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动态分析
释义

§ 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对经济现象进行静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在传统经济理论研究中,由于传统思维模式的粘滞性、固定性,带来经济问题研究在分析方法上的静态型。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经济改革以来,经济研究在方法论上另一个突出变化就是,由静态型的传统思维模式向动态型的现代思维模式的转变,其具体表现就是动态分析方法的应用。

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以往经济学研究中最为薄弱和最受忽视的环节。从所有制、交换和分配这三方面,静态地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到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动态地探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经济理论的一大发展,从方法论角度看,也是传统研究的思维模式向现代研究的思维模式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具体变化是:从强调稳定、均衡转向对不稳定、非均衡的积极肯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观念的转变。而确立不稳定和非均衡基础上动态地求得稳定和均衡的世界观,正是研究经济机制方法论的必要前提,它必然促成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向现代研究思维模式的过渡。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无法满足理论研究对其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动态型的思维方式才能具体地、深入地探究社会主义的经济系统。

§ 内涵

三角分析法经济学中,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动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经济学动态分析是在假定生产技术、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应用动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动态经济学。其中著名的动态分析有所谓著名的蛛网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与周期方面的理论。而蛛网理论其实只能算是基于时期数的“亚动态分析”,而非基于物理时间变量的真正的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编制时间数列,观察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趋势及其规律,计算相应的动态指标用以描述现象发展变化的特征;第二,编制较长时期的时间数列,在对现象变动规律性判断的基础上,测定其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规律,并据此进行统计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

编制时间数列是将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它由指标所属的时间和指标在某一时间的数值两个要素构成。编制时间数列要注意时间范围应该一致,但有时为了生动突出地反映某些方面的变化也可以灵活运用。观察编制好的时间数列,可以看出现象变化的大致过程和趋势,但要给予定量分析,必须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一类是动态比较指标,主要有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类是动态平均指标,主要有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时间数列的形成是各种不同的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便于分析事物发展变化规律,通常将时间数列形成因素归纳为以下四类:

(1)长期趋势是某一经济指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由长期作用的基本因素影响而呈现的有规律的变动。

(2)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季节更替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周期性变动。它周期短,规律性强,一般为一年,如某些季节性商品的销售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波动。但也有以月、周、日为变动周期的,凡在一年内有反复循环周期变动,如节假日市场购货人数出现的高峰等,从广义上讲都属于季节变动分析的内容。

(3)循环波动是指变动周期在一年以上近乎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一种循环变动,如经济周期、自然界农业果树结果量有大年小年之分等。研究宏观经济的循环波动问题,需要计算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

(4)不规则变动是指由于意外的自然或社会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无周期的波动。

§ 与静态分析的区别

PEST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是两种有着质的区别的分析方法,二者分析的前提不同,二者适用的条件不同,因此二者得出的结论常常不一致,甚至常常相反。必须记住的是:静态分析的结论是不能用动态资料来验证的,也是不能同动态资料来证伪的。

动态分析因为考虑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延伸而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因而难度较大,在微观经济学中,迄今占有重要地位的仍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特别是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研究中,动态分析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 方法

时间数列1.动态水平法

(1)发展水平:在一定时间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达到的水平。

注:可以是总量、相对、平均水平;

表达:a0 a1 a2  a3 。。。。。。an;

在对比中: a0 a1 a2  a3 。。an-1----基期水平

a1 a2  a3 。。an-1  an----报告期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

①总量数列:

A 时期数列: a1 a2  a3 。。。。。。an   ā=∑ai/n

B 时点数列:

连续时点数列——简单 ā=∑ai/n  加权 ā=∑aifi/ ∑fi

间断时点数列(等间隔)——a1 a2  a3 。。。。。。an  ā=½ a1 + a2 +………½an/n-1

②相对数列(平均数列):c=a/b  ĉ=ā/b¯

A 子、母项都为时期指标:ĉ= ∑ai/ ∑bi

B 子、母项分别为时期、时点指标:如 ĉ=(∑ai/ n)/(½b1+b2…..+ ½bm/m-1)

C 子母项都为时点指标:ĉ=(½a1+a2…..+ ½an/n-1)/(½b1+b2…..+ ½bn/n-1)

ĉ= (∑ai/ n)/(½b1+b2…..+ ½bm/m-1)

(3)增减量和平均增减量水平

①增减量= a报- a基 逐期增减量= ai- ai-1 i=1,2,……n 累计增长量=ai- a0 i=1,2,……n

关系: ai- a0 = ∑ (ai- ai-1 )

②平均增减量= ∑(ai- ai-1 )/n坐标分析2.速度分析法

(1)发展速度= a报/ a基(环比发展速度=ai/ ai-1   i=1,2,……n  定基发展速度=ai/ a0   i=1,2,……n)

二者关系: ai/ a0 = ∏ai/ ai-1 =R

(2)增减速度=发展速度-100% (环比增减速度= ai/ ai-1 –1  定基增减速度= ai/ a0- 1)

(3)平均速度:

①平均发展速度:

A 水平法 X=(ai/ a0)1/n  = (∏ai/ ai-1 ) 1/n =R 1/n

B 方程式法 a1+a2…..+ an= ∑ai→X+X1+X2……+Xn= ∑ai/n

②平均增长速度

(4)应用平均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要和环比速度结合分析;

②总平均速度要和段平均速度结合分析C、平均速度要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方法集成3.成份分析法

(1)时间数列的成分与组合:

①成分:T、C、S、I

②模型:加法模型:Y=T+C+S+I;乘法模型:Y=T*C*S*I;混合模型:Y=T*C+S*I等。

(2)长期趋势的测定和分析:

①移动平均法:

A 方法过程:

1)n为奇:以n=3为例;2)n为偶:以n=4为例。

a      n=3      n=4      移正

a1      --      --

a2     a1+a2+a3/3   --

a1+a2+a3 +a4/4

a3      a2+a3 +a4/3          }  一半

a2+a3 +a4+ a5 /4

a4      a3 +a4 +a5/3

a5      --

B 注意事项:

1)移动平均数可以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

2)移动项数n和周期长度一致,可以消除周期波动的影响;

3)修匀数列损失项数:n为奇,首尾共损失n-1项数据;n为偶,首尾共损失n项数据;

4)修匀数列用于预测,将第一个修匀数放在n+1处,依次类推;

5)n越大,修匀数列越平缓。客户动态分析②趋势方程拟合法:

A 确定趋势函数形式的方法:

——定性分析;

——绘制散点图;

——数学指导下的数据处理办法:

1)时间数列的一次差大致相等,应给该数列配合线性趋势方程;

说明:Yc=a+bt 则dYc=bdt  则⊿Y=b⊿t ⊿t=1→ Yt-Yt-1=常数

2)时间数列的二次差大致相等,应给该数列配合二次曲线趋势方程;

3)时间数列的环比速度大致相等,应给该数列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说明: Yc=abt 则 dYc= abt lnadt 则 dYc/Yc=lnadt=常数 即: Yt-Yt-1/ Yt-1=常数。

B 最小平方法(线性方程为例)

线性方程: Yc=a+bt

标准:Q=∑(Y- Yc)2=min

图形解释:动态分析

参数估计:

(∂∑(Y-a-bt )2/ ∂ a=0 ∂ ∑(Y-a-bt )2/ ∂ b=0)

2 ∑ (Y-a-bt )(-1)=0  2 ∑ (Y-a-bt )(-t )=0

正规方程——(∑Y= na+b ∑ t  ∑Yt =a ∑ t+b ∑ t 2)

â= ∑Y/n-b^ ∑ t /n

b^= n∑Yt -∑ t ∑Y / n∑ t 2-( ∑ t )2

简捷法:若使∑t =0  â= ∑Y/n  b^=∑Yt  / ∑ t 2

(3)季节变动的测定

①原资料平均法

MODEL:Y=a*S*I

PROCESS:

FIRST:求各年同期平均数——Yi

SECOND:求全部数据的平均数——Y

THIRD:求季节比率—Si= Yi/Y

NOTE:∑ Si =L(L是季节周期长度)

FORCAST:Yt=a*St-LK

②趋势(趋势-循环)剔除法:

MOD:Y=TSI OR  Y=TCSL

A 求T值OR T*C值(用移动平均法最好)

B 求Y/T OR  Y/T*C

C 求各年同期的Y/T OR  Y/T*C 的平均数 →Si*

D 调整:Si**L/ ∑ Si*= Si

(4)循环变动的测定

①分解法(剩余法):TCSI/S=TCI →TCI/T=CI →对“CI”求平均→C

②直接法:各年各月与上年同期增长部分/前一年对应月份的值[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