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明寺 |
释义 | § 简介 扬州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之中峰,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年—464年)而得名。唐代鉴真大师曾主持此寺,传经讲律。 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 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寺内前院有一株高丈余的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今大明寺内的鉴真纪念堂为唐代风格建筑,于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1973年建成,正殿须弥座上供奉的以干漆夹贮制作的鉴真坐像,闭目冥思,神态坚毅安祥。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建。今堂内还挂有“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的匾额,堂北檐挂林肇元题“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 § 历史沿革 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山门 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 唐天宝二载(743), 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首次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 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载-日天平胜宝五年(753), 东渡日本成功。鉴真大师为中日友谊开辟了新的篇章。 唐会昌三年(843), 栖灵塔遭大火焚毁。会昌五年,武宗诏令毁全国大寺四千余所、中小寺院四万余所,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大明寺未能免于此难而遭毁坏。唐末吴王杨行密兴修殿宇,并更名为“秤平”。 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寺庙自宋末历经元朝至明初沿称”大明寺”。 明天顺五年(1461),僧人智沧溟决心重建庙宇,经师徒三代经营,规模渐复;后经变乱,塔寺变为荒丘。万历年间郡守吴秀建寺复垲。崇祯年间巡漕御史杨仁愿又重建寺庙。 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维扬,寺庙不断增建,规模逐步宏大,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费力颇多,大明寺遂成为杨州八大名刹之首。雍正帝曾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 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 乾隆三十年(1765),当高宗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敕题法净寺”(敕:皇帝号令)。其实大明二宇并非指大明王朝,而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与大明王朝相隔千载。 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 咸丰三年(1853年),寺庙又毁于太平军兵燹。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邑人王柏龄(字茂如)一度重修寺庙。民国三十三年,大明寺住持昌泉弹师与程帧祥募集资金,由王靖和董理工程,重修庙宇佛像。 1951年修建寺庙。 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又重修寺庙。 1966年,文革浩劫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佛像。出于周恩来总理的电谕,要坚决保护大明寺文物古迹。地方政府采取封闭庙宇的措施,因此寺庙才幸免于难。 1973年,鉴真纪念堂建成。 1979年3月,寺庙全面维修,所有佛像贴金箔,此后至今寺内香火不断,中外宾客云集于此以祈求吉祥。 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将“法净寺”复名为“大明寺”。 二十年来,在能勤、瑞祥、能修法师的主持下;大明寺规模越来越大。 § 景点 牌楼 沿着数百级舒缓石阶登上大明寺前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四柱三大雄宝殿 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牌楼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造型雄健,正头,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视远方。它们是扬州名刹重宁寺的古老遗物,60年代移至此处。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碑,东为蒋衡山“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 天王殿 正门 大明寺的山门殿兼作天王殿,正门上额“大明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集隋代《龙藏寺碑》而镌,字体古风流溢。 殿内 殿内供有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过天王殿,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东有百年桧柏,西有百年黄杨,中有宝鼎两尊。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大雄宝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坐于莲花高台之上的释迦牟尼大佛,被尊称为“大雄”。大佛两侧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叶和阿难,东首坐着药师佛,西首坐着阿弥陀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装修,金光焕彩,法相庄严。 大明寺内僧人甚众,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每年除夕,寺内举行撞钟活动,中外嘉宾咸集,共祈平安多福。 大雄宝殿附近,有几处著名建筑。1985年建成的藏经楼,二层五楹,轩敞疏廊,屋脊之上阳嵌“法轮常转”,阴刻“国泰民安”。“藏经楼”匾额由赵朴初题书,正厅两侧有赵朴初集《金刚经》句题联:“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说其功德;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 大明寺庭院东侧有平远楼。此楼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光禄寺少卿汪应庚初建,楼名取自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咸丰年间楼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增题“平远楼”额,并撰联云:“三级曩增高,两点金焦,助起杯中吟兴;双峰今耸秀,万株松栝,涌来槛外涛声。”联语造句雄浑,写楼外风景极为切当。平远楼共三层,构筑精致,有庭院竹石之胜,现为方丈室。平远楼北为晴空阁,现为鉴真事迹陈列室。 平山堂 大殿西侧,有“仙人旧馆”门额,人们即是有名的平山堂。平山堂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欧阳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 栖灵塔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于大明寺内建栖灵塔, 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甚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喟怅惘。 天下第五泉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园林——西园。西园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间重修。1949年后又多次重修。今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据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所载,这里的泉水在当时被品评为天下第五。宋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中称:“此井为水之美者也。”今天,人们游历大明寺,仍以饮天下第五泉水为乐事。天下第五泉此外,园内还有“御碑亭”,有乾隆皇帝御碑三块。园内山石高耸,苍松翠柏,荫翳天日。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有步移景变之感。 鉴真 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古刹名僧辈出,其中唐代律学大师鉴真最为著名。1999年12月5日能修法师荣任大明寺方丈。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鉴真纪念堂 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742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是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文化艺术 书法 唐鉴真和尚东渡行迹图是由仁空居士提供 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辖区,著名文学家苏辙(子由)与秦观(少游)畅游大明寺,作诗唱和。 淮东第一观秦少游诗末句为:“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自此,大明寺景区为“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清代,雍正帝曾为大明寺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 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上,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乃国内罕见的篆书之宝。书写这部心经时,61岁的邓石如住在山寺月余,每日薰沐素食,躬亲监刻,以示脱俗。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是邓石如的第一杰作。在大雄宝殿的东廊南壁上,还嵌有邓石如的篆书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亦为邓氏石刻珍品。 2006年05月25日,扬州大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鉴真大师像回 诗词 国巡展纪事史树青 (一) 八十年开第一春,海天长望迎亲人。 春风桃李扬州路,海众云来礼鉴真。 二 蜀冈迎人若有情,平山堂外见栖灵。 何期风雨十年后,犹有经声出大明。 三 诸人不去一身支,想见艰难渡海时。 障壁惊涛吼日夜,传神端赖魁夷师。 四 信使星轺溯汉唐,一天风月弟兄邦。 药丸奇效诃梨勒,传遍活人济世方。 五 历史悠长不计年,云开禹域见新天。 睦邻佳话时时讲,深厚友谊代代传。 § 高 僧 星云大师 1927年出生在江苏江都的星云大师,12岁在南京栖霞山出家。1949年到台湾,主编《人生杂志》《觉世旬刊》鉴真大和尚 《今日佛教》等刊物。是台湾宗教圣地佛光山的开山宗师。他在台湾倡导人间佛教,影响深远。佛光山也被称作台湾佛教五座山之一。 大师心系大陆佛教的昌盛发展,这次莅临扬州,就是查看了解自己捐资兴建中国鉴真佛学院的图书馆的进展情况,大师感言,要把扬州建成新的世界佛教的中心 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先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南京)、中国佛学院(北京)、圣法佛学院(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巴利语大学、斯里兰卡克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读南、北传佛教,现主修戒律、南传佛教. 文章多发表于 《法音》、《澳门佛教》、《香港佛教》和 《佛教文化》,以人间佛教为理念,随缘弘法。 现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在本所担任《戒律学》课程。 祥老和尚 瑞祥和尚(1912.11~1992.6),俗姓陈,名小飞,号无我。江苏东台籍。原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扬州市政协委员、大明寺方丈。 能勤老和尚 能勤老和尚(1900.7~1987.9),男,汉族,扬州市邗江杨寿人,俗姓吴,名学道。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市政协常委、大准提寺方丈、大明寺方丈。 鉴真大和尚 鉴真是在我国唐代从扬州去日本的高僧 鉴真群像鉴真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不断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当时的长安学习,吸取唐代的文化。其中日本赴唐留学僧人荣睿、普照等,根据日本政府的意愿和日本佛教界的委托,在唐留学期间,注意物色与聘请高僧去日本传戒授律。他们闻及鉴真是当时的律学大师,于唐天宝元年(742),由中国僧人陪同南下扬州,聘请鉴真赴日传法。鉴真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献身精神毅然发愿赴日。在唐天宝十二年(753)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唐广德元年(763)病故于日本奈良,终年76岁。他在日本的10年中,为日本建立了律宗,并对日本的《大藏经》进行了校正。他还将中国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介绍给日本。在他亲自设计和主持下,在日本奈良建造了“唐招提寺”。此外,他还治愈日本光明皇太后的眼疾,又亲自以嗅觉鉴定药物,向日本人民介绍了医学知识,交流了我国的佛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术等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在日本唐招提寺内供奉着鉴真坐像。1980年坐像曾回到中国的北京、扬州展出,历时近一个月。 § 特色 扬州大明寺素菜馆 素菜馆 寺院素菜,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明寺素菜在继承寺院、道观、肆市等素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选料上乘,制作精严,款式多样,滋味清淡鲜美。 大明寺素菜以当令时蔬及四时鲜果,山林珍品等为王,在品种上不仅繁多,而且口味上各异,不仅讲究做工,而且具有时代特点,将传统的寺庙素食与现代宾馆烹调技艺相结合,创造出多种素菜佳肴,有仿形,仿味、串炸、铁板等。使菜肴富贵、豪华、有声有色,不同于一般,有声的淮东一菜,仿形的吉庆有余,仿味的金玉满堂等。以素仿荤,使色、香、味、形达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境地。这是当今寺庙适应社会,走向社会而形成的另一个特色,彼受中外来宾的欢迎。 大明寺素菜在菜肴命名方面也别有情趣,曾激起许多知民学者的豪情雅兴,为之吟咏:“佛门地 清净,素肴味无穷,尝得大明寺素菜席,甘愿此身护佛祖。” 品尝素食是一种享受,欣赏素食是一种文化情趣。素食不仅营养丰富,促进人体健康,还是祛病延年的食疗佳品,正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朴老先生所云“素食养生,延年益寿”。在此,我们将寺庙素食奉献给社会,为增进人类健康服务。 § 友好往来 回国巡展的鉴真大师像。前面的香炉是日本裕仁天皇为了表彰鉴真大师对日中友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80年4月5日赠送的。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赠给扬州大明寺长明石笼一座,安装在寺内鉴真纪念堂前。 邓小平主席5月6日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活动的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等日本朋友。 森本孝顺长老护送鉴真大师像于五月四日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法源寺展出时,受到聚集在法源寺的北京各寺一百多名僧侣的欢迎。 § 交通 大明寺浏览图上海出发:市区—A20--A9--A30--北青公路—苏沪高速—苏州绕城—沪宁高速—扬溧高速—润扬大桥—宁通高速—扬州出口下—大明寺 杭州出发:杭宁高速—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江阴大桥—宁通高速—扬州出口下—大明寺 南京出发:宁镇公路—沪宁高速—扬溧高速—润扬大桥—宁通高速—扬州出口下—大明寺。 § 公益活动 大明寺向慈善总会捐款 扬州市慈善总会成立前后,大明寺向慈善总会捐款六万元,以支持慈善总会的发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