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菲德烈堡宫
释义

§ 概述

菲德烈堡宫

早在中世纪,这里就有一座贵族的府第,1956年菲德烈二世国王(1559-1588)将其收归己有。其子克里斯钦(Christian)四世(1588-1648)继位后拆除了原有的部份建筑,原地修建了这座文艺复兴式宫殿。这座宫殿于1625年落成,共有60个厅堂,是北欧现存的最显赫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有“丹麦的凡尔赛宫”之称。

走进城堡的广场,迎面而来是一座以海神Neptune为主题的雕像喷泉,衬托身后的威严城堡。现在的雕像喷泉是1888年重新复制的,建于1660年的第一座喷泉被瑞典抢夺,如今放在斯德哥尔摩杜罗特宁赫姆宫(Drottninghol)的庭院中。

§ 主城堡

为三边型建筑。正面和右翼是宫殿,左翼是教堂,宫殿以铜板铺顶,四个尖塔装饰其间,给这座建筑平添了几分俏丽。在东北角有一长廊,它跨越湖水,把人们引入国王的接见大厅。顺着盘旋的楼梯拾级而上,身侧墙壁上挂满了古代盾牌,上面雕虎镂狮,仿佛炫耀着当年帝王的丰功伟业。

把迷宫似的大厅挨个看去,每进入--个大厅,都令人不由地在心底发出赞叹。菲德烈堡宫真是无处不雕,无处不画,墙壁、天花板、家具到处是精美的雕刻和油画,带着显而易见的文艺复兴色彩。画中的人体丰满传神,诉说着一个个充满神秘感的北欧传奇故事。

在老国王的卧室里,国王的龙床雕梁画栋,和中国皇帝的龙床有异曲同工之处,可是床的长度显然比现代的床短得多,也就有1.6米左右,难道古代的国王都是小矮子吗?真有些令人百思不解。菲德烈堡宫的顶层是油画展厅,收藏有丹麦16世纪以来历代最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名入肖像。1859年,菲德烈堡宫曾被大火焚毁大部;1876年,嘉士伯啤酒厂创始人雅各布森为修复菲德烈堡宫捐赠了全部修缮费,并提出把菲德烈堡宫辟为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1878年,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在此成立,馆内许多名画都是雅各布森请名画家绘制的。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宴会大厅,它足有800平方米,四周壁上绘有丹麦历代国王和王室成员的巨幅画像,金碧辉煌的吊灯、栩栩如生的雕塑,使它比其他殿堂更显富丽堂皇。近年来,玛格丽特女王曾在这里举行过生日宴会。1995年11月,女工又亲自选定菲德烈堡宫内的教堂为约阿希姆王子举行了婚礼。

城堡后面是一片山丘斜坡,山下的花园有着英国和法国混合的风格,修剪整齐的树丛,草坪、三角锥形的树林,有英国园林的浑然天成及法式花园的规矩,像一幅水彩画展现在面前。自1671年至1840年间,历代国王都在水晶宫教堂举行加冕典礼。1995年11月尧肯姆王子和阿丽克丝在此教堂举办了隆重的结婚典礼。直到更现代化的“和平宫”于1927年建成之前,水晶宫一直是王室的行宫。1859年一场大火毁了宫内的大部份家俱,宫顶和尖塔全部被毁,仅教堂幸免于难。

1876年热心文化事业的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雅可布森为修复水晶宫捐赠了大部分修缮费,并提出把水晶宫辟为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他的建议得到采纳。在修复过程中,骑士大厅等重要厅堂恢复了原貌,其它的房间则根据博物馆的需要进行修建。1878年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在水晶宫建立,雅可布森聘请的一些著名油画家为博物馆绘制了以丹麦历史为题材的油画。目前,该博物馆收藏了丹麦16世纪以来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还包括大量著名人物的肖像画,博物馆每年的费用开支都由嘉士伯基金会提供。

§ 历史

古堡原本是丹麦贵族海洛夫·特罗勒的私人庄园。1560年,被国王菲特烈二世看中,并用西兰岛南部的奈斯特维士的一座森林寺院同特罗勒交换。从此,这座庄园易名为菲特烈堡。但当时的城堡只不过是一座建在最南部小岛上的两层楼,规模极小。国王克里斯钦四世登基后,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造王宫、行宫、教堂,同时也大大扩建了菲特烈堡,使其初具规模,成为国王及王室的行宫。菲特烈堡坐落在三岛之上,北部小岛上建有国王厅、王后厅、王子厅和王家教堂,是国王的主要活动场所。中间小岛上有两排东西对称的建筑,国王住在菲特烈堡时,这两座建筑供王室成员及侍从和内阁大臣们享用。国王有时在城堡内与大臣们商议国事、处理国务,为行走方便,在三岛之间建造了“S”形的石桥,供人们自由过往。城堡内的厅室殿堂均用红砖砌就,白沙石装饰,所有建筑间的山墙连接,使三岛的建筑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建筑群中最醒目的是高92米的王家教堂,它的尖形塔顶汇同其他建筑的尖形塔顶,构成了当时特有的建筑风格。

§ 景观

城堡中央院内有座十分著名的喷泉。喷泉中央是用白沙石砌成的四边形的多层塔柱。顶部是一座手握三叉戟神采奕奕的尼普顿海神铜像,底部有一组铜铸的各种神像。每个神像都喷涌水柱,交叉成对称、规则的图案。喷泉底座用大理石和花岗石砌成,四周有细孔围绕,塔柱喷射水柱,整座喷泉光耀夺目,斑谰晶莹,使人赏心悦目。这些喷泉铜像是由当时德国皇帝的雕刻师阿德林·戴弗里斯在布拉格浇铸而成,后远抵丹麦。 1659年,丹麦同瑞典发生战争,丹麦战败。瑞典人一度占领了菲特烈堡,将其劫掠一空,喷泉铜像则是1888年重新铸造的。

作为丹麦国王的行宫,菲特烈堡在丹麦众多古堡中占有显赫的地位。每位国王均在这里举行登基加冕和进行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丹麦历史上几次重大事件也都发生在堡内。1721年,北欧大战(1700~1721年)结束后,丹瑞两国在此签署了著名的《菲特烈堡和约》,从而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敌对状态。

《菲特烈堡和约》签署之后不久,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六世在距菲特烈堡几英里外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新的行宫——和平宫。而将菲特烈堡辟为博物馆。1812年,当时的国王菲特烈六世从收藏家那里得到了一大批油画,并把它们存放在宫内的艺术画廊内。以后,油画逐年增加。可惜的是1859年一个严冬之夜,城堡突然失火,大火几乎焚毁了内宫所有建筑,三分之二的油画被付之一炬。如今,馆内重新收藏大量珍贵文物和表现丹麦历史重大事件的油画、著名人物肖像以及丹麦最古老的管风琴等艺术珍品;其中的一架考姆伯钮斯管风琴,制于1610年,1617年被安装在宫堡教堂内。它有一千零一根木质风管,迄今仍可弹奏。大部分展品是在征集文物、重建菲特烈堡运动中收集的。其中相当部分为当今闻名世界的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 ——J.C.雅各布森捐献。

菲特烈堡博物馆最初作为王家博物馆,禁卫森严,任何参观者均须得到王室许可方许入内。直至 1878年,丹麦国王才正式发布命令,宣布将其改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882年,菲特烈堡始向公众开放。大量珍贵的展品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丹麦王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每年均吸引大批慕名而至的观众和外国游客来参观游览。[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