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四师
释义

§ 历史沿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以下简称农四师),是执行屯垦戍边使命,担负生产队、战斗队、工作队任务,发挥开发、建设、稳定边疆和巩固边防作用,是一个特殊的农垦组织。

农四师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位于祖国西部的伊犁河谷,为外泄型山间盆地。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西至中哈边境,境内北、东、南三面环山,与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隔天相望,谷地开口向西,势呈楔形,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蜿蜒奔流期间,河谷一带为各具特色的冲积扇平原。"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

农四师成立于1954年。其前身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疆军区  五军  十五师,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 五师 十三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六军 骑兵团合编组成。其中,十三团(现农四师七十二团前身)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 第六军团的一部分,1937年改编为八路军 一二O师 三五九旅 七一七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这支部队曾参加过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中原突围、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身经百战,历尽艰辛,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疆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

1954年,五军十五师全体官兵集体转业,在塞外边陲谱写了伊犁河谷屯垦戍边的新篇章,成为伊犁垦区的先驱者、创建四师的开拓者。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大批复转军人、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怀着一腔热血,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融入了保卫边疆、开发伊犁的伟大事业中。四十多年来,全师各族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气概实践和铸造了兵团精神,在亘古荒原上开创了阡陌纵横、屋宇罗布、树木成荫,小城镇初具规模的绿洲,使四师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特殊社会集团。

农四师机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部重镇-伊宁市。50多年来,农四师经济和计会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师现有土地总面积66.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3万公顷,草场24.5万公顷,园林5.6万公顷,水域5.8万公顷。拥有21个团场,38个工交建商介业,50个教育、卫生、社会服务事业单位,总人口21.9万人,在岗职工7.39万人。21个团场中有13个边境团场,其中7个边境团场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三个国家一级口岸均在农六师境内。全师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食糖、奶粉、酒精、玻璃、陶瓷、水泥、羊毛、绒制品等30多种。

§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位于祖国西部的伊犁河谷,为外泄型山间盆地。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西至中哈边境,境内北、东、南三面环山,与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隔天相望,谷地开口向西,势呈楔形,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蜿蜒奔流期间,河谷一带为各具特色的冲积扇平原。有"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之说。伊犁河谷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

§ 人口

人口现状   2006年,全师总人口225859人。其中,男性116762人,性别比例107:100。占总人口的53.5%;总人口中,汉族184286人,维吾尔族10606人,哈萨克族20549人,回族6735人,蒙古族2169人,其他少数民族1514人。

人口增长

2006年,出生人口1284人,人口出生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1.6‰。全师总户数76025万户。

就业人员 2006年,全师从业人员98592人,增长1.0%。其中单位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55572人,第二产业19343人,第三产业23677人。

劳动报酬  2006年,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6269元,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10891元,分别增长14.8%和15.8%。

师市概况农四师机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部重镇-伊宁市。50多年来,农四师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师拥有19个团场,38个工交建商企业,50个教育、卫生、社会服务事业单位,总人口22.39万人,在岗职工7.42万人。19个团场中有13个边境团场,其中7个边境团场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三个国家一级口岸均在我师境内。全师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食糖、奶粉、酒精、玻璃、陶瓷、水泥、羊毛、绒制品等30多种 。[1]

§ 经济状况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72319万元,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104358万元,增长11.7%;第二产业101735万元,增长16.6%;第三产业66226万元,增长10.1%。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全师完成农业总产值145622万元,增长17.6%。种植棉花10.63千公顷,棉花总产量18425吨,增长74.9%,公顷单产1733千克,下降6.1%;粮食作物59.18千公顷,总产量402927吨,增长16.7%;年末,全师大小牲畜存栏数117.48万头(只),增长0.9%。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956万元,增长24.2%。其中,轻工业产值128059万元,增长27.8%;重工业产值60897万元,增长17.1%。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940万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69621万元,增长8.1%;私人投资5598万元,下降3.8%;私营经济完成投资7721万元。

§ 科技与教育

科技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职工运用科技增产增收的能力不断提高。师级科技研究项目26项,科技发展项目25项。

教育 2006年,全师拥有完全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2所,独立小学11所。教职员工3133人,其中专职教师2567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3859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5461人,初中在校学生11401人,小学在校学生21732人,幼儿园、学前班学生4493人。小学适龄儿童、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92.9%。全师参加普通高考1916人,上线率达95.2%。

§ 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 化

2006年,师市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力度。完成30个连队的文化活动室和31个连队的广播电视“连连通”工程建设任务。开播电视节目60套,广播节目1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全年共制作播出电视新闻5717条,在中央电视台发稿6条,兵团电视台发稿684条。

卫 生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首批6个团场经兵团中期考核评估,已顺利达标。完成了5个团场医院和159个连队甲级卫生室建设。全师拥有卫生机构335个。其中,综合医院22所,疾控中心20个,师直属卫生所18个,连队卫生室172个,团场社区门诊23个,工厂学校等卫生室37个,预防接种门诊19个,个体诊所24个。年末拥有床位1414张,卫生技术人员1643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