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小营
释义

§ 位置

北京地名,位于北京市顺义区。

§ 历史

北小营镇历史悠久。西汉初期,在北境狐奴山下,北府村南,设有狐奴县,前后历经近650年。东汉初年,张堪任渔阳太守,在狐奴山下开稻田八千顷,教民种植,使民殷富。北小营镇全境除西北部分外,皆为种稻之中心区域。北小营、北府、东、西府、前、后鲁、仇家店、马辛庄、前、后礼务等村,在当时均已有民耕作,成居民点,后逐渐发展成村。东、西乌鸡、牛富屯为明代初年移民成村,传说村西金鸡坡上栖有乌鸡而得名,清代析为二,改为武吉,也写作武级村。牛富屯是因村北土丘形似牛体而称牛栏务,后更今称。上辇因处河畔,筑埝防水而称上埝,谐音今名。榆林昔多水患,榆树丛生,明初移民,以榆林名村,该村为潮白河古渡。大、小胡营均建于元代,为山东胡姓移民所居而成村,后析为二村。

北小营镇在明代顺义县划13个社或12个里时,是为佃子社、城子社、或佃子里、城子里。清代分10路属时,为东北路属。民国初期为顺义第八区,1949年属顺义第三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北小营乡。1958年9月8日设人民公社时,属木林人民公社,1961年5月,划为北小营人民公社,1978年2月撤消马坊公社,西南部并入北小营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1990年2月改乡为镇,沿袭至今。

北小营镇北府村南有古狐奴县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有“狐奴远眺”景。1963年在该地区发掘出两枚“青石斧”,同年,发现明代“金香平”,1986年发现汉代陶器。1975年3—5月,在东府村东双台子等地发现7座东汉时墓葬,出土陶器多件。旧有张堪庙(在后鲁各庄)、张真人庙等。清代在北府有内务府旗西府恭亲王府旗地等多处。在仇家店村北旧有高梁桥,箭杆河水曲流,澄澈潆洄,谓之顺义八景之一——“曲水晴涛”。

北小营镇是北京市确定的33个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之一。

§ 发展

日前,在顺义北小营镇前鲁村群众活动站举行了北小营镇数字电影“2131工程”放映启动仪式。数字电影放映仪式的启动,标志着数字电影正式落户北小营镇。北小营镇将实现电影放映每月不少于17场的目标,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推动农村电影新的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