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州”
释义 福州带“洲”的街名

早年的福州城南是一片水乡泽国,除吉祥山、紫气山、惠泽山(大庙山)、南禅山等几处浮出水面外,其他均为一片汪洋。据说自宋代以后,由于泥沙冲积,才逐渐浮出一块块陆地来。泥沙冲积而成的陆地称“洲”,所以今台江区有许多带“洲”的地名,屈指一算至少有12个,如中洲、赢洲、鸭姆洲、老药洲、后洲、沧洲、苍霞洲、义洲、帮洲、楞岩洲(中亭街)、三县洲、鳌峰洲。

福州带“营”的街名

营,顾名思义就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或与军队有关的地方。福州城内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特别是嘉靖年间,朝廷委任戚继光为福建总兵时,为防倭寇扰乱,京师大量兵力调防福州,顿时城内军队人马大增,营地不断扩大,所以自明以后,福州出现了不少以数字和方位命名的带“营”的地名。

双抛桥(双抛桥在今杨桥路中段)

传说古时这里有河,河上一座木桥,桥边生活着邱、何、胡三家,邱家及何家家境贫寒,胡家为官,有钱有势。邱家儿子与何家女儿从小青梅竹马,长辈也觉合适,于是让他俩定亲,没想到何家女儿被胡家阔少爷看上了,他便召集打手,在邱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将何家小姐抢到胡府,但何家小姐是忠贞烈性的女子,到胡府令死不从,半夜逃回了丈夫家,胡恶少不肯罢休,命人将邱何夫妇捆回府,夫妇一路反抗,恶少便命人在夫妇俩双双抛入河中,活活淹死,之后河边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大榕树,树根在河底互相交错,树枝在空中攀连,后人便将跨河的这座桥命名为“双抛桥”

国货路(今连潘及洋头口一带)

1919年,福州学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打击日货,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台江事件”,一些有识之士便在南公园等地立下了“请用国货”的石碑,到了30年代,洋货充斥,福州爱国人士吴养贤在南公园内建了一座红砖双层的“福建国货促进大楼”,立石碑纪念,并把南公园至洋头口的一段路称为国货路,路面铺成了沙包路,后国货路经几次重修,不断扩大,路名依旧沿用。

打铁档巷(今台江区玉树居委会,东临五一路,市一医院附近)

古称闽候县嘉宗里玉树正境,有田有水,民风淳朴,历史上村民多以打铁为业,打造犁、铧、锄、铲等农具,尤其是锻打船钉,名闻遐尔,久之名由俗移,遂有打铁档之称。

观井路(今仓山区主干道,闽江之滨)

观井路以前称为“观音井大街”,该地原有一观音堂,宋末元初,将领将观音堂拆掉,改为了“五帝庙”,后该寺在道光年间被大火烧毁。这个故事在民间传开了,百姓们认为拆观音堂盖五帝庙是“把善的赶走,反祀恶的,欺善怕恶,便自发将观音堂改建在大道旁,堂内还有一口井,引来了很多善男信女,香火十分兴旺,于是该地被称作“观音井大街”,便有了现在的观井路。

思儿亭(今省体育中心附近)

传说当年戚继光带兵来福州抗倭,他的部队军纪严明,说一不二。当时戚继光宣布:杀入福州,面对倭寇,许进不许退,谁敢迟疑反顾,格杀勿论!军队一路追杀,到北门时,戚继光的儿子见敌军已去远,勒马回头想看队伍行进情形。不料让戚继光看到此情景,十分愤怒,命人将儿子依法处置,斩杀在现琴亭附近的一个草地上。全军将士为之折服,一路勇往直前,很快获胜。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百姓自动捐资,在那片草地上建起了一座思儿亭。

旧米仓(今达明路附近,接连通湖路一带)

宋时,设置储粮的仓库于此,原名常丰仓,因年代久远,遂沿称为旧米仓,后仓库废置沧为民居,米仓名存实亡。

五一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建于1959年,于5月1日通车故名

文藻山(今双抛桥往西至与通湖路交汇的现杨桥东路中的一小段)

此地无山,且地抛低洼,何以称“山”?垃圾在福州土话中称“粪倒”(福州话:bong do),过去此地卫生状况十分差,垃圾成山,故得名“粪倒山”,后人觉此名难听,改为:文藻山。

八一七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解放福州后,解放军大军走过的路被后人称为817路。

渡鸡口(在今鼓西路与北大路口交叉处)

传说古时八仙中的李铁拐, 在云端观看凡间风景,发现福州鼓楼前与西门之间有一处非常热闹。他想,在这么多人中,不知有无几个有怜悯之心的人,如有就渡他为仙。于是下到凡间, 他装做乞丐,一身槛褛,小腿处还溃烂流脓。他挨家挨店乞讨,那些人家、老板不但不给施舍,还恶语以对。突然从一家豆腐店内跑出一只公鸡来。公鸡见李铁拐脚小腿溃烂流脓,遂用它那尖尖的嘴去轻轻地啄,用力地吮,直到把烂死肉啄尽,流出的脓吮干,才又咯咯地叫开了。公鸡之举令李铁拐大为高兴,把这只公鸡渡上天了。这李铁拐渡鸡的地方,被后人叫做渡鸡口。

旗汛口(在今仙塔街\\东街\\井大路交叉处)

早在清朝年间,现今旗迅口与五四路一带均为旗人生活与旗兵驻扎之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旗人的地盘,汉人是不能进入的.旗人为防止汉人混入,将其生活的地方全部用墙围起,为方便生活其中的旗人出入,又建造了许多军门,来往行人都要出示证件之类,以示身份,旗迅口一地在当时就是最大的军门之一,故名旗迅口....现今的一些小巷,如:蒙古营等,在当时都是旗人生活的地方....

福建省名的由来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庇路

传说明朝的时候,衣锦坊有位读书人很穷,因为没有功名,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特别是街口卖肉的屠户,有一年过年,读书人实在是很饿,就到肉店想赊块肉过年,正好那屠户不在,肉铺老板娘见读书人可怜,就赊了一块肉给读书人,读书人刚刚把肉煮熟,那屠户就破门而入,把肉捞走,说扔给狗吃也不留给你。读书人很受刺激,从此更加发愤图强,终于次年,考上了状元。考上状元当时是衣锦还乡要游街的,读书人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得意,当游行队伍经过南后街时,正好那卖肉的屠户用刀指着读书人对身边人说想不到这小子还有今天。读书人看到这一幕,从前的种种恩怨一并上心,正好屠户用刀指着他,他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屠户用威胁官员不敬的罪名马上抓了起来,游行的队伍突然抓人,围观的百姓顿时吓的立刻躲到旁边的一条巷子中,后来这条巷就叫急避巷,时间长了,这名字不太雅观,后人又根据读音,把这条巷子称为吉庇巷,意思是吉祥庇佑的意思。一直用到现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