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澜 |
释义 | § 个人概述 安澜 安澜,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国家一级导演。 1950年生于长春。当知青、铜矿矿工。 1972年考进长春电影制片厂,历任剧务、制片,制片主任、生产处长、生产厂长、厂长助理、副厂长。 1995年6月特招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生产部主任、副厂长。 § 艺术简历 任监制,策划的主要电影、电视剧 电影:《大转折》、《大战宁沪杭》、《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东方巨响》、《太行山上》 电视剧:《兵哥兵妹》、《跨跃》、《军歌嘹亮》、《清风店战役》、《新敌后武工队》、《八路军》 任艺术总监: 电视剧 《无愧苍生》 《连队之家》 《陈云在临江》 《血浴羊山》 任总导演: 《咱换个活法》(20集) 2005年完成 《山里的女人》电视电影 2005年完成 《杨得志围点打援》共和国名将系列, 数字电影 2006年完成。 获第7届百合奖 任导演: 长篇电视剧——《上将许世友》 20集 2006年完成 获全军第19届“金星”奖优秀电视剧奖、优秀导演奖。 共和国名将系列, 数字电影—— 《曾克林出关》 2003年 获: 第六届全军电视电影“金星奖”一等奖; 第四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第一名; 第四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最佳导演奖; 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共和国名将系列, 数字电影——《王树声征战豫西》 2004年 获: 第七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 第七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最佳导演奖; 第五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电视电影一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共和国名将系列, 数字电影——《白衣将军—孙仪之》 获全军第19届“金星”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共和国名将系列。数字电影——《彭雪枫纵横江淮》 § 相关链接 年过五十当导演 《上将许世友》这个题材,安澜早就想拍了。但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却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许世友和以前拍的几位将军不同,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观众抱以很大的期待。 无论是重播依然火爆的电视剧《上将许世友》还是正在后期制作的电影《夜袭》,,都是导演安澜的“共和国名将系列”形态各异的奇葩。安澜告诉记者,花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推出“共和国名将系列”,“既不是为了树碑立传,也不是为了市场利润,我们最恳切的创作诉求在于:呼唤久违了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 耳目一新的《夜袭》 安澜执导的影片《夜袭》目前正在后期制作,预计今年夏季和观众见面。该片原名《陈锡联夜袭阳明堡》,取材于抗日战争初期一个真实战役:八路军129师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无意中发现日军阳明堡机场,在无法和上级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果断出击,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24架敌机,这是抗战开始后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次胜利。 这个故事在电影《太行山上》、电视剧《八路军》中都有所展现,但都不充分。安澜说,和以往其他同类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包括他自己拍摄的)相比,《夜袭》有很大的不同,更真实,更人性化,摈弃了说教。 安澜告诉记者,包括《陈锡联回忆录》在内,各种史料都没有特别详细地展示夜袭阳明堡的具体细节,而不同的回忆录则有不同的说法。因此,《太行山上》《八路军》展示的“夜袭阳明堡机场”细节也是虚构的。 “影片《夜袭》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来创作。夜袭阳明堡机场战役,打了没有?打了;谁打的?八路军129师陈锡联带的769团;输赢如何,赢了。——至于具体怎么打,依靠的都是合理想象。” 为了给影片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安澜果断地把真名实姓的人物只保留了陈锡联一人。 让影片赏心悦目是安澜的一贯追求。“《夜袭》定位战争动作大片,着重加强观赏性。二十四架飞机先后爆炸,有拍成胶片拍成大银幕的必要。”为此,特地修建了一个一比一的机场,造了七架一比一的飞机,“这些飞机螺旋桨能转,能在地上跑,但是飞不起来”。此外,还修建了一个一比七的机场,二十四架一比七的飞机模型,两者结合,加上高科技电脑制作,就有了20分钟的轰轰烈烈的壮观的人机大战场面。 隐姓埋名当导演 “我从来没有想到能当导演”,安澜平静地说。从一个影视策划人、制片人到一名导演的角色转换,安澜经历了短暂的隐姓埋名的过程。 2003年,安澜看了一套《共和国名将名录》 ,深有感触:“他们是共和国的基石,是我党我军的基石,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共和国。共和国不能忘记他们。我系统地读完这套书后,他们身上洋溢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让我激动万分:为什么不把他们搬上屏幕?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起伏跌宕、精彩纷呈的一生。于是,我们和央视电影频道联合,把‘共和国名将’做成一个品牌。 ” 《曾克林出关》 是100集“共和国名将”系列的第一部,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克林率领部队率先攻克山海关,凭借智慧和勇敢指东打西,纵横驰骋,为后续部队进入东北扫清障碍。“我觉得曾克林的智慧、勇敢和思维方式在当时很有新意。”获得央视电影频道的投资后,安澜和编剧徐宝琦又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 接下来安澜先后物色过四位导演,这些导演几乎同样一个态度:“行,放心吧,厂长。我肯定20天给你拍完,完成任务就行了。”可以看出,这些擅长拍大题材大制作的导演对这小题材小制作的数字电影兴趣不大,更没有深入理解的想法。但这个与众不同的曾克林却深深打动了安澜,决意找到合适的导演人选。那么究竟选谁呢? 一天,编剧徐宝琦说:“老安,我觉得你最合适。因为谈了半天,其他导演都没有你谈得深刻。” 安澜感到惊讶;“我?我从来没当过导演啊。” 徐宝琦说:“你没干过的事情多着呢。你对剧本的把握和人物分析最为准确,你真的能行!” 安澜一下子动心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为什么不试试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厂领导,厂领导开始以为开玩笑,直到安澜递上了正式的报告。 厂领导非常支持安澜的工作,但是,分管生产和创作的副厂长去当导演,八一厂却没有先例。他们担心万一拍不好,会影响安澜的威信。于是建议安澜先用个化名。 在军旅生涯中隐姓埋名的故事并不陌生,但和平年代却少之又少,没想到让安澜遇上了。 可以想见,安澜拍这部影片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但他把这压力转化为激情和执著,17天后,数字电影《曾克林出关》顺利杀青。安澜用事实证明:隐姓埋名的日子过去了。该片不仅在央视电影频道取得很高的收视率,而且把 “华表”“金鸡”“金星”等奖项都拿到了手。 这也让安澜自己感到出乎意料:“看来,我真的能当导演啊。”之后,在“共和国名将系列”中,安澜除了一贯的策划、监制等职务外,还亲任导演一职,“根据题材,适合拍成电视电影就拍数字,适合拍成电视剧就拍电视剧,适合上大银幕就拍成胶片。”《王树声征战豫西》《白衣将军孙仪之》《上将许世友》等相继出炉。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极具观赏性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共和国将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数字电影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取得很高的收视率,应观众要求多次重播,其DVD制品也一度脱销。 《上将许世友》:传奇将军不太演义 《上将许世友》这个题材,安澜早就想拍了。但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却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许世友和以前拍的几位将军不同,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观众抱以很大的期待。 安澜很清楚,许将军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民间传说中更不乏其打出少林、飞檐走壁、杀富济贫,乃至嗜酒如命等等奇闻逸事。如果塑造一个这样的武林豪杰、传奇英雄式的人物,不用对收视率有丝毫担心。“但是,演绎一位被神化了的将军,显然有悖于我们的创作初衷和艺术追求。题材的严肃性,决定了《上将许世友》只能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来架构。” 于是安澜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努力寻求史与诗的交响、真实与虚构的交融,倾力塑造出一位可敬、可亲,更可爱的共和国元勋的感人形象。为此,“在创作中始终尽量从平民视角去审视他、表现他,竭力避免‘高大全’、‘假大空’式的造作场面;我们既不湮没他的高风亮节,也不讳言他的世俗人性,甚至也不回避他那与生俱来的农民式的狡黠。” 《上将许世友》首先表现了许世友的大将风度和侠骨柔肠,“他的座右铭是: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这两者他都做到了。他对母亲的情,对战友的情,对三位夫人的情,都表现了他不仅是英雄,而且是一位侠骨柔肠的汉子。” 《上将许世友》还准确抓住许世友嗜酒如命和爱枪着迷的特点加以充分的发挥,让该剧更加生活化,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许世友号称‘酒将军’、‘酒神’,我们用酒贯穿全剧,设计了他和他的副手王建安通过喝酒化解恩怨为兄弟;与周总理喝酒,借酒认错;送朱老总酒求情帮忙未得逞;追女孩逼对方喝酒却适得其反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