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信阳市第七中学
释义

§ 学校简介

信阳市七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规范化初级中学,多年来以"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蜚声省内外,无愧为豫南普教园地里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一代代七中人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学校逐渐形成了"勤学、善思、主动、灵活"的学风,"科学、创新、严谨、求实"的教风,"团结、勤奋、文明、创新"的校风,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教法灵活的名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学法得当的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秉优良传统,铸世纪辉煌"。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鲜明办学特色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实现了一步步新的跨越。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基地、河南省教科研实验基地评估合格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环境优雅,设备先进 今日七中位于信阳市胜利南路111号,占地4.40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万平方米。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掩映,芳草如茵,花香四溢。学校建有高规格300米环形跑道和设施齐备的运动场,11个多媒体教室,4个电脑室,2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多功能大礼堂,理化生教学仪器、音乐器材、美术器材均达到省一类标准。全校各处室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开通了校园网。图书室藏书43489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100多种。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在七中,"全员德育,合力育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学校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团队、学生会工作,开好多样化、系列化的主题班队会;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抓起,树榜样,立标兵,形成"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校"的浓厚氛围。

科研兴校,名师强校 七中在大力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和岗位练兵的同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对骨干教师充分信任,委以重任,落实责任,使他?quot;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立其位,各展其能",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外地参加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和参观考察。现全校共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6人,是全市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最多的学校。

质量立校,特色名校。"高质量、轻负担"是七中最突出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业已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积极倡导"以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让优秀的更加优秀,让普通的不再普通",开展以"活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重视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仅近两年,就有上百名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省、市、区级大奖,培养出2002年全市中招状元秦瞳冉、2003年全国物理、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全市第一名刘炼等一大批精英学生,在夺得2002年中招全市个人总分一、三、四名,40%以上的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好成绩后,2003年中招考试,一举夺得全市个人总分第一、二、六、七、十名,500分以上人数达116人,再创历史新高。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是七中人的办学宗旨和不懈追求。漫步七中校园,绿树、鲜花、芳草与雕像、格言、警句相互辉映,宽敞幽雅的环境,配套完备的设施,让你有理由相信--这里是人才的摇篮!

§ 学校历史

信阳市第七中学是由原三中和七中合并而成。信阳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28年秋,原校名为信阳县立初级师范学校,招收有大、小两个师范班,大班学制为一年半,小班学制为三年。

1929年秋,学校改名为信阳县立初级中学,学制为三年。1953年秋信阳四个县的初师合并时,学校建立了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为杨鸣歧。

1954年秋正式成立信阳市第三中学。

1958年曾将三中改名为信阳市第六中学。

1959年又恢复市三中名称。

信阳市七中,前身是师滨中学。师滨中学是市政协、卫协工商联、文教局于1961年秋联合筹建的一所民办初中。校址在解放路中段,原上游扫盲教室(今七中印刷厂),当时有兼职领导1人,教师6人,初中学生3个班,150多人。

1965年3月,师滨中学改为信阳市半工半读学校,创办印刷厂、园林场。

1968年,工读中学由民办改为公立,更名为信阳市第七中学,校址迁至解放东端北塘坡。

1975年,学校招收高中班,改为完中,初高中学生共18个班,1130人,1981年8月,中学调整时,七中改为信阳市重点初级中学,仍称信阳市第七中学,校址门牌为解放路2号,学校占地面积 ,有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办公楼、图书馆、教工宿舍楼3幢,1996年9月又筹建一幢综合楼,地址在胜利路口,面积 ,主体七层,局部8层。学校有19个教学班,学生1387人,教职工102人。2001年元月,三中与七中合并,成立新七中,校址在原三中院内

名师档案

张 俊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市教育系统首批"专业技术优秀人才"、 浉河区第一届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从事初中物理教育共11年,教学成绩特别突出,曾两次荣获全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教研室颁发的优秀教师奖。

万 玲 市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几何学科的教学工作,坚持探讨一题多解(证)的思路,结合图形将枯涩的定理转化为学生易懂的语言,并把内容归类,把作辅助线的方法编成顺口溜,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贺三林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从教20年连续18年带毕业班、连续15年当班主任,精通教材、教法,能根据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大量生活实例、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引入到物理课堂,所教学生多次获得各级奖励。

张锦辉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曾获省首届初中英语竞赛辅导特等奖。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及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巧妙处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善于抓住关键,教学效果优异。

芮雁军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指导学生阅读、习作,找准支点,拨动全篇。使学生乐学、会学,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邓明英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历届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浉河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惟愿学生有所成,爱岗敬业苦亦甜"。

刘庆芬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讲课注重析理辩疑,启发多思,融教学与艺术为一体,风格独特,受到各级、各界高度评价。

韩春华 浉河区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善于转化差生,接手差班后能迅速扭转局面,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

张 秋 市级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1997年所担任的95247班被团中央命名为"先进班集体"。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英语教学风格是灵活、开放、寓教于乐。

杨卫平 国家级实验课题组成员、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市师德先进个人,在作文教学方面有较高的见解,其教学特色是善于创设轻松愉悦的教育情境,以生动、流畅、诗意的语言启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