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湾皮影戏
释义

台湾皮影戏属潮州皮影系统,俗称皮猴戏或皮戏。在清代已经盛行於台南、高雄、屏东等地。据老艺人估计,清台湾皮影戏末台湾南部一带至少在百团以上,可见清代台湾南部皮影戏之盛。一般传统雕刻的戏偶大概在八寸至一尺之间,包括桌、椅、山水、楼阁、厅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因皮影戏是采平面透光原理,戏中的人、物概以正侧面显影,采绘画上写意手法构图。 台湾皮影戏所用的戏曲音乐称为潮调,因与道士作丧礼时的音乐很相似,一般人称之为「司公调」。 台湾皮影戏其实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戏的剧目,现存剧本大约有叁百本左右,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产。

§ 原始起源

中国影戏,包括手影戏、纸影戏及皮影戏三类。它起源于唐、五代,繁荣于宋、元、明、清,延续至今,成为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与表演等多项艺术之传统戏曲。

中国影戏之渊源,说法有四:其一是始于楚汉相争之际,张良于城楼用以迷惑敌人之设影;其二系始于西汉文帝刘恒之时,据称当时宫妃以桐叶剪裁人形,映于纱窗上表演,供太子游戏赏玩,后来形成皮影戏,陜西民间歌谣云:“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纱窗,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其三是汉武帝因思念去世之李夫人,希望能再见到她,于是召术士李少翁招其魂,少翁以皮影剪成李夫人之模样,于帷幕后面打上灯光,使台湾皮影戏汉武帝再见到李夫人倩影;其四谓影戏始于唐朝与五代间,斯时和尚做法事,将影人之影,当作死者之灵魂,荐亡超度。

影戏发展至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达、都市生活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文化娱乐繁盛,以及宋代话本之出现,促使唐、五代萌芽之影戏,迅速繁荣等因素,影戏已成为民间普遍的娱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诸门皆有官中乐棚,……元宵节过后,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可见影戏在当时相当兴盛。

近代中国影戏大致有北影与南影之分,北影以滦州影戏为代表,南影则以四川影戏为首。北影以驴皮和羊皮为主要材料,南影则以牛皮为主;北影操纵杆用菽秫,南影则用竹棍。至于影戏之类型,依地域细分则有秦晋影系(陜西皮影戏、河南西部和北部皮影戏、山西影戏、河北西部皮影戏和北京西城皮影、甘肃皮影戏、青海皮影戏、川北皮影戏)、滦州影戏(冀东皮影戏、北京东城派皮影戏和北京皮影戏、东北皮影戏)、山东影系、杭州影系(浙江皮影及上海皮影)、川鄂滇影系(湖北皮影、河南南部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湘赣影系及潮州影系等七大系统。

皮影戏也叫“纸影戏”、“灯影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戏曲。台湾皮影戏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类。传统的偶头多是侧面,单眼造型的“五分脸”,颜色只有红、绿、白、黑四色,如今,台湾艺术家将影偶改为双目,侧面的“七分脸”,甚至十分脸的正面戏偶,颜色也增加到十种,使影偶更加秀丽,效果更加逼真。在台湾,皮影戏又称“皮猴戏”,相传,它是随郑成功的军队传到台湾的。

据说,郑成功军队中有一位广东潮州兵,名叫“阿万师”,在军中表演皮影戏,后来,阿万师定居高雄县,组班在喜庆活动或迎神赛会上演出,皮影戏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之一。皮影戏是利用影子和台湾皮影戏光影效果來表演的一戏剧,是民眾調劑身心的娛樂,也常出現於寺廟慶典、節令祭祀的儀式中。皮影戏隨先民傳入台灣之後,歷經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民俗藝術的環節。本書深入淺出介紹台灣皮影戏的源流、發展、表演形式、皮影戲神,以及目前各皮影戲團的組織,同時比較台灣與中國皮影戲的異同,最後討論皮影戲的現況與未來,為皮影戲的發展提供一個可能的思考方向。

台湾皮影戏源自广东潮州,使用的音乐、唱腔至今仍然沿用广东的潮调,常用的乐器有:鼓、梆子、锣、椰胡、铙等,尽管乐器简化了,但是演奏效果仍然保持了原来的特色。

§ 名称与制作

影戏之流传极广,其名称与制作材料亦有不同。就名称言,除“影戏”及“皮影”外,尚有称羊皮戏者(山西、河南影戏);有称纸影戏或皮猴戏者(如广东潮州、福建漳州);还有称灯影者(青海)。台湾皮影戏俗称“皮猴戏”或“皮戏”,盖潮州称“皮猴戏”,台湾沿袭之,以其脸部侧面单目,状似猿猴之故。

台湾皮影戏皮影之制作材料,各地不尽相同,如滦州影戏之影人,使用驴皮(滦州影戏东派)或羊皮;浙江及青海影戏用羊皮;往昔的潮州影戏使用猪皮;亦有使用厚纸者。台湾无驴而有牛羊,而牛皮胜于羊皮,故多采牛皮。其制作方式,根据《台湾省通志.学艺志.艺术篇》所载:“牛皮厚而坚韧,雕绘之时,必须选择干燥之皮,先去其毛,再以砥石木棍,一再磨擦,使之平滑发光,然后韖之至半透明,始可将影人图案,贴在皮上,以针刺画轮廓,后用尖利小刀,切成人形;雕刻五官、冠裳、施以各种颜色,暂以重量之物压平,以防发生其皱纹,待其干燥,再以掌蘸桐油,遍擦皮面,使之浸透皮中,即可告峻。”为使戏偶能自由活动,全身须分头、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别制作,再系以铁丝或麻丝。此外,尚须加上操纵杆,俗称“尪仔筷”,数目视脚色而定,如女性脚色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态,需使用三支操纵杆,可见皮影戏之戏偶制作过程相当繁琐。

§ 发展与现况

台湾皮影戏源于大陆,根据邱一峰的研究,其说法如下:

(一)潮州艺人阿万师,随郑成功的军队来到台南,清兵入台后,阿万师避居高雄弥陀,传有弟子五人。台湾皮影戏

(二)皮影戏是两百多年前,从大陆北方经广州,许陀、马达、黄索等人由潮州传到台湾南部,在凤山、冈山一带广为流行,北限是北二层溪,南限于下淡水溪。

(三)太平天国年间(一八五○至一八六五),由海丰、陆丰、潮州、汕头一带,传至福建诏安、漳浦等地,后来再传到台湾。

(四)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初年,许陀、马达、黄索等人由闽南将皮影戏带到高雄、屏东。

(五)百余年前,从广东潮州一带传到台湾南部,盛行于冈山和凤山一带,在北二层溪以南、下淡水溪以东的村落中,拥有广大的农民群众。

由以上可知,清代台湾南部皮影戏已相当兴盛。

台湾皮影戏唱腔以潮调为主,剧情多采自历史传说与民间轶事,皮影戏艺人通常在民众酬神或喜庆(如婚礼)时应邀演出。演出场地通常在寺庙前空地或请主住宅前庭;剧团人数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间,但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负责乐器伴奏及帮腔。

清末民初,华北各地因白莲教起义,清廷遂认为皮影艺人用纸人兴妖作乱,并捉拿艺人,日据之前,台湾皮台湾皮影戏影戏艺人并不组团定名,仅以艺人名字及其居所所在地称之,一般认为此种情形,可能与清代对皮影戏的抑制有关。日据之后,皮影戏与其它剧种一样,不得正式演出,仅大社“三奶坛皮戏团”因参加当时日人控制的台湾演剧协会,演出“皇民剧”,始能继续演出。

台湾皮影戏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类。传统的偶头多是侧面,单眼造型的“五分脸”,颜色只有红、绿、白、黑四色,如今,台湾艺术家将影偶改为双目,侧面的“七分脸”,甚至十分脸的正面戏偶,颜色也增加到十种,使影偶更加秀丽,效果更加逼真。

§ 戏曲剧目

台湾皮影戏台湾皮影戏的内容多源自我国的传统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例如《火焰山》 、 《郑三宝下西洋》 、 《哪吒闹海》 等等。剧目分为文戏与武戏两类。文戏唱腔多,节奏慢,戏偶动作细致;武戏剧情紧凑,场面热闹,相比之下,更讨观众喜欢。

影戏所用之音乐,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诗赞词;明代滦州影戏是用木鱼念经式的宣卷,后加上弋阳腔(高腔),到清初雍正年间改用笛子伴奏,腔调上结合了昆腔的成分;清中叶之后,所用的乐器已有锣、鼓、钹、横笛、手板、唢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响盏,而以南弦子为主要乐器。但目前皮影戏剧团为节省人力,一般仅使用单皮鼓、锣、铙钹与椰胡等乐器,后场甚至精简至锣、鼓与弦等三人。

各地影戏唱腔亦不相同,山东影戏唱大鼓与坠子;陜西分成道情、汉调、秦腔与其它曲艺等流派;山西、河南采用梆子;江西影戏则使用汉调或花鼓;湖北以汉调为主;浙江影戏用高腔、乱弹、徽调为主;台湾影戏使用潮调台湾皮影戏(或称师公调);演唱之曲调有一江风、一枝香、下山虎、山坡羊、昆山、风入松、风入院、香柳娘、奏黄门、哭相思、驻云飞、驻马听及锁南枝……等,每一曲调再分头板与二板,头板之曲调转折较多,二板则较为顺畅而易学。

皮影戏之剧目,以文戏唱曲较多,如《高良德》 、 《孟日红》 、 《师马都》 、 《蔡伯喈》及《苏云》等;武戏唱曲较少,场面则较为热闹,有 《西游记》 、 《狄青平南》 、 《孙膑下山》 、 《薛仁贵征西》 、 《薛仁贵征东》 、 《济公传》 与《郑三保下西洋》等剧。

§ 戏曲唱腔

台湾皮影戏唱腔以潮调为主,剧情多采自历史传说与民间轶事,皮影戏艺人通常在民众酬神或喜庆(如婚礼)时应邀演出。演出场地通常在寺庙前空地或请主住宅前庭;剧团人数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间,但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负责乐器伴奏及帮腔。

§ 剧团介绍

目前,台湾省还有6个专业皮影戏剧团,其中5个在高雄县,高雄县由此成为台湾著名的皮影戏县。1993年,高雄台湾皮影戏县冈山镇成立了皮影戏馆,负责皮影戏的宣传推广工作,戏馆组织戏团巡回演出,开设皮影戏研习班,把影偶制作引入小学生的手工课,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几经时空递变,目前台湾皮影戏团仅存高雄县境五团:大社乡的“东华皮影戏团”与“合兴皮影戏团”,冈山镇的“福德皮影戏团”,以及弥陀乡的“永兴乐皮影戏团”和“复兴阁皮影戏团”。此外,台北的“华洲园”原为一布袋戏班,于近年成立“华洲园皮影戏团”,曾学艺于大陆。

§ 东华皮影戏团

“东华皮影戏团”原名“三奶坛皮戏团”,早年由张状创立“德兴班”,为台湾知名皮影剧团。日据时代仍能公开演出,为“第一奉公团”;光复后,张德成将之更名为“东华皮影戏团”,改良皮影艺术,并创新剧本。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七年间,张叫、张德成及张建国祖孙以《西游记》与《济公传》于台湾各地戏院演出,备受欢迎。张德成(已故)曾多次率团至菲律宾、日本及美国等地演出,于一九八五年获“教育部”“第二届民族艺术薪传奖--传统戏剧类”个人奖。目前该团已传至张榑国。该团之影偶以放大尺寸,色彩绚丽为特点,剧本亦多所创新。

§ 复兴阁皮影戏团

“复兴阁皮影戏团”原名“新兴皮戏团”,一九一五年,张命首随吴天来、吴大头,李看与张着学习皮影戏“上四本”。一九三九年,许福能(二○○二年七月逝世)拜张命首为师,一九五五年与其女张月倩结婚,四年后主掌“复兴阁”。许福能擅前后场,长于文戏《蔡伯喈》与《苏云》等剧,一九六九年开始致力推广皮影戏,足迹远达欧、美,一九八六年荣获“教育部”民族艺术薪传奖,曾至法国等地公演,一九九一年又获该奖项团体奖。许福能无传人,后场艺师许福宙及许从,均为张命首之得意门生。

§ 合兴皮影戏团

“合兴皮影戏团”原名“安乐皮戏团”,创始人为张良,后传至张开,再传张古树。张天宝于十三岁随父张古树台湾皮影戏习艺,擅唱曲与口白;并以看风水及理发为业。张天宝之四叔张井泉长于锣鼓。张天宝致力于皮影戏剧本之搜集与保存,功不可没。张天宝于一九九一年辞世后,由其子张福丁主持团务,其叔张春天负责前场,另聘林清长与林连标兄弟为后场乐师。该团经常搬演《南游记》与《封神榜》等剧。

§ 永兴乐皮影戏团

“永兴乐皮影戏团”,创始人张利与其团员早年奔走于各乡镇演出,擅文戏,但未使用固定团名。张利之子张晚,擅文戏《蔡伯喈》与《苏云》 ,武戏《薛仁贵征西》与《薛仁贵征东》 ,于一九七八年正式命名“永兴乐皮影戏剧团”。张晚传子张做(长于胡琴)与张岁,张岁并拜蔡龙溪、宋猫、林文宗等人为师,兼擅前后场,以演出《六国志》 、 《五虎平南》及《封神榜》而驰名。该团为典型家族皮影剧团,目前有张振胜、张福裕、张新国及张英娇等人从事祖传事业,不乏后继之人。

§ 福德皮影戏团

“福德皮影戏团”,创始人林文宗早年随永安艺师习艺,谙前后场,长于武戏与扮仙戏。该团于日据时代被编为“第二奉公团”,相当闻名。林文宗于一九五七年去世后,其子林淇亮曾中断演出,近年与张天宝合作,并开始提倡皮影戏艺术。

§ 华洲园皮影戏团

“华洲园皮影戏团”,负责人林振森又名林阿三,一九六○年代开始演戏生涯,一九六九年与友人合伙,于台北创立布袋戏团。一九八七年起,林振森夫妇于四川、河北、陜西与福建等地观赏木偶戏、皮影戏,兴起学习皮影戏之念头,学成后遂于一九九三年成立“华洲园皮影戏团”。该团成员除林振森夫妇外,其三名子女、林振森之妹林美玉、外甥女吕幸玲,以及友人辜文俊,均为基本成员。目前该团演出之剧本,着重具教育意涵或富有民间趣味之简短故事,未来将呈现更多丰富的民间传奇、历史小说及神话故事等改编之剧目。

§ 相关词条

皮影戏   东华皮影戏团  合兴皮影戏团   福德皮影戏团

§ 参考资料

http://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9871/Uzhanglx/A355024.html

http://www.e-museum.com.cn/dmsa/entertain/shadow/65944.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