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表 |
释义 | 刘表字:景升 生卒:142—208 籍贯:兖州山阳高平 (今山东邹县) 容貌: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 身高:约合现今1.86米 官至:镇南将军 荆州牧 成武侯 家族:鲁恭王后代 配偶:蔡氏 子女:刘琦 刘琮 东汉末军阀。少知名﹐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又进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曹操南征,刘表病死。 § 历史年表 刘表曾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亡走出逃,后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公元190年】东汉献帝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诏书以刘表代王睿为刺史。其时山东兵锋起,江南宗贼大盛,刘表亦合军兵屯于襄阳。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刘表【公元192年】东汉献帝初平三年,袁术在南阳时,与孙坚合军,欲袭夺刘表之州,袁术使孙坚攻刘表。然而孙坚却为流矢所中而死,孙军大败,袁术遂不能胜刘表。(《典略》曰:刘表夜遣将黄祖潜出兵,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闲射坚,杀之。《英雄记》曰:刘表将吕介〔《吴志》引《英雄记》为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介,介下兵射中坚头,应时物故。与此不同。)不久李傕、郭汜进据长安,想结连刘表为外援,于是以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公元193年】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刘表断袁术粮道,迫袁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 【公元196年】东汉献帝建安元年,献帝临许都,刘表虽遣使奉贡,但却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义)谏刘表,刘表不听,于邓羲辞疾而退,终刘表之世不为其仕。(《汉晋春秋》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 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出走南阳,往攻穰城,却因中飞矢而死。荆州官吏皆往贺刘表。刘表道:「张济因穷而来,我作为主人却如此无礼,乃至于彼此交锋,此非牧(刘表为荆州牧,指自己)之本意,牧只受吊而不受贺。」使人纳张济之众,众闻讯而喜,尽皆服从。(《献帝春秋》曰:济引众入荆州,贾诩随之归刘表。襄阳城守不受,济因攻之,为流矢所中。济从子绣收众而退。刘表自责,以为己无宾主礼,遣使招绣,绣遂屯襄阳,为表北藩。) 【公元198年】东汉献帝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逆刘表,刘表遣兵攻围,连年不下。后张羡病死,长沙吏众复立其子张怿,刘表遂攻下张怿,于是开土大广,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同年又与张绣合击曹操。 刘备【公元201年】东汉献帝建安六年刘备自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厚相结待,然而不能加从大用。《汉晋春秋》曰:曹操始征柳城时,刘备游说刘表兵袭许都,刘表不从其议。及至曹操归还,刘表方谓刘备道:不用君言,失此难逢之机。刘备便道: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不断出现,岂会有所终极?若能应之于后,那么这次也未足为恨。【公元208年】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亲征刘表,军尚未至。八月时,刘表已因背疽病发而卒。刘表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可见其廉。《世语》曰:刘表死后八十余年,至西晋太康中时,有人发开刘表冢墓。刘表及其妻之身形竟如在生时,芬香闻于数里。 § 《三国志·刘表传》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觽;觽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觽,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曹操袁绍 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初,表及妻爱少子琮,欲以为后,而蔡瑁、张允为之支党,乃出长子琦为江夏太守,觽遂奉琮为嗣。琦与琮遂为雠隙。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 八顾 《张璠汉纪》曰:表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绪〕恭、刘祗、田林为八交,或谓之八顾。《汉末名士录》云: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符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 《后汉书》亦载表与同郡张俭,号为「八顾」。所述七人各异,而《演义》罗氏取后者)。 § 一代能臣 刘表勤勉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十七岁时,刘表就曾向自己的同乡兼老师——当时的南阳太守王畅提出:“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这段话是针对王畅过于简朴的生活作风而提出的疑问,并且充分表明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青年时期的刘表没有仿效当时流行的隐居山林的清流作风,而是积极地投身仕途,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属,很受何进的赏识,后来被升为北军中候,掌管禁军。初平元年(190年),原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死,何进向朝廷推荐了刘表担任荆州刺史,这也显示出何进对刘表的偏爱及对刘表的能力和才华的肯定。 当时的荆州形势相当复杂。“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见《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司马彪《战略》),而刘表却是“单骑入宜城”。面对荆州混乱的局面,刘表显得从容镇定,沉着冷静,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局势。首先,他争取了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征求他们的建议。 当时蒯良、蒯越两兄弟都颇有才识名望,蒯良对局势提出的见解是“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 蒯越蒯良也”,认为“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见《三国志·刘表传》裴注)而蒯越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说“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又认为“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还建议刘表“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 应该说蒯良说得比较虚一些,而蒯越的建议则是极富实干精神的,刘表也用很高明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子柔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先把两个人都夸了一番,然后采纳蒯越的谋略,“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众多,或既授部曲”,一举歼灭了宗贼势力,后来他又平定了零陵、长沙等郡,扭转了荆州的混乱局面,刘表自己也晋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 经过几年努力,刘表成为一个仅次于两袁兄弟的一股强大势力,“南收零、桂,北据汗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见《三国志·刘表传》)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也是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良多,体现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最后一片乐土。在对外问题上,刘表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政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经济上,刘表有效利用了当地各大家族的势力,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荆州地区的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对刘表的这种评价,莫说是在后汉军阀混战时期,就是在局面相对平静的三国鼎立时期,也是独一无二,是别人所无法得到的。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政局稳定,各方人才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人数数以千记,其中既有像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广元等青年才俊,甚至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等。可以这样说,刘表的确是一代能臣,他的有效管理让各路诸侯羡慕不已,对于其治理下的荆州都是垂涎欲滴。鲁肃就曾经对孙权这样评价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这也算是对刘表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 刘表与荆州学派 荆州学派是形成在刘表任荆州牧时的一个以讲《易》为主的地方性经学派别。荆州学派之所以得以形成,是因为刘表为之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和人才条件。刘表积极参与并以其杰出的学术成就推动了荆州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荆州学派学术领袖人物是南阳宋衷。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称“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所作文学,延朋徒焉。”主持荆州的教化。宋衷在学术领域内确实成就非凡,是推动荆州学派事业发展的关键人物,但是,荆州学派的发起人刘表,对于荆州学派学术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刘表本人在学术上也深有造诣,其著述有:《周易章句》九卷,《丧服后定》一卷,《荆州占》二卷,集一卷。卢弼还以为刘表曾撰《新定礼》一卷。《英雄记》曰“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闿、宋忠等撰定《五经章句》,谓之后定。”所谓“后定”之学,正式荆州学派的学术成果。至少可知:刘表的《丧服后定》一卷是在荆州所作;《荆州占》两卷也是同期作品;卢弼又认为“新定既后定,题小异耳”,知《新定礼》一卷也是该时期的作品。刘表在治理荆州的百忙之中,依然着笔著述,无疑,在荆州学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荆州学术的发展。由此可见,刘表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学术成就对荆州之学的运量,形成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荆州之学,实际上是刘表对两汉以来的郡国学的继承和发展。郡国学是一种地方官学,创始于景帝时蜀郡文翁,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以后,郡国学一直受到了两汉历代皇帝的重视,但长期以来,郡国学并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宦官集团为了和士人的太学相抗衡,创立了鸿部门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央太学的补充,地方官学具有了更重大的意义。黄巾起义之后,中原连年混战,作为学术文化中心的洛阳,饱受兵灾,更趋于衰落。此时,刘表兴起荆州之学,使荆州成为新的学术文化中心,这对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两汉时期,地方官学的主要任务是奖礼乐,推广教化。荆州之学正是两汉地方官学的继续和发展。 荆州学派是以讲《易》为主的学派。《易》学是汉末经学的主流。刘表曾撰《周易章句》九卷,而荆州学派最有影响的宋衷,也著《周易注》十卷。但荆州学派在其传学之中不只注重《易》学,《荆州文学记官志》详尽的表达了对《易》,《书》,《诗》,《礼》,《春秋》要旨的论述,其学术主题与倾向可见一斑。《三国志*刘表传》,《后汉书*刘表传》均强调荆州学派所撰的五经之章句。宋衷遍注《易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刘表作《新定礼》,可见荆州学派学术内容的主体依然是两汉以来的五经之学,而偏重于《易》,这反映出汉魏之交时代的学术特色。 建安三年刘表平定张羡,开土遂广,起立学校;建安四年,刘表立学宫。荆州学派从刘表设立学校算起,自建安三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卒,曹操平定荆州,荆州学派星散,荆州学派仅仅存在十年左右。应该说,作为一个学派,荆州学还在形成之中,在没有完全成熟之际就解体了。但是这十年间,刘表的荆州是全国文治最盛之地。来自各地的博学鸿儒,使荆州之学辉煌一时,学术影响辐射四周。在荆州从事学术活动的儒士之中,知名的有宋衷,王粲,王肃,尹默等人;远至江左的张昭,陆绩,虞翻等也深受影响;曹操平定荆州后,荆州学派的主要人物又将荆州学术传播到了北方。荆州学派在其短暂的存在和解体后,影响遍及了魏蜀吴三国。 § 演义记载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是汉室宗亲。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友”,东汉末为镇南将军、荆州牧,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世称“刘荆州”。讨董诸侯联盟解散后,孙坚暗得国玺归南,刘表因袁绍通知此事,于孙坚归程上截击之,两家结怨。后孙坚跨江击刘表,反为刘表军所杀于岘山。刘表后纳张绣为屏藩,互结唇齿,深为曹操所忌。曹操与袁绍相持于河北时,二人争相结纳刘表为外援,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于是两不相助。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称为兄弟;刘表厚待刘备,然而不能加以任用。后刘表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以降,荆州遂没。 § 历史评价 《三国志》陈寿评曰: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陈寿曰: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疆,与秦争衡,荆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范晔论曰:刘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运,拟踪三分,其犹木禺之于人也。(《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刘表列传》) 范晔赞曰: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鱼俪汉舳,云屯冀马。窥图讯鼎,禋天类社。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强少成,坐谈奚望。回皇冢嬖,身颓业丧。(《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刘表列传》) 曹操云: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贾诩曰: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引《傅子》) 郭嘉曰:表,坐谈客耳。(《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裴潜私谓所亲王粲,司马芝曰: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三国志魏书裴潜传》) §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三国演义》 3、《后汉书》 4、《品三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