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分裂说 |
释义 | § 【分裂说】 resonance hypothesis 即共振假说。达尔文(Sir George Darwin) 于1879年提出: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物质形成的。这一假说被用来解释大陆漂移的机制。1882 年菲希尔(Osmand Fisher) 从地球物理的观点出发,在达尔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定,月球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是由于其旋转作用同太阳的潮汐作用的共振效应而被分裂出去的, 他还主张太平洋是这一灾变事件所遗留的疤痕。1911年贝克(H.B.Baker)提出,月地分离的时间是早新世或早上新世,由于地球轨道在那时的偏心率过大,地球内部的潮汐作用增加而使得地球的部分地壳分离。1934 年,尼森(H.Nissen)则认为月地分离的时间是二叠纪,原因是巨大的太阳旋风撕裂大片地壳所致。1947年我国地质学家章鸿钊则认为是在白垩纪时,太平洋的大量玄武岩爆发物质进入月球轨道形成的。 § 附注 所有的月地分离说的主张者都把月地的分离地点认定在太平洋除了章鸿钊以外,都认为月球的成分是硅铝质,这是太平洋底缺少硅铝层的原因。由于太平洋失去大量物质,形成广阔空洞,于是,残留的硅铝层便开始破裂,向太平洋方向运移。古登堡(B.Guthenberg 1934)认为,残留的硅铝层只存在于南极地区,形成硅铝帽,以后开始扩散,向北运移达到赤道以北,用以解释各主要大陆南部尖小的原因。尼森则用月地分离于二叠纪,以解释海西运动及以后的造山运动。章鸿钊则用以对比白垩纪以后各期震旦运动在亚、美两洲之间的同时性。月地分裂说经过后来的实事证明,特别是月球和洋底地质的详细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是不符合地质历史事实的推断或假设,是没有根据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