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伍姓 |
释义 | § 姓氏源流 伍(Wǔ)姓源出有二: 1、出自芈姓,为黄帝时大臣伍胥之后,以祖名为氏。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后代以祖名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宠臣叫伍参,是伍胥的后裔。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北上与晋国争霸。他先出兵讨伐郑国,晋国派荀林父救援,两军在邲相遇。楚令尹孙叔敖见晋军势大,主张撤军,楚庄王也同意。这时伍参对庄王说:“晋军内部不团结,号令不统一,元帅荀林父没有威望,楚军只要一进攻,晋军必败。”孙叔敖生气的说:“楚军连年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打了败仗,即使杀了你做肉羹,也赎不了你的罪。”伍参笑着回答:“如果打胜了,那就证明你无谋;万一打了败仗,我的肉将由晋人来吃,哪里还轮得上你啊!”接着他仔细分析了楚军的有利条件和晋军的弱点,终于说服楚庄王同意出战,结果楚军获胜。于是楚庄王就封伍参为大夫,伍参便以名为姓,成为伍氏,其后代沿袭伍姓,形成伍氏。 2、出自回族中有伍氏。回族中的伍姓,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南京)伍氏。伍氏后裔族人繁多,人才辈出:清初有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译有《归真要道》等;清中叶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长华,曾任湖北巡抚与林则徐一起在武昌禁鸦销烟;清末民初有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的伍崇仁,有毕生从事教育的伍崇贤,有任民国教育部普教司司长、浙江、江西教育厅厅长的教育家伍崇学(又名仲文)。解放后,伍氏家族中各科类学者、专家相当多。另外,自明代后,从南京、扬州等地迁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 得姓始祖 伍胥。后世有许多学者,认为伍姓是传自春秋末期的楚国伍参,伍之为氏,不管是传自大约3000年以前的楚国伍参,还是源自5000年以前的黄帝之臣伍胥,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却都是同样的不容置疑。关于黄帝之臣伍胥,由于年代久远,后世除了知道他跟一部《玄女兵法》有关连之外,其他事迹已不可考。伍氏后人奉伍胥为伍姓的得姓始祖。 § 伍氏发源地 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后伍颖,湖北荆楚伍氏宗族理事会伍红水等人组成的“伍子胥故里”考察组专程赴老河口等地考察伍氏故里。 专家们在老河口市博物馆查阅了明正德《光化县志》和清光绪《光化县志》,对清乾隆“伍子胥故里碑”进行了考证,对丹江口市陈家港村(原老河口辖地)的“伍子胥墓”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当地知情人士。随后,老河口、谷城有关专家在老河口市文体局与考察组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经实地调查采访、考证史料、学术交流,专家们认为:伍子胥祖父伍举在老河口得周天子赐伍姓,伍氏的发源地就在老河口(原光化县)。 § 迁徙分布 伍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伍姓起源古老。民俗学家在仔细地研究了伍氏族谱后认为,尽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来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还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区苗族也有姓伍的人。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 家谱文献 湖南伍氏八修族谱,(清)伍永魁纂,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清)伍受糈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伍氏宗谱不分卷,(清)伍步月纂,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五册)。 阳源伍氏族谱十卷,(清)伍凤韶重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将乐县档案馆。 江苏常州伍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伍承焕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湖南新化伍氏九修宗谱首四卷,(清)伍发雁修,伍德温、伍芬苑等纂,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 广东新会伍氏家谱不分卷,(清)伍学良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伍氏族谱不分卷,(清)伍廷珍、何贤成合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梅县伍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清)伍永旋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东四家庙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伍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伍世璜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常州伍氏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兰溪伍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游埠区伍家圩村。 湖南邵阳伍氏十修宗谱,首三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良湖伍氏四修族谱十八卷,(民国)伍声外等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泽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东梅县伍氏十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伍蕙溪、伍燮堂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瑞长伍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忳取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省图书馆(仅存四册)。 胥城伍氏宗谱十二卷,(民国)伍富兴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定伍氏宗谱,(民国)伍承乔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伍氏六修族谱二十二卷,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缺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全国伍氏合族总谱十卷,首二卷,(民国)伍瑶光、伍润三等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台山县档案馆(仅存三卷)、广东省恩平县档案馆。 贵州普定伍氏族谱八卷,(民国)伍典册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汉口大新印刷公司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伍氏五修支谱十二卷,(民国)伍蔚阳、伍体仁等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 历史名人 伍 员:字子胥(?-公元前664),春秋时楚国人。与父兄俱仕楚,後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员逃亡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吴王夫差灭越後,欲释越王句践回国,不听员谏,因信谗杀之。伍员死前预言越必灭吴,後九年越果灭吴。 伍 参:楚文公十二年伐郑之役中表现优异。当时,晋国的荀林父帅师救郑,来势汹汹,楚军的行止颇为犹豫,而身为楚国大夫的伍参却有过人之明,衡量大势之后告诉楚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师专行不获听而无上,此行也晋师必败……”结果,楚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跟晋军一决死战,果然大败晋师于,伍参也自此在楚国飞黄腾达,其子伍举,其孙伍奢,都世袭为大夫,显赫异常。 伍 孚:字德瑜,汉末忠臣,官越骑校尉。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之曰:“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 伍 朝:字世明,晋代武陵汉寿人。少有雅操,闲居乐道,不修世事。性好学,以博士征,不就。刺史刘弘荐朝为零陵太守,主者以非选例,不听。尚书郎胡济奏曰:“臣以为当今资丧乱之余运,承百王之遗弊,进趋者乘国故以侥幸,守道者怀蕴椟以终身,故令敦褒之化亏,退让之风薄。案朝游心物外,不屑时务,守静衡门,志道日新,年过耳顺而所尚无亏,诚江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不加饰进,何以劝善!且白衣为郡,前汉有旧,宜听光显,以奖风尚。”奏可,而朝不就,终于家。 伍 乔:唐末宋初安徽省庐江人。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某科状元。伍乔自幼勤奋好学。后入庐山国学,数年苦研六经,尤善《周易》。山中众人捐资,助伍乔赴金陵应试。初选得中进 士,殿上复考,伍乔以所作惊人而一举夺魁。时人称考官选 人公允。南唐元宗李璟命将其所作《画八卦赋》及《霁后望钟 山诗》刻于石上,以为永式。后放外任歙州司马,失意之情流于诗作,经翰林学士张洎进言,唐元宗召入为考功员外郎。仕至户部员外郎。终卒于任上。伍乔善诗文,诗多七律且多送别、寄游、题赠之作。著有《伍乔集》。 伍 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伍 钝:明朝鄞人,字文琏,才识出众,长于言辞论辩,人们都劝他出仕。但他的母亲不希望他离开左右,故伍钝绝口不提仕进,一心侍奉母亲。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结庐守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 伍 福:字天锡,明朝时临川人,正统年间举人,历任咸宁教喻,陕西安察副使。伍福风格高迈,诗文典雅,兼工书法,编著有《咸宁县志》、《陕西通志》、《苹野纂闻》、《三吴水利论》、《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 伍 儒:字德全,回族,据《伍氏家谱》载,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诏迁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自伍儒起连续六世皆任职于钦天监,或为“博土”,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 伍隆起:广东省新会人,宋代名将。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文定:字时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书。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官贵州参议,继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刘瑾入俌重贿,兴大狱,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人悉被逮。文定已迁成都同知,亦下诏狱,斥为民。瑾败,起补嘉兴。后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 伍遵契: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字子先(1598-1698),回族。江苏南京人。出身于伊斯兰教经学世家,就学于山东经师门下。清康熙七年(1668年)赴苏州设帐讲经。在苏州掌教周士骐协助下,摘引诸经要旨,译成《修真蒙引》,对穆斯林日常宗教生活涉及的教法礼仪无不浅释,康熙十一年刊印。后又在兄侄帮助下,历时6年,将波斯文苏非主义著作《米尔萨得》译成《归真要道》。该书主要阐述性命义理、修道养性和复命归真之道,长期用作经堂教育的选修读本。 伍庭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省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後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明叛变,忧愤而卒。 伍修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开国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曾用名吴寿泉(1908-1997),湖北省武昌人。1923年在武昌高师附小读书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转入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在苏联远东国家保卫局工作时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回国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连指导员、营政委、模范团政委、红三师政委、汀连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933年10月调中央军委担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俄文翻译,1935年1月列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1947年任东北军区第二参谋长兼军工部政委,辽沈战役后兼任沈阳卫戍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1950年11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了谴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罪行的演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75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主要著作有:《我的历程》、《往事沧桑》、《回忆与怀念》、《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等。 伍绍祖:湖南省耒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历任国务院办公室秘书,国防科工委二局参谋、三局副科长、二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政治委员,曾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八、十九届主席,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第二届理事长。1988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少将军衔。 伍纯道:当代书法家。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历代书法家的笔法、结构法、章法和墨法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功底扎实,凝重浑厚,书路宽广,全面发展;笔端表现力强,常有新意;擅长楷书。他的楷书,宗柳、颜,但又不囿于柳、颜,能博采众家之长,化为己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曾多次应邀访问日本及韩国,并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深受日本友人欢迎。由于业绩突出显著,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 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2、堂号 孝友堂:孝是指对父母孝,友是指对兄弟友爱。春秋时的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国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听信谗言,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伍员逃到吴国,帮助吴王伐楚,一举灭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员就掘开他的坟墓,打了他的尸骨三百多鞭,报了父兄之仇。 此外,伍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安定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等。 伍姓宗祠通用联 〖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系承伍胥;望出安定。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伍姓的源流和郡望,“伍胥”,即伍子胥。 才真国土;惠是棠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时,少傅费无忌挑拨平王与太子的关系,伍奢力谏被杀。伍子胥经郑等国入吴,助阖闾夺取王位,整军经武,攻入楚都郢,掘天平王墓,抽打尸体三百鞭。后来,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清和,吴王夫差答应了,伍子胥谏阻,吴王不听,被赐死。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伍尚,伍员之兄,任棠邑大夫,贤而有惠政,人称棠君。 枝容世泽;安定家声。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地区伍姓宗祠联。 忠则尽命;孝当竭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节录伍相国(伍子胥)庙联语。 武陵归隐;文定忠忱。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伍洪,不求仕进,隐五陵原,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伍文定,有文武才,累迁兵部尚书,谥忠襄。 〖伍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抱朴武陵隐;文定儒将风。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宁化人伍洪,其兄伍泳、伍潢、伍浚都以父荫(因先代官爵而受封。其父伍正己曾官御史中丞)而补官,只有伍洪不肯仕进,隐居武陵源,自号抱朴居士。下联典指明代滋人武文定,字时泰,弘治年间进士,官吉安知府,与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有功,官至兵部尚书。他兼备文武,崇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度。 文琏称孝子;楚州号佑场。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伍钝,字文联,鄞人。才识出群,富于词辨,人多劝之仕。因母不欲钝去左右,遂绝口不言仕进,笃志奉养,母殁,庐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下联典指宋代太常博士伍佑,字佑之,宁化人。大中祥符进士,寻差楚州团练推官。州有盐场久废,佑议兴复,役不及民,甫期而就,岁入缗钱数万,人称“伍佑场”。 〖伍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安常处顺千秋裕;定国兴邦万代昌。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伍姓的郡望为“安定”,此为“安定”三字的鹤顶格嵌字联。 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 ——李鸿章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李鸿章书赠清代四川名人伍嵩生联。 居官廿年称廉吏;仕宋三世尽忠良。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举人伍佐,字文峰,新化人。授河南府通判,迁赣州府同知,后擢知思南府,居官二十年,以廉介称。下联典指宋代名将伍隆起,新会人。三世仕宋。宋末,率义兵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其麾下谢文子杀隆起,以首降弘范。宋相陆秀夫惜之,刻木为首以葬。又募人执文子,戮杀以祭墓。 微斯人吴其为沼;赖此老海不扬波。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吴县伍子胥祠联。 〖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誓报父兄,英雄气慨;才兼文武,儒将风流。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吴国大臣伍员(?-前484),原为楚国人,字子胥。父奢为太子建傅,以直谏被杀。他避难出走,间道奔吴,依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使公子夺得王位。后辅吴王阖庐整军经武,一举攻楚灭郢(今湖北省江陵北),受封于申(今河南南阳北)。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受任为大夫参赞国事。下联典指明代兵部尚书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弘治进士,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兵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惟诗书方能格后,子孙见闻只此,虽中才不致为非。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贵州省普定县伍氏宗祠联。上联告诫子孙以孝友处世,兄弟和睦。下联要求后代以诗书传家,即使不成栋梁,也不致于为非作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