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子的帮助 |
释义 | 图书信息老子的帮助作 者: 刘小辉 编著 出 版 社: 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200000 I S B N : 9787807234739 定价:¥29.80 内容简介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不仅教人表现柔弱、愚鲁,更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滤、自然。他提出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无为而治”,”不争之德”,“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等主张,以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切实地诠释了人生与社会的微妙关系,授以我们从容镇定、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的哲学思辨头脑,诚然是帮助人们打开心境、快乐生活的宝贵良方。 目录第一章 人生法则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 积少成多,重视积累 于无形处发掘“有形物” 柔能克刚 紧守诚信的美德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 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无为而治是一种大的智慧 成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 做人不要太执著 以柔曲之姿进取 讲究分寸,适可而止 质朴无华方成大器 关键时刻不要走错路 有时候规矩太多并不是件好事 以德报怨是最大的宽容 施予者有福 不要轻视小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家国天下道理相通 第二章 内省自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贵切合实际,忌好高骛远 睁眼看世界,闭眼识自己 多一分沉静,少一分浮躁 害人之心不可有 得失常挂心,宠辱皆心惊 忠言多朴实,美言常害人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低调做人,谦恭柔和 不可居功自傲 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 就事论事,挣脱思想枷锁 要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 事物之间皆有联系 做人不能太放纵自己的欲望 以退为进,以弱胜强 知易行难与知行合 闻道而笑 承诺不可轻出口 千万别拿自已当“腕儿” 差别就在细微之处 做事不妨绕个弯 第三章 涉世为人 目光高远,助人亦助己 摆正心中的天平:平等待人 给自己的内心留出一分空间 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 施恩不图回报 能屈能伸者顶天立地 关于倾听必然能完美自我 沉着冷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未雨绸缪,运筹帷幄 虚实并进,胜人一筹 功成身退,方为智者 风雨敢搏击,志当存高远 善于处下才能丰盈 不自夸,而入敬之 做事要留余地 良言可以温暖寒冬 第四章 修身养生 快乐并不难寻觅 内敛方能成名士 静水修身,波澜不惊 不要将思维编织在现存的框架里 挣脱名利的羁绊 贪欲是许多祸事的根由 保持心灵的宁静 以仁心换真心 刻意求私,必不得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韬光养晦,以暗观明 得意不可忘形 “不争”是个好心态 出言谨慎,做个智者 名利乃身外事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知足才会逍遥 少一点私心杂念就会活得更好 人生何必太贪心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作者:王蒙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页码:38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050102 ·条形码:9787508050102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定价: 39.80 元 内容简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这是当年黄秋耘对我说过的话。从首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十年的沧桑。而接受编辑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做这件事,也经过了五年的考虑斟酌。我决定将《老子的帮助》一书献给读者。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l生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人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作者简介王蒙,生于1934年,前国家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6岁入党,19岁发表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一再再版,经久不衰。 22岁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并因本书而被错划为右派。 《我的人生哲学》、《青狐》轰动一时,深得好评,《我的人生哲学》销量达30万册。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媒体推荐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王 蒙 王蒙对老子的解读,可谓形上形下,挥洒淋漓;上天入地, 洞烛幽微;深入浅出,能近取譬;鸢飞鱼跃,触处生春…… ——赵士林 有关评论刘先银的评论: 王蒙老子的帮助 是一本入世之书,值得世人学习、研究和思考。王蒙老子的帮助,是从有为法理解老子的“无为法”,结果相当于“盲人摸象”。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摸”,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也表达了“摸”的意思。 这个“摸”就是“盲人摸象”的“摸”。“摸”到了还能发点见解知足也! 有句老土话: ……摸到衣裳边,快活大半天…… 想起来很逗乐…… 也是“摸”的一种! 都是主观的臆断。 …… 「科学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我们称作「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叫作科学。所以科学里面许多的定律,被另外一代,或者另外一批,新的一代的科学家,新的发现淘汰掉的时候,原来被认为是「金科玉律」绝对没有错的科学,一个一个淘汰掉。所以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不过是对被造界的物质范围里面暂时一些,可靠的,但不是绝对的知识。最新发现的,被认识是很合理的知识,到有更新的理论一产生出来的时候,把这些理论推翻掉的时候,你所谓「原有的知识」不过是当时最好的知识而已,不是永恒的真理,所以科学不等于真理。 编辑推荐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王蒙 王蒙对老子的解读,可谓形上形下,挥洒淋漓;上天入地,洞烛幽微;深入浅出,能近取譬;鸢飞鱼跃,触处生春…… ——赵士林 目录一·老子的帮助 二·意译与证词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第三章 虚心实腹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玄牝 第七章 无私成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如婴儿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第三十九童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第四十二章 一生二、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下小国 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善下能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 是以不厌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难治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第七十九章 天道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三·老子的精彩 至上论——中国式的终极追寻:概念崇拜与本 质主义 道是怎么来的 无为论 价值论 老子的数学观念 美的哲学——论《道德经》的审美意义 逆向思维的方法论 论老子之老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无为 有无之间 …… 序言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我觉得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这是当年黄秋耘对我说过的话。从首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十年的沧桑。而接受编辑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做这件事,也经过了五年的考虑斟酌。我决定将《老子的帮助》一书献给读者。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l生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人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文摘你的灵魂,你的精神,能不能永远与大道在一起,而不分离、不撒手呢?你集中自己的注意,使自身温柔和善,能不能像一个婴儿那样呢?你经常洗涤你的头脑与心胸,能不能做到干干净净、无瑕无疵呢?你又爱家国(国君)又要治理好百姓,你做得到不矫揉造作、不苛刻烦琐、不主观武断、不强迫命令,而是无为而治,听其自然吗?你的各种器官运转开阖,你的所思所感起起伏伏,你能不能做得到平静沉着从容呢?你既然那样明白事理、信息通达,能不能少用或不用什么智谋,而自自然然地做事为政做人呢? (“生而不有……是谓玄德”句,与第五十一章结语重复,依陈鼓应转依马叙伦说,将之移至第五十一章再论。) 第十章全部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这里带有一种不确定性与呼吁性、祈使性。这是一种理念,这是一个高标准,这是一个请求。这是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说法:“我有一个梦。”能做得到吗?能不能做到呢?你为什么不这样努力呢?何不更符合大道一点,更大气和雍容一点呢? 抱着唯一的大道,不离不弃这样的大道,坚守这样的大道,忍受得住各种眼皮子底下的利益的诱惑与宵小的骚扰,经受得了历史与人生的种种试炼,这是第一位的要求与忠告。这就是说,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这就是静气、定力、涵养、明辨,这是修身做人的大功夫。 致柔与守雌为雌,含义接近。这与西方世界对于绅士的理解也是一致的。绅士gentleman,意译是文雅的(男)人,硬译则是轻柔的人。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接触一些欧洲的绅士的时候,他们给我的最深最强烈的印象,是他们细声细气,有时候像是低声下气,与中国人的大丈夫的豪气不同,与许多美国中西部的农家子弟也不同。你查《牛津英汉词典》,它对gentle一词的解释是和善的、友善的、温柔的与轻轻的。这与老子的要求一致,然而英语中的gentle的含义在于文明礼貌举止,老子的出发点则深广得多,那是在于大道,在于哲学,在于做人和行政以及做一切事。 如婴儿的含义还有待进一步考量。人这么老大了,一大把年纪了,还细细柔柔地像是个婴儿,婴儿纯洁,婴儿无心,婴儿是弱者弱势,婴儿是毫无侵略性扩张性的,婴儿不争不计较不吹嘘不炒作不经营不假大空与假冒伪劣。原来老子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人的学习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原生的优秀与自然而然的符合大道的东西。这倒像是我在半个多世纪前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表述了,一个人“经验要丰富,心地要单纯”。 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万物的总体实体和本体,“道”。从而做到“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老子贬低感性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宇宙现象和人世经验的流动不居中,意识到感性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观性。黑格尔指出:“对那些断言感官对象的实在具有真理性和确定性的人,他们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级学派的智慧……因为对于那些了解了这种神秘的人不仅仅达到了对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怀疑而且甚至于对它们的存在感到绝望,他们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见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41页) 老子正是从对感性事物的这种否定中走向对感性知识的怀疑和否定。他要求越过感性现象而直接深入到对宇宙实体——道的认识。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认识才可以推导出对各种特殊事物的先验性的认识。所以老子这种反感觉论的认识论,实质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尚处在萌芽形态的理性主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