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炽 |
释义 | § 个人简历 刘炽 刘炽(1921年3月10日~1998年10月23日),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陕西西安人,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和歌曲家。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舞蹈班副班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在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后任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顾问,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1998年10月23日逝世,享年77岁。 9岁到三仙庙打扫佛堂,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读谱、吹笙、笛、敲云锣成了一名优秀的小演奏员,给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民族音乐基础。1933年考入西京印书馆,在排字车间当童工。1936年参加工农红军,最初被送进红军大学当学员,不久又到红军人民剧社当小演员,在剧社崭露头角。美国记者斯诺夫人1937年访问延安时,很快被刘炽吸引,用摄影和文字多次记录了这位红色少年,在她的著作里称誉刘炽是他“夏天的小爱人”是“陕北‘现代化’真正的先驱”,是一个“已有主角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刘炽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第三期音乐系,师从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学作曲和指挥,毕业后进入音乐研究室当研究生兼助教。解放战争时期,刘炽到东北,开展了许多音乐活动,创办了音乐学校、星海合唱团,任校长、团长、指挥,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音乐工作者。指据了关外第一场黄河大会唱,开创了电台教唱革命歌曲的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调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任作曲、院艺委会委员,1961年调辽宁歌剧院任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文革”后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歌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第二届理事。 § 主要作品 《英雄赞歌》谱 刘炽创作生涯是从1939年发表处女作《陕北情歌》开始的,创作了大型作品70余部,中小型作品近千首,著述了15万字的多篇论文,出版了作品集14本,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收入他的多首歌曲,他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流传之久远实属当代音乐家中罕见。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大合唱、电影音乐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乐作品。著名的有歌剧《阿诗玛》 ;大合唱《祖国颂》 ;歌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风烟滚滚唱英雄》(电影《英雄儿女》插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歌剧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减租会》《果园姐妹》《牧羊姑娘》(与人合作),《火》,《阿诗玛》等;电影音乐《陕北牧歌》、《上甘岭》、《祖国的花朵》、《风暴》、《英雄儿女》、《大渡河》、《哪是我家》等;其它有《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天天向上》、《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广播体操音乐,管弦乐《哀乐》等。童声大合唱《英雄少年》、《天鹅之歌》、《山谷里的回声》、《蓝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他的歌曲《翻身道情》、《崖畔上开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新疆好》、《祖国颂》等几代人共同传唱。 § 所获奖项及荣誉 《新疆好》1954年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二等奖,《让我们荡起双桨》1978年获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创作评选一等奖。2006年,《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被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带上了太空,绕月而响。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共和国六十华诞的天安门国庆晚会上,由《我的祖国》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晚会音乐中还有他的作品《新疆好》 ,《让我们荡起双桨》。《翻身道情》、《新疆好》、《菏花舞》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奖。《祖国的花朵》获电影音乐奖。《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各种全国奖。《我的祖国》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祖国颂》已成为各种庆典必唱歌曲之一。新近创作的《卫士的摇篮》《矿工是人类的太阳》获全国歌曲金奖。 § 作品介绍 《我的祖国》 刘炽 1956年,延安时代的战友, 《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找到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看过脚本,刘炽大为振奋,欣然从命。进入创作了。为这支《我的祖国》沙蒙向刘炽提出:“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 由林彬、曹辛、沙蒙合写的《我的祖国》歌词在刘炽面前铺开了—— 祖国啊,我的母亲, 你的儿女, 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 战斗在朝鲜战场上。 在我们的身后, 有强大的祖国…… 刘炽读了几遍,怎么也捕捉不到旋律。他觉得这首词缺少中国诗特有的韵律,按词谱曲,纵然费九牛二虎之力,充其量也只能写成欧洲式的抒情歌曲,在广大人民中不能流传。于是他坦诚地向沙蒙谈了自己的看法。沙蒙善解人意,很快按刘炽选定的词作者请乔羽重写了一首《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电影《英雄儿女》DVD封面 诗情画意很快把刘炽带进一个新境界,他开始有了信心,着眼对音乐素材的捕捉。他一直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源泉。开始谱副歌了,田园风的抒情画面,一跃变成了勇壮的英雄群像式大幅浓烈油画,对祖国的深情怀恋要升华为提起祖国就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情感。祖国,多么博大,多么可爱,她有光辉悠久的历史,她的高山,峡谷,长江,黄河,森林,牧场,平原,田野,是那么辽阔,那么瑰美!为保卫她而流血牺牲也是壮美的!刘炽觉得自己心中也升腾起一股对祖国的挚爱之火,他的笔在五线谱上上下滑动着,开阔的长音,从弱拍起大调的典型进行……与前五句词对比强烈,更加壮美的副歌音乐产生了。《我的祖国》在影片《上甘岭》中是首插曲, 《英雄颂》才是影片的主题歌。迎着总攻击令的冲锋号,志愿军战士们从坑道里打出来,向前猛冲,直到影片结束。这是一首加入钢琴伴奏多达十多分钟的混声大合唱,刘炽把它处理成一首壮烈雄健的男性美的合唱,表现志愿军威武不屈,惊天动地,英勇顽强,气贯长虹的风貌和气概。 当影片音乐录制完成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对刘炽说:“我听出来了,你在上甘岭阵地上找到了一个优美深情的女儿,又找到一位英勇顽强的儿子!”面对“知音”刘炽笑开了:“是的,你很理解我的苦心,我把《我的祖国》当成柔美明媚的女儿,把《英雄颂》作为威武不屈的儿子,他俩各有风貌,性格,但共同点都是民族的,而不是俄罗斯的,法国的和德意志的,这是新生的共和国的!” 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刘炽是个硬汉子,但在《上甘岭》的曲谱堆里,他却止不住落泪了。当他写作七连指导员牺牲场面音乐时,他泪如雨下。以双管管弦乐队加大锣演奏出的这段雄浑悲壮交响音乐,震荡多少人的心弦?呼唤多少人心灵深处的感情?当刘炽把它谱就时,他眼前呈现的不只是志愿军战士壮烈殉身的场景,他的思绪还飞回到14年前抗日烽火燃遍黄河两岸的日日夜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