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释义

§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是我校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学院现有两系(历史系、文化学系)、四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5人,讲师13人。学院资料中心藏书1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文物馆珍藏各类文物近4000余种(类),机房拥有计算机60余台,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齐全。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百部,发表论文620余篇。

§ 相关条目

1、古老的学科

华中师大的历史学科有百年的历史。其前身的文华书院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首开西洋史,自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以后,每周都有史纲课三小时,地理或欧洲史两小时。1931年,华中大学开设的历史课程有:中国史、现代欧洲史、希腊史、罗马史、英国立宪史、日本史、印度史、西洋文明史、耶教史、佛教史、远东国际关系史等。1935年,陈叔元担任历史系主任。陈叔元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曾任福州协和大学教授。1938年以后,华中大学西迁到云南省大理,历史系与社会科学系合并成为历史社会学系,当时主办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报告》成为当时国内外边疆文化资料的权威刊物。解放前担任历史学课的教师有:英国的甘施礼、康士丁、丁克生等,国内学者有蔡尚思、马奉琛、许衍梁、石声河、华保罗、曹植福、喻存粹等。1949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设有历史系。1952年,华中高等师范学校设有历史系,方衡担任系主任。

解放初有一批著名学者在历史系任教,他们是钱基博、张舜徽、潘梓年、杨东纯、王玉哲、杨希时、王凌云等。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先生曾经向历史系捐赠了一批宝贵的文物,现收藏于学校文物馆。

在历史系工作,现已退休的历史学教授、副教授有:涂厚善、黄道立、刘继兴、高明振、黄振、闵光沛、王瑞明、吴量恺、邹贤俊、李国祥、崔曙庭、张翼之、戴绪恭、谭克绳、苏中立、唐文权、戴成兴、董方奎、涂光久、孙玉华、向子祥、吴韫山、李雪松、罗静兰、周孝梅、徐策伟、李继晟、周学根、庞子朝等。在历史系先后工作过的同志还有丁磊华、马志林、彭祖年、薄怀俊、朱明庭、谷武高、余显富、黄怀玉、黄葳、章重明、周开敏、张长清、汤建英、刘玲等。在历史系工作过,后又调出的教师有张洪、李子林、林利民、贺璋容、王昌茂、张三夕、高华平、刘筱红、罗家祥、李建中、马良怀、王奇生等。

20世纪50——70年代,历史系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他们是中学的教学骨干。文革以后,历史系在全校率先有了硕士点和博士点,为中国史学界培养了大批新秀。历史系还开门办学,1981年历史系与江汉大学联合办学,培养历史学科的专科生,由历史系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派老师去江汉大学汉阳分校教学点上课。1983年,湖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设置历史专业自学考试,由我系承办培养历史专业自学考生的任务,发给自学考生毕业证书。1983年,历史系与农工民主党联合在华师办了“中华自修大学”(历史本科)。

1983年5月3日,教育部批文建立历史文献研究所,隶属于国家教委领导下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8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历史研究所,该所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的挂靠依托单位。

1996年,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合并,联合组建历史文化学院。马敏、朱英先后担任院长。

2、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三所两系,教职员工82人。

中国近代史所 16人:章开沅、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何建明、彭南生、刘家峰、田彤、许小青、江满情、王薇佳、郑成林、张建平、谢建军。章开沅、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朱英兼任基地主任。

历史文献所12人:周国林、刘韶军、顾志华、杨昶、王玉德、刘固胜、董恩林、陈蔚松、李晓明、谭汉生、贾国伟、孙湘云。张舜徽、李国祥、周国林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刘韶军。

楚学所 3人:蔡靖泉、顾久幸、张正明。现任所长蔡靖泉。

历史系30人。其中世界史教研室12人:黄正柏、晏绍祥(兼副院长)、李隆庆、李其荣、邢来顺、庄万友、陶笑虹、揭书安、徐晓旭、王震宇、梁军、曾晓祥,教研室主任黄正柏。中近史教研室 9人:刘伟(兼副院长)、黄华文、李英铨、曾祥文、沈志安、孙泽学、杜芳、董恩强、李宝红,教研室主任黄华文。中古史教研室 9人:熊铁基、吴琦、邓鸿光、张全明、丁毅华、赵国华、杨有礼、尤学工,教研室主任赵国华。历史系主任赵国华、副主任邢来顺。

文化学系6人:彭长征、姚伟钧、程翠英、王娟、李爱国、纪东东。主任彭长征、副主任姚伟钧。

资料中心:喻枝英、陈亚敏、喻旭、徐艳芳、胡永弘、胡秀云、邹霞。中心主任喻枝英。院党政 9人:胡年珍(书记)、寇富安(副书记)、徐 剑(团委书记)、辜庆、卢志平(行政副院长)、庞华君(院办主任)、廖林子(教学秘书)、 查旺双(科研与函授秘书)、赵国清(行政秘书)。计算机房1人:何蕾。

其中有教师6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副研究馆员4人、讲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

教授:章开沅、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何建明、周国林、刘韶军、黄正柏、熊铁基、吴琦、刘伟、姚伟钧、彭南生、黄华文、晏绍祥、邢来顺、李其荣、邓鸿光、张全明、丁毅华、顾志华、杨昶、王玉德、蔡靖泉、顾久幸、张正明、彭长征、刘固胜。(前14人为博导)

副教授:赵国华、杨有礼、李英铨、曾祥文、沈志安、孙泽学、杜芳、李隆庆、庄万友、陶笑虹、揭书安、董恩林、陈蔚松、李晓明、贾国伟、孙湘云、刘家峰、田彤、徐晓旭。

讲师:王震宇、梁军、曾晓强、董恩祥、李宝红、许小青、江满情、王薇佳、郑成林、程翠英、王娟、李爱国、纪东东。

图书系列副研究馆员:俞旭、喻枝英、徐艳芳、胡永弘。馆员陈亚敏胡秀云邹霞。技师:何蕾。

以上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9人:彭南生、刘固胜、晏绍祥、何晓旭、田彤、刘家峰、马敏、何建明、周国林、刘韶军、吴琦、姚伟钧、王玉德、董恩林、李晓明、邢来顺、孙泽学、郑成林、王薇佳、江满情,前6人为博士后。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4人:梁军、董恩强、尤学工、许小青。

退休的教授还在著书立说,或继续发挥学术作用,他们是涂厚善、黄道立、高明振、黄振、闵光沛、王瑞明、吴量恺、邹贤俊、李国祥、崔曙庭、张翼之、戴绪恭、谭克绳、苏中立等先生。

学院聘请了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30余人,如野泽丰、成中英、陈鼓应、裘锡圭、庞朴等。

3、学科建设

历史学科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到我院视察。湖北省原高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余凤盛曾经到学院作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报告。

1995年,学院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3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2000年,学院取得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创办了文化管理学系。

2001年,学院引进人才,组建楚学研究所。

学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张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近代史所。省级重点学科1个——历史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史。学院在2003年申报了历史学一级学科,申报了专门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级学科。

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育与教学规律,坚持改革,把我院办成以历史教育和研究为主的,并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国内一流的学院。

学院确定以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自强不息、务实求真”作为院里的学术传统。学院营造出了“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科建设氛围。

学院现拥有两个全国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学院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史。硕士方向还开设了历史教学法、跨文化管理,已经开始招生。以下对主要专业作简要介绍:

(1)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该学科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作为学术带头人,1981年即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7年按“211工程”重点学科的要求立项建设,2001年顺利通过验收,2000年评为全国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再次被重新评审为全国重点学科。该学科点在辛亥革命研究、商会研究、思想史、社会史等方面在全国有很强的优势。

(2)中国历史文献学专业。该学科早在1981年就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长期挂靠在历史文献研究所,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会。研究会创始人张舜徽先生连续两年担任会长,现任会长为周国林教授。该学科在文献整理、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3)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是校级重点学科。80年代,熊铁基、王瑞明、吴量恺等教授在秦汉史、宋史、明清史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史学界重视的研究成果。 1984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该学科点不断充实中青年研究队伍,强化原有研究特色,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秦汉史、宋史、明清史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4)世界史。80年代,涂厚善、黄振、王宏吉、刘继兴、高明振、萧汉森等教授在世界史诸多领域中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1984年,世界史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以来,除选派多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之外,还引进了博士后和博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校世界史学科缺乏学术骨干的状况。世界史在欧美史、印度史、国际关系史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5)楚学研究。我院的楚学研究所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楚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该学科点研究人员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正由张正明教授主持,从事“楚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的比较”这一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推出这一研究的系列丛书。

(6)道家与道教思想文化研究。2000年,我院成立了“道家道教研究中心”,由熊铁基教授担任主任,主要成员有数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授。该中心的重点研究领域为老庄学研究、道家思想文化的历史地位及现代意义、道家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道家思想渊源及其地域性特点、儒道释三教关系及其衍变等。2003年成功地举办了湖北省道教文化研习班。

4、教学与人才培养

全院现有本科学生492人,硕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

历史系形成了师范专业和本硕连读基地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历史系坚持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新的特点:

(1)专业领域拓宽。有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师范素质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课群,分别组成四个教学链,按逐步递进原则进行安排,形成综合的教学体系。

(2)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压缩了中外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课时40学分压缩至450课时25学分,相应增加了选修课程,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包括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研究课两大类。专门史从二年级开始安排,专题研究课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既体现层次性,又逐步递进提高。

(3)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士导师专题课、中外文化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还注意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专业英语、治学与人生等。

(4)把相关学科理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中外文学史、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课,还规定每个同学必须有10个学分到外系选课,其中有4个学分必须选学自然科学类课程。

文化学系目前已招收三届学生,140余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状况,熟悉现代管理运作的文化机制,掌握经济学和经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规约和惯例,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际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学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导论、管理学原理、等几十门课,形成了三个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文管(管理)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该专业课程有主干基础课19门,指定选修课8门,任意选修课16门,形成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三个层次。文化管理作为新专业,在注重选用面向21世纪新教材的同时,还着手编写并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传统》、《人类文化与研究导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等教材。其中《中国文化概论》已出版,并被列为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学院的课程改革研究获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教改立项项目,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项目3项,省教改研究项目 3 项,学校教改研究项目4 项。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资助的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的课件制作任务。

学院重视教材的采用和编写。学院着手进行通史教材建设,教师编写了《中国通史》(三册)、《世界通史》(三册),已成稿四册,拟在本科教学中试用。编写《史学论文写作讲义》。还承担了一些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师范司组织的专升本教材《中国经济史》、湖北省教委组织的自考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已被多所兄弟院校采用。学院经常举办教师现代教育技能培训,要求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5.5%。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等教授承担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课程,全部由博士生导师上课。《中华元典导读》课基本上也是由熊铁基、周国林等博士生导师来承担。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分别承担了本科生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学成果多次获奖。

学院加强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做法:(1)建立每周学术咨询制度,由历史系和文化学系的教师分别向前来求教的学生解答问题。(2)先后组织了世界史、史学理论、生态史等兴趣小组,有教师分别辅导读书、讨论和科研活动。(3)将学年论文作为制度,成绩计入学分,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学生科研立项制度,除学年保证送10项为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外,学院再确立一批科研立项。已实行了两届。(5)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严格要求。将学生的选题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进行。教师在选题、查阅资料、初稿修改几个环节严格把关,制定了严格的评分标准,控制评优比例(15%),并实行了全部学生的论文答辩制度;还规定发现抄袭行为,以零分论处。(6)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为了扩大视野,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井冈山、韶山、西安、红安、延安等地进行专业考察,撰写考察报告,这已成为制度。

学生每年都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8801在1991年也获得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1991和1992年暑期,历史系学生自愿组成赴革命老区红安社会实践团,连续两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团省委和省教育工会授予的“社会实践先集集体”称号。校学生会主席,本系8802班学生陶阳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学出席了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历史系学生多次获全校团体冠军。 1992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一名,女子组第二。1993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二名,并打破两项校田径比赛的记录。在校际比赛中,系文艺队员获湖北省高校文艺节目汇演一等奖。86级学生宋智获全国星星杯小说征文一等奖。84级学生张执浩和86级学生王敬东分别获武汉市高校诗歌大赛奖创作一等奖和朗诵一等奖。继95、96级基地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以后,97级基地班在2000又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先进班集体。

每个年级均有80%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毕业班一般都有20余名党员。冯圣兵同学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他还倡办了“圣兵爱心社”,在全校带动了一批学生投入到爱心活动中去。

学生中涌现一批出象侯深、向静、高相国、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项成果获湖北省科研成果奖,有3项获全国文科基地“史学新秀奖”。学生在《军事历史》、《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论文,有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每届学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论文,其中不乏创新之作。如96级学生李文凯的毕业论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发表。学生自办了《文史之舟》小报和《鉴海》杂志,作为发表习作的刊物。

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大多数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骨干,有的担任了校长,有的评为特级教师。他们经学常回校举办“同学会”,与历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学院一直在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国别史、当代史等。研究生中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读书,每月定期举办“研究生论坛”。近代史所的论坛由博士生导师主持,研究生提交论文,完全按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报告,并由研究生对论文予以评论,然后开展热烈的讨论。每期论坛结束后,还将论文、评论及讨论情况在本学科网站上登出,继续进行讨论。

学院先后培养出一批史学界的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如中国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学的桑兵,北京大学的朱庆之,山东大学的冯浩菲,哈尔滨师大的傅道斌,苏州大学的王继如。学院还培养了一批政府官员,如中组部秘书长李,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武汉市市长李宪生。

学院现在设有的奖学金主要有: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泽丰奖学金、张舜徽奖学金、余家菊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爱心基金。

5、科研与对外交流

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经营研究、秦汉新道家的历史地位、近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工业化进程中的德意志帝国政治发展研究、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变迁、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博览会与近代中国、近代东部乡村传统工业中的前工业化现象、评价历史人物理论与方法、汉晋之际的文化变迁、漕运与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经济法规研究、中国近代佛教文化教育、从心学到理学——十一世纪后半至十三世纪初宋学主流嬗变、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整理、近代同业公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的行业规范、近代中国民间社团研究、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变迁、中国近代乡村前工业化问题、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荷马社会研究、德国工业化过程中教育事业适应性调整和作用、近代中国民间社团研究、近现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信息产业发展研究、西部开发史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文献整理与研究、皇清经解整理与研究、太玄集义、梁溪全集、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十三经注疏点校、湖北通史(八卷本)、辛亥革命前后佛教文化的变迁、1903年革命思潮与革命运动研究、辛亥革命资料续编、张謇与近代社会。

学院发表学术专著百余种、合著75种、主编14种、参编17种、译著2种。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均有多篇论文发表。近年来荣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30余项。学术著作有:《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哥伦布全传》、《秦汉文化史》、《中国老学史》、《宋元老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唐代道家与道教》、《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中国庄学史》、《德国分裂、统一与国际关系》、《二十世纪世界史》、《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南史》校点本、《南齐书》校点本、《宫廷饮食》、《德国精神》、《中国近代政体发展史》、《实斋笔记》、《东方商旅丛书》、《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哥仑布全传》、《史家绝唱〈史记〉与中国文化》、《德国的分裂、统一与国际关系》、《商鞅传》、《湖北通史》、《德意志人》(译著)、《澳门佛教》、《大唐西域记注译》、《楚文化流变史》、《楚制典章》、《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

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主办了“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道教文化讲习班”。学院邀请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多名学者以及港台学者来院访学并讲课。教师到外校作兼职教授有十余人。举办历史文化讲坛50多次,在全校乃至武汉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学院长期开展以教师读书会活动和研究生读书会活动,在省内大学和校内有很好的声誉。

学院的办公室和教室在2002年作了全面的维修。学院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学院建立了4个计算机室,拥有电脑100台以上。在1201教室和1204教室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院文物室展出文物4000余件。

资料中心有四个资料室,面积500多平方米。拥有中文专业图书15万余册、外文图书0.3万册,中外文报刊350 多种。其中,历史所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较为齐全,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前来查阅。。

学院重视党的建设,党总支多次评为先进单位。胡年珍、聂耀华、寇富安多次被评为学校或省里的优秀工作者。章开沅教授1988年4月12日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3月29日历史研究所朱瑛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三次高等院校研究类青年教师奖,这是本届唯一的一项历史奖获得者。马敏、朱英先后评为教育部先进工作者。

在校庆百年之际,我院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建设学院。拟在十五期间力争将来每年招收历史学本科生150人,文化学50人。招收硕士生100人、博士生50人。争取办古典文献本科或国学实验班。拟在2005年本科考研率要达到百分之五十。我们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奉献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造就5—6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历史学家,要办好两个“基地”,办好国家级重点学科,要建设历史学一级博士点和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要把学院办成国内一流的、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