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持 |
释义 | 基本意义有五条,1. 拿着,握住。2. 遵守不变。3. 主张,掌管。4. 对待,处理(对待自己)。5. 扶助:支~。撑~。 通假 音同形近的通假---- 六书中的形声字,有一些字左边是部首,代表义符,而右边代表声符。例如江河二字,左边水为部首,是义符,右边为声符。宋人王圣美称之为右文,即依字的形体右边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持、时、待——《易经·下经·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王弼解说:“愆期,迟归,以待时也。”按“时”当读为“待”。《书经》言:“归愆期迟归有待。”故《传》申之说:“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释文》:“有待而行也。”本来“待”作“时”,是传文“有待”或借“时”为之。愈知经之“有时”为“有待”之假借。按之“时”古音“始”又读为“是”,而“待”古音“殆”,殆又音“以”。以、始、是三音相近,义亦相通。再者,古无舌上音,齿音亦多作舌头,时读如待。(参见章太炎《新方言》第一)由此又得“待”同“持”。《周礼》:“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杜子春解说:“待当为持,书亦或为持。”(钱大昕《声类》卷三)所以时、持、待,自然同音同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持 chí(ㄔˊ) [1]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 [2]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 [3]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4]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 [5]扶助:支~。撑~。 ------〖词性与应用〗------- 持 chí 【动】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1]同本义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晋·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2]引申为掌握;控制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3]保守,保持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4]搀扶;支持;支撑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5]守;防守。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6]遵循。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7]对抗,不相上下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部首: 扌 笔画: 3 外笔画: 6 笔顺码:121121124 【词语】:挽掖 【注音】:wǎn yè/yē 【释义】:1.搀扶。 【词语】:相挈 【注音】:xiāng/xiàng qiè 【释义】:1.互相搀扶。 【词语】:植持 【注音】:zhí chí 【释义】:1.形容声音相持不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