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伞蜥 |
释义 | 伞蜥 学名/Chlamydosaurus kingii 英文名/Fnlled Lizard,Fnilled Dragon 别 名: 澳洲斗篷蜥、褶伞蜥 科 名:飞蜥科 伞蜥 - 分布 澳洲北部,新几内亚南部的干燥草原,灌木丛及树林中。 伞蜥 - 形态 拥有长长细细的尾巴,光尾巴就占了身长的2/3,颈部四周长有舌骨所支撑的伞状领圈皮膜,其色泽带有令人炫目的亮彩,遇到外敌时会瞬间张开独特的颈伞,并张大嘴巴,威慑力十足。幼体的领圈教小,随成长而变大。属中大型蜥蜴,体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区域性的变化。在雌雄的判别上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在幼体阶段,大致来说,成体的雄性体形比雌性大很多,头部和颈伞也比较大,尾巴较细长,泄殖腔下方又会有凸起,体色比较鲜明和性反而比较温和。最长体长/60~90CM. 伞蜥 - 饲养 伞蜥不但容易饲养,个性也十分温和而且活泼,是蜥蜴中少数最适合做为宠物的种类。不过同种间还是会有争斗,所以混养时要注意体形,不可相差太多。属于日行性的树栖型,因此饲养箱要以高度为主,底材可用书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干以供攀爬。UVB灯和水盆都是必须的设施。其在地面活动时,大多只利用后肢站立行走,有别于一般的蜥蜴。伞蜥通常是在遭到威胁或是惊吓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伞,因此一般驯养的伞蜥张伞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见。 伞蜥 - 食性 其食量很大,食物则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蟑螂、甚至小老鼠都是不错的食物,多数个体也会吃青菜、豆类、水果、鱼肉、虾仁等。 伞蜥 - 繁殖 伞蜥卵生,伞蜥在一年左右就会繁殖,不做最好养到两年以上在繁殖比较安全,以免雌性体形过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过程中让他们经历一段低温干燥的期间,可以促进交配行为,交配通常在地面进行,在自然环境中,雌性会将卵产在树灌或树洞中,而在人工繁殖时,需要事先准备供雌性产卵的土堆,每次产下10~13颗卵,孵化温度最好控制在27~29度之间,不要超过30度,否则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约一个半月幼蜥会孵化出来。在正常的饲养状态下,伞蜥的寿命是15年。 伞蜥 - 相关词条 蜥蜴 宠物 澳洲 动物 伞蜥 - 参考资料 [1].自然参考 http://www.8ttt8.com/ziran/w4635.htm [2].宠物俱乐部 http://www.animals-club.com/reptiles/lizard/lizard24.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