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恩庶 |
释义 | 于恩庶于恩庶,微生物学家。奉天盖平(今辽宁盖县)人。1945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曾任沈阳市卫生试验所所长。建国后,历任福建省鼠疫防治所主任、省卫生防疫站科长、省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所长。1957年在中国首次发现动物弓形体病。1962年提出钩端螺旋体病新的临床分析法。对恙螨转换新宿主再叮咬问题有深入研究。1964年提出Q热免疫学检查新办法。主编有《恙虫病检验手册》、《弓形体病》。 § 基本资料 姓名:于恩庶 职业:微生物学家 籍贯:奉天盖平(今辽宁盖县)人 § 个人简历 1918年4月3日 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盖县圣水村。 1945年 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入微生物教(研)室,参与立克次体研究。 1946-1948年 任沈阳市防疫所(后改称卫生试验所)所长。 1948年 任东南鼠疫防治处医师。 1949-1953年 任福建省鼠疫防治所细菌病理组主任。 1953年-现在 任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和福建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上述单位系合署办公)微生物科科长、副所长、所长、技术顾问,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 1980年-现在 任福建省微生物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和副理事长,第六届理事长。 1983年-现在 任福建省政协常务委员。 1985年-现在 任《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主编,被聘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被选为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年-现在 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 § 生平介绍 中华预防医学会于恩庶(1918— ),流行病学家,医学微生物学家。他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为消灭福建省的鼠疫,摸清中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的流行规律,查明恙虫病流行规律,提出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分型,首先发现弓形体病在中国的存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有2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部级、省级的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于恩庶,1918年4月3日出生在奉天省(今辽宁省)盖县圣水村。他幼年丧母,父亲外出谋生,依靠祖母抚育,度过了艰辛的童年。13岁时,去营口县金家屯高小就读,1932年入北平东北中学学习,1938年考入沈阳满洲医科大学本科,修业7年,1945年春,毕业后留校,进入微生物教(研)室深造。 1946年春,出任沈阳市立防疫所所长,到任不久,接到一开业医师报告:发现一疑似鼠疫患者。对于烈性传染病的首例病人,必须有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为此,他率人深入现场调查,得知病人死亡并已埋葬。为了判明死因,他冒着风险,排除阻扰,决定挖坟尸检,终于分离出鼠疫杆菌,从而正式确定沈阳市市区内发生了鼠疫。他这种甘担风险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受到当地群众和医务人员的高度赞扬。调查继续深入,他发现有十多人因与患者接触而相继发病,且多数人已死亡,从而进一步确定为肺鼠疫流行。经采取疫区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对于这次沈阳市区内首次发生的肺鼠疫流行情况,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946年沈阳市流行之鼠疫研究》。同年夏天,群众反映有一上吐下泻的病人死亡,随后又在街上发现一卖甜瓜小贩上吐下泻,他立即到现场采便检查,分离出霍乱弧菌,从而证实了是霍乱流行。由于当时缺少菌苗,他便组织力量,赶制霍乱菌苗供应,对控制疫情蔓延,起了积极作用。从此他坚定了终身为控制中国流行病而奋斗的决心,并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 消灭鼠疫 菌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建省是中国鼠疫流行的重疫区。当时的国民政府在福州成立了东南鼠疫防治处,负责中国东南四省的鼠疫病防治工作。东南鼠疫防治处的处长左吉(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副厅长)也是满洲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于恩庶对鼠疫防治专业有兴趣,于1948年秋到福州东南鼠疫防治处工作,任医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南鼠疫防治处改为福建省鼠疫防治所,于恩庶任细菌病理组主任。1949年末,闽中的古田、莆田,闽南的安溪、龙海等地,鼠疫流行严重。迅速扑灭鼠疫,成为当时福建省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于恩庶受命负责大量制造鼠疫死菌苗和活菌苗,供应人民解放军部队和地方上使用,为控制福建省鼠疫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8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给于恩庶颁发了立功奖状。1952年,闽中莆田县鼠疫又大流行,于恩庶又投入控制鼠疫流行的工作中,并从死亡的家鼠及其寄生蚤(开皇客蚤)中分离出鼠疫菌。这是在福建省内首次从病原学上确定的动物储存宿主和传染媒介。他还发现古田县的家兔中有鼠疫流行,这是中国首次发现鼠疫波及家兔。但他在对野外鼠类调查中,普遍未发现病菌。这些研究成果,显示了福建省鼠疫流行的特征,为制定防疫灭病计划及其相关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防疫措施针对性强,到1952年9月,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福建省就消灭了曾经流行69年,波及全省84%的县、市,累计死亡达71万多人的鼠疫。这是全省防疫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于恩庶作为鼠疫防治技术专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于恩庶论文集》中,有关鼠疫的文章共有16篇,其中《鼠疫杆菌保存的新方法》一文获福建省科学大会奖。 § 控制疫情 病毒1953年以后,福建省相继成立了卫生防疫站和流行病研究所(合署办公)。新机构的设立,适应了当时防病工作的需要——消灭了烈性传染病,已有可能把重点转向其他急性传染病上来。许多未知因素,急待人们去发现、去探索。法定管理的25种急性传染病,都是致病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寄生虫……)所引起的。微生物病原学的科学研究,流行病学的科学调查,在传染病防治上,起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于恩庶这时是微生物科的负责人,并且直接负责立克次体室。 50年代初,福建省平潭岛人民解放军驻军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病流行。由于不能确诊,也就提不出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致使疫情继续扩大,病死人数不断增多,影响了当时的紧张备战。后来由部队和地方联合组成调查组深入现场调查,于恩庶是调查组的微生物学专业人员,经实验,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从而对这种高热病从病原学上得到了确诊。他们采取了灭鼠、灭螨、防螨等针对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并采用氯霉素治疗,使病死率从6%—13%下降到零。接着,于恩庶又组织进行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全省有33个县、市存在该病或其疫源地。1954年,他又在平潭县建立了预防实验村,总结出一套防治经验,并在全省疫区推广,使该病发病率下降了80%。此后一连几年,每到恙虫病流行季节,于恩庶就率人深入疫区,结合防治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他从病人、鼠类、恙螨体内都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从而确定了全省内恙虫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掌握了许多恙螨的生态学资料,并发现了14种动物宿主,其中3种为中国外首次报道;发现7种节肢动物自然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其中3种恙螨和1种革螨为中国外首次报道;发现了家兔自然感染的情况,在流行病学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中国性的《微生物学报》、《中华卫生杂志》、《昆虫学报》等刊物上。收集在《于恩庶论文集》中,关於恙虫病(1953—1983年)的论文,就有39篇之多。其有关恙虫病防治研究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 主要论著 1 于恩庶,赵恒岗,闫泰东等.1946年沈阳市流行之鼠疫研究.东北微生物学杂志,1947,1(2):91-98。 2 于恩庶,陆品璋,王敦清.福建省平潭县恙虫病的传染媒介和保藏宿主的调查研究.中央卫生部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恙虫病防治资料汇编,1953:60-70。 3 于恩庶,王敦清主编.恙虫病检验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 4 于恩庶.福建鼠疫流行菌株的生化性状及以甘油分型意义的研讨.鼠疫丛刊,1957,1(4):107-114。 5 于恩庶,周耀民,林师敬等.恙螨的生态及其防灭方法的研究.昆虫学报,1957,7(3):363 372。 6 于恩庶,陈黛西,林师敬.福建猫及兔体内弓形体的发现.微生物学报,1957,5(1):101-110。 § 参考资料 [1] 生物谷 http://www.bioon.com/popular/scientist/36779.s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