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产业结构 |
释义 | § 概述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 产业分类 产业结构 世界各国产业分类的方法很多。有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分类法、以及按资源密集度所进行的分类等,各种方法都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可以选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就研究产业结构而言,一般多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及标准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 产业结构按照国际上通行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方法,可以分为三大产业: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第三产业(主要为服务业)。 从总体上看,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的演变有一定规律: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最终会超过第二产业。 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制定的。因而,这种分类法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及广泛的适用性,也是研究产业结构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之一。联合国于1971 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共分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性;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 产业结构演变 在产业结构演变的各种理论中,最着名的学说要属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所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理论。他对多年来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的缘故。他的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 law)。之所以如此命名,这是因为在克拉克提出上述论点以前,17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曾提出过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而商业又比制造业收入高的论点。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侧重于从一、二、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第二次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 关联性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消费结构的演变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消费结构是基于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寻求消费效用最大而依据价格对各种消费品和劳务消费数量进行选择和调整的行为结果。消费行为的变化将改变消费者支出结构,进而通过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诱导效应;而产业结构通过制约和影响供给结构,也对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性,一方面要通过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实现消费结构的效率性及其对产业结构的选择效应;另一方面要把握产业结构是否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了自我调整,是否与消费结构相适应,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相互制约。 产业结构从静态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对消费起着决定作用。从生产决定消费的角度考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包括: 1.消费结构中各种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构成比例,直接受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生产状况及其供给结构的制约。 2.新的产业的兴起会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消费结构。因而,生产进而产业结构在影响和改变着消费结构。 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较大、速度较快,消费结构变动的幅度也就较大、速度较快。 从动态来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则消费需求又决定着生产。满足消费需求,不仅是社会生产的目的,而且是社会生产的归宿。从微观来看,消费需要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从宏观来看,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特征规定着产业结构特征。长期脱离消费需要的产业结构必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最后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一定阶段的消费需求。 2.消费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引导作用。消费结构是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反映,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又是消费需求的反映。需求总是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市场上,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化。 § 在中国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一1984年,是中国经济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中得到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产业结构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源配置向第一产业的倾斜。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中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是一种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情况。这个时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第一产业达到14.5%,超过二产10%和三产12.7%的速度。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变动具有补偿性和暂时性,从1985年开始,第一产业的比重就逐步下降。在这个时期,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满足了市场需要,但重工业处于调整之中,因此,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多。 第二阶段,1985年一1992年,是中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80年代中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时,就业的压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出来,社会资源的配置逐步转向第三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17%,第一产业为14.5%。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340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到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量上也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1993年—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是中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使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了6个百分点。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跌至20%,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49%,第三产业下降至31%。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其内在原因,是长期存在的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制约的矛盾最为突出,而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又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八五”时期,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相应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增长。1991一1995年与1981一1991年、1986一1991相比,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都要更快(见下表,单位:%) 1991—95年 1986—91年 1981—91年 工业总产值 22.2 17.6 15.7 建筑业总产值 13.0 11.6 9.4 这个时期,中国重工业的增长,改变了8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这个阶段目前还未结束,预计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与下世纪初。目前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己初见成效,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矛盾已得到缓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方兴未艾。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九五”或更长一个时期,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此而推动的电子、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 中国产业结构矛盾 1、第一产业矛盾的症结,在于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设备、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这就使农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富余劳动力又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难以增加,“增产不增收”,“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等现象还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来,采取的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以工补农”等措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但当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后,人们面临着政策上的新的选择。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 2、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矛盾的根子,是农民多,收入低。 中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具有发展的潜力。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在城市已经普及的商品在农村尚无购买能力。 3、造成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状况的原因,有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 § 调整方向 产业结构(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矛盾 (四)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五)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