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星通信 |
释义 | 卫星通信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造卫星即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1965年第一题商用辚际通信卫星被送入大西洋上空同步轨道,开始了利用静止卫星的商业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球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球站。地球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球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由于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3600Km,它绕地球一周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23小时56分4秒)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一般。三颗相距120°的卫生就能覆盖正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10GHz频段。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已开始研究应用新的频如12GHz,14GHz,20GHz及30GHz。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如下:优点方面(1)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2)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3)建设速度快。(4)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5)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6)同一信通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缺点方面:(1)由于两地球站向电磁波传播距离有72000Km,信号到达有延迟。(2)10GHz以上频带受降雨雪的影响。(3)天线受太阳噪声的影响。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MHz宽度,为了全球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的工作频带宽度为36MHz或72MHz。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它对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比较适合。近年来,已逐渐采用时分多址技术,即每一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它比频分多址有一系列优点,如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力量的变化按需分配,可采用数字话音插空等新技术,使容量增加5倍。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用不同的随机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它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话路等优点。其缺点是频谱利用率较低。它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 近年来卫星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例如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VSAT)系统,中低回忆录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卫星通信也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