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凤阳小岗村 |
释义 | 安徽凤阳小岗村 § 概述 2006年,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户,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提出了“包产到户”,从此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可是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很多人都以为小岗村可能早就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了吧,呵呵,让我们来看看吧。 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们获得了所谓的生产自主权,自那以后的五六年里,小岗村的农民们确实相比其他地方的农民稍微的富裕了,可是也就是在吃和穿上有了多少的富裕一些。在以后的20多年里,小岗村也就一直停留在这里了,他们盖不起楼房、修不起公路、安不起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工厂、甚至连一所学校都没有!直到1998年的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小岗村的整体面貌。1998年6月中旬,安徽省委的一位领导干部亲率省交通厅、省建设厅、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省新闻出版局等省厅局的负责人来到小岗。当时,小岗人并不清楚这么多领导的到来会对小岗村有什么用处。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到小岗村参观、访问、视察、指导工作的领导太多了,他们到这里来总是转转、看看、问问,因此小岗人也就没把它当回事。可是,这一回让小岗村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了。一场经历三个月的闪电式的改天换地的工程就在一瞬间拉开了序幕。 首先赶到的,是凤阳县教委主任徐彪,他给小岗带来了福音:一所可容师生160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条龙5个班的小岗村小学,6月动工,8月竣工,确保9月1日正式开学的工程开始了。 接下来,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和省卫生厅联手要为小岗建造一座水塔,说干就干,并于7月底完工,让小岗人破天荒地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据说,原约定由3部门平摊的50万元资金,只有建设厅的10万元到了位,水利厅和卫生厅的承诺却都打了水漂,那40万元工程款的缺口,最后只好由凤阳县水务局垫付。紧接着,由凤阳县建委统筹,县委、县政府6部门联合出资,为小岗村家家户户住房的墙面,一点不拉地刷上一遍涂料,涂料一上墙,整个村子就好像摇身一变,光鲜了许多;为提高文明的程度,又为每家每户建造了卫生厕所;“大包干”的展览馆,也随后平地而起了;村支部的办公室,也因为装修美化而“土枪换炮”了。这当儿,县建设局还按照省厅的要求,设计出了40套村民住宅的规划。凤阳县电信局更是雷厉风行,接到任务,立马就替小岗村家家户户装上了程控电话,而且事情办得漂亮,明说收费,实际并没让小岗人掏多少腰包,其中的费用电信局是用贷款解决的,从银行贷了100万元,至于将来连本带利这钱谁还,自然成了糊涂账。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之前,小岗人虽然修不起路,但并不说明小岗村就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再早,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曾投资120万,无偿地为小岗铺了一条取名叫“友谊路”的水泥路。只是美中不足,4公里路段的两边光秃秃的,不好看,于是凤阳县林业局的队伍开进了小岗。虽然正值五黄六月,酷热难当,他们却自有办法,不但自筹资金从百里之外的凤台县林场买来830棵蜀桧,每棵都在两米高以上,而且搞起了科学实验,将起运的蜀桧都在根部包上营养土,趁夜抢运,当天入土,还专门雇用了两位懂业务的工人,吃住在小岗村,精心浇水、培土、看护。高温植树,棵棵成活,为了这桩奇迹,凤阳县林业局的技术员撰写出论文,后来论文还荣获了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以上各项工程总投入2701400元,无偿的人力以及各家自备的材料,当然不在其中,那是无法统计的。这一项又一项工程,变戏法儿似的出现在小岗人的眼里,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直到1998年9月22日,江泽民来到了小岗村,小岗村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有人说,小岗村对整个中国的改革都有着历史功绩,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解囊相助,是理所当然的,无可非议的。可是,小岗的农民似乎对这种“改天换地”的事情并不领情。他们说:你早不帮,晚不帮,为什么江泽民要来看望小岗村了,小岗村的小学校就立即开办了,墙面上也带彩了,马路也变的平整了,“大包干”的展览馆也冒出来了,两排冲天的蜀桧也平地而起了,家家户户电话也通了,厕所也变了,也都喝上自来水了。除非傻子看不出来,小岗村由“温饱”一下变成了“小康”,显然不是因为这里农民的需要而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了。 以率先实行“大包干”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又尝试着走“集体化”的道路,但这“试水”之路并不容易。 小岗村,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已经载入历史教科书,但“承包制只能解决温饱, 并不能带来富裕”,18个按手印成员之一的小岗村原村长严俊昌说。 一次次走在发展的岔道口上,小岗人说,我们已经错过很多机会。面对发展,是继续单干还是走集体?小岗迈出自己的一步,但这一步并没有落地,而是在空中停住了步伐…… § “统一反租承包”欲行又止 2006年8月30日,从凤阳县城往东30多公里,在一路不断的指示牌的指引下,穿过京沪线,不多久就到了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当《小康》记者到达时,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到安徽省委党校学习去了,据说是要提拔了。 “小岗并不是回归集体化,当初只是想统一反租承包给大龙公司(上海大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5月8日才到新成立的小岗村党委赴任的书记蒋保斌向记者澄清,“此前的报道是不实的。”集体化和统一反租承包在蒋的理解中有相当明确的区别。集体化,土地的使用权归集体所有,而统一反租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仍归家庭所有。 但“统一返租承包没能按计划实施,”蒋保斌告诉《小康》。在记者的追问下,蒋说:“大龙公司最后只流转出去100多亩地。” “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荣誉令小岗村时时刻刻想再次成为“富裕起来的典型”。 2004年10月,新官上任的沈浩为寻求小岗村新的发展之路,带着村干部等13人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集中参观了4个走集体经济道路致富的明星村,大寨、耿庄、红旗渠、南街村,学习他们集体经济的经验,反思小岗的发展之路。 沈浩是由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到小岗村任村支书的,2004年到小岗村任职,挂职3年——1993年严俊昌退休后,小岗村的书记一直是由省里派下来的。 2006年2月18日,沈浩召集了全村土地经营动员及征求意见大会。在会上,沈宣布,“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要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种有麦子的每亩增加300元青苗费。沈浩提出小岗村要从以前一家一户的单干,转变为由村民发展合作社——统一返租承包。 小岗全村476人,1800亩土地,除400余亩已经种植葡萄的土地,沈浩打算将其他的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我们现在首先要把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完全按照工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沈浩说。 这个合作社全名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资本金为305万元,小岗村、上海大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和滁州市粮食局为三大股东。沈浩预测,将来资本金的规模要扩大到5000万元。 在这个新型合作社中,私企上海大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占有85%的股份,小岗村以土地和相关优惠政策的投入占有10%的股份,而滁州市粮食局持股5%。 合作社的事情,最初显得很顺利。2月20日,小溪河镇派出4名工作人员进驻小岗村,与小岗村5位村干部分成两组进行量地。2月21日下午和2月22日上午,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专程来到小岗村,察看量地事宜。与此同时,镇司法所已经参与土地出租合同条款的制订……这便是此前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岗要学南街村,回到“统一承包”。 据介绍,在合作社先给租金的情况下,当初很多人确实是同意出租土地的,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订租金。 对于集中起来的土地,沈最初的发展计划是: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高效饲料:玉米;一部分种植有机蔬菜,剩下的种植树莓——一种可以榨汁的水果。而这些又为发展风味猪作了准备。 但有村民反映,在2004年的时候,上海大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就开始在小岗村养猪,而村民们并不看好——这种风味猪比普通猪贵,销路不好。一些人对这个养殖场的事情充满了怀疑,并不十分愿意用土地入股。 蒋说:“没能全面实施,首先是因为有些群众不愿意把地租出去。”18户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对《小康》说:“上次搞合作社,大报小报说我不同意,我是说试试看,你帮我澄清一下。不过,你看看现在租出去的这百十亩地,不都正荒着吗?要是都租出去,都荒了怎么办?” 至于第二个原因,蒋说:“组织上觉得大龙公司没有这么大实力,所以这个事情就搁浅了。”不过蒋表示,他们还是要逐步实施统一反租承包。 采访中,很多人流露出对“返租的企盼”。同样为18户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说:“出租土地还是很合适的,每亩给500块钱,土地性质还不变。不过租出去后,要想到村头那地荒着,也觉得心里怪不踏实的。”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因为上海大龙公司注册地和办公室在安徽蚌埠,不在上海,且该公司只在小岗和邻近的怀远县有养猪基地,与此前宣传说在上海有10万头猪养殖基地的说法大相径庭,所以有关领导强调对此事要慎重。 § 小岗变革的掣肘与动力 从大包干纪念馆往西望去,十几个大棚排在路边。蒋保斌告诉记者,这是小岗双孢菇生产基地,已经建成20余个,明年争取推广发展到200棚左右。 当记者问到作为18户带头人之一严金昌,有没有发展双孢菇大棚的时候,他说:“这个投入大,还不知道销路怎么样。”显然严金昌对试点已经麻木,他说“小岗村试验过多少回了,原来我栽过桃树、桑树、板栗、柿子树等等,都失败了,我对试点很怀疑。” “无工不富,小岗村要发展还是要走工业致富的路子。”严宏昌和严金昌都表示了近似的意见。但是多年来,小岗村自身交通优势不明显,不能直接通上合宁高速,加上资源少、自然环境条件不佳,因而多年来引资困难。 当地一位领导表示:“通过我的几次调研发现,小岗人似乎顾及很多:怕别人说自己重走回头路,怕好不容易得到的光环丢了……” 而据一位村干部反映,早在1993年,小岗村就成立了“小岗村农业实业总公司”,严宏昌担任法人代表和总经理,以期引进项目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在这个公司的运作下,引进了不少项目和资金,一些带有“小岗村”名字的公司先后成立,有瓶盖厂,电子仪表厂,面粉厂,摩托车镜子厂,铜线厂,工艺被厂,食用油厂等等。 但瓶盖厂运作不久被人炸了;电子仪表厂建完厂房后,合作方就走了;面粉厂也是胎死腹中,铜线厂现在还在,但工厂不在小岗村…… 就这样十几年过来,小岗村没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没有集体经济。但是村里的矛盾却十分明显了。采访中多人提及严德友贿选一事,18户带头人之一,69岁的严立坤老人说:“这两天我看到他们又开始活动起来了,新来的干部不一定抵挡得住,你给县里反映反映?” “上面派下来的书记影响了小岗的发展。派下来两三年就走了,他任期的这几年规划都得不到实施就换了,如果是小岗人治理小岗村早就不是这样了。”严宏昌对此直言不讳,他是县政协委员,但今年他提交的提案不是“岗人治岗”,而是修一条从小岗村向北通往307省道的公路。 严金昌对《小康》说:“上面派的宣传队、工作组都是搞上两年就走了,搞了政绩就走。我们对他们持怀疑态度。”“他们以小岗名义办工厂,要国家的钱,办工厂不在小岗土地上,那不是挂小岗牌子骗国家的钱嘛。” 严俊昌也认为,外地来的人不能起多大作用,“他能脚踏实地保持正确的态度吗?他做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 严金昌说:“我们是有矛盾,对他们有看法。从县到镇的干部,他们也都恨我们这些老头子。” 小岗村的发展一直困扰着凤阳县的干部。当地一位宣传部部长路传新告诉《小康》:“小岗村发展工业有很多制约因素。” § 小岗变制升镇 交通因素,小岗距离凤阳县30多公里。记者乘车从凤阳县到小岗村时,就发现由于铁路和水道制约,到小岗村要拐一个大弯,到那儿需要近一个小时,周围没有便利的道路。村委会一位领导说这条路还是当年为了迎接上面领导来视察,省里专门拨款修建的。 土地因素,小岗村只有1800亩地,地方太小,只要一发展势必大量占地,而这些土地很难让企业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 人才因素,小岗村全村就47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专门技术培训的工人很少,这也是个关键问题。严宏昌说:“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愿意呆在农村,现在在外面打工的有近90个。” 《小康》了解到,按照安徽省的统一布置,凤阳县将对全县的乡镇区划进行重新调整,调整后,小岗村所在的小溪河镇将变为小岗镇,新的小岗镇将下辖原来的3个乡镇。人口将达到5万余人。这一计划,今年8月底才上报到省里,现在正等待有关部门的审批。如这一新的规划获得批准,“小岗”这一品牌下面,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人力资源,更大的舞台。对于招商引资和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凤阳一位县领导认为:“小岗村很真实,它现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很典型,暴露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局限。” 小岗村的困境,既是小岗变革的掣肘,却也是小岗酝酿和生出更新的变革的动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