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族
释义

§ 民族概述

回族

“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出现,主要指葱岭东、西处于喀喇(哈拉)汗朝统治下的回纥(回鹘)人。回回和回纥、回鹘音近,应是后者的音转或俗写。其时,伊斯兰教已由喀什噶尔向东南传播到和田、叶尔羌、英吉沙尔等地。因此,回回原应包括有信仰伊斯兰教回纥(回鹘)人在内的含义。[1]

§ 民族历史

回族,自称“回回”,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后裔在内,在长期发展中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族成份逐渐形成。一般还应包括10世纪中期以来分布葱岭东西及喀什噶尔等地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回鹘人后裔在内。其先民在唐宋时被称为“蕃客”,元明以来称“回回”。

12世纪30年代,喀喇(哈拉)汗朝亡于西辽,其居民大部分仍是穆斯林。《回族风采》 陈玉先

13世纪初叶蒙古西征,西辽破灭。葱岭东喀什噶尔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的后裔,同葱岭西的中亚及波斯;阿拉伯广大地区不同民族的穆斯林,大批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东方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中国的西北、中原及江南、云南等地区,被称为回回人,成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部分。后来,他们也以回回自称,是形成回回民族的主要部分。元代到明代前期,回回人中包含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的后裔,他们同当时高昌及河西一带仍信仰佛教的畏兀儿人相区别,明中叶以后,维吾尔族普遍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当维吾尔人迁到内地之后,自然地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明代哈密地区的哈剌灰人,原是蒙古人,正德(1506~1521)以后由哈密迁到肃州,到万历年间已经“不食猪肉,与回回同俗”。

另外,由于通婚的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回中不断吸收了相当多的汉族成分。由于同样原因也有不少回回逐渐同化于汉族之中。回族与维吾尔、蒙古、汉等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亲缘关系。另外,回回族中还吸收有中国犹太人成份。犹太人迁居我国开封等地的时间,一般认为在北宋徽宗年间(1101一1125)。元代称他们为“术忽回回”。由于他们信仰犹太教,不食猪肉,行割礼和每日礼拜等宗教习俗与回回有相似之处,加上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缠头巾为青蓝色,因而也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回回”。在长期发展中,有的逐渐融合于回回当中,各种不同的来源的回回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回回文化扎根于华夏大地,成为华夏文化中的一个新类型。

§ 宗教信仰

六信

回族的信仰总起来讲有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在意识形态方面必须保持五大信仰:

一、信安拉(真主) 这是六大信仰的核心。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安拉具备一切优美的德性,至知、至能、至全、至善。

二、信天仙(麦俩伊克) 认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还有个妙世,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仙即属于师的世界范畴。天仙数目有很多,职司各不相同,真主造化一物,就命令一位夭仙掌管,造化一人有两位天仙监督(据回族传说,人的两肩各有一个天仙,左记善,右记恶)。伊斯兰教强调信仰天仙,但绝不允许崇拜天仙,如果把天仙与真主等同起来就是库夫尔(叛主)。

三、信经典 回族穆斯林信仰《古兰经》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穆撒的《讨拉台》;尔撒的《引支勒》,达吾代的《宰卜尔》等列圣的一切经典。《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也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编写成册的第一部文献。包括历史、文学、风俗习惯、教法规定和教义等丰富的内容。回族在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品德修养、社会活动等方面,都以《古兰经》为准则和指导。

四、信圣人 回族经常口头上能叫出名字的主要有:阿丹、怒哈、伊布拉欣、穆撒、穆罕默德等,并讲述他们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五、信复生 认为整个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终究有一天会全部毁灭,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 ——信前定 认为人生的寿命长短质富贵贱,善恶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早已定夺好。 回族不崇拜图腾,更不崇拜植物、动物和自然、灵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么财神、火神、风神等鬼神。

五功

回族群众为了表白自己的信仰,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五功,即念、礼、 斋、课;朝。回族的礼拜念:就是回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学会念清真言,阿拉伯语叫“舍哈德”(作证词),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差使。”有的回族在临终前,给他举行念“讨白”仪式时,已念不出清真言,就用伸出食指代替,表示坚信真主独一无二。宁夏有些回族在赌咒发誓时,也伸出食指,凭着他的信仰发誓,这在回族当中是一种最重要的发誓方法。

礼:礼拜。阿拉伯语叫“撤拉特”,波斯语为“乃玛孜”。回族的礼拜主要是每日的五时之礼(晨礼、晌礼、哺礼、昏礼、雷礼),每星期五的聚礼,以及每年开斋节、古尔帮节两次大的会礼。礼拜时须身体洁净,并用一定的姿势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斋:就是斋戒,阿语“素姆”的译音,回族统称“封斋、闭斋、把斋”。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俗称莱麦丹月,斋戒一月,每日东方发白前进食,日落后开斋,白天不饮不食,绝性交,意谓“清心寡欲,专事真主”,磨练意志、思想、身体。这一月前,有些回族还要“念夜”,即家家户户准备饭菜,请阿訇(念,hong )到家念经、到了斋月二十七日这天晚上还要“坐夜”,迟睡觉或不睡觉。认为这天真主赦放一切亡灵(回族称“罗亥”)回家探望亲属,并派诸天仙到人间祝福,回族群众把这一夜看成是一个很贵重的日子,称“格得雷”夜。

课:也叫天课,阿语“则卡提”的译音,是一种天课制度,也叫“济贫税”。每一家回民到年末将所有资产清算一下,除自己生活所需外,盈余都按比例纳课。这些钱物,可以散给贫穷者,也可以用于修桥、办教育及其它慈善和公益事业。现在有些地方的回民虽然履行这一课,但都是自愿的,没有按比例交纳。

朝:朝觐,阿语“罕吉”的译音,即朝觐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克尔白”圣殿,回族一般叫朝罕志。规定凡是身体健康的,经济条件许可,在旅途平安的情况下,不论男女穆斯林,在一生中要去天房朝觐一次。时间在每年伊斯兰教历 12月上旬。亦称“大朝”或“正朝”。在此期限之外朝觐者为“副朝”。具体活动有:一是在指定地点受戒,作沐浴,脱常服(妇女仍着常服),遵守各种禁戒。二是巡游天房、绕行七周,对“克尔白”东南角墙上的黑石表示敬意。三是在萨发、麦尔卧两山之间来回奔走七次。四是驻阿尔法特山谷,投石。十二月十日朝觐者开斋宰牲,庆祝古尔邦节。对一生中去麦加完成朝觐者,称为“哈吉”。回族群众认为这是一生中很荣耀的一件大事。

回族除了五功以外,还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夫妻要相互敬爱,回族同胞间互相宽忍,朋友间要真诚相待等等,认为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

§ 宗教场所

宁夏同心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阿语称“麦斯志德”,意为“礼拜的场所”。回族的清真寺职能用途比较广,作用较大,它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一个中心。回族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看有两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另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回族的清真寺院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古朴典雅,寺院墙壁上绘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多是古体字《古兰经》浮雕、阿拉伯文匾额、图案绘画装饰,肃穆庄严、别致壮观。 回族的清真寺其礼拜大殿均为坐西朝东的方位,整个寺院.一般都由大殿、望月楼、宣礼塔、经堂等组成教育讲堂,是整个清真寺的重要建筑;分前、中、后堂。礼拜堂正殿和壁龛背向麦加,以示跪拜的朝向,壁龛的右方有敏拜楼。凡穆斯林人礼拜堂必须洗大小净和脱鞋,非穆斯林一般不让进去。现在全国著名的回族清真大寺主要有:广州怀圣寺(相传建于唐代)、泉州清真寺(建于1131~1162年)、杭州的凤凰寺(建于1263年)、扬州清真寺(建于1257年)、北京的牛街礼拜寺(建于996年)、北京东四清真寺(建于1447年)、开封的东大寺、济宁大寺、沧州大寺、临夏南关大寺、西宁东关大寺、西安化觉寺、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同心大寺、吴忠大寺、纳家户清真寺等等。

§ 回族礼仪

回族的仪礼习俗包括人生仪礼和生活礼节两大部分。人生仪礼,主要是从生到死之间的若干重大阶段的仪礼。如中国回族自形成以来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抓周礼、割礼、婚礼、丧礼等。生活礼节主要是见面礼、待客礼等。

1、回族的命名礼

回族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即起经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槛里。阿訇站在门口或门槛外,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礼塔上召唤教民上寺礼拜的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杀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尔后,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或轻轻咬一下,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据说,念宣礼词、吹气的意思是,把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当阿旬举行这种仪式后,便从回教众多的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以示吉庆、俊美。男孩一般命名为“尔撤”、“努哈”、“尤素夫”、“曼苏尔”、“大吾代”、“穆萨”、“尔里”、“晒尔东”、“叶尔姑”等等。女孩儿一般起名为“阿依舍”、“奴姑燕”、“海撤”、“索匪燕”、“法图麦”、“赛里买”、“祖布代”等等。回族除以伊斯兰教经典上的圣贤人的名字命名外,还有以下命名法:有的以婴儿的生日命名。如婴儿出生在斋月,就命名为“来买丹”,出生在古尔邦节(宁夏有的地方称为尔德节),命名为“尔德”,出生在星期五这天坝命名为“主麻”,出生在星期四,命名为“杜什儿”等等。在举行命名礼这天,有条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请阿旬,送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

2、回族的割礼

割礼,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也叫割礼或成丁礼。回族为什么要割包皮呢?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十二岁,已经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这样宗教上的一些规定长期发展,久而久之,慢慢地便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即割除阴茎的包皮。 回族割包皮的习俗,从医学的角度看是很卫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回族对儿童进行割包皮手术的习俗,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俗。据调查,回族当中现在几乎没有患阴茎癌的。回族对小孩进行割包皮手术,过去都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称其为“逊乃巴巴”。回族群众对割礼非常讲究,气氛隆重。割礼这天,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要给小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家里一般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訇念经,过“尔麦里”。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要给小孩散“亿贴”(小费),以示庆贺。

3、回族的见面礼

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见面相互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也叫见面语。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有的回族把祝安词简称为“色俩目”,回族人见面时,致者说“色俩目”(平安,您好),回答者则说“安色俩目”(平安,您也好)。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讲究。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旬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先致“色俩目”。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妇对夫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人先致“色俩目”。回族在相互说“色俩目”时,同时还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右手置抚胸前,腰微微前躬,表示从内心敬重对方,衷心地祝愿。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双手抱拳或平扬双手,表示亲切庄重。还有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抚在对方的右臂上,意为关系非常密切,亲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门遇到不相识的回族,致“色俩目”问好,对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么要办的事,就一定热情帮助。回族在见到汉族等其他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同胞,只握手问好,不说“色俩目”。回族男女之间致“色俩目”时不握手。

§ 民族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回族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已有民族工商业资本经营的公司或工厂。回族以适应环境,善于经商著称,珠宝玉石业、运输业、饮食业、牛羊屠宰和加工业,都是他们的传统行业。各地回族农户,多附带经营牧业或者运输业、手工业、小商业。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上尤为擅长。

§ 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于1958年10月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此外,还成立了甘肃临夏,新疆昌吉两个回族自治州及一些自治县。

§ 饮食文化

羊杂碎

回族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客人来后,先倒茶,定干果碟子。一般都定五六个碟子,多者十几个,如葵花籽、花生、水果糖、枣子、核桃、苹果等,再加一把撒子。边喝、边吃、边聊天。等饭做好时,再正式吃饭。回族让客人时,一般说请“口到”,客人开始吃时要先用右手拿起食品或饮料,念一声“太斯米”,然后才吃。这些都是回族在饮食上的习惯,且稳定性很强,多少年来也未改变。回族风味饮食有:

(一)手抓羊肉

是西北回族人民的一种地方风味的名菜。各地的做法基本一样。将整个羊分为前腿、后腿、背子、脖子等五大块,用冷水浸泡并洗净血水后,放入清水锅里煮,待水滚后除去浮沫,同时放入葱、姜、花椒、盐及大料。肉煮熟后趁热吃,每人准备一个小碟,调上酱、醋、蒜末、姜末、香菜等,然后把手洗干净,边撕边蘸着吃。宁夏、青海有些地方吃手抓时,只用蒜片下着吃,不用其它调料。

(二)烩羊杂碎

是西北广为流传的回族风味小吃,甘肃临夏等地的回族管它叫羊杂割。羊杂碎一般人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 的,然而经过爱清洁讲卫生。擅长饮食业的回族之手,却别具一格,名扬主途。特别是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地的回族做羊杂碎,历史悠久,富有经验和传统。羊头羊蹄燎得又黄又亮,心肝肠肚用开水烫洗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灌面肺颇有技术。将羊肺从喉管灌满水,然后倒去,反复数次,直到羊肺呈洁白色时,将洗去面筋的面糊灌入肺中,使羊肺扩张,挂起空去水分。待全部洗好后,将羊头、肠、肝、肚、肺一起下到开水锅里,除去浮沫,煮半小时取出。再撇出杨油炸辣椒而成为红油。烩羊杂碎时,将羊头、肚、肝、肺均切成厚薄粗细均匀的线丝,下入原汤,凋入葱、姜、蒜末、红辣椒、味精、红油等作料,还要配上香莱和其它时鲜蔬菜少量,即烹调成了色味俱全的烩羊杂碎。

(三)涮羊肉

以回族经营而闻名于海内外,是一种高级待客佳肴。回族也叫测锅子。吃涮羊肉能激发人们欢乐愉快的情绪,诱人食欲。客人和主人围座在火炉旁,边品尝边叙谈,向香情意浓。吃涮羊肉是很讲究的,一是要选好羊肉,现在一般以宁夏、内蒙的绵揭羊肉为最佳,且用后腿肉者多,肥瘦相间;二是讲究刀工,主要是把肉切成薄片;三是要准备佐料,如辣油、芝麻酱、韭菜花、卤虾油、葱花等十几种,同时还要准备酸白菜、糖蒜、白菜等清淡蔬菜;四是要讲究“涮”,一般在涮锅子里加进姜片、羊尾油或海米、鲜蘑菇后,待汤开时将肉片用筷子夹住放入汤中涮几下即可食。

(四)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食品,是回族对油饼的特殊称谓。每逢节日都要炸油香以示庆贺。宁夏回族对油香很讲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净,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时,要顺着刀口方向用手掰着吃,忌讳一口一口咬着吃。

回族(五)盖碗茶 ,又称“三炮台”,民间叫“盅子”,上有盖,下有托盘,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盖碗茶,因配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民称,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茶叶。配料上,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身体不好的人,可根据病情选不同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塞的人可用红糖砖茶;促进消化可用白糖清茶。日常保健的“八宝茶”,除了放茶叶外,还要放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果脯等。回族泡盖碗茶需用滚烫的开水冲下碗,然后放入茶叶和各种配料,冲入开水,加盖。泡茶时间一般为二至三分钟。

回族喝盖碗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用气吹飘在上面的茶叶,而用盖子“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 每刮一次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 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如 同汉族饮酒那样。主人倒茶时,客人一般不要客气,更不能端上来一口不喝。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

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还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净,要留一点,这样主人会给您继续倒水。如果已经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盖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吃到嘴里,表示已经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谦让倒茶了。

§ 民族禁忌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禁食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1、回族的禁猪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回族为什么禁食猪肉呢?这得从古阿拉伯的习俗说起。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连“猪”字提也不提,把猪称作“狠宰惹”,把猪肉称作“孩代丝肉”或“大肉”,猪油称作大油。对猪和猪皮制作的系列产品也很少用。如不用猪鬃、猪毛刷子,不用猪毛牙刷,不用猪油制作的肥皂、香皂。宁夏径源、西吉、同心、吴忠,甘肃临夏、平凉等许多回民聚居地的回民连猪皮鞋、猪皮夹克也不穿,甚至有些属猪相的自称为属黑的,姓朱的因与猪谐音,也改为姓黑的。

2、回族禁食自死物、禁食血液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诵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禁食血液、禁食自死物。回族对食海里的动物也有很多讲究,不吃形状不端的水族鳞蚧、螃蟹、鲂鲨、鲸、鳘等,不吃那些食小鱼的大鱼。要吃有头有尾、脊有刺、腹下有翅、身上有鳞的鱼。如鲤、鲫、草、链等鱼。对这些鱼类吃时也不屠宰,认为鱼的血气在水,离开水,血气之性即无。回族一般不多吃鸽子肉,传说鸽子保护过穆罕默德,所以回族当中有“吃鸽子肉要用金刀来宰”的说法。

回族对可以食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鹑、兔等畜禽,也要请阿訇或懂得宰牲规戒的穆斯林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即宰前,要洗大净和小净。如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绑其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并将这些可食畜禽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宰牲时必须先念诵真主名,俗称“道太斯米耶”:“比思敏俩习,安拉乎艾克白尔!”即:“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后切断畜禽的食管、血管、气管,待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牛、羊、鸡等畜禽。[1]

§ 民族居住

回族分布较广,除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人口981.68万人(2000年)。 [1]

§ 民族节日

欢庆开斋节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开斋节:也叫肉孜节,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 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当月,望见新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9月封斋到10月初二或初三夜晚,望见月即开斋,是日即为开斋节。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这天,回族家家户户都要煎油香,馈赠亲友和邻居。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故此,赤峰市和乌兰察布盟地区有“十里赶主麻、百里赶尔代”和“千里赶尔代”的说法。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回族穆斯林十分重视这一节日,有“千里赶尔代”之称。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庭还要煎油香,宰牲。宰牲时要予以选择,不宰羊羔、牛犊、骆驼羔;不宰器官不全的羊、牛,讲究全、美。所宰的肉自家留三分之一,送给亲友们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出散给生活困难的穆斯林。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武术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 语言传承

《古兰经》

回民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以后,无法讲读阿文和波斯文的典经,伊斯兰教的传教人员越来越少。为了振兴宗教,培养阿訇,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回族穆斯林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国回族聚居区得到推广和发展。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用汉语讲话。同时,为避免各地方言,还夹杂阿语和波斯语词汇,形成了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大量的专门语汇,回族俗称这种语汇为“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广大回族穆斯林每年到过节。过“尔埋力”都要听阿訇用经堂语讲“瓦尔兹”,这样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具有回回特色的语汇。

§ 民族服饰

回族男子服饰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女性服饰分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宗教职业形成不同的服饰等。下面就男女服饰两大类中的主要服饰品目。

男子服饰

号帽: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顶帽”、“孝帽”、“回回帽”或“礼拜帽”,意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号帽从颜色上看,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云南的回民还有戴尖顶红帽的。阿訇多戴绿色帽,特别是“穿衣”的阿匐一般均戴绿帽。《固原州志》说:“阿訇,由各庄公送四角尖顶冠,长领袍,尚绿色,而回民寻常帽式,则多用白色者”。从过去到现在大多数回族喜欢戴白帽。当回民过节参加会礼时,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银河。

戴斯达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过去回民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头戴白帽,只有清真寺里经常上寺礼拜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缠头。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近似皮夹克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须洗小净,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我国北方冬天寒冷,一日五次礼拜前洗脚既冷又不方便,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袜子。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准百一般选用黑、白、灰等颜色的棉布、化纤料或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其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但领子一般都是制服领口。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回族男子必须留胡须,认为留胡须是一种风度美和大丈夫气概。北方农村有些回民把没有胡须和不留胡须看作是一种缺德和不光彩的事。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回族服饰展演

女子服饰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人民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必须全部护严。 如果谁把头面露在外面,就认为是失去“依玛尼”(信仰),所以,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惯。回民的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

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妇女的“盖头”,讲究精美,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样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大襟衣服,但装饰内容却比较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族女子的鞋喜欢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通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回族妇女一般不穿超短袖衫、短裤和裙子,忌赤脚行走。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同时,还喜欢戴戒指、手镯,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等等。

回族服饰现状与传承

回族服饰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也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根据调查,银川市现有回族服饰样式古板,色调单一;回族服饰缺乏专门人才,研发力度不够;信息采集传播不快,缺乏必要的沟通,发展回族特色产业又缺乏一定文化氛围。银川商会的一项初步统计显示,银川市从事服装经营、生产加工的企业、个人约12000多家,绝大多数从事经营流通,专事服装生产加工的企业只有30余家,仅有的4家民族服饰生产企业也濒临倒闭。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城乡回族的服饰较之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丰富多样。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单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装、中山装向西装、夹克衫等款式新颖的方向发展。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难从服饰上辨清他们的族属了。回族服饰的传统文化和多数其他民族的一样,也面临着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袭的的问题,在此希望广大回族同胞关注我们的民族服饰传统文化和习俗,让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永远的传承和发展下去,这是我们当代回族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回族医学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阿拉伯人与邻国的交往,邻国文化随之在阿拉伯诸国渗透,并互相补益,医学上也是如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阿于公元651年正式友好往来,医药方面的交往也兴于此时。因此许多阿拉伯学者,特别是一些哲学家不断总结自己民族的医疗实践经验,同时还将其他国家的医学著作译成阿文。

早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曾居世界医学的先进行列,并对西方现代化医学有巨大影响。到中世纪,阿拉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阿维森纳的足迹遍及伊拉克、波斯、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大片土地。他一生大胆实践,潜心钻研,广征博求,于公元980至1037年著成熔古希腊医学、印度医学、中国医学、阿拉伯医学与哲学于一炉的巨著

《医典》,成为现代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奠基人。中世纪阿拉伯医学著作繁多,不少已散失,包括《医典》在内,流传至今尚有400多种。

中国回族医学的发展,相伴于中阿医药交流。医药方面也兴于唐代。金元之际医学文化领域学术活跃,百家争鸣,中医界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回回医药文化此时也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了与回回药物院有关的、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具有中国回回特色的医药大型综合性医著《回回药方》等专著。

§ 回医专家

安迪光

男,回族。1929年生,生于河北保定。研究员,回族名为艾·努·安迪光。1945年于重庆成达师范学校阿拉伯文专科班学习,1947-1952在兰州大学学习期间,从师老中医王静山学习,曾任学校《伊斯兰》月刊主编。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曾在《中医杂志》等刊物任职。对中医的哲学理论及回族民间医学进行了研究,主张一体多元化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回回医学是消化吸收、继承古希腊医学的主要内容的阿拉伯医学与古代中医学的融合,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回回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写有《论东西方医学文化高度结合的历史经验》《中国回回医学史稿》《回回医学临证举要》《六经辨证医案》《试解吉益东洞之疑》等论文。曾于1994年应邀参加由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与美国中医药学研究院在北京合办的学术交流,并在会上获奖。

§ 伊斯玛仪·陈卫川

男,回族。1939年5月生于宁夏银川市。主任医师。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宁夏卫生学校医士专业。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中医药种植、栽培、制剂与中医理论。

历任吴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门诊部主任,吴忠市中医院副院长、院长,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回族医药研究室主任,兼任宁夏吴忠市政协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科技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医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宁夏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病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中医药学会回族医药研究会主任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参与《中国回族大辞典·医药卫生分科》编写工作,任副主编,并参与《中国各民族百科全书·回族卷》的编写工作,主编《吴忠市卫生志》。近年来致力于回回民族医药学的研究与整理,撰写了回族医药文化概述、回族医药文献研究、回族卫生史事、回族医疗卫生机构、回族卫生习俗与卫生保健、回族民间医药疗法与民族地方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文章。

发表有关回族医药方面的论文有《回族民间医药浅谈》《中国回族文化探讨》(合作)《试论回族医药研究的必要性》《回族饮食疗法》《回族民间医对植物的形象初步观察》《回族民间医外治法》等文章,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回族医药卫生保健》的科研任务。

§ 文娱习俗

声乐“花儿”是回族人民自娱自乐的山歌。无论是在山上的羊肠小道,牧羊的山坡上,还是在拔草的麦田里,大谷的禾场上,以及在送媳妇回娘家的驴背上,农家小院的炕头上,不是都能听到或男或女、或双或单、或领或合的花儿歌声。花儿形式灵活,曲调优美,不用乐器伴奏,即兴演唱。有句花儿唱道:“花儿本是心上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还是这个唱法”。由此可见花儿已成为回族男女老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口弦:“口弦”也叫“口琴”,是一种銜在嘴边的民间小型弹拨乐器。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妇女爱剪窗花,爱弹口弦。每当月上柳梢或星光灿烂的夜晚,在竹林萧萧,溪水潺潺的山庄,你经常会听到一种令人神往心醉的“叮叮冬冬”的口弦声响。口弦有竹制和铁制两种。竹制的,长10厘米,扯线弹奏。铁制的,长5厘米,拨钩弹簧弹奏。弹拨时,琴体中间的钩簧里外颤动,放于嘴边,用口腔做共鸣箱,以口形、气息变化控制,形成音阶。弹奏起来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回族妇女还喜欢在口弦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穗、珠子等饰品,不弹时挂在衣服纽扣上,既是美的表示,也是有音乐才能的显示。

武术体育

回族喜爱武术运动,明代中后期,显赫一时的马家枪、沙家枪、“回回十八肘”就广为流传。清代中后期,又盛行“教门弹腿”。回族中历来有许多名噪武坛的武术家。回民还喜欢一些其它体育活动。

赶木球:回族体育活动。先在场地上挖坑。坑数比人数少一,坑的标准是直径20厘米,深20厘米。用一20厘米长的短木棒当木球。比赛时,参加人数不限,每人手拿一米长的木棒,站在坑前,另一无坑人则用木棒赶球,尽力将球赶入坑内,站在坑边的人要用木棒阻拦,不让木球击进自己守护的坑内,一但木球被击入坑内,所有守坑的人要轮换坑位,这时赶木球的人乘机占坑,未抢到坑的人就变为赶木球的人。以赶木球次数多的人为负。

掼牛:掼牛是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比赛时将一头公牛牵进场来,斗牛者用技风逗挑公牛,用鞭子抽打,使他发怒。发怒的黄牛瞪着发红的眼睛,怒不可遏地向人冲来,斗牛者挺身而上,顺势抓住牛的角。和牛一来一往地格斗,使牛消耗体力,然后通过爆发力和技巧,把牛摔倒。

爬木城:回族体育活动。以粗木杆制成一长4米、高3米的木框,中以横木数根相间,如梯墙状,固定竖在地上,称“木城”。参加者在规定距离外快速奔向木城,以先攀登到顶者为胜。

掷子:也叫“扔石锁”、“举石锁”。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掷子是用青石打制成古铜锁形状的石器。以后由石质改为铸铁。演练掷子的动作有扔高、砍高、扔荷叶、接高、接荷叶,其名称为;支梁、扇梁子、砍跟斗、撤荷叶、嘴巴荷叶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动作。这项活动可锻炼身体的各部。回族汤瓶舞

舞蹈

“汤瓶舞”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由男子表演,舞者持白毛巾为道具,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舞蹈动作有“擦身”“搓背”以及挥舞毛巾互相抽打、嘻戏等。

“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宁夏回族妇女们跪坐地上拨奏口弦表演的舞蹈。舞者随着口弦奏出的优美旋律,或轻摇身躯,或缓缓起立而舞,表达不同的心境。

“沐浴舞”为创造性的形式:1950年代初,广西桂林一回族小学教师,把“小净”过程编成《沐浴舞》,在当地阿訇的赞许和协助下排练演出,演出中“并辅以伴唱赞圣的诵经调音乐”。此舞虽有肃穆的宗教色彩,但同时流露出恬静的生活气息,并模仿“汤瓶”的造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流行一时的广西回族民间舞

“宴席曲”源于喜庆活动:是喜庆宴席间演唱的一类民间歌曲。后来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一些曲目逐渐发展成为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民间歌舞,并以“宴席曲”作为这种形式的名称,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广泛流传。中国画《回族舞蹈》 陈玉先

§ 民族语言

回族通用汉语、汉文。在文化上曾受阿拉伯、波斯等西亚、中亚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人物介绍

马本斋生前留影

马本斋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打得敌人闻风丧胆。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的艰苦作战,马本斋身患重病。1944年2月,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

§ 各自治州、县立制

现今回民约9,820,000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也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诵读的经文大多是阿拉伯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回族在文化、经济、特别是生活习俗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辽宁回族

辽宁回族其先民大体是在元末明初时期也就是十四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从全国各地迁来,至少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代《沈阳路都城隍庙碑》记载:“本庙营建……院地东至回回五哥院墙,南至孙百户界墙西北”。这里的“回回五哥”,就是一户回族人家。这说明沈阳至少在630年前就有回族先民在这里居住。

迁徙到辽宁来的回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军政官宦避难来此。

明朝“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回族人铁铉时任兵部尚书留守济南与燕王朱棣交战,屡败燕王。朱棣称帝后,铁铉被诛戮。其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他们成为沈阳铁氏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回族望族了。明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中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回族中较为显赫的军政官员。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年)他们首先在沈阳建立了南清真寺(又说清天聪元年,即明天启七年(1627年)?)。此后,回族人围寺而居,便形成了后来的“回回营”,也就是沈阳回族人的聚居点。乾隆、嘉庆年间,由于回族日益增多,又建成了东、北两座清真寺。

因自然灾害逃荒至此。锦州任氏在明嘉靖二年(1523年)因灾荒由河北安次来到锦州。清朝黄河泛滥,两岸灾民中有一些回族人,从山东、河北来沈谋生,“回回营”聚居区不断扩大。黑、洪、刘、沙、穆、白、马、戴、回、常,是较早来沈定居的回族十大姓氏。之后,冯、赵、杨、于、傅、张、李、王、吴、雷等姓氏的回族相继迁入;又如,营口大石桥的回族也是清同治年间开始迁入的。

移民。清顺治至康熙年间,清政府向东北移民有七次之多。顺治八年移民至沈的回族有尹姓;营口戴、马、张等姓也是此间移民过来的。

谋生。盖县、熊岳的回族是清咸丰、同治年间从河北、山东等地来关外谋生至此的;抚顺、丹东、岫岩、本溪等地的回族也基于此因而来。

关于回族来辽宁的路线。辽宁地处沿海,是我国东北地区交通枢纽,自古水陆两通。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外地回族人来辽宁的主要路线是陆路,从水上来的也有,但为数很少。陆路主要是经过山海关、锦西、锦州等辽西地区,再到辽北、辽东、辽南各地。从河北来辽宁的回族,也有取道喜峰口、承德到凌源、朝阳等地的。

§ 河北回族

据现有史料记载,回回人落居河北,始于公元13世纪初。最 早是中亚、西亚地区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东迁而来。当时称这些人 为回回人。以后落藉河北的回族人口增多。按其来源可分为驻防、移民、 经商、逃难、工作调动等。

驻防。公元13世纪初,北方的蒙古民族崛起。到宋宝庆元年(1225) ,河北诸州均为蒙古占领并建立了巩固的统治。此后,蒙古军队三次西 征,强迫中亚、西亚众多伊斯兰教国家大批工匠和各族人民东迁。这些 人有的被编入“探马赤军”镇戍各地,有的被安置在一些手工业制造局 从事手工业生产。于是,大批回回人来到河北。元末,朱元璋领导的起 义军中,有一些回回将领和军士。他们攻克元大都后,一部分就驻守在 大都附近各关口,屯垦牧养。今宣化冯姓回民,廊坊市伊指挥营回民, 山海关部分回民其祖上就是那时定居该地的。清代,由于统一战争的需 要,清政府也曾调西北地区的回族军队到各地驻守。其中一部分,落居 承德。

移民。明洪武帝朱元璋病逝后,燕王朱棣为争夺帝位起兵南下。沧 州、真定(正定)一带变成战场,使这一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朱 棣继位后,曾多次出旨从山西、江南等地移民河北,其中有大批回族人 陆续由各地迁来。今沧州、廊坊、石家庄、邯郸等地大部回民,多由那 时移居河北。

经商。历史各时期,都有一些回回商人,手工业者和从事骡马运输 的人定居河北。张家口、宣化的部分回民,其先人是陕西、甘肃等地从 事驼马运输贩运,定居此地的。邢台曾是皮毛加工、贸易中心。马市街、 牛市街、羊市街丁、马、白、张等姓回民,即是河南孟县桑坡来邢台加 工、买卖皮毛定居该地的。

逃荒避难。因逃荒避难来河北的回族人,主要来自西北陕、甘、宁 地区。清咸丰十一年(1861),西北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后被左宗棠 残酷镇压,起义失败。为避官兵捕杀,有200余户回民由西安逃到尚义 县境内的西城夭村定居。

工作调动。建国后,随着河北工业的发展,部分回族干部、职工、 转业军人、毕业学生因工作需要分配来河北。

回族是河北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据1997年底统计, 全省共有回族人口552748人。河北省回族属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在全省 城乡各地,分布情况见下表:

文化生活 回族受汉民族文化影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多在春节期 间进行。多以村为单位举办民间花会或文艺演出。花会档子多与当地汉 族相同或相近,如高跷、旱船、小车会、秧歌等,日常的文化生活,多 以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活动为主,如武术、摔跤、踢花毽等。现在,随 着回族聚居地方文化馆(站)、文化活动室、俱乐部、青年之家等文化 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回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体育 河北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历史悠久,至今较为普及的有 摔跤、武术、放风筝、踢花毽、举砘子、掷沙袋等。武术和摔跤尤为群 众所喜爱。回族摔跤规则同于中国式摔跤。回族聚居的村庄大都备了多 少不等的跤衣(褡裢),劳动之余互相切蹉技艺,农闲或节日期间进行 摔跤比赛,一般中、青年上场参赛居多。保定、沧州、张家口等地回族 都办过跤场,培养了不少回族跤手。其中,保定快跤自成流派。先后涌 现出白运章、常东升、安长青等一批著名跤手。安长青曾多次在全国性 比赛中力挫群雄,夺得金牌。河北回族流传武术种类和流派较多。主要 拳种有八极拳、六合拳、查拳、太极拳、螳螂拳、二郎拳等。器械有刀、 枪、剑、棍、镗、钩、鞭等。其中八极拳、查拳、六合拳,硬气功流传 最为广泛,并涌现出一批技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武林高手。八极拳是我 国北方武术界的一个重要流派,发祥于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现孟 村回族自治县和沧州地区研习八极拳和其它武术的已蔚然成风。被称为 “武术之乡”。八极拳六世掌门吴秀峰1956年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得全 能第二名,获金牌7块,回族女青年刘秀萍1980年表演八极拳,获全国 武术观摩赛金牌。现八极拳流传很广,北京、上海、天津等28个省、市、 自治区武术界都有人研习八极拳。举砘子、掷沙袋、踢花毽等体育活动 在回族群众中也开展广泛。特别是保定的回族花毽,平时群众基础较好, 在多次全国花毽邀请赛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都取得好成绩。

教 育 河北回族历来重视教育。建国前只有少数富裕人家子弟才有 受教育的机会。多数贫苦回民子弟受不到应有教育。建国后,各民族一 律平等,党和政府扶持回族地方建立一批回民中小学校,招收回族子弟 入学接受教育,回族教育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回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如今,全省建有回民小学304所,回民中学45 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巩固率99.3 2%,升学率97.5%。这些 回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通过达标活动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和 提高,大部分校舍已实现标准化,师资达标率也在逐年提高。另外,成 人教育、科普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也已普遍开展起来。由于教育事业 的发展,回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已经有很大提高,基本消灭了文盲和半文 盲,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

医疗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回族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在各级 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孟村、大厂两个回族自治县都建立了功能比较齐全 的县级回族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乡镇都建有卫生院或县 医院分院,各回族聚居村庄也都建有医疗诊所。地方病的防治都已达到 国家要求的标准。其他各回族乡、村,医疗卫生设施也都健全。现在各 回族聚居和散居地方,都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回族人民的 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孟村回族自治县

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面积386.73平方公 里。东西最大距离为31.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为32.5公里。东面和南面 与盐山毗连,西面与南皮、沧县接壤,北面与黄骅、海兴为邻。县城孟 村镇,位于自治县的中部,西距石家庄市231公里,北距天津市160公里, 是自治县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辖孟村、新县、辛店、高寨4个镇和 宋庄子、牛进庄两个乡,共1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 为1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是回族。 主要产业有弯头管件、农业和牛羊养殖加工。

大厂回族自治县

大厂回族自治县地处华北平原 北端,县境东西 长21、5公里,南北宽14.5公里,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县境东、北、西 北与三河县毗邻;南与香河县接壤;西南与北京通县相邻。西距北京50 公里,是距首都最近的一个自治县。辖城关、夏垫二镇,祁各庄、邵府、 陈府三个乡,共10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数为10.9万人,其中少数民 族人口2.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是回族。大厂交通方便,村村通油 路,京秦铁路穿越其间,电力充足,通讯便捷,依托京津,区位优越。

§ 黑龙江回族

黑龙江省内的回族主要从山东、河北、北京等地移民、经商、谋生而来的。据了解,最早的是在康熙15年(1622年)移民来黑龙江等县40余户。雍正6年(1728年)宁安县有30余户回族,大多数是在1900年以后迁入的。现回族人口大约在13.9万人,约95%的人口散居在黑龙江省内各城镇,5%左右的人居住在农村。人口较多的市县有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鹤岗、佳木斯、牡丹江、双鸭山、阿城。 。

历史考证说明,从清朝初期开始迁徒到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呼兰,阿 城等城镇和农村。现在黑龙江的回族有十三万多人口。他们多以贩卖牛羊肉、

开设清真饭馆酒肆、以及从事果腊食品店、皮革加工或农业生产等维持生活, 逐渐与当地民族融恰相处,并以其鲜明独特的伊斯兰文化传统,赢得了兄弟民族的认同和信任。 黑龙江的回族人笃信伊斯兰教,严格遵守教规,在服饰、饮食等生活习 俗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时,“伊扎布”婚礼,“做讨白”的葬礼,“ 五信”、“五功”的信仰习俗,以及圣纪节、开斋节、宰牲节等宗教节日,都 向我们展示出西域民族传统文明的独特魅力。

§ 天津回族

在熙熙攘攘的大天津市,有回族同胞近130000人,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聚居在红桥区西北角一带和大红桥两侧、河北区的于厂、北郊区的天穆村等地。他们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但多少年来仍然保持着某些特有的生活习惯。

可以说,当天津刚形成聚落点时,回回就成了最早的居民之一。《元史》二十三卷记载,1309年4月,元武宗海山曾派康里军两千“于直沽沿海屯种”。康里人愿在咸海(位在苏联中亚地区)之北,在中国史籍上又称抗里、杭里。宋代嘉熙元年(1237)成书的《黑鞑纪事》(徐霆),就已把抗里人称为回回。康里军实际是蒙古贵族统治的一支少数民族军队。康里军到直沽,也就是回回到天津。

这些回回与现在天津回族同胞的渊源关系,是有踪迹可寻的,在元代兵制上,诸部族军队“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元世祖忽必烈曾命令这些部队“随地入社”。当时,一大批东来的回回军士在某地屯垦后,就成了当地的普通农民。所以,曾有“元时回回遍天下”(《明史》)的说法。康里军到直沽后,再没有关于他们被召回或调走的记述,这就是说,他们也在天津定居下来。天津回族同胞中沙、哈、米、海、丁、马、白诸、姓等多,这显然是元代回回的姓氏;其中。一部分不能说与康里军士毫无关系。同时,《天津县志》卷四载,在葛沽巡检辖村中曾有“羊回庄”村名;另外,北郊区还有“达子新庄”。元代回回伯颜察儿的后裔就以“羊”为姓,后改杨。至于“达子新庄”为元代遗留是毫无问题的,但可能是指蒙古族,也可能是指回回。不过,从明初出现的回族村庄穆家庄与它紧邻看,说明是元代回回居住地可能性更大。而且,现在世居天穆村的回民也有穆以外的其它姓氏。这些也是迹象。

元代以后,天津的回回也有来自其它地区的。有些回民自称祖先是随“燕王扫北”而来的。这也有一定根据。天津“八大家”之一穆姓,族谱中就自称是明初军士而落户于城北(穆家庄)的。《天津卫志、职官》也载有:“黄回,凤阳留守,明永乐二年(1404)任袭左卫指挥。”史籍中,多有“马回”、“米回”的记载都是指姓马、米的回回。当时北来的军士有回回不是偶然的。因为明初曾将西北回回“实徙江淮”,当然可以辗来津。由于明清时天津卫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附近的北京、沧州、孟村、大厂等地的回民也不断涌入天津。这样,到清光绪十年(1884)已有回民六千户;椐据日本学者对天津调查统计的“户量”材料推算,大约是三万人上下。

回族人民为天津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元代开垦地过这里的盐碱荒地;明代戍守过天津卫城;清代为反侵略而英勇战斗。在这些斗争中。与汉族兄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北城角的回民曾先后打跑了到当地骚扰的英、俄侵略军。俄罗斯兵企图报复,“回、汉人等区聚八百义民”,共同御敌(清郝缙荣《津门实纪确对》)。以后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小伙巷的回民也进行过这种反抗。当城破之际,北门内一带汉族人民曾跑到药王庙清真寺前静坐避难,回族人民又以“不拜鬼神无义和团”为理由,防止外国侵略军对这些汉民的屠戮,而且送饭送水,日夜妥加照顾。在五四运动中,觉悟社的中坚分子,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人,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早期的先锋战士。

但是,在反动统治下,回族人民被蔑称为“回子”,长期陷于悲惨的地位。绝大多数人度着穷苦的负贩生涯。如今,回族同胞早已从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有的成为市、区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代表的比例超过了其他民族。工程师穆芝房、中医哈荔田、教授杨志玖、书画家穆子荆和梁琦、曹柏昆,以及全国劳模尹俊岭和许多艺术家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 西藏回族

西藏地区的回族,大约在清初,陆续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迁居来藏的,约5000人,也有少部分来自中亚一带,主要分布在拉萨市,日喀则、昌都、泽当,噶尔等地,多数从事商业,手工业及屠宰业。西藏回族使用藏文,也有少数人使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在拉萨等地还有清真寺。

§ 广西回族

广西回族约为2.82万人,其中60%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三个市,其余分布在百色、鹿寨、阳朔等县的农村。居住在农村的回民多集中平坝地区,或居住在交通方便的城镇郊区;城市回民自成街区,农村回民自成村落。

自宋代以来,加族陆续迁来广西。桂林白姓回民,其祖先于元时来广西任廉访副使,尔后定居桂林。柳州回民的祖先,是随宋朝大将狄青率领的镇压侬智高起义的部队而来的。明、清以来,回民陆续从湖南、河北、山东、广东、云南、等省迁来。回族长期与广西各族人民杂居在一起,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在城市的回民多从事小商贩和手工业,在农村除从事农业外,也兼营小商贩,回民向汉族学习耕作技术,汉族向回民学习经营商业和手工业的经验。

广西回族人民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曾向历代反动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洪秀全率太平军攻打桂林城时,回族人民制造武器,支援太平军。1910年3月29日,黄花岗起义,桂林回民也有人参加了这次斗争,回民宋耀明在斗争中光荣牺牲。抗日战争时,回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临阳纵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斗争。解放战争时,回族人民与各民族一道,为解放桂林、柳州和南宁,解放广西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回族人民因与汉族人民长期交往,已学会讲汉语,使用汉语文。在宗教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民聚居区都有清真寺,解放前,广西有回民清真寺24所,仅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就有17所。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教徒称为“穆斯林”。

回族的居住和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教徒做礼拜时,男戴白、黑碗状帽,妇女头上覆盖红纱。回民节日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每年有三大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回民以食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骡肉。回民实行土葬,但不用棺材,以白布缚身。

解放后,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展回民的经济文化,尊重回民信教自由和生活习俗,在食用植物油和牛、羊肉等方面保证供应和适当照顾。在城镇设立回民饭店,某些单位还设立回民灶,方便回民生活。

§ 海南回族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它面临南国诸岛――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它是我国传入伊斯兰教及外籍穆斯林最早的栖息地之一。海南回族的来源述说如下:由三部分群体组成:

1. 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俗称"蕃人"、"番人");

2. 从大连迁的回族;

3. 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亦属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外籍穆斯林落籍海南岛原因很多,主要有:

(1) 蕃舶、番人遭遇抢劫,落籍海南。据《汉书·地理志》载,我国西汉时期,海上交通远达印度洋,汉使往来于东南亚、南亚诸国,大都经过海南岛沿海。其中较早记载波斯、阿拉伯人涉足海南岛的材料,是记述蕃舶在海南岛沿岸被岛上的海盗抢劫,被迫羁留。据《大唐和上东征传》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盘踞万安州(现万宁县)的大海盗冯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其处,南北三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之佳处也"。又《太平广记》卷二八六载:"唐振州(今三亚市)民陈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百。先是西域商舶漂溺至者,因而有焉。"史载陈武振一念咒语,就会刮风起浪,使蕃舶漂于他所咒之地,其说属于荒诞,但盗魁陈武振皆年海盗对蕃舶猖狂抢掠是可信的。冯、陈是番人奴婢"村村相次"、"家累万金"的大富翁,可见当时遭劫难的波斯、阿拉伯人,已有大量被羁留海南。

(2) 自然灾难。当时,飘洋过海的蕃舶抵御不住飓风、聚雨的袭击,被迫告岸避险直至留居。三亚羊栏的回族群众迄今流传他们先祖出海捕鱼,被飓风卷到汪洋大海中,飘泊来海南岛沿岸,逐登陆落户的说法。

(3) 躲避战乱。中世纪时,现越南南北部与中部有两个并存的政权,即交趾(安南边国与占城国,双方对峙历时几个世纪。占城地区位于现越南中部东海岸诸省,古时候犀象林、林邑国、占婆国、占城国,其土著居民为占族,占族是印支地区唯一的穆斯林。九世纪以来,占城国跟中国已有友好往来。公元957年,占城国王释利因德曼遣使献通天犀带、菩萨石、蔷薇木、猛火油于后周。至宋时,占城遣使携物朝贡,往来更频繁,凡有交趾侵犯、欺掠,占城亦多向中国求援。因交趾所阻,占城遣使多由海道入境。十世纪末期(北宋初期),交趾与占城战争累累,"占城颇受痛,人民多避于外"。国中的贵族与平民,络绎驾舟来海南岛避乱。"北宋雍熙二年头986年)秋……占城人蒲罗遏率族百人内附,言为交州所逼故也。"

"至元初,附马唆都右丞,征占城时,纳其国人降,并其父母妻子发海口浦,安置立营籍为南番兵。其在崖、万者亦皆。元初困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

现三亚羊栏的回族先民,有一部分是由占城于"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

大陆回族先民迁入海南岛,是当地回族的又一重要来源。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回族先民,主要有两支:一是蒲氏家族;二是海氏家族。

蒲氏家族是我国穆斯林后裔中的名门望族。宋、元时期在粤闽地区久负盛誉,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航运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宋支图"所记,总修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南海甘蔗蒲氏家谱》,蒲氏在广东的后人计有八房,其中三世伯莪蔓房经海南贸易,迁居今海南岛儋县,其后人大部分就地汉化、黎化(改姓符);一部分迁往三亚羊栏。现羊栏蒲姓回族有两支,即大陆蒲姓与占城蒲姓,互相可以自由通婚。

海南岛我史学工作者近期在海口市与琼山县分别发现了保存有数百年的同宗分支的《海氏族谱》各一部,都比较详尽地记述了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海瑞(回族)家族的早期源流。海氏广东始祖海求,南宋时,由闽迁广东番禺(今广州)其曾孙(四世祖海逊之,在明朝开国之初任广州卫指挥),五世祖海答儿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军驻海南岛,落籍琼山左所,成为海氏海南始祖,海瑞(1515-1587年)是九世祖,即海南岛海氏五世祖。

海南海氏家族至清康熙时,"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从十代开始,海氏的后人,便逐次散迁于四处,其中有移居琼山县甲子。琼海县、文昌县、白沙县、崖县等地,而留居海口滨涯村却寥寥无几,现在羊栏回族亦有海姓家族。

至于海南回族的第三支主要群体,即是外籍穆斯林中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占城。目前海南的回族,据人口普查记载有6000多人口。

§ 贵州回族

贵州的回族在黔西北的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吃了猪肉,现约有五万余人。听回族老人们讲,他们的先辈在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从陕西长安迁来是也吃了猪肉。据威宁县志记载,明太祖曾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统帅,率军来到威宁也吃了猪肉。当时沐英部队中有很多回族士兵。战争结束后同样吃了猪肉,并且说伊斯兰的安拉事猪,沐英部队分居威宁48个屯,这些回民也就长期定居下来。威宁回族和我国西北方回族的穿戴完全一样,也戴白帽,穿长衫,腰系白布挑花裤带。 关于回族的挑花,有两种说法:一说过去回汉长期杂居,渐渐发生婚姻关系。汉族妇女嫁到回族地方去,带去了汉族的挑花。年辰久远,这些挑花就变成回族的工艺品了。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汉回通婚,促进了文化交流,回族吸收了汉族的挑花艺术,创造了自己喜欢的纹样,遂形成回族传统的挑花样式。 回族挑花为妇女的主要装饰。普遍使用在床上的帐沿、被搭、枕巾与服装的胸围、裤脚边及书包袋上。讲究的还钉上银泡花,以显示她们的富有。 挑花一般是根据布纹的经纬线数纱来挑,有较大的局限性,纹样多为几何纹。有具体形象的纹样如牡丹、菊花、八角花、蝴蝶、飞鸟、仙鹤、公鸡、狮子、狗、猫、鱼等。还有一些人物活动的纹样,如人牵马,人骑马,人站在狮背上,人站在船头上,人坐轿,两人抬桥,四人抬轿,胖娃娃等,内容丰富,形象别致、反映他们的民俗民风。回族挑花喜用黑布作底,排上大红、玫瑰、黄绿等色的花样,色泽鲜艳,对比强烈。威宁地区的回族和汉族挑花,在色彩、纹样、绣法上几乎完全一致,一般很难辨别。不过回族爱在挑花中用“银泡花”,汉族则的是小白圆钮扣。 贵州用挑花作主要服饰,除威宁的回族个,还有贵阳花溪、安顺、桐梓等县的苗族。目前见到的挑花中,只有威宁回族的人物纹样,能反映出一些风情习俗的。  [2]

1953年7月6日  建立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3年12月19日  建立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

1954年3月1日  建立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

1954年3月15日  建立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1954年7月15日  建立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1955年11月30日  建立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

1955年12月7日  建立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

1956年11月19日  建立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25日  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