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山玉屏峰 |
释义 | § 概况 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为文殊菩萨建有文殊院,今在其旧址建王屏楼宾馆,楼距峰巅36米。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评述:一光明顶之旷,桃花源之幽,石笋矼之奇,各擅其异,唯文殊院兼收之。”1996年9月开通的玉屏索道,又为玉屏峰增添新景。索道上站房设在玉屏楼分部处,下站房设在想光阁西侧的白砂岗上,全线长2010米,设10座支架,单线自动循环车厢式,每车乘坐6人,一次行程仅6分钟。有句云:“长索牵锦绣,凌空上玉屏。” § 景观 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绝。清人汪土宏有诗赞曰:“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昨日登临处,诸峰展底存;云今甘在下,嶂出尔何尊。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峰壁刻有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和朱德“风景如画”的手迹,狮石上刻有刘伯承所题《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的诗篇,又有“一览众山小”、“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宇宙大观”、“别有天”、“佛陀境”等大量古今石刻,内容气势磅碍,书法艺术精湛,是绝好的人文景观。旧有谚语。“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 梁树年的画作《黄山玉屏峰》 黄山玉屏峰 作者:梁树年 创作年代:1981 规格:92.8×68cm 材质: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梁树年,号豆村。1911年生,北京人。早年曾习刻印。20—30年代之交,与前辈张大千相识,抗战胜利后,拜张大千为师。50年代初期,深入生活,面向自然,写生创作。1964年受聘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一步走求新之路。他诗、书、画、印兼长,尤擅山水画。其传统笔墨功力深厚,重意境,画风酣畅雄逸,淋漓洒脱,意趣高雅。《黄山玉屏峰》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他画山水擅画松。黄山云、黄山松为黄山之最,此画之松均在云之上、山之巅,那松树的风格也是作者人品的象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