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释义

§ 医院介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省属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130亩,建筑面积8.8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1120张。2007年,年门诊量达112.25万人次,年住院量3.69万人次,年手术1.64万台次。

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10余名,副高级专家180余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名。医师队伍中有博士41名,硕士219名,省“科技兴卫”工程重点人才5人;省“135工程”重点人才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4人;省“333工程”高层次领军人才2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中青年带头人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40余名中青年业务骨干被评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俯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现有31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17个研究室、实验室。手外科为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一;内科学、外科学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眼科学、实验诊断学为省医学重点学科;胃肠病学、神经病学为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普外科、骨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眼科、皮肤性病科、检验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导师90余名。开展了脏器移植、介入治疗、微创手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医院拥有3.0T核磁共振扫描仪、16排螺旋CT机、SPECT、全数字化多功能胃肠造影机、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摄影机、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平板DSA、多功能数字摄影机(CR)、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330余台。

按照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急诊中心和医技检查中心;6万多平方米的综合病房大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功能完善的HIS、LIS、PACS/RIS使医院信息化管理达到新的水平,经过老楼改造、提升绿化品位、实施亮化美化工程,花园式医院初步建成。

§ 历史沿革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911年8月,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和其弟张祭创办南通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前身)。

1914年6月,张謇先生将南通医院改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在原医院东南边建造新院,并题写了院名。1922年,医院附设二年制助产护士讲习所。

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南通医院亦更名为南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928年8月,南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再次更名为南通大学医科附属医院。

1930年,南通大学改称南通学院,医院改称为南通学院医科附属医院。

1937年8月,南通遭日军飞机袭击,南通医科附属医院迁至扬州,为抗日战争服务,随后又迁至湖南衡阳,并由军政部正式命名为军政部第七重伤医院。

1938年10月,日军在原医科附属医院开设“南通医院及护士、助产养成所”,12月改名为江北中央病院。同时在南门外江家桥1号征购土地,拟建新院。

1944年8月,新院落成,医院从濠阳路迁现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945年8月,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南通县政府接管南通江北中央病院及其分院,改名为南通县立医院。

1946年5月,南通学院购置原江北中央病院为医科附属医院。

1946年8月,南通公立医院董事会召开成立大会,医院同挂“南通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公立医院”两块牌。

1951年1月,医院解放初由市政府核定为私立性质,与南通专区中心卫生院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南通医院。

1952年8月,南通学院医科扩展为苏北医学院,医院亦更名为苏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6年9月,苏北医学院更名为南通医学院。

1957年8月,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成立苏州医学院,次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医院随之改称为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958年9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改为南通医学院,医院亦更名为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8年1月,与日本国半田市市立半田病院缔结为友好医院。

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1999年1月,被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2004年9月,由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机构设置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机构设置图

§ 服务理念

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一流的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科室设置

手外科眼科检验科普外科

骨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

肾内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

§ 科室介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手外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是国内综合大学附属医院中为数不多的独立手外科之一,是江苏省集手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医疗、科研和教学基地,是江苏省本专业内唯一的“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十大临床医学中心。这一学科是在中国手外科学界的老前辈、著名手外科专家侍德教授在六、七十年代开展手部创伤救治的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与了中国手外科的许多开创性工作,是《中华手外科杂志》的创办者之一。由现担任国际手外科联合会(IFSSH)肌腱外科委员会主席的国际知名的手部肌腱和骨关节外科专家汤锦波教授领导,进行手外科的各种疾病的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本科是以的手外科中重要而常见的肌腱损伤、腕关节损伤微创诊疗、周围神经损伤和手部复合损伤修复、为鲜明特色和重点攻关目标。在临床上诊治大量断指再植、手指再造和复合手部创伤。在这些领域中作出了国内乃至国际上颇有影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学科发展水平居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在肌腱和骨关节方面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在国际手外科界享有很高声誉。手外科以位于实验研究楼的手外科研究中心为基础研究依托,科室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有一批敬业的医护教学科研人员,病区可使用病床45张左右,并配有3个手外科专用手术室,有齐备的手术显微镜、手外科及显微外科器械设备,服务对象覆盖省内外。

眼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省白内障手术医师培训基地。现有医技人员60名,其中医生25名,教授2名,主任医师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1名,硕士12名,在读博士5名,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等多项工作。

眼科门诊硬件设施齐全,配备有世界一流的眼科检查、治疗设备,如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眼底血管造影、多波长激光机、科以人准分子激光机等。科室设有2个病区,床位50张,有独立的手术室,可同时进行5台手术,医疗服务覆盖省内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具雏形,2002年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5年成为南通市医疗卫生领域科研重点建设专科。2007年成为江苏省“科教兴卫”医学重点学科。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0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中级27名、初级13名,含博士学位2名、硕士及在读硕士14名、本科29名,2名同志分别在美国和日本深造,科内有硕士生导师3名,南通市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5名。

目前开展常规项目300多项,开展药物浓度监测及核酸定量等特殊检验20多项。累计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30多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立了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实验室管理工作迈上了自动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道路。

普外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建科近四十年来,十分重视科室的内涵建设,坚持医疗为重点、技术为核心、教学为基础、科研为龙头的建科方针,经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普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外科现拥有四个病区共计134张床位,已设立四个三级临床专科即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微创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并下辖肝胆外科研究所、普外实验室、胆道镜室。每年收治患者近5万人次,手术3千多例,门急诊量4.5万人次,治愈好转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普外科医疗实力雄厚,人材济济,现拥有教授、主任医师1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3名,讲师、主治医师11名,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7名,硕士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5名。

骨科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始建于1954年,历史悠久,是江苏省最早建科、最具实力的三大骨科中心之一。骨科人才辈出、梯队结构合理,既有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又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中青年专家和一大批接受专科正规训练的青年医师。现有正高4名、副高7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6人,硕士13人,国外深造回国者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在国际及全国、省、市学会担任领导职务者5人。另有40名护士,其中主管护师22人。此外还有3名专职实验室主管技师。

早在1981年骨科即为中国首批高教硕士授予权单位之一,并被交通部和江苏省批准为高级骨科医师培训基地,已毕业及在校研究生100多人,为全国及本省、市培养骨科医师350余人。1984年建立省属创伤研究室,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省重点临床专科,2002年再度被评为省重点临床专科。2003年批准为国家级骨科医师培训基地。2005年批准为药品食品试验基地。

§ 专科特色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手外科

手外科常规进行各种断指再植、手指再造、游离皮瓣移植和复杂手部创伤手术,如多节段断指再植、部分趾甲皮瓣移植、微小带血管皮瓣移植和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改良示指近节桡背岛状皮瓣移位术、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组合皮瓣拇指再造术等,成功率居国内先进行列。该科对手部肌腱损伤、骨关节损伤、腕关节不稳定、复合手部创伤修复的诊治和腕关节损伤的微创诊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晚期手部功能重建手术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对舟骨骨折的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和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对舟骨骨折的带血管蒂骨片移植、肌腱团填塞代替月骨、采用腕内局限性腕骨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腕部疾病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这些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开展以腕关节镜和磁共振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手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对掌大关节动力学和静力学的系统研究,改进了拇指功能重建的术式。并开发了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动物活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已进入临床适用阶段,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神经的免疫组化研究,开发和改进了临床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分辨方法,缩短了鉴别时间,提高了神经修复的质量。通过对神经断端微环境的研究,指导对神经断端缝合后微环境的调节,缩短了周围神经损伤愈合时间。

眼科

眼科设有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心、眼科激光中心、视光学特诊部和眼科整形等中心。眼科激光中心在苏北地区率先引进准分子激光机,已成功治疗近三万名近视眼患者。视光学特诊部主要采用医学验光技术,合理验光、合理配镜,并且有各种框架及镜片以供选择,由专人负责制片,立等可取。

眼科在江苏省内率先划分为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斜视弱视、眼表整形眼眶病、眼后段等专业组,各专业组既各有所长,组间又能相互协作。主要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穿透性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先天性青光眼的小梁切开术、眼前段再造术、玻璃体切除术、眼前后段联合手术、眼球内异物取出术、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眼眶肿瘤摘除、眼部整形手术、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除术、巩膜外冷凝或电凝加压手术、环扎术、硅油填充术等治疗复杂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尤其在疑难病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如小瞳孔、青光眼术后无前房眼等的治疗,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眼内炎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带虹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瞳孔成形术、闭合式虹膜根部离断缝合术等复杂性眼外伤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

检验中心始终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近两年,参加的全国、全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质评项目近百项,全部取得满分。已连续10年义务上门抽血服务,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南通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检验中心开展项目260多项,每天发出数据上万个。为了缩短化验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报告,检验中心工作无节假日。临床生化报告每天上、下午各发放报各一次,免疫、放免每天发出报告,这一举措走在全省前列。检验中心开展项目齐全,既有常规项目,也有PCR实时定量、器官移植及心脏瓣膜术后药物监测等高精尖项目。

普外科

普外科十分注重新手术、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常规开展各种特殊部位的肝癌切除术(包括第八肝段、中肝、尾状叶切除术),并在苏中、苏北地区首先开展同种异体背驮式全肝移植术,常规开展扩大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复杂的胆道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性切除术、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术,相继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脾切除、小肠肿瘤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等。率先在省内引进纤维胆道镜技术,目前共取石3千多例,获得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等多种奖项,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各种有效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其中改进的Hassab手术已完成300多例,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获得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目前所有三甲医院重点科室规定的手术,均可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常规施行。

骨科

2003年4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三级分科,成立了隶属于骨科的四大中心:即骨关节外科中心、脊柱外科中心、创伤骨科中心、手外科中心,共计160多张床位。

附院骨科能处理骨科脊柱、关节、创伤、骨病、肿瘤及畸形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近5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多项,填补了一大批省内、国内空白。治疗覆盖面遍及苏中、苏北、苏南沿江一带,许多远自新疆、东北等边远省份的患者也慕名而来。年床位使用率约93%,专科年门诊人数约38000人次左右,年出院人次2000多人,年接受转诊率26%,治疗好转率96.4%。

§ 学科优势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手外科

手外科首先提出屈指肌腱Ⅱ区亚分区,成为现国际上通用的“汤氏亚分区”方法,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肌腱和腱周结构修复质量的提高。通过系统的肌腱生物力学方法研究,首创6束肌腱缝合法,在国际上被称为“汤氏方法”。简化了肌腱缝合方法,增强了肌腱缝合强度。在省内和美国、英国多家医院推广和应用。手外科是中国最先开展对腕不稳定研究和治疗的单位。他们在系统测量正常人腕部放射线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腕不稳定的临床放射线学诊断指标,现已成为中国广为采纳的诊断基准。他们在临床上观察分析桡骨远端骨折这一常见损伤时的腕不稳定发生率和临床病程,指出同时治疗伴发腕不稳定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开展纠正腕不稳定的骨间韧带重建手术,是中国在腕不稳定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

手外科先后有医务人员担任国际YearbookofHandSurgery编委、《JournalofHandSurgery》英国和欧洲卷编委、《JournalofHandSurgery》美国卷审稿人、《JOrthopedicResearch》审稿人、美国JournalofHandSurgeryAssociate编辑,《骨科医学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在SCI期刊发表论著60余篇,参编大型专著8本,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科研成果10余项。

眼科

眼科在眼病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防盲治盲等方面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优势。科室配备有江苏省内唯一的眼科研究所,装备了世界一流的PCR诊断仪、细胞培养室、Leica病理切片机等设备和专门的眼科动物实验中心。近5年,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近三十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现代基础眼科学》、《现代青光眼手术学》、《现代眼科手术操作技术》等专著和《眼科学》 (科学出版社)、《眼保健与眼病预防》(高教出版社)、卫生部视听教材《结膜病》、 《角膜病》等教材,取得省厅科研成果12项。

眼科是“南通市青年文明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温馨服务示范科室”,“巾帼文明示范岗”,能为患者提供温馨、满意的服务。眼科还多次代表国家医疗队赴青海、海南、广西、安徽、内蒙等地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近万例,多次受到国务院、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省市政府的表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

检验科主攻方向为PCR与微流控电泳技术,近五年来承担或参加科研项目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8项、市级多项。近五年来获省科研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他奖项多项;主编专著12部,参编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中华级论文、SCI论文20多篇。2002年以来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普外科

普外科多年来已完成国家、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省厅新技术引进奖7项,市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中华级40篇;出版专著十多本。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省医学重点人才项目1项、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项、市、院级课题14项。先后主办和承办了多期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是江苏省卫生厅高级医师进修基地。

普外科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资深专家3人,省医学重点人才1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南通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

骨科

骨科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现与国际内固定协会、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涅狄格大学、Mayo医学中心、瑞士Basel大学及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院等著名大学以及国内多家大学建立了友好学术交流关系,频繁举行学术交流。屡次获文明科室、科技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 专家介绍

朱健华

朱健华,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衰、心律失常的诊治。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病诊治经验丰富。在心脏电生理及介入诊治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先后主持并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2002年以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5篇。

倪松石,呼吸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参与南通市和周边地区医院的疑难和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擅长支气管镜技术和呼吸机治疗。

主要研究课题为肺部感染和肺梗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04年以来完成市、院级科研课题五项,其中三项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鉴定,两项通过南通市科学技术局鉴定。课题四项。获南通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一等奖二项。共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SCI收录论文一篇。崔世维

崔世维,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2年南通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获硕士学位。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内分泌高血压、内分泌代谢性性功能障碍、不明原因低钾血症、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等的诊治。

主编或参编著作有:《肾脏病学》 、《内科学》、《内科免疫学》、《慢性肾衰竭现代诊断与治疗》、《内科疾病诊断思维程序》、《肾脏病现代诊断与治疗》、 《内科程序诊断》等。自1982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篇。

现任中华医学会南通市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南通市糖尿病防治质量控制中心执行主任,担任《临床肾脏病学杂志》特约编委、 《南通医药》编委。

§ 医院院训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训

院训:“大医精诚,以宏慈善”

释义:

“大医精诚”语出唐代医药名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之《大医精诚》篇,意为既“精”又“诚”者方成大医。精,指技术精湛。医乃“至精至微”之道,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为医德诚笃。为医者当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之“仁心”,“普救含灵之苦”。

“以宏慈善”取自清末状元、医院创始人张謇先生当年手书训词。宏,即宏大光扬。慈善,即仁慈善良,普济天下。“以宏慈善”昭示世人:医学乃慈善事业,办医者,当为民。

孙思邈素有“医圣”之名,张謇亦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他们博大精深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为医之真谛,而“办人民满意医院”的当今追求与先贤思想一脉相承。“大医精诚以宏慈善”之院训,不仅汲取了传统医学之精髓,亦秉承了张謇先生的办院理念,更表达了当今通大附院人的价值取向。

百年历史,厚重积淀,医乃仁术,唯此追求。“成大医以为民”的宗旨,成就了江海名院,也必将激励今人与来者,精业不倦,福泽百姓。

§ 医院院徽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徽

院徽释义:

(1)该标志以代表医院行业特征的“十”作为设计的主体,幻化为两颗相通相融交织在一起的心,象征着医护人员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寓意着医、患之间心心相映,共同缔造生命的辉煌。

(2)在图形处理上,将通大附院的拼音首写字母“T”作为创意元素,与“十”图形巧妙结合,充分体现出医院名称特点。“T”为“通”,表示医院生命通道的畅通和医患之间的沟通。

(3)该标志的双线线条巧妙地反映出医院位于濠河之畔、长江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同时又彰显出医院渊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通江达海的磅礴发展之势。

(4)标志的主色由蓝色和蓝绿色构成。蓝色着意稳重、宁静、严谨,蓝绿色着意温馨、乐观、活力,体现医院舒适的就诊环境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标志线条流畅,简洁明快,易于记忆、识别和实际应用。

§ 荣誉称号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2007年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38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82篇,SCI收录16篇,获科研项目31项。

作为苏中地区的医疗保健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基本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医院连续六年获省卫生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和省市文明单位,2007年又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连续五年(2003—2007年)获省卫生厅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第一名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首家政府授牌的“无红包”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江苏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授予“医院管理创新奖”;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