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习惯 |
释义 | § 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习惯 拼音:xí guàn 基本解释 习惯 xí guàn [habit;custom;practice] 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 详细解释 1. 亦作“ 习贯 ”。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汉 应劭 《<风俗通>序》:“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郁达夫 《沉沦》一:“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 2. 习俗,风尚。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 杨朔 《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3. 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生便遣 三娘 操作。 三娘 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 巴金 《灭亡》第八章:“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1] § 定义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不难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具体说,习惯这一概念包含很多内涵:一方面: 一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 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三是指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 四是指从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 五是指一条“心灵路径”。我们的行动已经在这条路上旅行多时,每经过它一次,就会使这条路更深一点。 另一方面: 六是指一位残酷的暴君,统治并强迫人们遵从它的意愿、 欲望、爱好,抵制新的思想和事务,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跟习惯和偏见做斗争中展开的。 § 特征 1、简单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 习惯并不深奥,常常很简单。比如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等等,其实都是做起来一点都不难的事情,难是难在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2、自然 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这是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做一件事情还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习惯并未真正养成。比如每天晨练30分钟,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孩子要是想都没想,自动地去锻炼,一天不锻炼就感到别扭,觉得浑身不舒服,这就叫养成习惯了。 3、后天性 习惯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习惯是很自然、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而养成同一种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4、可变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也能发生改变。当然,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惯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 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懒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 分类 人们通常把习惯分成好习惯和坏习惯两大类,这种分法虽然简便,却很笼统。《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对习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归纳出来主要有: 1. 按习惯的价值分,良好(积极的)习惯和不良(消极的)习惯。 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如节约能源、坚持体育锻炼等。反之则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如不讲究卫生、酗酒、吸烟等。 2. 按习惯的层面分,社会性习惯和个(个体)性习惯。 社会性习惯多是强调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 个体习惯则是社会个体所独有的习惯。如有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人习惯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习惯晚上锻炼等。 3. 按习惯的水平分,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 动作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等。智慧性习惯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凡事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4. 按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分,一般性习惯和特殊性习惯。 一般性习惯与人的一般能力要求相一致,如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特殊性习惯与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适应,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等。 5. 按不同的活动领域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 这是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来分的,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学习习惯中可分出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等等。 6. 按出现的时间分,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 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传统性习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比如乘电梯靠右边站立的习惯,等等。 [2] 人生有许多习惯,比如: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思维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健身习惯等等,很难有人统计准确习惯的分类。 一、做人的习惯 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 第1种习惯 诚信 第2种习惯 礼貌 第3种习惯 爱心 第4种习惯 乐观 第5种习惯 理财 第6种习惯 自信 第7种习惯 坚强 第8种习惯 谦虚 第9种习惯 宽容 第10种习惯 责任心 二、做事的习惯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 ——培根 第11种习惯 做事有计划 第12种习惯 热爱劳动 第13种习惯 珍惜时间 第14种习惯 自主选择 第15种习惯 自我反省 第16种习惯 自我管理 第17种习惯 抵抗挫折 三、学习的习惯 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正说明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学上,耐心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即耐力。它与意志品质的其他方面,如主动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 第18种习惯 耐心 第19种习惯 专注 第20种习惯 观察 第21种习惯 记忆 第22种习惯 思考 第23种习惯 想像 第24种习惯 创造 第25种习惯 勤奋 第26种习惯 预习 第27种习惯 复习 第28种习惯 阅读 第29种习惯 质疑 第30种习惯 自我激励 四、交往的习惯 与人交流包括关心、聆听、合作、分享等。它要求孩子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这对于人际之间、群体之间都是适用的。 第31种习惯 与他人交往 第32种习惯 倾听他人 第33种习惯 与他人分享 第34种习惯 与他人合作 第35种习惯 幽默 第36种习惯 感恩他人 § 意义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凯恩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威廉•詹姆士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倾向,一种稳固的思维和行为定势。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自动化的程序,进入到人的潜意识里,使人难以察觉,却处处受其影响。习惯成自然。当一种习惯渐渐稳固,成为人的个性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自动地发挥作用,在不知不觉间控制着人的思想,指挥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是被打上道德的烙印,所以人的习惯自然也就具备了高下和优劣之分:它们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它们不是有助于人,就是有损于人。 人类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这种思想和行为定势——习惯。正是习惯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使我们在做每一件日常事务时,不必事事学习、探究、尝试,而是以一种完全自动化的方式从容应对。也正是这种从容应对,才把我们从繁冗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使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一些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让我们更有效率地工作和生活。 人是被习惯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的个性,实际上就是自身习惯的总和。最初是人们塑造了自己的习惯,然后习惯就像获得了独立的生命一样,反客为主,反过来又塑造了人本身。所以,作为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尤其是那些良好的习惯,能够为人生注入强劲的动力,使生命更精彩。 好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塑造力。习惯就像汩汩涌动的流水,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一个人的性格,进而决定着他的命运。好习惯,近乎于美德。而“德不孤,必有邻”。一个好的习惯能够衍生出更多的好习惯,从而使人性变得更加美好。一个人习惯了诚实,就会待人以诚恳,待人以宽容,待人以豁达大度,就会获得同样的诚挚和宽容,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好的习惯,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滴水能够穿石,积土能够成山,跬步能致千里,这都是依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而积累乃是一种习惯的力量,能够推动一个人完成先前所不曾预料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仍然是习惯使然。习惯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就像钉子能够把坚硬的木料穿透。生命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力量,从而推动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好的习惯,蕴蓄着一股强大的能量。春天的灿烂只在一瞬间,但是却需历经漫长的严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习惯的力量潜滋暗长,最终以排山倒海般的方式显现出来,没有任何偶然的成功能与之匹敌。这漫长的蓄积,这十年的历练,这种在长期的寂寞中坚韧和执守的力量,就是习惯的力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生命的绽放。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超越自己,同时也能够超越前人,最终成就大业。 学习是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而奉献也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的时候,就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会在赞誉之中隐身而退,就会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就会谆谆善诱,诲人不倦。 当然,习惯既然有高下优劣之分,我们就应该对其一分为二地看。习惯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它不能成就你,就会毁灭你。当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习惯的时候,就像在生命中形成一个可怕的黑洞,轻则无谓地消耗掉自己的时间和金钱,重则会吞噬青春和生命,甚至会危及家人或他人的幸福安宁。 § 养成 故事 有一位禅师,带领一帮弟子来到一片草地上。他问弟子们,怎么可以除掉草地上的杂草。弟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拔、铲、挖等等。但禅师说,这都不是最佳办法。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只又生”。 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呢?禅师说: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到了第二年,弟子再回来发现,这片草地长出了成片的粮食,再也看不见原来的杂草。弟子们才明白最好的办法原来是在草地上种粮食。 道理 这是禅师的智慧——用粮食根除杂草。我们在培养习惯时,是否可从禅师那里领悟借鉴呢!好习惯多了,坏习惯自然就少了。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方法 养成习惯有一些方法: 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 “每天早起”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早起是什么定义,八点还是九点?明确你的目标,将它换成“每天7点起床”或者“每天早起10分钟”效果一定更好。 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列出你“不良习惯一览表”。接着再用二十分钟,列出“好习惯一览表”。然后认真分析一下,哪些要改?打算如何改?哪些要培养?打算如何培养? 注意:这是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如果你的看法越坚定、清楚,你的习惯培养或改正就有越大的力量。 2.潜意识输入法 你将自己想养成的习惯,输入自己的头脑,潜意识会提醒你去做。 3.视觉法 将要培养的习惯化成图案记于心中。贴墙、写于笔记本首页、放于垫玻璃的桌面等,就是为了增强视觉方法。 4.行动法 用行动、重复地行动。和自己说“我做得到”“我要去做!” 如果你能连续行动21天,你就会发现习惯已经基本培养起来了。 5、叫人帮助法 请人监督或向亲友许诺,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6、做每周回顾。回顾自己在过去一周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你的收获,给点小小奖励。做得好,就继续坚持,集中于目标。 7、坚持一个月。30天已经足够让你培养一个永久不变的好习惯了。时间太短则不能根植到你的大脑内,形成长久的习惯。若坚持时间很长但仍然失败往往是由于失败的策略,因为这时候时间的长短并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小错误要好于大错误。如果你有几天空缺了习惯培养,千万不要放弃。赶快改正就可以了,犯小错误比犯个大错误好多了。不需要自责,如果你偷睡了一会儿,那就当作是前几天努力坚持习惯的小小奖励吧。[3] §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例: 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阳阳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他们对阳阳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当阳阳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自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学到良好的自理习惯!这时候,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 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 叶圣陶是这样解释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道:“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下表是一些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年龄 2岁 3岁 3岁半 4岁 4岁半 5岁 5岁半 6岁 习惯 计数能力 规则意识 观察力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生活观念 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 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是道德驱使,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 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 对于父母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