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田县
释义

§ 县情简介

和田景区示意图

和田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县境西南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交界、边境线长150公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瓦提县接壤,并与和田市、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为邻。县境处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南宽北窄呈葫芦状,南北长约500公里,东西宽20-150公里不等,国土总面积4.0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5%,沙漠占3.7%,绿洲仅占1.3%。辖10乡、1镇、1园艺场,194个行政村,1058个村民小组,另有5个开发区和13个村级农场,总人口24.76万人,有维、汉、哈、回、藏等1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9%,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农户57712户,农业人口23.54万人,占总人口的95.57%。耕地总面积36万亩,人均耕地1.4亩,属人多地少、有县无城的传统农业大县,是国家级边境贫困县之一。

和田县自然资源丰富,野生植物有348种,野生动物主要有21种,有野骆驼、北山羊、藏羚羊等6种极为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矿产储量丰富,已初步探明的有煤、铁、锌、铅、金、铜、镍、玉等46种。和田县境内有约特干、布盖乌依力克、库玛尔石窟等古迹遗址和英艾日克水库、沙漠生态墙、千里葡萄长廊、1300年的核桃树王、500年的无花果树王、百味鲜果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民族特色产品资源丰富,传统手工织毯业享誉海内外,特色维吾尔药、小刀、花帽久负盛名。和田县还是和田羊脂玉的原产地,每当人们提起和田羊脂玉,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和田县。

和田县按照地区“富民强区固边”新目标,结合实际确立并深入实施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特色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发展,扎实推进“平安和田县”建设,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1]

§ 历史革沿

佛教圣地牛头山

1913年置和阗县。曾称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异译。一说源自于阗,于阗系古代尉迟部落名。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语“栅栏”、“牲畜圈”,或“碉堡”之意。 《大唐西域记》称瞿萨旦那,系梵语“地乳”之意。1959年将和阗简化为和田。

和田历史悠久,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两汉书、 《魏书》 、 《隋书》 、《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明史》皆称于阗。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毗沙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置于阗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当吐蕃要冲。《新唐书》称作西山城。北宋属喀喇汗王朝,南宋属西辽。元代为察合台阿鲁忽的封地,曾设置斡端宣慰使元帅府。明朝复称于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设和阗办事大臣,辖额里齐、哈拉哈什、玉珑哈什、齐尔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州治额里齐(伊里齐),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直隶州为和阗县。1920年置和阗道,和阗县属和阗道。1928年属和阗行政区,1943年属和阗督察专区。1950年属和阗专区。1959年和阗县改名和田县。1977年后属和田地区。

2000年,和田县辖1个镇、11个乡:巴格其镇、吐沙拉乡、布扎克乡、拉依喀乡、朗如乡、罕艾日克乡、英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英艾日克乡、伊斯拉木阿瓦提乡、塔瓦库勒乡、喀什塔什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1498人,其中:巴格其镇 46254人、吐沙拉乡 40394人、罕艾日克乡 35508人、英阿瓦提乡 19208人、英艾日克乡 6611人、布扎克乡 23722人、拉依喀乡 25065人、朗如乡 14912人、塔瓦库勒乡 21340人、伊斯拉木阿瓦提乡 15012人、色格孜库勒乡 7961人、喀什塔什乡 5511人。

2005年,和田县辖1个镇、11个乡:巴格其镇、吐沙拉乡、罕艾日克乡、英阿瓦提乡、英艾日克乡、布扎克乡、拉依喀乡、朗如乡、塔瓦库勒乡、伊斯拉木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喀什塔什乡。

2006年,将和田县吐沙拉乡划归和田市管辖。

§ 行政区划

中国的尼罗河——喀拉喀什河

和田县位于和田地区中部,距和田市中心约1.2千米。东经78°~80°30´,北纬34°22´~38°27´。东与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交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南与印度实际控制区的克什米尔为邻,西与皮山县、墨玉县相连,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瓦提县接壤。东西宽21~150千米,南北长500千米。总面积41302.37平方千米。和田县辖1个镇、10个乡:巴格其镇、罕艾日克乡、英阿瓦提乡、英艾日克乡、布扎克乡、拉依喀乡、朗如乡、塔瓦库勒乡、伊斯拉木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喀什塔什乡; 194个行政村,1153个村民小组,1个园艺场,5个牧场。县人民政府驻和田市。

§ 地貌气候

喀拉喀什河渠首

和田县国土总面积4.03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6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山区占95%,沙漠占3.7%,绿洲仅占1.3%。辖10乡、1镇、1园艺场,194个行政村,1058个村民小组,另有5个开发区和13个村级农场,全县总人口24.76万人,农户57712户,农业人口23.54万人,占总人口的95.57%。有维、汉、哈、回、藏等1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9%,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浓郁的民族特色,淳朴的风土人情,悠久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厚的矿藏资源构成了和田县闻名中外的鲜明特色。

地理环境:和田县南枕喀喇昆仑山,北履戈壁沙滩,昆仑山横卧南部,基本处于玉龙喀什河及喀拉喀什河之间。地形南宽(东西宽150公里)北窄(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0公里,略呈葫芦状。南部高山连绵,峡谷遍布,北部地势低平,属塔里木盆地。

气候:和田县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四季分明,夏长秋短、春季多风,冬不严寒,降水量33.5毫米/年,日照2643小时,无霜冻210天,气候适应。

地表水径流量:和田县地表水径流量为10.88亿立方米,实际利用量6.1亿立方米,占资源量的56.07%,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河及喀拉喀什河河水。地下水资源贮量4.5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3.8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小型水库4座,年平均蓄水4330万立方米。机电井382眼。

§ 自然资源

象鼻山

1、光热资源。和田县属于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降水量34.8mm,年蒸发量2563.4 mm,平均气温11℃,平均大于15℃—20℃的温度达3000小时,长达125天, 年日照2470-2795小时,四季分明,冬温夏暑,昼夜温差大,春夏多沙暴浮尘天气,无霜期达210-230天。

2、水土资源。和田县地表水资源量为10.88亿立方米,实际利用量6.1亿立方米,占资源量的56.07%,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河及喀拉喀什河河水。地下水资源贮量4.5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3.8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小型水库4座,年平均蓄水4330万立方米,机电井382眼。

3、产品资源。和田县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土特产主要有核桃、葡萄、无花果、小茴香、沙枣等。年产干鲜果5.65万余吨,其中地产核桃个大、皮薄、味美,补脑益智,年产量达4335余吨,占全疆核桃总产量的70%,是目前全疆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野生动物有黄羊、狐狸、旱獭、野猪、狼、雪鸡、野驴等。野生药用植物有甘草、大芸、枸杞、锁阳、党参、紫菜、大黄、青兰、麻黄等。自古以来 “和田地毯”和“和田玉”闻名遐尔,和田县是羊脂玉的主要产地。

4、矿产资源。本县矿产资源有煤、铁、云母、玉石、铅、黄金、锂辉石、锌、粘土、铜、石灰石、滩盐、石膏、铍、锂、钽等稀有金属,地下还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煤的储量达到9319.6万吨,可开采500年。

5、旅游资源。和田县古称“于阗”,系古“丝绸之路”西南之要冲,文化遗迹较多。有米里尕瓦提、约特干、奈加拉哈尔、布盖乌依里克、库玛尔石窟等遗址。曾出土唐宋货币,金饰品、陶器等多件,有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多余处,县境内有“千年核桃王”和被称为人间仙果的500年“无花果王”;有被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天下奇观”长达1050公里的“葡萄长廊”。“农田藏在林网中,渠水流在树林间,道路躺在林带下,葡萄长廊通四方。”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快速发展,每逢夏秋,游人如织,竞相领略塞外田园风光。

6、人才资源。全县具有相关职称的科技人才0.36万人,其中:拥有初级职称科技人才0.28万人,拥有中级职称科技人才0.08万人,拥有高级职称科技人才0.002万人,重点分布在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

§ 经济发展

综 合石头村(和田县朗如乡塔提力克苏村)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我县国民生产总值103789万元 , 比上年增长10.94 % ;第一产业完成 49569 万元 ,比上年增长 2.6 % ;第二产业完成27933万元,比上年增长 30.6 % ;第三产业完成 26287万元,比上年增长 11.1% 。

农林牧渔业

2008年现行价计算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02701.6 万元,比上年增长12.17 % ,其中:农业总产值60416.55 万元,比上年增长6.99 %,林业总产值24344.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55%,牧业总产值16188.6万元,较上年增长20.83%,渔业总产值420.2万元,较上年增长47.95 %,服务业产值1332.17万元,较上年增长9.82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9308.99万元,比上年增长9.56 %。

种植业: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35.91万亩 ,比上年增长4.30 %,总产量达到15.49万吨,比上年增长4.6 % ,单产达431公斤, 增长1公斤;油料作物面积5770亩,比上年增长5倍;蔬菜面积26752亩,比上年减少6.1%,水果产量72190吨,比上年增长8.38 %;棉花播种面积4万亩,比上年减少18.40 %,棉花产量达5081吨,比上年减少17.96% 棉花继续采取高密度栽培模式,加强管理,平均单达到127.03公斤,增加 1.03公斤。

林业 : 林果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经济,初步实现由重规模向重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的重大转变;以三北四期为主的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到上年完成造林面积14888亩,核桃总产量14860吨。

牧业: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市场供应丰富,2008年牲畜存栏头数71.02万头,比上年增长3.05 %, 繁殖成活畜达38.27万头,比上年增长15.34% ,商品牲畜31.37万头,比上年增长0.87%,肉产量达7462吨,比上年增长1.51%,家禽35.57万只,比上年增长27.21%;牛奶产量4550吨 ,比上年增长84.95% 。

渔业:水产品产量382吨,增长34.50%。

工业

2008年和田县工业企业经济发展良好,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3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13%。共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个,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66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4%;规模以下企业29个, 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6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倍。经济普查新增单位23个,因此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增幅较快。

建筑业

2008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1206万元 ,比上年减少49.16 %,竣工产值7305万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2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314万元,比上年增长59.13%,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08314万元,其中:住宅投资19649万元,国有经济投资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08年国有经济投资完成56544万元,按行业分,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10030万元,房地产业投资13034万元(含抗震安居工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7248万元,教育行业投资2092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投资11156万元。农林牧业1151万元,采矿业4370万元,制造业3580万元,电力54950万元。

施工项目个数4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个,当年投产项目24个,施工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341699平方米,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本年新增固定资产76319万元。

商业

社会消费:2008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2万元,比上年增长16.4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为1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1%;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为882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2% ;按行业分组:批发和零售业6670万元,餐饮业23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2%、6.64%。

人口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32人,增长0.94%,其中:农业人口23.8万 人,占总人口的95.24%,非农业人口1.19万人,汉族0.14万人,比上年增长17.42%,维吾尔族24.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6%,其他少数民族2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24‰,比上年下降0.89个千分点。

财政经济

财政收入: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3509万元 ,较 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2824万元,增长24%,地方财政支出2008年59613万元 ,较2007 年39598万元 ,增长50.54% 。 人均收入:2008年收益分配农牧民数233605人 、人均收入2617.01元,比去年增加了618.75元,增长30.97%;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

县职业高中1所,学校教师数54人,在校学生686人; 普通中学21所,学校教师数1256人,在校学生16193人, 小学115所,学校教师数1878人,在校学生3415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100.75%,初中毕业升学率13.78%。

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6个,其中县医院1所、民族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 12 所,妇幼保健机构 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红十字会1个;卫生技术人员427人,医疗机构拥有床位846张;全县辖区内个体诊所有 15个。

2008年我县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文化馆1个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县结合“巴扎新风”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76次,举办各类展览84次,受益群众达5万人次;举办县级群众体育运动会1次,其他各类单项体育比赛345次。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旅游总收入达190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优化是今年和田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截止目前,我县已创建地区级“绿色学校”79所,创建县级“绿色学校”79所;

据环保部门的统计,2008年专职环保人员有12人,环境监察人员5人;全年预计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60.5吨,化学需氧量预计排放量200吨,比上年有所增加。

§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和教育万卷崖

2008年和田县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地委提出的抓住“三大机遇”、落实“六大举措”、建设“五大基地”,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中心,以全面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为重点,始终做到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和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核桃产业发展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争取资金100万元,共实施三年。同时积极向自治区申报星火计划项目2项、星火计划学校1项,科技特派员创业启动项目3个,争取资金4万元,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启动经费2万元。申报地区科技进步奖12项,科技成果鉴定14项。积极组织申报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完成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验收答辩,41项指标顺利通过专家审议,批准和田县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县,并授牌。同时巴格其镇、布扎克乡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2008年结合我县基本情况,筛选了短、频、快等特点的项目40项进行上会研究论证,启动实施了科技三项经费35项,落实资金143.709万元。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12项,落实资金38.5万元(其中自治区科技特派员项目2项,落实资金4万元)。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县产业、科技项目推广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培训农牧民218期43454。

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 我县职业高中1所,学校教师数54人,在校学生686人; 普通中学21所,学校教师数1256人,在校学生16193人, 小学115所,学校教师数1878人,在校学生34150人;“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农村“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双语”教学和学前“双语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高中和职业教育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投入和补贴力度继续加大,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达到34.7%,提高了20.7个百分点。

卫生

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6个,其中县医院1所、民族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 12 所,妇幼保健机构 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红十字会1个;卫生技术人员427人,医疗机构拥有床位846张;全县辖区内个体诊所有 15个。 2009年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卫生室26 座,对2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全县24.83万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9.8%:

人口与计划生育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32人,增长0.94%,其中:农业人口23.8万 人,占总人口的95.24%,非农业人口1.19万人,汉族0.14万人,比上年增长17.42%,维吾尔族24.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6%,其他少数民族2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24‰,比上年下降0.89个千分点。

文化、体育

2008年我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 个,文化馆1个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县结合“巴扎新风”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76次,举办各类展览84次,受益群众达5万人次;举办县级群众体育运动会1次,其他各类单项体育比赛345次。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农牧民车人均纯收入达到3298元,同比增加681元,增幅26%,实现了持续突破性增长;顺利完成4768户17966人越过低收入贫困线和22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脱贫目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8万人次,创收1.26亿元;全年新增就业196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职业技能培训138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6.19万城乡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4.83万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9.8%;新建经济适用房270套、廉租房930套、抗震安居房6550套,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l亿元,同比增长11.6%;新建农村沼气池2531座,全县已有10287户农民用上沼气;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群众生活、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权益得到明显改善。[1]

§ 传统节日

四季湖(朗如乡塔孜力克苏村下游)

和田维吾尔族人的节日与整个新疆维吾尔节日是一致的,主要有: 肉孜节、古尔邦节、巴拉艾提节、白雪节、诺鲁孜节。这几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密切相联, 但长期以来,已成为民族传统节日。因此,和田维吾尔族过节具有伊斯兰教节日的共同特点,同时也显示了和田地方的鲜明特点。

肉孜节

这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阿拉伯语称之为“尔德·菲图尔”节。尔德是节日的意思 。回族称此节为“开斋节”, 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称为"肉孜节"。"肉孜"一词系波斯语,意为斋戒之意。 总之,肉孜节与斋戒是密切相关的。肉孜节规定在回历10月1日。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即从回历9月1日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按"古兰经"规定,应封斋一个月,直到回历9月29或9月30日,通称"斋月"。第二天始为肉孜节,可开斋。肉孜节那天,群众相互之间 进行节日的祝福,气氛十分热烈。以家庭为单位,由长辈率领,到墓地扫墓,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招待丰盛的食品和瓜果。同时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尽情地唱歌跳舞,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的70天,如果从封斋开始算起,则是整整100天。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做"尔德·古尔邦"节。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亦称阿祖哈,都含有"牲牺、献身"之意。故又称之为"宰牲节"。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与肉孜节相比,古尔邦节显得更加热烈、隆重。每年回历12月10日成为古尔邦节。到这一天,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按户要杀一只羊,一户或七户杀一头牛。同肉孜节一样,古尔邦节的日子在公历日期也不一致,每年提前11天,因此, 各个月份都可能出现。备足了往返路费的人在古尔邦节到来之前,要赶往麦加朝觐。

古尔邦节对和田的维吾尔族来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节前要做充分 的准备,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孩子一般都要添置新衣服。几乎家 家户户要炸馓子,即把和好的面拉成细细的面条样,放进油锅炸,盘成一卷, 又香又酥又脆,还要做各式各样的甜点心、咸点心。再加上圆馕、薄馕、糖果、 瓜果、饮料等,整个餐桌或餐布上摆得满满的,上面罩上布单,客人来时将单 子揭开,再陆续端上手抓羊肉,有的还有粉灌羊肺,米灌羊肠等,味道十分鲜美。节日那天,当天还没亮时,从城镇到乡村,民间艺人们便在高建筑上激烈 地敲着"纳格尔",吹起喜庆的唢呐,各家各户进行宰牲,羊、牛、马、骆驼都可以。同时要拿出一部分肉来周济那些无牛羊的贫困户。 这是一种善举。有了肉以后,起码要炖上一锅手抓羊肉。其余的可以做烤肉, 可以炒菜,做抓饭,做薄皮包子等等。即使素不相识的人到来,也十分热情地 招待。古尔邦节是个大节,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信仰伊斯兰教的 民族职工放假三天,实际上节日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工余之际,还要探亲访友。 节日期间,不论和田的城镇街道还是通往农村路上。人们穿 着鲜艳的衣服,认识者相互问候。熙熙攘攘,十分热闹。集市的广场上,摆起了转椅(称为"恰合毕力克")供孩子们玩。姑娘们主要是 荡秋千(称为:"衣兰阔其")还有玩晃板的。人们尽情地玩耍。如果节日是在 天气凉爽季节,人们还要举行摔跤、叼羊、顶羊、斗鸡等活动。节日的第一天,长辈们往往把子孙们叫在一起,讲人生格言,讲故事,让 孩子们懂得人和人之间要团结、礼貌、要相互帮助。家长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在节日中,平时有隔阂、有矛盾的人也相互走访促膝谈心,化干戈为 玉帛。节日充满和谐、融洽的气氛。

巴拉艾提节

巴拉艾提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巴拉艾提节在回历8月15日。此时,离斋月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但节日的白天要封斋一天。这天家家户户要炸油饼子(维语为“库衣马克”),故当地人又称之为油葫芦节。各家各户 要提前把油饼子炸好。如果某家在过去的一年内有亲人去世,那么亲戚朋友要在这天的白天或晚 上前去慰问。前去慰问者要身穿素服,神情端庄,并带上油饼子。见面之后, 相互问候。客人先提起"阿布杜瓦壶"给主人洗手,招呼主人坐在餐布边上, 拿出自己带的油饼子一起吃。主人回顾死者生前事迹,不胜唏嘘。客人也在此 时追忆去世者所做的一件件好事,并劝慰家属节哀,大家共同继承去世者的优 秀品质。主人也要拿出家中的简单食品进行招待。如果大家都是近亲,往往要 坐上一夜。许多家庭要在巴拉艾提节扫墓。如果主人不能前往墓地,可以提前找一位 阿訇,让他代替到墓前诵经,给坟墓培土,洒上一些水。这一夜去墓地扫墓的 人很多,许多摊贩也提前在墓地附近摆摊设点,供应饮食。扫墓人都带上油饼 子,散发给行乞者,或赠送给亲朋。在墓地上,家属去世者的墓上亲自培土, 或洒一些水。会念经的人在墓前自己诵经,其他人跪拜,神情十分肃穆。若自 己不会念经,则请阿訇念。有的还要为坟墓周围的栏杆加固一根木撑子,或栽 一棵树,表示来年再加一根木撑子,再栽一棵树。巴拉艾提之夜,墓地一直人 来人往,持续到清晨。

白雪节

在每年第一次降雪时举行的娱乐活动。当下过初雪之后,几个朋友经过商量,联名写封雪礼信,信中首先以初雪的降临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然后要求收信者以白雪节的习惯举行一次娱乐晚会,并提出晚会活动的内容,请其中一个人直接送至收信人家中。送信人要悄悄把信放在主人不易发现的地方。在送信人离开之前,如主人没有发现,就要按信上要求举行初雪晚会。如果送信人当场被抓住,初雪晚会就要在送信人家中举行。晚会内容包括朗诵诗、唱歌、跳舞、音乐演奏等。

诺鲁孜节

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在阴历正月初一春分时节,相当于公历3月22日。在这一天,要举行 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安西莱甫”,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在诺鲁孜节时才唱的民歌。[2][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