫州-界首-漯河-叶县-洛阳-灵宝-潼关-西安。从毫州到界首这段路是最关键的,因为这是从日伪统治的沦陷区经“三不管”区到国民党的管辖区。要“过界”,也是张嗣瀛最担心的。

从商丘开始就要“起旱”,即步行。张嗣瀛们雇上一辆“架子车”,这是一种小型的装有自行车胶轮的平板车,将行李放在上面人随车步行。沿途住小店或大车店。若是住大车店,交上店钱后,在炕头的大铁锅中,一满锅热腾腾的面条,随便你吃。那时正是热天,睡觉时不想睡炕,就和张嗣瀛的同伴各拉上一领席子铺到院子里打开铺盖看着星星入睡。鸡叫醒来时被头已是湿漉漉的露水。

毫州属安徽,界首在河南。过界后到达界首,当晚住在一个小店里。那夜月亮很大很亮,屋里是一盏摇晃不定的小油灯(不是煤油灯),灯光昏暗,院子里还有卖唱的在唱“河南坠子”(也就是现在的豫剧)。面对这明月、小店、孤灯,张嗣瀛思绪万千,不能入睡。

从界首到漯河;开始换乘汽车。那时公路局的客车,既无车棚,又无座位,就是现在运货的卡车。上车后自己找个位置,行李一放,就坐在上面。票还难买,就去当“黄鱼”,也就是司机私自加载的客人,因而不能在车站上车,而是车开出后在某个路口上车。当然好位置没了;只能坐车尾,颠簸厉害,尘土又大。有一次经过一个村庄,一群孩子看到张嗣瀛们拍手大笑,张嗣瀛们彼此一看,原来是身上脸上满是尘土。已经没有人模样了。还有一次汽车过一条小河,由于土桥车重,过河时车侧翻了,人和行李纷纷落水,所幸水仅齐腰,车也没翻到河中,没有伤人。

从漯河经叶县到洛阳,这一路却又幸运了。张嗣瀛们正好碰上一辆私人车到漯河接人,人没接到空车返回洛阳,司机为了赚外快也拉黄鱼。因已是傍晚,黄鱼也没拉几个,上车后非常宽松;虽也是卡车但质量好,速度快,夜间公路几乎无人,于是一路飞驰,星夜兼程,痛痛快快地在黎明时刻到达洛阳。

洛阳到西安有铁路。洛阳火车站的墙上有日本飞机扫射的弹痕。火车自洛阳开出,临近潼关要停止,因若白天行车日军常从黄河对岸风凌渡隔河炮击,故火车先停在灵宝,等天黑后再换乘装有铁甲的火车,熄灭灯火过潼关,叫做“坐绿钢皮闯关”。过关后再从华阴坐一般火车去西安。到了西安,就和张嗣瀛的同伴分手了,一路多亏他,张嗣瀛从内心感谢他。以后是张嗣瀛一个人的旅程了。张嗣瀛入川的路线是:西安-宝鸡一双石铺(风县)-庙台子-留坝-褒城-宁强-广元-剑门-剑阁-梓潼一绵阳。从西安到宝鸡有火车,到宝鸡后又要换汽车,经川陕公路翻越秦岭进四川。

在宝鸡停留了一两天等车,住在一座不要钱的二层木楼的楼板上。记得那时的宝鸡就只有一条主要的街,渭水从市边流过。张嗣瀛公路车仍是卡车,而且因汽油短缺,汽车的燃料是木炭。卡车后装一个大罐,烧木炭产生一氧化碳。功率比烧汽油低,马力不足,这种车当时叫“木炭驴"。车上总带两个大的三角木桩,当车上山爬坡坡时,爬不动了司机的助手就赶快下车将木桩垫在后轮上,免得汽车下滑。然后乘客再下来减轻负载并帮着推车。

汽车从宝鸡开出不久就进入秦岭的群山。张嗣瀛初中三是在青岛上的,未去青岛前没有见过大海。进入秦岭之前也没见过大山。大海一望无际,群山绵亘起伏,都是看不到边。这是大自然之大,是大自然。临长河大海之边,立崇山峻岭之巅,其感受对人心胸的陶冶。是读任何书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公路在山间盘旋迂回,当汽车爬至峰顶时,向下望去,公路从极远极低的地方,回旋而上,直至脚下,又伸展向远方,没入无际的山林中。由于山的高度不同,气温也不同,因而山林的颜色也不同,有绿有红有黄,远近浓淡,五彩斑斓,好一幅祖国的壮丽河山图。关山相连,一路经过不少关隘。先看到的是刻在石壁上的三个刚劲大字“大散关”进入秦岭时已是九月初秋,让人想起“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此时已远离家人;忆及“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如今关山相阻,与亲人不知何日再相逢。

第一站宿在双石铺。再启程经留坝,附近有留候祠,留候就是张良。然后再过褒城、勉县、宁强。记得有一次车半途停在一个庙中,因听说前面有车被土匪抢劫,不敢走了,就宿在庙中,所幸再走并未遇上土匪。

从宁强再往前走,过七盘关就进入四川了。入川后的第一个大站是广元,在嘉陵江边。由此渡江,再走是剑门关。剑门有七十二峰,直插云天。这些山在四川的那面是坡的,但到了剑门,却如刀劈一样垂直而下,形成一道绵亘高耸的千仞屏障。从陕西入川只有这一条咽喉通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地造物,如此鬼斧神工。四川有几座名山,称为天下之最:剑门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后两座山后来张嗣瀛也去过。

路上偶尔还能看到栈道的痕迹。这是将粗大的铁钎打入岩壁,上面铺上木板;再用铁索加固。在根本无路的山崖上造出了悬空通道,使人联想到当年诸葛军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木牛流马、运兵运粮的那些筹划和智慧。

古入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走不知道。即使有了汽车,爬上爬下也够累了;何况古时只靠畜力和步行。

在四川境内的一些旅店,张嗣瀛曾不止一次地看到门口贴有这样的对联:未晚先投二十八,鸡鸣早看三十三。后面两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明自了:星有二十八宿,天有三十三重。原来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剑门下来是剑阁,再下来是梓潼,已经走出了山区。再走不远,就到达了张嗣瀛的目的地:涪江之滨的绵阳。回到张嗣瀛初中一时上过的学校,当时的国立第六中学。

这次路程曲曲折折有两三千里,汽车、火车、步行共走了一个多月。到达绵阳时已经是十月初了。那年张嗣瀛十八岁,这是张嗣瀛人生中第一次走过的长路。也是张嗣瀛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一次旅程。有了这次旅程,以后多远多难的路,张嗣瀛一个人也敢走,也能走。1944年的暑假,张嗣瀛考取了武汉大学,去乐山读书。第二年的暑假,张嗣瀛陪一位中学时的同学去重庆考大学,在坐从重庆到泸州的船回来的路上,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张嗣瀛又一次流出了眼泪。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这中华民族的血脉,它永不停息地在祖国躯体中日夜奔腾。

后来,张先生历经困苦,终于考进武汉大学。当时武汉大学的校址在四川乐山,在大学里面,先生终于可以吃饱饭,并且夜校里用上了电灯,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张先生和他的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想尽快的报效苦难中的国家。他动情地跟我们讲起一个故事:张先生在大学一年级,陪同学去重庆参加高考,在回四川乐山的途中,先生坐在长江的船上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顿时,全船沸腾,人们那喜悦的表情难以言表,终于可以不做亡国奴了,中国的老百姓终于站了起来,张先生说那一天他这一生也不会忘记。到大三的时候,大学从四川迁回武汉,但在那个时候,全国又开始了国共两党的内战,武汉大学的学生举行了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游行,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张先生宿舍楼上的三个学生被国民党当局枪杀,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张先生还年轻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心系民间疾苦,然后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信念。

§ 学术成就

张嗣瀛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取得一系列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武器研制中的重要关键问题。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

对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方法,形成新体系。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两类问题都统一在极值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辟一全新方向,即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取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2部。代表作有:《有限时间区上的运动稳定性》、《轨线受限的最优控制问题》、《一种解定性微分对策及确定能控区边界的新方法》、《定性极值原理的某些应用》、《空战中角色二重性问题》、《集合覆盖法》等论文40余篇。著有《微分对策》一书。他的《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研究》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 社会地位

张嗣瀛中国自动控制专家。

1925年4月5日生于山东章丘。

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

1957~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

历任东北工学院工程力学系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现任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信息与控制》杂志副主编和《控制与决策》的主编。

§ 人物评价

此人虽然80岁,但是做起报告来,特别有精神,佩服。他的学生满天下,东大的另外一个院士--柴天佑也是他的学生,沈阳很多高校的自动化方面专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说副所长,等等是他,带着东大自动化走在中国前矛,也是他,带着东大老师的思维前进,是他,让我深深感动,因为他的平易近人,因为他的生活简朴

他的思维恨敏捷,正如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刘建昌教授所说:“张嗣瀛院士不满足于我们信息学院全国争一流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全国一流”,大师级的人物就是不一样。

一个人的历史是自己书写的,张先生要求我们记住“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不要辜负好的时代,不要辜负了自己的青春。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