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博什瓦黑岩画 |
释义 | § 简要介绍 博什瓦黑,彝族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博什瓦黑石刻岩画掩映在松树林和杜鹃林中的海拔2700米处,重点保护区占地44.28亩,画面面积440平方米。画像在16块天然巨大的岩壁上阴刻19组27幅,最大的一块顶部面积为198平方米。 除少数原始岩画外,博什瓦黑岩画绝大部分是佛教阴线镌刻画像,部分造像的面部采用了浅浮雕手法。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分为南、西、北三个岩画区,南区有8块岩画石刻、西区有5块岩画石刻、北区有3块岩画石刻。 岩画以一尊长达7.6米的卧佛为中心,其四周散布的岩石上多刻有造像。经初步识别,岩画主要展示的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址:南诏国繁荣景象、佛塔等刻像;有释迦牟尼、大威明王、大日如来、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天王等佛教神像;有麒麟、犀牛、鹦鹉、狮、龙、鹰、牛、马、象、鸟、犬、龟等动物图像;有令人称奇的“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招神图”。岩画总计共有27幅,其中神佛像47尊,世俗人物15尊,佛塔2座,禽兽25个。这批岩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描绘逼真、入木三分;形象生动、风格各异;画面宏伟、国内罕见。 经专家鉴定,博什瓦黑岩画具有浓厚的时代地方特色和典型的彝汉民族大融合的风格,为唐代南诏和宋朝大理时期所营造的大型密宗摩崖造像,是一处主要镌刻南诏时期的岩画。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幅“南诏王出行图”。岩画中清晰可见南诏王气势轩昂,头戴高冠、高居马背,头顶上空一条巨龙腾空而舞,前后侍从簇拥,浩浩荡荡结队而行。 博什瓦黑岩画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为研究中国西南地方史、宗教史、民族史、文化艺术史以及南方的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是研究南诏国地方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有力佐证,还为了解当地历史、佛教的传播以及古代民族关系提供了新的史料。自1981年报纸报道以后,很快驰名中外,吸引了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旅游者前往参观考察。 据考证,古时四川通往云南的驿道经过博什瓦黑,当地彝族人民敬奉博什瓦黑为神地,由此演义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迷信传说与禁忌,行人多绕道而行,加之百年苔藓的掩盖,使博什瓦黑石刻岩画较好的保存下来。 § 形成背景 唐朝后期之大小凉山并入南诏国,置建昌府,南诏灭亡之后,此地区归大理段氏政权统治;因此,博什瓦黑地区曾是南诏国的管辖范围,此地曾经也是唐中原内地通往云南和南洋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通道之一,南诏时期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因此,那里受到内地汉文化的影响是比较浓烈的,特别是南诏国王任用汉族人郑回为清平官,更加促进了彝汉文化的交流。博什瓦黑岩画是这方面的活化石。 § 分布情况 在方圆44余亩的岩画保护区里,有十六块天然巨石上雕刻着440平方米的岩画,岩画群可以分为南、西、北三个区。 南区:位于博什瓦黑山坡中下部,近邻博什瓦黑河的北岸,是整个岩画的主区;共有8块雕刻的巨石,其中有一块刻石最大,是南区的中心;此处有《卧佛图》,有人又说它是古彝人的《超度送灵仪式图》。在这块巨石上较平整的上方凿刻了一卧佛,卧佛头枕着左臂,静静地入定躺着是画面的主体,下有一群坐着的人们,有大小比例不等的僧人或菩萨,或普通的人们在拜佛或祈祷,卧佛左上方刻有一小人,当地人说雕刻的是彝人传世英雄支格阿龙,这块大石头上的岩画,已年代久远,严重风化,看得不是很清晰了。另外一块石头上刻画的是人们常说的佛教里“四大金刚”,“四大金刚”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威武雄壮手持弓箭武器的四位武士。这一区内其它几块石头上还雕有龙、龟、麒麟等图腾,释迦、观音、明王、毕摩造像等。 西区:位于南区的西部,共有五块刻石,最南边一块刻石有一尊男性像,该刻石右侧往100米有四块刻石。 北区:位于山顶,有三块刻石,其中两块靠西,岩画小,刻线技法粗犷,刻的是小型人物。其东南边的悬岩有一横长形岩石,在岩石南面较光滑处刻有一副六人骑马的出行图,气势庞大、人称“南诏王山巡图”。此幅岩画是该岩画群中精彩作品之一,古老的南诏艺人们充分利用这块岩石走势,从视觉的张力角度出发,从整体到局部把构图经营得饱满而紧凑、完美而和谐的地步。 § 艺术特色 这些岩画作品就像活化石般阐释着这片土地上已经被岁月淹没的年代,阐释着那个年代的神秘的南诏文化,阐释着彝汉文化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混血时代”的具体实例。正因如此,博什瓦黑岩画也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语言魅力。 客观写实的雕刻语言是“博什瓦黑”岩画的一大特点。在中国众多的古代岩画中,更多的是原始彩绘岩画,它们多用各色染料绘制,据有关专家在对沧源岩画考察时得出的研究结论,作画的就是用动物血或兽皮来熬胶,然后将这种溶液与赤铁矿粉等染料相混合用来作画,且所画作品多为装饰性的岩画作品,属原始岩画的均多。而“博什瓦黑岩画”是人类已进入铁器文明时代的唐代南诏时期的凿刻岩画。此岩画群磨刻和凿刻两种技法均有运用,造型功力深厚,无论表现人物动物其技法技巧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造型写实能力真可谓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令人赞叹。博什瓦黑岩画是南诏国时期彝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主要例证。《南诏王出巡图》、《毕摩作法图》、《明王像》、《龙图》、《社里马嘎》(又叫怪兽)等无一不是彝汉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在刻线技法上融毕摩画“线描”技法和国画“白描”技法相结合,兼收并蓄、自成一体,用锋利的刻画工具,铁器创造了具有毕摩画特质的线描效果,线条简约而古朴,达到一种“神秘的写实主义”效果。同时也不失中国画白描中“线描”技法,巧妙利用每块石头之造型走势,得体安排画之总要,从整体上合理把握每幅画的大局,达到整体到局部的完美统一。观博什瓦黑岩画群真可谓是六法俱全。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博什瓦黑画中虽无随类赋彩于岩画上,但看其对人与物精彩而生动刻画,可以说南诏岩画大师们给石头赋予了生命,从中可以体会到南诏时期岩画艺术中融本土绘画技法和中原汉族绘画技法为一炉的刻石方法。 题材上用典型的彝题材《支格阿龙》、《龙图》、《南诏王出巡图》、《毕摩作法图》等。在中国北方和南方较多的岩画中,其主要题材大部分是狩猎图、人物图、舞蹈图、交媾图等原始岩画内容。而博什瓦黑岩画大多与宗教题材有关。《毕摩作法图》中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刻化了一位留着卷发辫子,戴着大玛瑙耳环,盘腿而坐,手持神扇(毕摩祭司的法器),面容祥和的大毕摩正在做法术的场面。另外,《支格阿龙》的传说,在西南彝族地区广为传颂,他云游四方,为人类斩妖除魔,扬善惩恶的故事妇孺皆知。从彝汉题材同时出现在一个岩画群中的状况,可以证实南诏国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博什瓦黑岩画正呈现的是彝汉从“文化混血”到“艺术混血”的现象,因此可以这样说:博什瓦黑岩画群是彝汉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晶。 § 文化内涵 博什瓦黑岩画群中每件作品都附着包含众多的文化内涵;每一件作品里面都蕴藏着独特而幽邃的民族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精神趣尚。 博什瓦黑岩画是南诏彝族和汉族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缩影,用古老的岩画语言阐释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记录着这个远古民族那一段原本就难以寻觅到史料实证的生存历史,并将其符号化、直观化,使之成为研究南诏文化艺术的桥梁。 (1)佛家文化占有重要的比重。佛教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国以来,佛教艺术以其博大而精深、灿烂而耀眼的风貌闪亮在中华大地上,驰名中外的敦煌壁画,享誉海内外的大足石刻等等无一不昂扬着一种来自历史积淀的佛家造型艺术之美,它以石刻壁画艺术直观的方式阐释着繁杂的佛教经书内容,给深奥难译的经书文字内容赋予图像化的解释,使之能通俗易懂的宣扬佛家思想,达到普渡众生之目的。在博什瓦黑岩画群中佛教造像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例如《超度送灵图》、《论禅图》等无一不传扬着佛教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说明了南诏人民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政教合一的体制在南诏的形成。 (2)彝族的毕摩文化成为博什瓦黑岩画群的闪光点。在博什瓦黑岩画群中有关传颂毕摩文化的《毕摩作法图》是比较典型的一件作品。毕摩是彝族普遍信仰的传统宗教文化。毕摩又是彝族社会的原始宗教职业从事者,其职能为“祭祀”,“禳解崇祸”,“占验吉凶”等。毕摩的法器有法帽、法衣、神签筒、神扇、神铃、经书等。使用之经书传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文学、艺术、历法等诸多内容,种类之多,卷帙浩繁。 在博什瓦黑岩画《毕摩做法图》中,以娴熟的岩刻技法塑造了一位法力高强而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毕摩形象;他用铁链栓着狼做祭物、以超凡的法力招来了“神鹰”,即毕摩的附体之神“安萨”,展翅飞向毕摩的方向,造型准确而生动,往前飞越的动势在岩石的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了完美合理的透视关系,线条凝重而流畅,显示神鹰风雨无阻的神力。“毕摩”、“神鹰”、“狼”构成了一幅超越世俗的作法场面,作者的确独具匠心,这样一幅作品确能力透着毕摩文化的精髓内涵。 (3)具有深厚帝王气质的《南诏王出巡图》。博什瓦黑岩画群中在较突出的岩石上有这样一幅构图严谨、形象逼真、准确生动的阴刻手法描绘的出巡图,画中有6人骑马出巡场面,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有序的安排画面主体,特别是骑马人比例准确而生动,娴熟的阴刻造“线”运用得轻松自如,凿刻了姿态不同的马和特征各异的骑马人;还有两只跟着马队脚下跑的猎狗一前一后之间既有向前行跑的速度,又有相互呼应的生动性,而且从狗的造型上分析是凉山彝族人特有的“土猎狗”。这件作品是博什瓦黑岩画群中精彩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南诏国史料研究角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武士文化。在博什瓦黑岩画群南区有一件被专家们认为是凿刻的“四大天王”的作品,他们个个赤着胳膊和脚,手持弓箭瞪着大眼,有所向无敌这气势,线条简炼而不失张力,作者以满腔的热忱,粗犷中带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南诏国时的尚武精神。南诏时期,彝族统治以武富国强兵的法宝,“四大天王”就是这方面例证。 (5)图腾文化。图腾崇拜是中国众多岩画中一个永恒的题材,无论是北方岩画还是南方的原始岩画中都出现了很多“图腾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博什瓦黑岩画中也出现了“龙”、“鹰”、“鱼”、“麒麟”等诸多图腾造像,更加丰富了岩画的内容和形式。“鹰”是彝族崇拜的图腾之一,彝族民间关于“鹰”的传说很多,鹰与濮嫫娌也的故事,彝族毕摩与“鹰文化”的传承等等,已经成为中外彝学界的探究的重要内容。 § 研究意义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博什瓦黑石刻岩画内容其中上是佛教遗迹。其中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的出现实为独特,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用阴线刻造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画像众多,画面宏伟,画幅之大,是迄今摩崖石刻画像中少见的。特别是在凉山彝族地区,发现这样大型的密宗摩崖造像,对了解当地历史,佛教的传播以及古代民族关系提供了新的史料,也对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