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团练使 |
释义 | 唐至元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团练使全称为团练守捉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两种。州团练使最早见于岱岳观碑所载圣历元年(698)兖州团练使。与此同时﹐武则天为防御契丹﹑突厥的进扰﹐在今河南﹑河北建立武骑团兵。团练使大约是这些地方军队的统领者﹐但安史之乱前只在个别地区短时期内设置。 安史乱起﹐全国兵兴﹐唐王朝又在部分藩镇或属郡设置都团练使﹑州团练使。都团练使自干元元年 (758)起陆续置于江西﹑宣歙﹑浙东﹑福建﹑湖南﹑黔中等不设节度使﹑都防御使的地区﹐所辖州数多少不一。黄巢起义后﹐藩镇势力更加强大﹐都团练使渐升为节度使。州团练使本在一部分州设置﹐代宗时﹐宰相元载为笼络人心﹐所授刺史悉兼团练使。大历十二年(777)五月﹐唐王朝诏令除都团练使外﹐各州团练使全部废除﹐但不久又部分恢复。此后﹐团练使的官职沿用到唐末五代。 唐朝都团练使﹑州团练使原是负责方镇或一州的军事﹐但因观察使兼任都团练使﹐刺史兼任州团练使﹐他们实际上成为一个方镇或一个州的军政长官。都团练使与节度使或都防御使的职掌相同(州团练使则与州防御使同)﹐其区别在于地位的高低﹑迁转的先后﹑俸钱的多少及是否授予旌节。所以设节度使﹑都防御使的地区就不置都团练使﹐设州防御使就不置州团练使﹐反之亦同﹐视地而异。 宋诸州团练使为武臣之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辽于南面各州置团练使司﹐以团练使掌一州军政。元末为镇压农民起义﹐曾设团练安抚使。明代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