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县道情戏 |
释义 | § 起源及发展 临县道情戏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临县道情是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方式和过程对认识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音乐的嬗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临县在历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说唱道情在宋、元时就有活动。最晚在清道光年间演变成为戏曲剧种,1960年成立了国营道情剧团。时至今日,临县道情一直是晋西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临县道情戏 临县道情的形成与金元时期北方全真教盛行有很大的关系。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与道教发源地终南山所在的陕西省只有一河相隔,故从汉唐到宋元,这里一直是道教最兴盛的区域。临县境内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在临县道情的传统剧目中,反映道家思想的戏占了很大比例,说明临县道情的兴盛与道教的活动紧密相连。 临县道情的兴盛与发展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能根据民间歌谣和老艺人的介绍进行推测。临县群众中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炒鸡蛋,烙烙饼,弹起弦子唱道情。宁看道情《小姑贤》,不去房山做巡检。”巡检是清代以前的官职,这个顺口溜说明道情很可能在清代以前就在当地有一定影响。临县前小峪村道情老艺人郝顺德说,他的上三代师傅雒思福曾是道光年间的著名道情艺人。后刘家庄的老艺人刘成功也说刘家庄的道情班是清同治年间搞起来的。可见至迟清朝道光年间临县已有道情戏的活动应是事实。 清末民初,临县道情发展到鼎盛时期,艺人辈出、班社林立,道 临县道情戏情之声遍及城镇乡村。其活动范围,除临县外,遍及方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陕北的榆林、延安地区。据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当时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个,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艺人,如郝维藩、刘斌俭、郝永华、刘全新、秦芝田、赵新宏、刘恒艾、刘荣成等人,当时称为道情“八大名角”。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半农半艺的道情戏班演出活动较多。随着中路梆子的发展壮大,道情艺人开始兼学唱大戏,出现了一批“风搅雪”班子,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于两个剧种的结合,临县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乐器、艺术风格、班规习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响。 清末民初,临县出现了职业班社,其中以三交镇的李春喜班最负盛名。该班的班主李春喜,原是一位著名艺人,工小旦。他嗓音清亮,表演细腻动人,深得群众喜爱。尤其在一些青年观众中影响颇大。当时有个叫拴拴的青年农民,更是爱恋入迷。有人给他编了顺口溜“猴(小的意思)春喜,满家喜,羡得拴拴打早起,一天不看道情戏,急得拴拴要断气。”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李春喜的技艺,也反映了李春喜职业班社的活动情况。据老艺人刘玉江说,他十七八岁时,就在陕西省的佳县、米脂一带的道情戏班唱戏。这类戏班,除班主是当地人,其余人员(包括演员、教师、文武场乐队以至箱倌等)全部是由临县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聘去的。民国初,这类班社仅陕北就有五六个。 由于晋西与陕北隔河相望,这里在抗日战争后期成为人民革命的根据地,晋西道情较早地与革命文艺工作相结合,运用固有的艺术形式,演唱新编的现代剧目,作为宣传政策、宣传革命、教育人民、发动群众的手段,从而成为人民革命的文艺武器。 解放后,临县道情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春,临县正式成立了地方国营性质的临县道情剧团。在恢复和上演大批传统道情剧目的同时,又挖掘整理和改编了不少民间戏曲,并移植了一部分现代戏。在音乐、舞美、表演上也作了不少改进,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临县道情剧团与临县晋剧一、二团合并为临县晋剧团,临县道情发展遭到停滞、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县道情剧团得到恢复,重新购置了乐器、服装、道具,培养了一批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道情演员。 § 演奏艺术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 临县道情戏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 (《终南调》 )、《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 、《五更调》 、《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曲牌 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 (称《终南调》 )、《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 、《五更调》 、《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乐器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 艺术特色 临县道情戏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临县道情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其唱词和说白均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极浓。同时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由临县道情“七字调”、“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牞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它的特点是突出唱词,将衬字集中用在了填补虚腔,例如它的第一句唱词 “太阳出来满山红”,演唱时处理为“太阳一出来咳呦号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 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果。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艺术创作趋向,使临县道情充满生活情趣,深为观众喜爱。1949年歌唱家李波同志唱着《翻身道情》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三等奖,从而使临县道情传到了世界各地,并连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 现如今,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临县道情发展前景不佳。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以临县为主要演出市场的道情剧团收入极低,资金短缺,剧团难以自养,演员流失严重。随着老艺人逐渐远离舞台或离开人世,道情剧团出现了人才断层,面临传承断绝、后继无人的状况。经典剧目无法演出,道情戏整体演出水准下降,造成市场进一步萎缩,并产生恶性循环。 § 流传因素 临县道情从教职人员怀抱渔鼓,手摇简板,一路云游, 临县道情戏一路“走唱”“坐唱”,到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其发展衍变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与传播区域各具风采的民间艺术以及新生的其它表演艺术的交融互渗。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包容性、开放性是其最显著的审美特征,也是这一艺术奇葩获得强大生命的关键所在。 临县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扬激越和南道情的温柔蕴藉之美。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的特点使其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鼓荡着强劲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将临县道情的音乐唱腔与别地的道情音乐唱腔作比,就不难发现,临县道情的唱腔曲调要相对丰富得多。其中来自道教音乐的传承大抵相同,差别主要表现与临县道情对民间艺术及其它姐妹艺术各种营养的广泛吸纳上,于是,一些“老腔老调”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变异,一些新的曲调自然而然产生了,正如老艺人们所说: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其多姿多彩的风韵略见一般。临县道情的这一审美特征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 传统的因素,我国许多戏曲演唱都有衬字虚腔淹没唱词,观众“只知唱得好,不知唱什么”,而临县道情却没有这一问题。如:以临县道情七字调牗大起大落牘、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它的特点是:突出唱词,将衬字集中用在了填补虚腔,例如它将该唱段第一句唱词“太阳出来满山红”,演唱时处理为“太阳———出来咳呦嗬哎咳哎咳哎咳咳咳———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果,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地。这也是临县道情雅俗共赏、魅力永驻的原因之一。 早在百多年前,临县道情上演剧目就由神仙故事趋向了世俗生活,由此导致了道情的“非道”化倾向。从临县道情现在有案可稽的传统剧目中,我们发现,早期剧目中最有影响者莫过于《经堂会》《卖道袍》《祈子》《三度林英》《张良撒家》《盘道》等,多为宣扬道家离世高蹈之作;从上世纪初以来,上述剧目虽然仍有演出,但真正受观众欢迎的却是《李大闹店》《张连卖布》《打樱桃》《唤妹子》《扯凤裙》《合凤裙》《挂画》《戏凤》等。这些剧目世俗化倾向明显,所体现的生存价值观念已由过去的“天上飞”,变为现在的“地上走”。新时期以来,临县道情的剧目选择更以反映农民的现实生存境况为自觉的追求,先后排演过《菜园配》《圪权湾》《山村母亲》等剧,并获多次表彰奖励。这种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艺术创作趋向,也是这一剧种永葆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 音乐及剧目 临县道情戏传统道情戏一般集中在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并与当地的“伞头秧歌”也叫“大会则”配合进行。每年正月初,一二百人的伞头秧歌队闹秧歌时,由“大会则”到老乡家院里“跑院”或“踩场子”之后,就开始演唱道情戏,叫闹“小会则”。有时婚嫁祝寿、庙会开光、孩子满月和谢神还愿时也有进行表演。 临县音乐比较古老,轻快、活泼、开朗、优美,既有浓厚的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又有着浓郁的晋西地方风味。其唱腔、曲牌,是由起源于唐代的道教音乐,吸收临县民歌和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形成的。唱腔曲调丰富,有着“道情九湾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的特征。伴奏乐器由“文八仙”和“武八仙”组成,其中主要乐器有“文场四大件”(管、笛、笙、胡乎)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的剧目丰富、古老,现存剧目大约有100多个,各个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优秀作品。 传统剧目以反映道教故事为多,描写神仙道士、宗教色彩较浓。如描写韩湘子出家修道的戏就有11个,统称为“韩门道情”,其中以《经堂会》、 《高老庄》为代表。 民间地方小戏多数取材于民间生活,主要反映劳动群众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生活,它的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极为浓厚,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秀才挽蔓菁》、《郭华卖胭脂》、《秃子闹洞房》、《张连卖布》、《鸿雁捎书》、《老少换妻》、《李大闹店》等。 现代戏多是与革命文艺工作相结合的产物,起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在“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导下,排演优秀现代剧目50余部,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小二黑结婚》 、《三世仇》、《柳树坪》、 《朝阳沟》等。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对道情这一剧种的本身艺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上演剧目从早期宣扬道家离世高蹈的神仙故事逐渐趋向了世俗生活,较早地挣脱了宗教的羁绊而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临县道情的剧目选择更以反映农民的现实生存环境为自觉的追求,并首先在演唱内容上得到发展。因此,临县道情不再具有宗教色彩,而成为纯粹的民间艺术。 § 现状及思考 临县道情戏近几年来地方小剧种生存发展普遍面临困境,临县道情剧团也未能幸免。在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临县道情剧团坚持挖掘、整理和发展道情艺术,1997年自编自演了现代道情剧《圪杈湾》,荣获吕梁地区现代戏调演一等奖。2002年,自编自演的现代道情剧《保姆》荣获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一等奖和省委宣传部的“五个一工程奖”。近年来小剧种演出市场萎缩,剧团竞争激烈,生存十分艰难。为适应市场需要,临县道情剧团大胆改革,提出了以道情为主业,兼营晋剧、民间舞蹈、小品等艺术门类的新思路。1998年临县道情剧团正式扩充为“吕梁地区民间艺术团”,全团分为戏曲团和舞蹈团,目前有演职人员170余人。临县道情剧团在改团后短短几年成绩突出,平均每年演出300余场,为当前戏曲剧团求生存、谋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2002年现代戏《保姆》的成功,让我们找到一丝安慰。希望临县道情剧团能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全力培养青年演员,挖掘精品剧目,同时希望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让这个古老的剧种随着时代的步伐焕发出生机活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临县道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参考资料 http://club.ucctv.com/?11403/viewspace-17999 http://www.tydao.com/2008/feiwu/71230linxian.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