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尼语
释义

§ 介绍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语支里有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等。哈尼语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的又称卡(Akha)话,和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话接近;老挝、越南境内的哈尼话和我国红河南岸地区的哈尼话大体相同。哈尼族姑娘

哈尼语与彝语支其他语言一样,元音有松紧之分,没有长短之别。韵母基本上是单元音,复合韵母多是借音。没有塞音韵尾,有的方言有鼻音竟尾。哈尼语和彝语文其他语言在基本词汇中有不少同源词,在语法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表达自己的语言文字。1949年以后,为了帮助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早在一九五二年,党和人民政府就组织了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文工作队伍,开始进行哈尼语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一九五七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哈尼文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这个方案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通过,又经一九五八年四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语言科学讨论会讨论,呈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

在此期间,中央民族学院和云南民族学院先后开设哈尼语文专业,培养哈尼语文工作干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哈尼文读本》、《哈汉对照词汇》、《哈尼民歌选》等十多种哈尼文读物,为哈尼文试行工作准备了条件。一九五八年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哈尼文即将继续试验推行。哈尼文在记录哈尼语广播稿、电影的哈尼语翻译以及搜集整理哈尼族民间文学等方面已经发挥积极作用。[1]

§ 语音特点

哈尼妇女们用哈尼语高唱迎宾歌

①声母,各方言都有不送气和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如p、ph、t、th、k、kh、、h、、h等。哈雅方言还有浊的塞音和塞擦音,如b、d、、、 等。哈雅方言和碧卡方言的部分地区有腭化唇音声母,如pj、phj、bj、mj等。各方言都有清浊两套擦音如s和z,和j,x和等。哈尼次方言和豪白方言的一些地区有清边音声母或h;有的地区有舌叶音声母,如、h、、等。 各方言都只有单辅音声母。

②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常见的如i、e、、a、、o、u、、、、等。哈雅方言的元音各分松紧,碧卡方言大部分元音分松紧,豪白方言高元音才有紧的,有的地区所有元音都不分松紧。复元音往往是借音。雅尼次方言和红河浪杂、墨江坝溜等处有鼻音韵尾-(或读作鼻化音),有的地区还有-m(或以m为韵母)。 其他地区只有借词才有鼻韵尾-或鼻化音韵母,有的地区无论是原有词或借词都没有带鼻音成分的韵母。没有-p、-t、-k等塞音韵尾,个别地区出现这类韵尾是傣语借词。

③有3个声调,固有词一般分55、33、31。有变调现象,有的变调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如人称代词不同的格),有的纯属连读变音。一些地区从邻近汉语方言借入中升或高升调,用来拼读汉语去声借字。

④音节结构,多数音节可以区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3个部分,少数音节只有韵母和声调两部分。有的地区有鼻音声化韵m或n等带声调组成的特殊音节。声、韵、调的结合有一定的规律,如紧元音韵母只出现在33和31两调。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地区,紧元音一般不同送气音声母结合。

§ 语法特点

哈尼族房舍

①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形态变化较少。

②人称代词有形态变化, 但一般限于单数第一、二人称代词的变格,如绿春大寨话(以下例子如不加说明均为大寨话)单数第一人称代词:(主格),(领格),(带助词各格)。个别地区人称代词有数的变化,如墨江民兴话:“我”,“我们”;n“你”,n“你们”;jx“他”,j“他们”。

③形容词和一部分名词有前加成分,如jx“苦”,s“果子”。形容词还有表示程度加深的后加成分,如j“红”,h(n)“红彤彤(的)”。

④有表示时态、语气和各种结构的助词,如(吃)(时态助词)“吃了”;(是)(语气助词)“是的”;(我)j(宾语助词)m(教)“教我”。

⑤实词有各种叠用形式,如Xxm“母鸡”,jmm“做梦”。

⑥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如(我)x(饭)(吃)“我吃饭”。 带宾语助词或主语助词时,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调换,如(我)j(宾语助词)n(你)n(主语助词)m(教)“你教我”。

⑦名词或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名词中心语前,如mx(瓦)lx(房子)“瓦房”;j(他)(的)bd(笔)“他的笔”。

⑧量词不能单独作定语。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名词在前,数词居中,量词在后,如h(人)h(一)(个)“一个人”。

⑨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在中心语后,如phx(衣服)js(新)(或phs)“新衣服”。

⑩指示代词作定语时在量词或数量词组中心语前,如(这)m(个)“这一个”;如果中心语是名词时,指示代词一般都要和量词或数量词组组合,放在名词中心语后,如phx(衣服)(这)x(件)“这件衣服”。

§ 词汇特点

哈尼族文学的主体是用哈尼语演唱或讲述的神话、歌谣

①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纯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复音单纯词很少。合成词分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种。复合式合成词,并列结构的,如khl“四肢”(<kh“脚”,l“手”);

偏正结构的,如x“鸡蛋”(<x“鸡”,“蛋”);动宾结构的,如h“浆糊”(<h“粮食”,“煮”);主谓结构的, 如mjb“瞎子”(<mj“眼睛”,b“瞎”)。

②附加式合成词, 带前加成分的,如mj“猴子”,jm“好”; 带后加成分的,如d(n)“绿油油(的)”。

③各方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主要借自汉语;有的地区还有傣语等借词。

§ 方言

分三大方言

一、哈雅方言:

(1)哈尼次方言:分布在云南中南部(约70万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和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地,以及越南(1万余人)北部、老挝(700人)东北部。

(2)雅尼次方言,又称阿卡语: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山区(约30万人),尤其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缅甸(至少20万人)、泰国(6万人)、老挝(6万人)。这些人是400年前从云南中南部向西南迁徙到现在的分布地的。

二、豪白方言:12万人使用,分布在云南中北部,哈尼次方言的西北方,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地。分豪尼、白宏两个土语。

三、碧卡方言:30万人使用,分布在云南西南部。

(1)碧约土语:12万人

(2)卡多土语:18万人

(3)峨努土语:1万人

其中哈雅方言和豪白方言之间差别较小。

另外有一些较小的方言,如Akeu、Chepya、Muda和阿卡语接近,泰国的Mpi和碧约土语接近。

§ 面临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走出大山的哈尼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到外地打工,回来时不仅带回了财富,也带回了外地的汉文化。这种现象在他们用语言交流时就非常明显。就是说他们用哈尼语交流时,语言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语言变化形式

(一)年轻人使用哈尼语与汉语混合的语言

在绿春县广吗村调查语言文字的使用时,一位广吗老人曾对调查人员这样说:“现在年轻人讲的话,哈尼话不像哈尼话,汉话不像汉话,有时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调查人员用哈尼语和他们交谈时,哈尼年青人确掺和了许多汉语。如下面和哈尼年青人的对话:

调查人员问:Nol xaogaol aol zaq yultaq halgei milcaq aol ya ?(你干小工时在什么地方干?)

哈尼年青人:开远、建水、个旧yul maq milcaq aol zaq nga .(在开远、建水、个旧那些地方。)

调查人员问:Haljivq miqnieiq aol nga laq ?(干什么活?)

哈尼年青人:有什么们干什么,水泥搬运工 aol bei ,洗碗工liq aol bei ,沙灰拌bei .(有什么干什么,干过水泥搬运工,也干过洗碗工,拌过沙灰。)

调查人员问: Halmiav huvq aol al ?(干了几年?)

哈尼年青人:两年aol al .(干两年了。)

调查人员问:Piul hha gaoq maq ?(得很多钱了吗?)

哈尼年青人:Maq hha nia ,yul mavq milcaq haljivq liq贵 ,两年aol liq两三千块钱 meil maq ngeel maq hha.(得不了,那些地方什么都贵,干两年也只得两三千块钱。)

从以上的对话中可看出,现在出外打工的哈纪年青人的言谈中掺杂了许多汉语,这些汉语除了少部分是汉语借词外,大部分是纯粹的汉语,就是把哈尼语与汉语混合使用。这种混合语言,主要是年轻人使用的较多,尤其是城镇周边哈尼村寨的年轻人,不光是年轻男人使用这种语言,年轻女孩也使用这种语言。以下两个看上去有十七八岁左右的哈尼姑娘说的话,她们是这样说的:

问:“成忠noq yaol追求 lal siq aq ?”(成忠还来追求你吗?)

答:“Aqyoq 帅liq maq帅 ,miavpiuq hultav 青春豆liq deivq gaoq ,aqsol看得上 ya .”(他帅也不帅,脸上还长满了青春豆,谁看得上他。)

又问:Nol halmavq meil qoq movq a ?(你要找什么样的?)

答:Hha goq ,hha帅 ,刘德华一样。(要高,要帅,刘德华一样。)

从她们的对话中可听出就是两种语言的合用。这种哈尼语与汉语混合使用,听起来有点怪怪的,难怪那位广吗老人会有那样的感慨。(二)中老年人与妇女儿童使用传统的哈尼语言

由于哈尼族中老年人与妇女儿童外出打工的少,与外界接触少,所以他们在用哈尼语交流时,汉语融入的相当少,即使有汉语成分也是借词。在广吗结束调查回绿春县城时,一个小伙子和调查人员同路,准备上路时,他父亲对他说:Yeiqnao nol galzii zuvq li ,jilbaq niq jil diq hhuvq lal ,aqnu aqhhavq saqnil niq saoq jil hhel ,hhoq ,dieilciiq liq qiq zaol hha hhel al .今天你去赶集,打两斤酒回来,另外还买两三斤猪肉,对了,再买一对电池。这段话中除“电池”是借词外,其于是纯粹的哈尼语。在路上,调查人员用哈尼话问小伙子:Noq e aqda noq yaol haljivq hhel leil eil nga ?(你父亲叫你买什么?)他回答说:Jilbaq 两斤diq ,aqhhaq saqnil两三斤 hhel ,电池一对hhel leil eil nga 。同样的语句,父子俩说出的就不同,父亲用纯粹的哈尼语,而儿子用哈汉两种语言混合。

这就是哈尼年轻人在用语言交流时,从用纯粹哈尼语到用哈尼语与汉语合用的变化。

二、产生语言变化的原因

导致年轻人用语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社会因素是最明显也是最广泛的因素。人口流动,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接触,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杂居和混合,都对语言的变化有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生理、心理等因素。

哈尼族年轻人经常外出打工,他们所去打工的地方都是汉族聚居的城市,为了生存,他们只有接受汉文化,说汉语。他们长年在外打工,每天看到和听到的都与汉文化有关,为了能交流,汉语成了他们在外打工时的主要交际语言。他们回来后,汉语已融入了他们的语言之中,所以他们讲本民族话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些汉语纳入进来,变成了哈尼语与汉语合用的语言形式。

对哈尼族群体来说,年轻人的汉文化程度比中老年和妇女儿童高,多数年轻人上过学,在接受、理解和应用汉文化上相对要快。

说汉语,用汉语,在年轻人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也成为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他们认为会说汉话的人比不会说汉话的人见识多、走的地方多。所以,他们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时时不时地把汉语掺和进来以表现自己。

由于近年来交通便利,广播电视、电信通讯的普及,汉文化已能传到旮旮旯旯,汉文化的冲击也是产生语言变化的原因之一。

三、语言变化产生的影响

玉溪师范学院院长熊术新教授在第二届中国云南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上致欢迎词

年轻人用这种哈尼语与汉语合用语言交流时,在他们群体中能顺利交流,就是说,用这种语言交流的人,需懂哈尼语又基本懂汉语,如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会带来一些不便。调查人员就听说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哈尼小伙,打电话给他父亲,说他给他父亲买了一副按摩器,他父亲不知道按摩器是什么东西,只听到儿子给他买了什么“摩雀”(moqqoq),于是,他给别人说:“我儿子给我买了一个“摩雀”(moqqoq)。“摩雀”(moqqoq)哈尼语是“马鞭”的意思。造成这个笑话是父亲只听其音不解其意而产生的。按摩器是汉语借词,一个借词就产生这种误解,何况哈尼语与汉语合用的语言,难免出现类似的误解。就是说,年轻人用这种合成语言不能很好地与老人和妇女儿童交流,对语言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使用语言是为了能够交流,交流的目的是双方能互相理解和沟通。恰恰年轻人的这种合用语言,有时不能正常地与老人和妇女儿童们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心理感情。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年轻人的这种哈汉合用语言,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用一些汉语代替了一些传统的哈尼语,对哈尼语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

四、对这种合用语的态度

对这种合用语言,有支持、有反对,一位绿春的哈尼族干部说,对年轻人使用哈汉合用语言应给予制止,不然对哈尼传统语言不利。不过,这也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过程。弱势语言靠向强势语言是必然的,不可否认的,也是无法制止的。所以,应该用平衡的心态看待它,让其自然发展。

五、现在哈尼语面临的危机

(一)使用环境的危机

一种语言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有适合它生存使用的环境。如环境发生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如今,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哈尼语的生存环境悄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哈尼语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汉文化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小,哈尼语使用的环境受到了汉语威胁,面临着语言使用环境慢慢变小的危机。

(二)传承的危机

一个民族是否能延续下来,就要看它的文化传承,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首要条件,只有语言传承下来,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在语言传承中,不是对外来语言都抗拒和排斥,而是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吸收、采取一些语言元素,来实现语言的重组。也就是说,语言的传承和传播还是会在相叠合和相包容的条件下出现转化。由于受汉文化和汉语的影响,接受和容纳汉文化和汉语的哈尼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又是传承语言文化的主力军,许多年轻人使用哈汉合用的语言,必然会影响语言的传承,换言之,哈尼语的传承受到了危机。

(三)同化消亡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文化也不断交流和影响。哈尼族受汉文化的影响最大。哈尼人外出打工,多数使用的是汉语,看电视、听广播,几乎是汉语,加上现在上学的哈尼儿童学的都是汉语汉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哈尼语必然会受到汉语的冲击,不久的将来,哈尼语也许会被汉语同化而消亡。当然,一种语言的消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弱势语言趋向强势语言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六、哈尼语何去何从

再过几百几千年后,哈尼语存在还是不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我们不得而知。在提倡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哈尼传统语言必然会受到汉语冲击,年轻人逐渐使用的哈尼语与汉语合用语言就是一个例子。当前,只有尽力抢救和保护好哈尼传统语言,保护好哈尼传统文化。[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