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月提纲》 |
释义 | § 简介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指出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规定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政治方面,由国会制共和国进到苏维埃共和国,指明苏维埃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最适当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 背景 列宁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因发表在四月,故又称《四月提纲》April Theses)的报告。于4月20日刊载在《真理报》上。[1] § 提纲 1)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是想无产阶级和贫苦人民的专政; 2)提出了新建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 3)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性战争,要停止战争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提出“不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5)规定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实现银行国有化。有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 主要内容 ① 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 ② 提出了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 ③ 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④ 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列宁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预计到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同时,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 ⑤ 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四月提纲制定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策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