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君 |
释义 | § 含义 古代五品以上官员称之为太君 1、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 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 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唐韩愈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某县太君 郑氏 尊夫人之灵。” 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 福昌 县太君,进封 乐安 、 安康 、 彭城 三郡太君。” 2、指仙女。 唐李商隐 《燕台》诗之二:“安得薄雾起緗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冯浩 笺注引 徐树穀 云:“太君指仙女。”[1] 3、太君,太上老君的简称。 4、太君,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5、太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中,翻译官员(通常被称为“汉奸”)称呼日本军人,尤其是军官的词。 § 考证 抗日战争时期,汉奸称日本军官为太君 日文字典里根本没有 “太君”这个词的记载,在比较专业的汉字字典里,“太君”有两个意思:一是封建时代对具有封地官员的母亲的尊称;另一个意思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这都是古时使用的古语,在近代日语中并不使用。 江户时代的幕府将军曾对外国人自称“大君”,但不止一本中国书中把日本人称为“太君”。据有人考证,太君一词纯粹是中国人发明出来专指日本人的。而日本人自己也莫名其妙,以为中国人尊称别人都叫太君。抗日期间沦陷区的中国人称日本兵为“太君”,中国人以为日本人习惯上喜欢尊称,意思是太上的、最高的“君”的意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