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教寺
释义

§ 简介

兴教寺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位于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玄奘(602年-644年),唐代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圆寂后初葬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今址立塔,建立寺,肃宗赐额“兴教”。陪葬其侧的有两弟子窥基和圆测灵塔。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年)始建,大和三年(826年)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兴教寺

兴教寺现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大雄宝殿正对山门,殿内供奉明代铜佛像和缅甸赠送的白玉石刻弥勒佛像各一尊,并有彩色宗教故事画。殿后为讲经堂。藏经楼在东跨院,为二层楼:一层陈列有关玄奘大师的画像和书画,以及周恩来、尼赫鲁等领导人瞻仰玄奘墓地的照片;楼上珍藏大藏经等数千册经书及用巴利文写的《贝叶经》残片。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为玄奘及其弟子园测和窥基遗骨安葬之地。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三座塔之北的慈恩殿内陈列玄奘及其弟子的石刻像等。这是一处凝聚着中印友谊的佛教寺院。

兴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建寺约百年之后,即“塔无主,寺无僧”。唐文宗太和二年(828),重修塔身。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1]

§ 历史

兴教寺

兴教寺地点在今天陕西省长安县樊川北原(少陵原)。唐高宗二年(669),把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遗骨迁到此,在这里建立了寺庙。皇帝唐肃宗为塔题写匾额为"兴教",该寺因而得名为兴教寺。该寺院里的玄奘法师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层,底层拱洞内有玄奘法师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碑刻,所以也称为"大遍觉塔"。与玄奘法师墓塔呈山字形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三层塔,均高一丈五,为其两大弟子慈恩大师窥基和西明大师圆测舍利塔。

兴教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几经兴衰,历尽沧桑。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目前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

§ 故事

唐末,兴教寺瘾战乱被烧毁,唯一幸存的是玄奘和它两位弟子的舍利塔,东边是玄奘上坐弟子圆测的舍利塔,西边是玄奘另一位上坐弟子基的舍利塔。玄奘弟子有上千人,怎麽唯独这两人能享有此等容誉,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就在慈恩寺内添心译经,尽管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然而单靠他一人何年何月才能译完600多部经卷呢?于是玄奘决心物色几个有志于佛学研究的人,能将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一天玄奘在安上散步,偶然遇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经寻问,得知他是唐开国员勋蔚迟恭之侄。玄奘决心收他为徒。太宗知道后,赐他道法名窥基。他聪慧好学,刻苦钻研佛经,很快学会了梵文,他不但成为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而且钻写了多部佛学著作。

§ 玄奘塔

玄奘塔

玄奘塔立于兴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年)篆刻的《大遍觉法师塔铭》。左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弟子圆测法师灵骨;右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另一位弟子窥基法师灵骨。

玄奘塔为砖造,总高21米,五层,平面方形,仿楼阁式。底层边长5.2米,每层檐下皆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叠涩出檐。第一层塔身经过后代修缮,已是平素的砖墙,没有倚柱;而以上四层则用砖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隐起额枋、头拱。塔内有小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底层较高,以上各层依次收减。因是墓塔,所以除底层外,其上四层概不能登临。玄奘法师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层,底层拱洞内有 玄奘法师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碑刻,因亦称大遍觉塔。与玄奘法师墓塔呈山字形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三层塔,均高一丈五,为其两大弟子慈恩大师窥基和西明大师圆测舍利塔 。

§ 壁画

兴教寺壁画

兴教寺大殿四周外山墙顶部现存有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绘制的20余幅壁画。壁画出自沙溪甸头村白族画匠张宝之手。兴教寺残存的20余幅壁画,色彩鲜艳,宗教色彩浓厚。最有特色的当数正殿外间门楣上的《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殿南面右山间外壁上的《罗遮大佛母》、殿南面外间外壁中铺的《太子游苑图》。

《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民间又称之为《释迦牟尼佛会》或《释迦牟尼降魔图》,整幅壁画框高7.54米,宽3.03米。画中间绘有女性化的释迦牟尼(如来佛),结迦趺坐在莲台上,顶盘发髻,双耳挂耳环,披大红描金袈裟,袒胸,露右手,腰系裙,右手伸掌搭右膝,左手屈肘仰掌当脐。释迦牟尼背有头光、身光二圆圈,内外皆饰彩云,并有两道毫光左右散射。整座佛像安然祥和,端庄秀丽,神态自若。佛脚下两侧有两个手脚肌肉暴胀的大力士,好像极尽全力地抬着佛座。佛像左右两边上方有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各持兵器,镇定自若。释迦佛右边两天王像前有鸡头神魔、鹿头神魔、熊头神魔、恶鬼,此佛经称为“前四魔”;释迦佛左边两天王前有马头神魔、猪头神魔、虎头神魔、恶鬼,佛经云“后四魔”。他们各挥兵器,脚踩灰云,施以熊熊焰火向着释迦佛,视之犹入地狱,扣人心弦。图的下方绘有一贵妇,二侍女立于马车中,前有白马跪伏。马车前有一老妇,两男像,均手持镜。图的下方绘有一勇士张弓欲射。侧立二女同乘马车中,两白马作奔驰欲行状。整幅壁画构思巧妙,既有正义的化身释迦佛、四大天王面对险境,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又有邪恶的妖魔鬼怪嚣张跋扈面目狰狞。还有贵妇、侍女、猛士、奴仆各具神态,活灵活现。还值得一提的是,释迦牟尼佛像在这里已经变成女儿身,这在全国所有有关释迦牟尼佛像中是极为罕见的。兴教寺

《太子游苑图》创设了山水秀丽,景色宜人的氛围,画中的国王、太子各具情态,融合在美丽的景色中。文武官吏、男女侍从小心谨慎地服侍国王和太子。这幅壁画被专家推崇为南诏、大理国时期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现存台湾的《张胜温画卷》、石钟山石窟等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历史物证。

《罗迪大佛母》在民间又称之为《佛母降魔图》,整幅壁画框高1.60米,宽1.80米,内绘有一尊佛母,头戴宝冠,两耳穿环,双眼微闭,身着短袖袒胸衣,服饰璎珞。画中佛母有六只手,中间两只手各持火焰宝珠,有两手持弓箭,张弓欲射,其余两手曲掌向外,整幅壁画多手却无堆砌之感,布局极为巧妙。画中的佛母还绘有罩光,内外以彩云衬之。佛母手持兵器,六手面对四面八方,给人一种佛母端坐中央,准备着随时降服世间的一切邪恶力量的感觉,因而当地老百姓尊称它为《佛母降魔图》。

§ 方位

兴教寺正门兴教寺坐落在剑川县沙溪寺登镇鳌峰山阳坡。建于明永乐13年(公元1415年),现存大殿、二殿。大殿内有明代佛教壁画12铺。寺区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黄连木数株,山门前有大狮子一对,山门正对戏台一座。《滇系》辑撰者师范所题刻的杨升庵、李元阳咏海棠诗匾一块。诗为明嘉靖十年仲春杨升庵和李元阳同游剑川石宝山路过沙溪兴教寺时,适逢兴教寺内的两珠海棠簇簇灼灼,正在开放时两人的唱和。当时杨升庵见兴教寺的两株海棠,花枝簇灼,光彩照人,却艳而不妖,丽而不媚。不开在帝都京师,博取显贵青睐;也不开在高人大户园中,与牡丹、芍药争奇斗艳。却偏偏开在南天荒村古寺之中,展示出一种不阿不媚的本色英姿。一股落难才子的情愫涌上心来,不觉咏道;“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这便是著名的杨升庵《题兴教寺海棠》诗。

李元阳对杨升庵的为人与才学十分钦佩,对他的坎坷遭遇十分同情,以同题吟了一首籍慰他的诗道:“国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比去年芳;莫言空谷知音少,也有题诗玉署郎。”人有意,花有情。兴教寺的两株海棠自杨升庵、李元阳题咏之后,年年花似锦,岁岁灿若霞。

兴教寺之大殿、二殿,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称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东西进深14.58米,南北顺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顶,上下檐均架斗拱飞角。二殿古称天王殿,坐向与大殿同,东西进深16.8米,南北顺深19.8米,悬山式五背顶。两殿气势雄伟,巍峨壮丽。建筑结构严谨大方,制作技艺精良,建筑风格雅典古朴,富有民族特色。其高低长宽尺度与梁柱之数,与白族木工匠艺所遵之《木经》歌诀中“九五出六,用墨逢六”之数相合,是研究古代白族建筑工艺的宝贵实物资料。

§ 附近景点

三阳寺塔 城隍庙 秦陵蜡像馆 曲江旅游度假区 碑林 大雁塔 沣西车马坑 鸿门宴遗址 嘉午台 蓝田猿人遗址 楼观台森林公园 青龙寺 蓝田汤峪 西安城墙 仙游寺 兴庆宫公园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鼓楼 关中八景 咸阳古渡几千年 雁塔晨钟响古城 华山仙掌首一景 太白积雪六月天 曲江流饮团团转 草堂烟雾紧相连 骊山晚照现光明 灞桥风絮扑满面 化觉巷大清真寺 寒窑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周至金丝猴保护区 老牛坡遗址 重阳宫祖庵碑林 秦陵地宫展览馆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

§ 旅游提示

门票:

18 元

交通:

由南门乘坐开往引镇的中巴,兴教寺下车,或者开车至华严寺后继续南行,在Y形交叉路,向左行可见兴教寺路标。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