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囟填陷
释义

§ 概述

囟填陷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

囟填:病证名。指囟门胀满或隆起如堆。 《诸病源候论》 卷四十八:“小儿囟填,由乳食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因热者,柔软红色,宜清热,用泻青丸;因寒者,牢韧坚硬,宜散寒,用参苏饮。

囟陷:病证名。指囟门下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属病理状态。如同时枕部凹陷,则属病重。常兼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指纹淡滞等。多因婴幼儿禀赋不足,或五疳久病,元气亏损,泻痢气虚,脾胃阳气不能上充所致。治宜培元补肾,用《医宗金鉴》固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肉桂、山药、黄芪)。若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外治可用狗头骨炙黄为末,以鸡子清调敷囟门。

婴儿的前囟门一般于1岁至1岁半时闭合,如前囟发生明显陷下者称为囟陷。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囟门尚未闭合前所特有的证候,如果6个月以内的小儿,囟门微陷,则不属病态。现代医学的婴幼儿腹泻、佝偻病、大量呕吐等大量丧失体液及营养不良性疾病,均可出现囟陷。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急性热病、腹泻或利尿太过等因素,使阴液耗损,真气下陷而发生,也有因先天不足,气血亏损,不能上充脑髓,或后天失调,脾胃虚弱所致。常见症状为囟门下陷,并见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若病情严重者,可见双目凹陷,四肢厥冷,手足震颤筹证候。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位其侧,以小鱼际揉法从中脘穴开始缓慢向下操作至气海、关元穴,往返3~5分钟。

(2)家长双掌相叠轻轻按压患者腹部,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抬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2~5次。

(3)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指指腹按揉背、腰部肌肉,重点按揉脾俞、胃俞、肾俞穴,反复操作1~3分钟。

(4)以指按揉足三里、太溪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脾胃虚弱型:症见囟门下陷,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补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③顺、逆时针摩腔腹各50次。

④捏脊5~10次。

(2)气阴不足型:症见囱门下陷,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口干口渴,口唇干燥,双目凹陷,皮肤干枯,脸部消瘦,舌质红,苔少而干。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

②推三关100次。

③揉外劳宫100次。

④掐揉四横纹50次。

§ 生活调理

(1)对囟陷患儿要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给患儿多吃新鲜的蔬菜汤、水果、稀米粥等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2)对于引起囟陷的原因如腹泻、呕吐等病证,要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

(3)对于脱水不太严重而又没有静脉输液条件时,可以用口服补液。方法是给小儿口服淡盐水,每次量150~200毫升,4~6小时内喝完。如果病情严重,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4)对于营养不良患儿,除睡前按摩外,要经常进行四肢按摩或捏脊。天气暖和时,可让患儿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点新鲜空气,以改善患儿的情绪和食欲,增加血液循环及全身的新陈代谢。

(5)由于患儿抵抗力低下,所以患儿不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人接触,以防止继发感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