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母庙
释义

§ 九江圣母庙

九江圣母庙位于武安市管陶乡管陶村北,始建于元代,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回字形,主体建筑位于中心位置,四周为配殿,共有殿宇14座,总占地面积近一千余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为单檐悬山布瓦顶式结构,面阔三间9.81米,进深二间9.25米,面积91.7平方米,高8.6米,梁架为四椽栿后接乳栿,用三柱。前檐为四铺作单下昂,为批竹昂,共八朵,柱头四朵,明间补间两朵,次间补间一朵。配殿13间,均为清代建筑。[1]

§ 江西梅林圣母庙

江西梅林梅林圣母庙,是客家区域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梅林村的赣县城南开发区白鹭湾境内,头枕县城,脚踏贡江,坐北朝南。初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有360多年历史。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圣母庙,原名天花宫。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相传,历史上赣闽粤地区常常爆发天花,无数的客家人因此殒命。为了战胜人类历史上这一最大的疫难--天花,客家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包括梅林客家人兴建天花宫,祈祷祛病消灾这一特殊形式。据传,天花宫建成后,非常灵验,故出现了香火不断的景象。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来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方圆近千里的百姓都会云聚到梅林镇梅林村的圣母庙来赶庙会,这一风俗圣母庙落成流传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甚至在贡江、赣江流域从事水上贩运的南昌、九江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的生意客,在遇到下雨河水猛涨时,都会熙熙攘攘的来到天花宫烧香祈福或栖息投宿。可惜文化大革命破迷信、破四旧后,只剩下赣县周边如赣州市的南康、信丰、于都、兴国、章贡区和吉安市的遂川、万安、泰和等方圆百里内的百姓来赶庙会了。

历史上,天花宫有过三次修缮。第一次修缮是清代乾隆年间;第二次修缮是民国丙辰年(1916年);第三次修缮是21世纪的2002年。而每次修缮除了梅林镇的乡亲还有众多的四方乡民自愿捐款捐物。每年农历四月二十长达半月的庙会上除了唱民间采茶戏,还会玩龙灯。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天花,村民们便将天花宫改名为圣母庙,用以祭拜为民办事消灾的“银宵娘娘”。

圣母庙,是革命纪念地,红军指挥所。 1932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开会研究制定第四次攻打赣州城的战斗方案。

近年来,随着赣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愈加显得弥足珍贵,加大保护力度也显得更加刻不容缓。所以,赣县人民政府和梅林镇人民政府,对保护圣母庙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重视,认为圣母庙拥有数百年历史,承载着客家先民的精神,能够传承客家民俗文化,且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史迹、实物和代表性建筑。  圣母庙是座连体建筑,分前中后三栋,总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地盘上还保留着3棵树龄千年的榕树及一口池塘。赣县梅林镇梅林村的老年协会也设在这里。 [2]

§ 九天圣母庙

九天圣母庙 九天圣母庙在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九天圣母庙内现存宋、元、明、清及民国年间重修碑20余通,大多竖立于拜亭之内。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集于一庙,国内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为数不多,实属珍贵。  九天圣母庙创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圣母殿,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修。  明崇祯五年(1632)进行了建庙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清代乃至民国年间亦多次修缮。九天圣母庙座北向南,为一进院。南北较短,东西较宽。前有山门戏楼,中为献亭,北为圣母殿。两则配以耳殿。

九天圣母庙座北向南,为一进院。南北较短,东西较宽。前有山门戏楼,中为献亭,北为圣母殿。两则配以耳殿。东西院现存李靖王殿、三宫殿、阎君殿、十帅殿、关公殿、子孙殿及梳妆楼等建筑。殿宇错落有致,殿顶形制各异。庙南、北、西三面悬壁劈立,沟壑纵横,东面与场院相连。

山门戏楼之前为一条形平台,台下为青石拱券的三孔石窑,南向排列,67级青石踏跺呈45°斜面垒砌而上,可直达山门。山门门洞为青砖拱券而成,门上出抱厦形悬檐,筒板瓦装修。山门门道从戏楼底层明间开通,底层两次间为封闭式隔间。戏楼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圆柱方额,斗拱华丽,始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年间。拜亭位居圣母殿与舞楼之间。高台筑亭,四周青石垒砌,东西南三面出台明,设踏跺。亭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庑殿顶建筑。亭内彻上露明造,梁架装修等全部构件均为裸露。石柱圆梁,为原始材料砍制后而使用,尚保留元代建筑风格。亭顶灰脊灰兽,筒板布瓦装修。这种庑殿顶的建筑,在上党地区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  圣母殿居拜亭之后,高台筑殿,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殿顶满覆琉璃脊兽,筒板布瓦、琉璃剪边,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四翼而飞,为宋代建筑风格。东院梳妆楼,座东向西,广、深各三间,重檐歇山式屋顶,华丽挺拔,引人注目,是明代楼阁式建筑。其余殿宇多为三间面宽,悬山式形制,属元明清时期的遗物。[3]

§ 懿济圣母庙

九江圣母庙懿济圣母庙,位于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东,距县城15公里。

圣母庙,创建于元代,寺庙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庙内,平面布局紧凑,殿台迭层高升。最北端,有木结构牌坊、四柱单檐,通高10米。庙前牌坊,横额成匾,正面书写“懿济圣母庙”五个大字。背面题写有“显泽候神祠”。顺着庙前牌坊往里走,便可看到圣母庙的戏台。这座戏台,坐北朝南,台下是通道,戏台两侧为钟鼓楼。钟鼓楼再往两边延伸,是灵官庙。在圣母庙右侧,有“显泽候神祠”,俗称大王庙。

兵宪牌坊,俗称石牌坊,位于和顺县城关镇中和街北端。由88块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楼,雕刻精致,主牌坊高达9.57米,宽8.5米,是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中间两根柱子约高5.9米,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6米,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对,共有大小狮子24只。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次间,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中间,横梁长3.3米,上面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19个字。再往上的横梁上,镌刻有“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图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明间两侧刻有“双凤朝阳”图,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石牌坊气势雄伟,结构精巧,颇为引人观瞻。

兵宪牌坊,是明朝末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在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为其老师,山东省按察司昌平兵备道副使药济众所立。兵宪牌坊,由88块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楼,雕刻精致,主牌坊高达9.57米,宽8.5米,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中间两根柱子高达5.9米,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6米,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对,共有大小狮子24只。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次间,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中间,横梁长3.3米,上面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19个字。再往上的横梁上,镌刻有“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图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明间两侧刻有“双凤朝阳”图,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石牌坊气势雄伟,结构精巧,颇为引人观瞻。[4]

§ 后土圣母庙

后土圣母庙后土圣母庙,又称后土庙。在山西汾阳县城西北二公里栗家庄乡田村。因庙内供奉后土圣母,故名。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称为“后”;而土者,地也。“地即母”(《后汉书·傀嚣传》),二者都是繁衍人类的。所谓“后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最高的女性君王。近年来,也有的认为,后土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女娲”。

后土圣母庙始建于唐,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清乾隆年间均有重修,现仅存正殿一座。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这里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就在于其壁画。殿内东、西、北壁有明代壁画74.7平方米,北壁为《宴乐图》,东壁《迎驾图》,西壁《巡幸图》,均为工笔重彩,沥粉贴金。 [5]

§ 正统鹿耳门圣母庙

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土城圣母庙位于安南区,正式庙名为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占地15公顷,号称东南亚最大的中国式庙宇之一,建有五王殿、圣母殿、佛祖殿等三大宝殿,可容纳香客上万人;庙中保存古武庙的大旗杆,庙埕上还有鹿耳门圣母庙三郊立碑,以及镇船底的乌石、船用绞盘等海港遗留物,以兹证明土城圣母庙为古鹿耳门圣母庙的遗址。

第一进五王殿,祀五府千岁,为单詹歇山式屋顶,左右立有重詹八角尖的钟鼓楼;第二进圣母殿采重詹歇山顶,殿内供奉的两尊软身妈祖都出自大陆名家之手,据传为明朝作品,全身呈黑色,造型庄严;第三进佛祖殿包含17开间的大士殿,及三重詹歇山顶的天公殿。庙内每栋建物均采不同的屋顶型式,加上细致的雕刻装潢,极为华丽。

庙方于每年春节期间,推出七星平安桥解厄法会、摸春牛、民俗艺展,以及元宵迎春牛、施放烟火和蜂炮等活动,为当地重要的民俗盛会。[6]

§ 则天圣母庙

则天圣母庙则天庙又名则天圣母庙,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名胜古迹。307国道从山下穿过,东距则天庙数十来,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从山西省会太原乘车南行60公里便可到达。

则天庙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寺庙,占地2.6万平方米。从中轴线上看有山门,雕像,舞台,正殿;两翼殿宇有钟鼓楼,碑廊,配殿,偏殿;雕像两边分别是丰碑和升仙太子碑、八角回音亭等;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

则天庙以武则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名扬中外,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女皇主庙宇。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

§ 坤柔圣母庙

坤柔圣母庙坤柔圣母庙在山西吉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广阔,庙址居高临下。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栏额和普柏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柱,结成疏朗的藻井,结构之奇巧,为我国古代建筑中所少见。[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