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北口村
释义

§ 简介

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古北口村

古北口村位于长城脚下,潮河之滨,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村北蟠龙山为古北口封口锁关的两大屏障之一,其上长城以保持历史原貌而著称,将军楼和24眼楼是这段长城建筑的精华所在。景区内除明代长城外,还有北京市最古老的北齐长城。除长城外,村中还有建于1680年的古御道和建于1025年的杨令公庙、财神庙以及药王庙,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三眼井等名胜。

多年来,古北口村一直以仿古、修旧如旧、表现古代历史人文风貌为发展理念,结合恢复村中令公庙、财神庙、药王庙、二郎庙、北口和古御道等古代建筑,在村域内设立民俗旅游展览馆,修建严格仿古建筑风格,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开发民俗旅游业。

2005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1]

§ 历史

古北口村又名“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地处具有"京师锁钥"之称的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市区近10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古北口村

古北口在北京东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位居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关塞之一。这里地处燕山深处,潮河自关外奔流而来,由于激流深切在蟠龙、卧虎两山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隘口,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要的一个,自古即为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内蒙高原的交通要冲之一。

在中国军事历史上特别是在自西汉以来的军事历史上,古北口的历史地位是其他所有关口都不能比拟的。中国历史上的几千次战争,曾经有几百次与古北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都说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上战事最多的关隘之一。有史可查的大小战役即达138次之多。特别是中国的历代大事和著名人物大都与古北口有关。可以说古北口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历史上,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曾多次进攻过古北口,并从古北口进入中原腹地抢掠。在近代史上,也曾有日本鬼子进攻并占领古北口,苏蒙联军也来解放过古北口,更有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争夺过古北口。

古北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衍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景区内文化古迹众多,故事传奇,不仅有明长城,更有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北齐长城和建于1860年的古御道,1025年的杨令公庙,金、泰和五年(1205)的三眼井,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七郎坟,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为纪念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古北口民俗展室等大小景观30余处。"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形象的表述了古北口景区独有的景观特色。

伴随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北京市最美丽的乡村"、"京郊特色民俗村"、"北京市大课堂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等桂冠又为古北口旅游赋予了新的内涵。

§ 古北口景点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自南北朝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始修筑长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长城历史。是明万里长城上自然景观最为壮美、敌楼和城墙形式最富变化的一段,也是经戚继光精心设计、督修的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保留了部分罕见的北齐长城及遗址的古长城。1980年末中国旅游总局、文化部、文物局共同组织的长城调查发现自古北口至望京楼的这段古北口明长城,建造的非常坚固、优美,被称为:“我国的第二个八达岭”和“中国长城之最”,引起了国内外各有关方面的关注。1987年,古北口长城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段最完整保留了明代原貌的长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原始长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北口现存最早的长城是南北朝北齐修筑的长城,明代重建长城时,根据长城当时的走向和防御要点,保留了部分北齐长城,并对部分北齐长城和关口进行了包砖重修,还建立了数个瓮城、关城、营城,形成了现在“双长城”“城上城”“城套城”“城中城”的奇特景观。 总之,古北口长城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造型艺术,在明代一万二千七百多华里的全部城段中是少见的和奇妙的。这段长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一束艺术之花。

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

1946年1月7日,蒋介石在国共两党代表经过谈判达成的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时,密令其11战区行辕主任孙连仲“限期攻占承德赤峰一线”,孙连仲接到密令后,于9日调动军队分三路向我热河解放区发起进攻。一路沿锦承铁路向叶柏寿、凌源方向进攻;一路向喜峰口进攻;另外一路则是沿平古路向古北口进攻。我负责保卫古北口的冀东14军分区16团和55团被迫起而自卫,展开了古北口保卫战,他们密切配合,并肩作战,英勇抗击了十数倍敌军的轮番进攻,迫使敌人停止在董各庄、兵马营、新开峪一线。

古北口争夺战,国民党军直接投入战场的兵力达12000余人,前后五昼夜激战,我军毙俘敌军1500多人,而我军仅阵亡百余人。这次战役,我军不仅保住了热河承德,保障了东北与华北两大解放区的联系系而且给蒋介石抢占东北的阴谋计划以沉重打击。

保卫战进行中,密云人民与解放军并肩战斗,全力支援前线。为抢救伤员,古北口全镇木匠一夜钉好600多付担架,赶赴前线;古北口车站铁路工人组织平道车,昼夜不停地运送伤员,全镇人民总动员,男人全部到前线抬伤员、运物资,妇女烧水做饭,照料伤员。许多人战斗打响后几天几夜没合眼,一直坚持到保卫战胜利。

1月中旬,我军民万余人召开祝捷大会,热烈庆祝的胜利。1月26日,万余军民又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保卫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会上,古北口车站铁路工人提议为烈士修建纪念碑,当即被大会通过。同年7月1日,高约5米的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在古北口东山建立起来,碑身正面镌刻着冀晋纵队司令员赵尔陆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河山永在”;碑座四周刻有100多名为实现和平而献身的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和部队编号。与此同时,在东山左侧烈士墓地建起一座墓碑,上面刻着12个大字:“古北口保卫战阵亡烈士之墓”。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

将军楼

将军楼出名的重要原因是经历过民族抗战的血雨腥风。从将军楼眺望四周,可以说是群山一览无余,军事上易守难攻,是设置军事指挥机关的地方,楼呈正方形,宽10.10米;南北各有四个箭窗;东西各有三个箭窗。1933年著名的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双方争夺的最激烈的就是将军楼,执行与侵华日军作战任务的国民党17军25师师长关麟征就是在争夺将军楼时负伤的。

将军楼原是是双层建筑,顶部跟其它的敌楼有非常大的区别,今天上边的这一段的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顶部有一个很大的洞,是1933年3月长城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时给炸开的。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的古北口战场,日军从大关正面遇到国军强烈抵抗,就根本攻不进古北口。最后,日军从河北滦平一带找了个叫做李长山的汉奸带路,迂回到将军楼这里。在汉奸的带领下,从将军楼东部下的山口进攻,企图使得我军部队腹背受敌。将军楼

1933年3月10日日军在火炮的掩护下进行了正面宽大的侦察性进攻,11日日军第8师团主力向我军右翼阵地进攻,将军楼失守,日军随即占领古北口关口。在危难之时17军25师长关麟征令杜聿明代理指挥,亲率149团进攻将军楼。日军训练有素,各种武器都打得很准,特别掷弹筒这种武器威力很大,第25师官兵没有配发钢盔,掷弹筒即便没打中,炸起的石块也足以击伤我军官兵。第149团王润波团长在此战斗中以身殉国,师长关麟征胳膊被弹片击中,经过苦战占领将军楼,当时我军武器装备较日军低下。日军当时所使用的武器有飞机、小炮、小钢炮、手榴弹,而我军单兵作战武器基本仅为步枪和手榴弹,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与疯狂进攻的日军搏杀,坚持了四天四夜,死伤惨重。后因日军攻击更加凶猛,我军在敌机猛烈轰炸下苦无有效治空权,侧翼友军又临阵脱逃,25师师部被日军炮火猛烈轰炸,师长关麟征只好放弃坚守四天的将军楼,收缩兵力,退守后方地。

此一战,我军损失惨重,伤亡4000余,但日军亦死伤2000余,可歌可泣。将军楼争夺战是我军血战长城最艰苦悲壮之地。[1]

二十四眼楼

地处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戚继光曾经办公的地方,是蟠龙山长城东面最后一座敌楼,战争中与著名的将军楼相呼应,有上下三层,一二层四周各有三个箭窗,顶层周围是垛口。24眼楼有24个了望孔,是长城建筑史上不多见的珍品。现在只剩一面墙体,不过虽然残破,却很壮观,有点古罗马竞技场的感觉! 二十四眼楼

§ 古北口特产

古北口剪纸

古北特色农家剪纸:民间剪纸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浓郁的边关文化气息。新年期间到边关农家做客,不仅可以观赏、购买到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还可以学到纯正的剪纸技艺。古北口剪纸

小磨香油

在清朝永盛公的香油就远销北平及天津等大城市。原籍是河南的聚源号的掌柜,就是靠来古北口时所挑来一挑香油起家。小磨香油

另外还有:古北口无公害杂粮饭豆、古北口无公害干菜茄干、古北口无公害干菜长豆角干、古北口无公害干菜松蘑、古北口无公害干菜葫芦条。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