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部规模经济 |
释义 | 外部规模经济图形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或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 § 理论概述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实例图定义: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有很多,具体来说,其包括: (1)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2)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即阿罗(Arrow)所说的“干中学”效应(Learning by doing)。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 研究内容 经济规模的制约因素 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和数量 选择最优经济规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不同规模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寻求建立最优经济规模结构的对策 § 理论类型 指向性集聚: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同指向同产业部门集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相同产业部门的企业 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产业,形成产业群落 多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基于地区的多种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企业,形成多产业群落 经济联系集聚:为了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而形成的集聚因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如果主要来源于另一企业的产出,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纵向经济联系 因横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 横向经济联系是指那些围绕地区主导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围绕第二层次的产业部门还可能向外扩展形成第三层次的产业群体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象太阳系似的多圈层的横向联系系统。 § 独立的国际贸易 图1直观地看,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这样便可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因此,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 (一)模型假设 1. X和Y两个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例如,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 2. 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3. 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图2(二)模型分析 在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在的)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会不同于前面几章所提到的两种形式,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这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有两个:(1)要素密集度,(2)规模经济,一般来说,前者的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后者则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边界向厚点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 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的对比 。 1. 在封闭条件下 在一般均衡点上,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且社会福利由通过均衡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表示。 由于两国所有条件均完全相同,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利也相同。 2. 在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例如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各自将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都会获益(见图2)。 3.贸易结果 (1) 在上述情形中,两国在开放条件下,消费均衡点重合,即两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好处是相同的。 (2) 在一般情形下,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说,两国的社会无差曲线不见得正好都相切于直线TT'的中点。 § 影响因素 外部规模经济总结报告 普遍因素:又称技术经济因素,决定企业的技术经济规模 企业的技术经济规模是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起来的企业应该达到的规模 关键设备:每个大型企业的生产过程都包括许多环节,其中总有一些环节的机器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这些机器设备称为关键设备 生产中各环节设备和人力的配套规模 如汽车厂:冲压设备100万套/年,发动机生产线50万台/年,汽车组装线6~10万辆/年。组合:1×2×10~17 地理因素 地区劳动力与资本供应状况 地区市场规模 原料与燃料生产分布状况 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分布状况 地区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接受能力 § 模型结论 外部规模经济分析1.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2.在两国情况完全相同条件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其主要决定于各个国家所面临偶然或历史因素。 3.在一定条件下,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4.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均衡解并不不是唯一,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5.鉴于上述分析,一个政策上的推论为一些小国也可能会通过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此外,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在以上模型里,如果允许两国市场规模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 相关词条 贸易摩擦自由贸易政策差异产品 比较利益理论新贸易理论战略贸易政策 § 参考资料 [1] 经济报道 http://www.pinggu.org/b48i388292p16.html [2] 服务在线 http://www.studa.net/china/080825/11304939.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