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圣婴现象 |
释义 | § 词 反圣婴现象气候乱了套極凍 降雪 2011年1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今天表示,由于海水趋冷的反圣婴现象(LaNina)特别强烈,加剧了澳洲暴雨和洪水灾情。 NASA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Center)的海洋学家埃达米克(David Adamec)表示,由于热带气旋骤雨所致,加剧澳洲东部昆士兰省(Queensland)的降雨量,水患程度是百年来仅见。 「反圣婴现象对太平洋信风的直接影响,就是丰沛的降雨量,并使得热带澳洲地区今年降雨特别多。」 NASA透过卫星图片观察天气型态,显示去年11月及12月反圣婴现象强烈。 反圣婴作祟 东京连28天干燥警报 2011/01/27 受到全球反圣婴现象影响,全球各地都有暴风雪天气,倒是日本太平洋沿岸气候非常干燥,东京已经连续28天,发布「干燥」警告,NHK气象主播:「干燥警告到今天,已经连续28天,是过去(近44年)的第三高,而且和第一、二名的共通点,刚好都是反圣婴现象发生的时候。」 全球的反圣婴,让日本海沿岸雪下不停,太平洋沿岸则是干到拉警报,天干物燥,不只让火灾件数跟着变多,日常生活中还要小心突如其来的静电。民众:「很讨厌突然被电到。」反圣婴现象持续影响,估计到了春天,这样的干燥气候才会慢慢趋缓。 § 反圣婴现象 反圣婴现象(西班牙语:La Niña),又称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和圣婴现象相反的现象,因此用西班牙语圣婴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的阴性名词拉尼娜(La Niña)来代表,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词专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稣),拉尼娜是「女孩」的意思。 § 成因 圣婴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反圣婴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公分,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尔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圣婴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反圣婴现象。一般反圣婴现象会随着圣婴现象而来,出现圣婴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反圣婴现象,有时反圣婴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1949年-195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2年、1973年-1975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09年初、2010年7月至今都发生了反圣婴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84年-1985年、1992年至1993年、1995年-1996年,2006年年头发生的反圣婴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暖化的趋势,反圣婴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因全球暖化造成北极冰川融化,冰冷淡水流经大海进而造成反圣婴现象,近几年2009年至2011年造成冬天暴风雪频繁 § 影响 反圣婴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会比正常偏南和偏西。 有趣的是,反圣婴现象一但出现时在北大西洋的飓风也会异常活络。例如: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就出现罕见四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依序分别是:埃米莉、卡崔娜、瑞塔、威玛并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员惨重伤亡和房屋财产损失。另外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又出现两个一样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分别是:狄恩和费理克斯。 预测方法 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和澳大利亚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叫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震荡指数」(SOI),红色线代表月涨落情况,蓝色代表年度平均涨落情况。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大利亚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圣婴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温度增高,比往常更潮湿,发生反圣婴现象。 § 圣婴-南方振荡现象 圣婴-南方振荡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以下同),为圣婴现象(或译圣婴现象)与南方振荡两种自然现象的合称,属于一种准周期气候变化,影响范围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 名称 早期学者以为两现象各自独立,但近年来的研究渐渐阐明其关系、是一体的两面,故以圣婴-南方振荡现象称之,学界一般通用缩写ENSO。 § 圣婴现象 东太平洋渔民很早便发现每隔数年,该地的海水就会异常升温,一带的渔民用以西班牙语称呼此种异常气候为「El Niño」(音译:厄尔尼诺)意为「男婴」或「圣婴」,因为此种气候现象通常于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而相反的现象称为「La Niña」意为「女婴」,或译作「反圣婴」。 海水变暖的范围主要为太平洋东部与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圣婴情况(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圣婴事件(episode)。 南方振荡 南方振荡为圣婴现象在大气的对应关系,不过早期学者并不暸解这点。所谓的「振荡」(oscillation)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处之气压变化,最早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Gilbert Walker)于20世纪初期发现并提出。 南方振荡的强度由所谓的「南方振荡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评估之,也就是选定大溪地与澳洲达尔文两地作为东、西太平洋的代表地,指数指出了两地之气压差距。当圣婴现象时其值为负,意指大溪地(东)气压低于达尔文(西)。 § 成因 ENSO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涌升流)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ENSO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度尼西亚与澳洲气压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信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 影响 ENSO规模显著的年份: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但规模较小的年份: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7、2009-2010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它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ENSO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圣婴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 同时,ENSO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特别的是,在圣婴现象发生当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 例如: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当年就曾出现十个威力达到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在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也出现两个等级最高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琳达和飓风盖勒摩。 1997-1998年的长江洪水可能不是圣婴现象,而是反圣婴现象。否则2010年的长江洪水如何归类呢?2010年7月下旬长江上游发生7万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比1998年6到8月间63,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要大;2010年6月份长江中下游一些主要支流发生超历史性洪水,下游水位甚至比1998年同期水位偏高。 气候乱了套 CNN:太平洋反圣婴现象半世纪最强(2011/01/16 00:06) 洋流温度上升 北极夏天恐无冰 :2011/01/28 13:19 (路透奥斯陆27日电)研究显示,北大西洋有道流入北极海的洋流,水温至少是2000年来的新高,显示全球暖化可能让北极在夏天成为无冰地带。 科学家表示,最近几个夏天,流经格陵兰(Greenland)和挪威群岛斯瓦巴岛(Svalbard)之间的墨西哥湾流(Gulf Stream)北端,平均水温为摄氏6度,高于古罗马时代或中世纪时期的自然最高温。 研究领导人、德国梅因斯科学暨人文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Literaturein Mainz)的史匹哈根(Robert Spielhagen)告诉路透:「这个温度比过去2000年都高。」这份研究刊登于明天的「自然」(Science)期刊。 根据弗拉姆海峡(Fram Strait)沉淀物里的微生物重建分析,这道洋流的夏天平均温度,在1890-2007年间为摄氏5.2度,在之前的1900年间是摄氏3.4度。 这项发现再次显示,人类的活动正加速现代暖化。 § 概述 反圣婴系为圣婴( El Nino ) 之相对词, La Nina一词源自西班牙文,其意为女婴。两者相关 均是指在赤道东太平洋区域,海温及洋流之异常变化现象。以赤道南北纬 5°西经90°至150°间为观测范围 (即 Nino 3 区域),并使用5个月海面温度之移动平均值作计算,若高於气候标准平均值 0.5 C时视为圣婴现象,若低於气候标准平均值 0.5°C 时则视为反圣婴现象 ( 参见Kevin E. Trenberth , 1997;" The Definition of El Nino ", Bulletin of the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 78, No. 12,p.2772 )。一般正常气候下,热带太平洋东部之气压场高於西部,此一东西压力差异,产生热带东风带,并带动东太平洋之洋流西行,在反圣婴现象时期则是特别犟化其海温之对比。使得以上现象益为犟烈,因为海水温度之变化是影响大气气候变动之重要因素之一,是以在圣婴时期之异常气候情况可能呈现反常之凉夏或暖冬,但在反圣婴时期则可能变为加犟四季之特性,即是热夏与寒冬。 § 这里创新纪录2011年反常的气温和天气 "雪前雷" 南京就曾经出现过"雪前雷" [2011-02-10] ,但是像这样的"雪中雷"绝对是气象史上极小概率的事件!古人将节气中惊蛰的雷归为春雷。…在2月9日,南京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雪前雷",此后年前的持续雨雪天气也印证了这句谚语。 “倒春寒” 经过数周反常的气温和天气后﹐加拿大全境正遭受一场强劲的“倒春寒”袭击。中新网温哥华[2011-02-17]狂风﹑冻雨和暴雪从东到西﹐由北至南﹐波及加东加西各大城市… “二月二”与惊蛰19年一遇 [2011-03-07] 下次“相逢”2030年惊蛰巧逢“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3月6日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这一天,江西各地洒落绵绵春雨,气象预报称,降雨时或伴有雷电,春雷声声惊醒蛰虫,仿似预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民俗专家称,今年农历“二月二”,巧逢“惊蛰”节气,属19年一遇,下次“二月二”与“惊蛰”“相逢”时间在2030年3月5日。 [2011-03-06]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梅联华表示,根据计算,今年的农历“二月二”巧逢惊蛰节气,上一次惊蛰巧逢“二月二”出现在1992年3月5日,今年出现在3月6日,下一次出现就是在2030年3月5日。 梅联华说,在民间农历二月初二,象征着天上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预示着这一年的好收成。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还把二月初二定为“春龙节”。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冬眠动物开始苏醒。按照《中国天文年历》,当天早晨6时30分起,我们便步入“惊蛰”节气。顾名思义,此节气意即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动物。民间谚语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它们遇到一起并不奇怪,但很有意思,每隔19年才会遇到一次”,梅联华解释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历和西历历法计算不同。“二月二”是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 另据气象部门预测,当天江西各地将出现明显降雨,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降雨时可能伴有雷电。 惊蛰时节,中原大地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份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主好年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气象规律。(完) 湖北现50年一遇大旱 汉江武汉段逼近枯水位[2011-05-20] 5月19日,汉江武汉段受持续干旱影响,大面积河床裸露。近日,湖北遭遇50年一遇大旱,长江和其最大支流汉江的水位持续下降,武汉段水位已逼近15米枯水线。图为5月19日,汉江东西湖段,受干旱枯水影响,汉江沿岸河床毕露宛如沙漠。 漢江沿岸河床畢露宛如沙漠 汉江沿岸河床毕露宛如沙漠 http://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4459/ 鄱陽湖變成了一片草場 《锐词报》第44期:长江大旱 鄱阳湖变草原 长江大旱下,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草原,庐山瀑布等人文景观消失,“明祖陵”露出水下城墙一角……我们共同祈祷,旱情结束,风调雨顺,一切安好。 http://www.hudong.com/z/c/ruicibao044/index.html 中科院专家:长江中下游大面积干旱是百年一遇[2011-05-29] 连日来,江西省强降水较少,干旱现象仍在持续。5月29日,在毗邻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往年每到汛期,这里就成了“孤岛”,出行只能靠船,如今湖水大面积干涸,在南矶乡向阳村里的一口河塘也已经干涸,裸露的河床已经干裂,不少死鱼滞留在河床上。当地向阳村村民万美玉表示,她从未见过这么干旱的天气,很多村里的老人都未曾见过,“今年特别干旱,河塘因灌溉农田都干涸了”。图为河床土块已经开裂。 中新社南京6月1日电 (记者 朱晓颖)1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宇炜再次启程前往鄱阳湖。他临行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长江中下游大面积干旱,可以说是百年一遇”。 陈宇炜长期研究鄱阳湖湿地系统,是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站长。今年旱情发生后,每隔一周,他就会去湖里调研。陈宇炜表示,长江中下游一带有气候记录,也就是辛亥革命前后,距今百年时间,在春夏之交的这个季节发生大面积干旱,这是记录中没有过的。 “今年发现旱情苗头是在4月”,陈宇炜说。但按照惯例,每年4月谷雨节气时降雨补充江河水源,4月到5月长江里会有“桃花水”。“到今年4月,长江‘桃花水’也没来,5月到6月洪水期会不会如期而至,现在也不知道”。 陈宇炜说:“上一周,鄱阳湖水位就出现上涨,最枯时水位不足7米,现在应该达到10米以上,或许是三峡放水使水位抬高,也可能是前几日雨水汇集到湖中,总之是个好事。” 旱情对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有何影响?他表示:“根据调查结果,今年作物生长状况比往年要差很多,大概差50%左右。动物生存环境也受到影响。举例来说,往年鄱阳湖整个冬天都有江豚活动,到5月一般就看不到江豚了,但上周我去湖里,居然还看到江豚。这可能是旱情使鄱阳湖活动范围减小、长江水位下降,江豚还一时无法回到长江中去。” “我个人认为,今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的旱情,是全球极端天气气候所致,我更倾向于(其原因)是自然过程,过去人类活动是否对其有影响,这不能妄下定论,一切都需要科学数据和分析作支撑”,陈宇炜说。 按惯例,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长江流域将逐步进入梅雨季节。梅雨是否会“浇灭”长江中下游之“渴”,陈宇炜认为:“往年也曾出现过‘枯梅’、‘空梅’的情况,所以很难预测”。 (责任编辑:郑顺财)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601/393283.html 我国最大淡水湖遇严重旱情 河床变草原 [2011-06-02] 5月31日,因水位持续下降,在鄱阳湖星子段一处干裂的河床上,几条小鱼缺水死亡。今年以来,江西降水持续偏少。1月1日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排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其中赣北赣中有59个县(市)降水量突破历史最低值。6月1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31米,较前一天下降了0.13米,这是自5月26日以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连续第6天下降。至此,5月以来几场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提升作用已全面结束,干渴的鄱阳湖急需新的有效降水。 “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征。目前,鄱阳湖正在经历严重的旱情。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 魚兒失去產卵地 鱼儿失去产卵地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美国中南部从[2011-05-21]开始,陆续出现龙卷风,光是这个月,就出现超过180个,其中密苏里州一个小镇,在短短几分钟内遭到重创,至少有232人失踪,目前只找到125具遗体,今天有更多民众拍摄的影带曝光,从画面不难想象龙卷风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说,今年春天已经发生超过1200起龙卷风,数字是平常的一倍。 2011/05/26 13:48 美国中部今年有龙卷风魔咒,这两天又至少15人死亡,奥克拉荷马州以及密苏里州饱受折磨,辛苦建立的家园,在一瞬间就全毁,有的人受不了,决定要搬回老家纽泽西,龙卷风的可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更新日期:2011/05/26 22:16一天69起龙卷风美国中西部重创,奥克拉荷马州地方电视台,实况播出了龙卷风卷走联结车,车体瞬间化成碎片的画面,驾驶摩里森的父亲马上认出,这是儿子开的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驾驶摩里森生还了,只有手臂骨折。奥克拉荷马州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龙卷风,把联结车甩得半天高,所到之处房舍全都夷为平地,造成一人死亡,还有多人失踪,其中包括一个三岁男童。这名妇人跟其他十五个民众,躲到只能容纳六人的小地下室避难,终于逃过一劫。 (根据 楼上 ,2011年很大机会像1999年甚至超越1999年) http://www.hudong.com/wiki/%E5%8F%8D%E5%9C%A3%E5%A9%B4%E7%8E%B0%E8%B1%A1 7月1日,广西忻城县北更乡受强降雨袭击引发山洪,地处低洼地带的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被洪水围成“孤岛”,全乡有14个村遭遇水灾,乡政府所在地2600多人被洪水围困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0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0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1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1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2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2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3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3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4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4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5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5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6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6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7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7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8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8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9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9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10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10 廣西忻城縣北更鄉遭遇降雨襲擊11 广西忻城县北更乡连日来遭遇长时间强降雨袭击11 http://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5552/12/ 2011/09/01 04:11 气象局昨天解除今年第一个侵台台风「南玛都」海陆警报,南玛都发布陆警时间从八月二十八日到三十一日共四天,累积降雨多达一○四○毫米,破了恒春测站一八九六年设置至今的纪录;上一回恒春出现这么多的降雨量,是二○○九年莫拉克带来的七百三十二.五毫米和二○○五年海棠台风带来的六百二十五毫米。 由于南玛都先在台东大武登陆,地形加风向,让恒春先吹西风再吹西南风,加上南玛都出海后在台湾海峡打转,风向不断把台风外围的残留云系带进恒春,雨带就一直挂在恒春及恒春外海,因而雨势不断。 屏東四重溪潰堤 屋懸空 人驚恐 屏东四重溪溃堤 屋悬空 人惊恐 流经车城温泉区的四重溪受到南玛都台风夹带豪雨影响,水位暴涨,滚滚洪流在光复桥一带直冲堤岸,造成南侧堤防溃决十余公尺,岸边温泉路二之二号民宅地基被淘空,房屋随时有被冲毁的可能,附近住户为之惊恐,连夜迁住他地。 董姓受灾屋主说,「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没见过这种恐怖的景象,莫拉克也没下这么多雨,这次真的被四重溪的洪水吓到了。」 中央气象台消息,热带低压“南玛都”在我国福建省境内明显减弱,中央气象台于8月31日17时对其停止编号。 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南玛都”减弱后的热带气压31日08时位于北纬24.8度、东经118.8度的福建省沿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6百帕。预计,中心将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强度继续减弱。 “南瑪都”路徑圖 “南玛都”路径图 未來24小時降水預報圖 未来24小时降水预报图 受“南玛都”和西南季风云系的共同影响,8月31日08时至9月1日08时,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东海西部以及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湾沿海将有6~7级大风;浙江东南部、福建大部、广东东部、江西中南部、台湾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东南部的局部有大暴雨。 南玛都是今年2011-8-28 第一个侵台的台风 太平洋东边海温今年有轻微的反圣婴现象 仍有反圣婴特征,导致秋季台风生成偏西的机率… 资料来源: 2011-09-01 01:59 中国天气网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901/562373.html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牛年走台风,雨大得离谱... ...“眼睛”周围的损害 1112-00 9月5日(星期一)8:00,53分钟 东部地震的一半,12号台风袭击日本增加了通过国家防灾日灾疏散演习的认识,以及现在是晚上4,超过80人的纪伊半岛附近,一名失踪人死亡进进出出,救援在山上,仍然确保灾民已经很难。盲目台风带来的具体功能超过中央火暴1800毫米暴雨缓慢或无纪伊半岛。专家,如为每个村的住房,指出了详细的措施的必要性。第12号台风是慢,因为他们要获得高的压力和高压悬垂日本太平洋海上封锁,是由巨大的眼睛的特点进行了围绕中心甜甜圈。通常情况下,风暴眼的大小大约是30-100公里。但这次日本的做法,以保持强大的力量,范围约150-200公里。四国和中国,因为眼睛的通道仍然比较弱风,围绕发展反向,在暴雨造成的环形云蔓延依赖于纪伊半岛。减慢,造成大损害雨持续时间长。不到10英里到人快步走,慢慢就好了,期间流入了附近的纪伊半岛的温暖潮湿的空气中大量附近的台风。变强上升气流击中南部纪伊山脉的山坡延伸,从东到西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下一代的积雨云。在村庄,奈良县北山,达到自5月4日下午4:00,在8月30日下午6:00第一下来,每年的总平均降雨量在东京市中心(1528.8毫米)总雨量1808.5毫米超越。 和歌山密集搜索未知的受害者可循,奈良 - 第12号台风,27人死亡 9月05日(星期一)22:05分 第12号台风严重损毁和歌山县的暴雨,奈良县,在5日举行,居民继续寻找那些在山体滑坡等失踪。两个县是一个21人死亡总,不知道49的下落。还有的地方被切断的道路,警察和消防部门,并通过自卫队创造活动得到困难。 这次台风破坏,死亡27人,其中包括两名在全国县,已经失去了多达53人。作为第23号台风在自2004年10月发布台风受害者死亡95人是最糟糕的。 6楼倒塌的山体滑坡的房屋在5月4日清晨,造成一个在田边,和歌山县Fudono以来一直失踪清晨四个人五天搜索超过50人,包括警察和消防部门恢复。在全省13人,除了Nachikatsuura已失踪六人的新宫市,和歌山县警方已对约180框架中的市长越来越多的人从府支持搜索県警。 野尻十津川村3日晚在奈良,这两个与河流应填写外地房子塌了塔不知道以前的七下落。在村内已经失踪三个其他人,早上五,1男子的尸体天,被发现。到乡村道路支离破碎,山体滑坡,其中后面的情况不能支持这样的自卫队部队抵达。 县内五条还一人死亡,有11人获得了接触过。相关文章] [ 关东甲信越天气预报局部网络泡沫网络泡沫天气预报时事东北北陆天气预报达康时事达康在东海地区天气预报叽叽叽叽天气科网天气近畿 Talas 0 台風猛威 道路寸断…和歌山、3600人超孤立 台風猛威 转载自 http://headlines.yahoo.co.jp/hl?a=20110905-00000103-san-soci.view-000 Talas 强台重创日本 27死54失踪 更新日期:2011/09/05 04:21 降下豪雨 50多万居民撤离 强台「塔拉斯」(Talas)侵袭日本,连日豪雨重创本州岛西南端的纪伊半岛,至4日晚间截稿为止已知有27人死亡、54人失踪,50多万居民被强制或劝告撤离家园。纪伊半岛72小时内的降雨量,在50处观测地点有26处创观测史上新高,洪水造成土石流及河川泛滥成灾,许多民房遭洪水冲走,道路柔肠寸断。自卫队已出动抢救,内阁府也于4日晚间成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全力救灾。 土石流压毁房宅 自卫队抢救 「塔拉斯」3日下午通过日本四国地区,从冈山县登陆本州岛,4日横跨日本西部后进入日本海北上,台风威力虽已减弱,但由于以每小时10公里「龟速」移动,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气,造成和歌山县所在的纪伊半岛、近畿到东海等大范围地区降下豪雨,8月30日以来累积雨量已突破1800毫米。3日深夜发生山崩及溪水暴涨、冲走民房的奈良县十津川村,累积雨量达1303毫米;和歌山县田边市累积雨量也达1089毫米,4日凌晨引发土石流压毁数栋房宅。三重县大台町累积雨量1519毫米,也传出土石流压毁住宅、造成伤亡的灾情。 日本「读卖新闻」于4日晚间10点半(台湾时间晚间9点半)统计,受台风及豪雨侵袭的9个县中,已造成27人死亡、54人失踪。奈良、和歌山和三重等县,4日已由地方政府向自卫队提出救援申请,但因天候恶劣,再加上道路、桥梁中断,救灾工作十分困难。 另外,在豪雨冲刷下,位于京都的观光名胜、列入日本国宝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京都二条城东大手门围墙,出现一块长15公尺、宽1公尺的剥落。同样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和歌山县熊野那智大社,所在地的那智胜浦町也传出町长妻女遭大水冲走的悲剧。 该町町长寺本真一连日坐镇公所指挥救灾,留守家中的妻子和女儿,却因那智川暴涨,连人带屋被洪水冲走;令人唏嘘的是町长女儿的遗体4日被寻获,而当天原本是她订婚的大喜之日。 § 反圣婴现象气候乱了套 泰國洪災肆虐 近200工廠關閉2011年10月9日_int_0017M 泰国洪灾肆虐 近200工厂关闭2011年10月9日 2011年10月9日 (路透曼谷9日电)泰国官员今天表示,泰国中部阿育他耶省(Ayutthaya)内将近200间工厂因洪灾被迫关闭,包括日本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所经营的工厂;且洪灾有可能将于本周威胁曼谷。 泰国防灾中心指出,自7月底迄今已有约261人死于水灾相关事故。泰国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波及230万人。 工业部长万那拉(Wannarat Charnnukul)告诉路透社,由于淹水高达约5.1公尺,阿育他耶省洛察纳工业区198间工厂被迫关闭。」 世纪洪灾逼近 曼谷严阵以待 2011年10月13日 最近要到泰国的旅客要注意啰!受到猛烈降雨影响,泰国已经连续3个月淹大水,造成至少280人死亡,而现在,洪水逐渐逼近首都曼谷,因此外交部已经将曼谷和其它灾区列为橙色旅游警戒,非必要绝对不要前往。 大雨下个不停,曼谷市民的心情也七上八下,因为当局警告,洪水就要来了,从7月以来,泰国北部山区就因为长时间大量降雨,爆发洪水灾情,整座城镇泡水的景象一再重演,但现在这股洪流,即将顺着昭披耶河冲向下游的曼谷市区,而且更惨的是,15日到18日刚好碰上大潮,洪水水位恐怕会非常惊人,风声鹤唳之下,曼谷市民纷纷到超市囤货,米、泡面、瓶装水,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 这场延续3个月的洪水,号称是泰国半世纪以来最大洪灾,不只造成超过800万人受灾,大片工业区也全泡汤,画面上几百辆汽车就这样报销,泰国财政部长估计,整体经济损失直逼590亿台币,等到洪水入侵曼谷,灾情恐怕还会更加惨重。(李汉威综合报导) 曼谷北部局部淹水2011年10月21日 下午9 58 恶水侵袭 泰国首都曼谷北方市郊蓝细(Rang-sit)已遭洪水侵袭,街道成河道。台商忧曼谷也难逃水患。罗凡勇摄 水淹曼谷 水淹曼谷 防水淹曼谷城 泰筑堤保机场市中心 2011年10月14日 东南亚水灾,目前淹水面积,将近6个台湾大!泰国政府力保首都曼谷,紧急在曼谷东方还有北方郊区,赶建3道防洪堤防,限期3天内完成,国际机场和商业中心区是2大反洪重心,因气象专家预计,大水将在这个周末进入高峰,希望阻止水淹曼谷城,外交部也将旅游灯号由黄色提升为橙色,呼吁国人要高度小心,避免非必要的旅行。 曼谷运河上,泰国海军随时待命,面对半世纪以来最惨烈的大水灾,商业区还有国际机场,成了泰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位于大曼谷生活圈中的「巴吞他尼府」,经过洪水一整夜侵袭,现在水已经淹到大人的脖子那么高。泰国灾民:「我只能任由水流进屋子里,大水挡都挡不住。」 洪水来势汹汹,预计将在本周周末来到高峰,曼谷郊区,人们只能靠小船代步。CNN主播:「在曼谷的市郊,您可以从画面中看到,男孩正推着船,船上载着他的小狗。」 为了不让首都遭殃,泰国政府下令,3天之内,要加强湄南河原本的防洪大坝,全面防堵洪水。CNN驻曼谷记者:「现在泰国政府要保护商业区,政府认为这一区最为珍贵,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保护整个曼谷。」 3/4国土已经泡在水里的泰国,如临大敌,因为恶水蔓延整个东南亚,专家预测至少1个星期,都不会退。CNN主播:「整个淹水区域有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0%西班牙的大小,是确实受到洪水侵袭的。」 东南亚有6个台湾大的区域,都成为重灾区,而泰国曼谷市区,由于连日豪雨,加上昭披耶河不断暴涨,已经岌岌可危,政府展开抢救首都大作战,希望可以让目前超过20亿美金的损失,暂时止血。 泰国严重水灾.洪水灌曼谷 泰國嚴重水災.洪水灌曼谷 恶水逼近曼谷 泰国民众大团结 2011年10月20日 工作人员与志工在曼谷市中心的建筑大楼外堆起沙包,并在地铁架起屏障,为洪水本周末可能淹进曼谷做准备。重创泰国中部部分地区的洪水,正朝地势低洼的曼谷逼近。 泰国政府向曼谷居民保证首都将安然无恙,然而有时却传达出令人困惑的讯息,导致民众恐慌并开始大肆囤积粮食、药品与其它生活必需品。 曼谷忧心忡忡的车主竞相将爱车开往购物中心与机场地势较高的停车场,国际饭店与一般店家也在门口堆起沙包。 电视台播出曼谷北边的城镇已成水乡泽国,居民划着独木舟与水深及胸的洪水奋战,这些画面不经意的促使曼谷居民更加担心即将到来的灾难。 不过亚洲灾害整备中心(Asian DisasterPreparedness Center)1位水文学家表示:「那不会在曼谷市中心发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在曼谷部分地区和一些淹水城镇,年轻力壮的人背起孱弱民众,年轻人则扶着老年人,大家互相帮助。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去年泰国红衫军与黄衫军才在曼谷街头的示威中大打出手,不仅使双边歧见加深,政府更因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然而,本周这场严重水患,让大家团结一致。 为协助泰国的外国人而成立的英文脸书网页,昨天也引发热烈响应。 这场半世纪来最严重的洪灾已淹没泰国中部平原的城镇、摧毁稻作,并造成数以百计的工厂停工。 自7月底以来,水患已导致297人丧命,波及泰国77省中61省的约820万人。 当局警告,来自北部的恶水可能与降雨及涨潮结合,使曼谷泛滥成灾。有些人甚至说,洪水将来势汹汹,迫使政府无从选择,只得眼睁睁看着曼谷遭吞噬。 2011年12月27日 从造成多国瘫痪的洪水到更多超大气旋,以及从大型暴风雪、致命龙卷风到引发饥荒的干旱,2011年又是另一个创下恶劣天气纪录的一年。 虽然预测2012年的气候如何,现在仍太过仓促,不过保险公司与天气预测机构指出一个明确的趋势:全球气候会变得更极端,而且付出的代价会更高。 * 2012年气候预测 太平洋反圣婴现象预计将持续到2012年。反圣婴现象是太平洋中部的海水变冷,对全球气候造成冲击。 气象预报员预计反圣婴现象会对澳洲北部与东部带来高于平均的雨量,并且会在澳州11月到4月的热带气旋季,带来比平常还多的气旋。反圣婴现象往往也会加剧大西洋飓风季。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员预计,如果让大西洋平常热带海温变高的情况持续,会有高于平均水准的飓风季,而且不会有大型圣婴现象。 圣婴现象是太平洋东部与中部的海面暖化,影响引发澳洲干旱与抑制太平洋飓风的风向型态。 气象预报员说,欧洲与美国各地的冬天,也预计会变得较温和。 国际气象服务机构(Weather ServicesInternational)上周表示,欧洲大陆、北欧地区与英国大部分地方,明年1月到3月的天气会比平常温暖。 2011年12月27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