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果子狸 |
释义 | § 动物信息 正式名称:“白鼻心”[1] § 体态特征 果子狸 果子狸的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体毛短而粗,呈黄灰褐色,头颈部毛色较黑,由额头至鼻端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带。双眼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亦各有一块白斑。后颈、肩及四肢末端则为黑色。头躯干长48-50公分。尾长略小于体长,约37-41公分,末端为黑色。四肢粗短有力,各具五趾,脚爪锐利。 果子狸又称花面狸、白鼻猫、白额灵猫,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果子狸属。体背和四肢灰棕色,头部灰黑且有白斑。尾毛分两色,尾基部棕黑、尾末端黑色。体长45—65厘米,尾长60—42厘米,体重为4.5—5千克。四肢短壮,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2] § 生态习性 果子狸为林缘兽类,为夜行性动物。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可在开垦地发现。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杂食性,除了鼠类、昆虫、蛙、鸟、蜗牛外,颇喜食多汁之果类;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还到果园中吃水果,偶尔吃自己的粪便。肛门附近具臭腺,遭敌时会释出异味驱之。果子狸每年2—5月发情。怀孕期为70—90天。夏季产仔,每胎产1—5仔。1岁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5年。 果子狸遇敌时,会由肛门腺放出恶臭气味以免掠食者的捕食。果子狸在极度紧张、兴奋或愤怒时,偶而会发出一股与花生油颇为类似的香气,也因为如此,才有“乌脚香”的别名。 § 栖地分布 果子狸野外分布于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台湾特有亚种,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区皆有,但中低海拔山区及开垦地为主。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陕西秦岭山地、川西一直到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南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南缘;现有17个亚种,我国有9个,其中指名亚种Paguma larvata分布于东南部各省。 § 人工养殖 果子狸果子狸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一般多放置于小笼舍(2×2.5平方米)或用小铁笼饲养,再将笼舍放置于闲置的房间内或者专门设置一个小庭院。由于其活动范围较小,清洁卫生尤显重要。内室以水泥地面为宜,便于冲刷。由于果子狸善攀缘,室内外可设栖杠、树桩等供动物攀爬,以便活动和休息;房间也应该设立顶网或顶盖,网孔不大于5平方厘米,以防止动物逃跑和保证安全。 夏季的遮荫和冬季的防寒工作必不可少。夏季要防止曝晒雨淋,冬天要防止穿堂风,尤其是夜晚,可用草帘或棉帘遮挡,一般保持其生活环境温度在25~30℃即可。饮水必须清洁新鲜,夏季晒过的水和冬季结冰的水不要让其饮用,且要经常地换水。 由于果子狸的食性是以植物果实为主,因此可根据个同季节饲喂不同的果类,其数量要占日粮重量的二分之一。要注意饲料种类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一般成体每日饲喂混合饲料窝窝头150克,肉、鱼30克,水果、蔬菜150~200克,其混合饲料组成为:30%白面,25%玉米面,20%麸皮和5%骨粉。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可饲喂不同果类,夏季对其可投喂黄瓜、西红柿和梅豆角等;冬季可投喂苹果、红橙等,都可提高其食欲。投喂饲料量及成分也要随动物发育状况而有所变化。当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及分娩后,幼仔体重迅速增加时,日粮中肉、鱼的比例应增加,每日可增到150克左右,水果可增至200~250克左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喂给乳类食物,如牛乳等,其量可以增到450克左右。 果子狸的食性杂,耐粗饲,饲养方法简单,抗病力强,易驯养,人工饲养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前景。 食物品种来源 果子狸 幼狸奶粉,麦乳精克; 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大米、甘薯、南瓜、花生麸、豆饼、米糖、麦皮、蔬菜、瓜果、青草)为主; 动物性饲料(如鼠、蛙、鱼、畜禽下脚料、淡鱼粉、奶粉等)为辅,另外还要经常提供添加剂饲料(由多维素、鱼肝油、骨粉、钙粉、食盘、微量元素、黄泥、木炭、凤尾草粉等组成。 舍场设施和建造 笼舍用镀锌铁网,笼内用砖砌成小室和暗室,笼舍内要设置栖架,供果子狸攀跳和栖息。整个场地内应设运动场,并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 笼舍形式目前采用笼养、群养和笼养与群养结合的方式为主。 § 经济价值 果子狸肉一直被视为难得的山珍野味和滋补佳品,被人们推崇为山珍之首。近年来,中国一些地区食用果子狸现象愈演愈烈,鲜活果子狸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价格不断上涨。1998年每公斤40元,至2003年每公斤180至200元,一只商品果子狸更可高达至上千元,丰厚的利润促使各地盗猎贩卖果子狸之风极盛。 果子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素有“山中好吃果子狸,水里好吃白鳝鱼”的美称,果子狸属皮毛兽,其皮可以制裘,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毛皮之一。果子狸的针毛是制作高档毛笔和画笔的原料。果子狸的脂肪在化妆品生产中是难得的高级原料,还是医治烫伤的良药。 目前民间饲养繁殖之数量相当多。产于我国南方的狸皮针毛平顺,底绒细柔,色泽鲜艳,但张幅较小;而产于北方的狸皮毛绒丰厚,多为青灰色,张幅较大。制裘皮可做成长短皮衣、皮帽、皮领、皮手套等。尾毛和针毛长而富有弹性,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 § 果子狸与SARS 果子狸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南方,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广东、广西)地区,常被用以食用,因此医学界许多人士认为人类透过食用果子狸而感染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2003年5月11日,深港科研人员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SARS样病毒。科研人员又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科研结果证实,威胁人类健康的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2004年1月,香港及广东专家检测结果显示,广东市场上的果子狸SARS冠状病毒基因结构与2003年12月的疑似病例(后为确诊病例)基因片断相似,进一步提示人类的SARS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果子狸。 如同疯牛病、禽流感等传染病一样,人类通过大规模屠杀动物起到防止传染疾病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保护动物人士的质疑。 作为医学专家的深圳市卫生局局长周俊安指出,人类从动物身上感染致命病毒的事例屡见不鲜。动物源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如狂犬病、猫抓热、鼠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就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他说,一些病毒对动物影响不大,但对人类却有很高的致病性,甚至出现很高的病死率。这是因为野生动物在长期与恶劣环境的抗争中自身已经产生了对病毒的免疫抵抗力。但是人类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对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比动物要差一些。因此,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相关报道 印尼苏门答腊岛出产上乘的咖啡豆,而这种咖啡豆是从灌丛中的果子狸粪便中检获的。 《联合早报》六日报道,在苏门答腊岛棉兰市东南部一百公里的山上有一个咖啡园,每天早上,业者要到咖啡园寻找果子狸粪便,从中挑出咖啡豆。他们认为果子狸是去除咖啡果肉的天然机器。 果子狸 原来,果子狸每天晚上都会到咖啡园吃咖啡果实,并在离开前把咖啡豆排泄出来。这种咖啡豆经过烘烤,能冲泡出带有巧克力味的“鲁哇克咖啡”(kopiluwak)。在巴厘岛,这种咖啡一壶要二十万印尼盾(约合二十一美元)。 这个咖啡园,占地五百公顷,每年可以生产三百吨阿拉伯咖啡(Arabicacoffee),每吨售价三千六百美元。 “鲁哇克咖啡”在丰收季节也只有约三百公斤的收成,每公斤的售价却高达一百美元。 到了咖啡商手里,未经过烘烤的阿拉伯果子狸咖啡豆,一公斤可以卖到五百美元,比牙买加蓝山咖啡贵了四倍。在美国,果子狸咖啡豆的售价更是高达每公斤一千二百美元。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食品科学系助理教授马科尼解释说,咖啡豆进入果子狸的消化系统后,把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左西右每),会同咖啡豆相互作用……当咖啡豆烘烤时,这些小分子量蛋白质会同咖啡豆的碳水化合物或糖起化学反应,令“鲁哇克咖啡”产生著名的巧克力自然香味。[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