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保护区 |
释义 | § 简介 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面积2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距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房山区周口店乡的龙骨山上。 § 保护对象 遗址出口的古人类化石有北京猿人(直立人阶段)、新洞人(古人阶段)、及山顶洞人(新人阶段)。在他们居住的洞穴内,还留有大量用火遗迹、石器、共生哺乳动物、化石、鸟类化石等,其中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6具及10多件下颌骨、上百枚牙齿,它们代表了40个猿人个体。此外,在附近2平方公里范围内,还发现了1000多万年到几百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共20多个,像这样种类多、数量大、分布集中的遗址在国内外十分罕见。至今在龙骨山已发现的人类古文化遗址有五处,即猿人洞(第一地点)、山顶洞第十五地点、第四地点和新洞。 1918年春,瑞典考古学家安德森最先发现龙骨山化石地点。1921年、1923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兹丹斯基到周口店考查发掘时找到一枚人类臼齿化石。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发现是1926年由安德森首次宣布的。从1927年4月起,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国地质调查所李捷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负责,对龙骨山各遗址进行大规模正式发掘。1929年12月2日,我国年轻地质科学工作者裴文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写下了古人类学上光辉的篇章。 (一)猿人洞(第一地点)是保护区内最重要的遗址。洞顶标高128米、底部90米,洞长107米,洞宽12米,洞内堆积物很厚,地层分13层。从第十一层到第三层大多有北京猿人化石和文化遗物。最厚的灰烬层达6米。据测定,北京猿人距今约46至23万年。迄今在猿人洞内发现的材料有: (1)北京猿人化石,包括完整、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件、头骨破片12件、下颌骨12件、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肱骨3件、锁骨1件和月骨1件,全部材料大约代表41个个体; (2)北京猿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石器,现存17091件,包括石片、石锤、石核,工具有刮剥器、雕刻器、砍砸器、尖状器等; (3)与北京猿人共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哺乳类97种,鸟类62种和若干爬行类。 (4)用火证据包括灰烬、烧石、烧骨等。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探索人类自身和文化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意义在于: (1)解决了自十九世纪末爪哇猿人发现以来猿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长期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真正地位,从而大大地推进科学界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起源的认识; (2)肯定了北京猿人遗址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早期人类文化宝库。证明了大约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已具有创造和发展文化的能力,能够制作多种类型的工具,学会了用火,并能狩猎较大的动物; (3)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古生物资料,从而建立了我国北方更新世中期的标准剖面和代表性哺乳动物群。这在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山顶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猿人洞南侧。山顶洞已发现3个完整的晚期智人头骨、石器、骨器和装饰品等珍贵文物以及墓葬,为了解晚期智人的发展水平和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第十五地点在猿人洞南70米,1934~1935年发掘出旧石器千件和哺乳动物化石33种以及大量鸵鸟蛋化石,年代大致与晚期北京猿人相当。 (四)新洞和第四地点是互相连通的,发现一件人类牙齿化石、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大约距今15万年。 通过地质和古生物研究,建立了华北中更新统的标准哺乳动物群,使北京猿人地点的沉积成为华北中更新统的标准剖面,对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遗址附近太平山北坡发现的化石产地剖面,经古地磁测定。为距今73~72万年。这是继1938年报道第12化石地后,半个世纪以来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