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乙肝病毒携带者
释义

§ 概述

定义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一种病理状态,成因主要是母婴传播及接触乙肝病毒等传染途径有关。乙肝病毒结构特点临床无任何肝炎和乙肝的症状和体征,只有乙肝两对半检测显示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统计分析,中国约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大约3%可最终发生(或再发生)肝炎,且发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较非携带者大得多。

§ 分类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指血清HBsAg阳性,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如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就需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指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e抗体阳性,HBV DNA阴性或低于检测低限,一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

§ 病因

母婴传播

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近100%。婴儿对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婴儿肝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

婴儿期感染

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密切生活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

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肝转化而成

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 病理表现

抗原性

乙肝病毒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阳性,血清中高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即HBV DNA阳性)而转氨酶(ALT)正常。

常见于在围产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并由于幼年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而长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长期携带病毒,其自发或治疗相关的HBeAg清除率均很低。

携带性

非活动HBsAg携带:表现为HBsAg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低(即HBV DNA阴性),且转氨酶持续正常,对这部分携带者进行肝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1]

§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均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医源性传播

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均可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85%是通过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性生活时,如果不采取防御措施,也会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肝。

§ 检查

定期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检查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乙肝两对半;2、肝功能;3、HBV-DNA、肝胆脾彩超;4、乙肝病毒变异检测;5、乙肝病毒分型检测;6、乙肝病毒生物芯片检测。

定期复查

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HBV DNA,了解谷丙转氨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是否在正常范围,球蛋白是否升高,白蛋白是否降低,HBV复制情况。

B超检查,动态观察肝脏有无逐渐缩小、有无占位,脾脏有无逐渐增厚变大,门静脉直径有无变宽,胆囊是否伴随炎症。

每年查一次血常规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及乙肝五项指标。

40岁以上每3~6个月检查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AFP>200μg/L ,异常时每月复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正常数据

检测项目   参考范围   检查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阴性/阳性   无保护性/有保护性

乙肝e抗原(HbeAg)   阴性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乙肝e抗体(HbeAb)   阴性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阴性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 治疗

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方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关键是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

中药

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辨证治疗。

抗病毒药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2.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

3.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阿糖腺苷(Ara-AMP):主要能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HBV的复制,抗病毒作用较强但较短暂,停药后有反跳。

保护肝细胞药

1.益肝灵: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2.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3.强力宁: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

免疫调节药

1.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

2.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

§ 预防

1、谨慎用药

2、劳逸适度

3、饮食清淡戒烟、戒酒

4、知足常乐调整心态

5、定期检查时刻警惕

§ 相关新闻

乙肝病毒携带者获准从事幼托工作

2012年5月22日,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修订说明,新《规范》取消体检中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应调离工作”的规定,乙肝携带者将不再被拒之门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