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颧草 |
释义 | 来源和性状为牻牛儿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或老颧草Geranium wilfordiiMaxim.的地上部分。别名:隔山香、雀食地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采收。晒干。切段生用。 本品源于《滇南本草》。 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木质,肥壮,外皮紫黑色,内皮肉红色,顶端具膜质鳞片。茎直立,高15~50cm,单生或丛生,常于基部3~10cm处假二叉分枝,被向下的白色硬毛和白色透明的腺毛。叶对生;叶片圆形或五角状肾形,长1.5~2.5cm ,宽3~5cm,掌状5(~3)深裂至叶片的3/4~4/5,裂片菱状楔形或扇状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下全缘,中部以上3裂,小裂片常倒卵状楔形,顶端具2~3齿,两面具硬伏毛和细柔毛;叶柄向上渐变短,被硬毛和腺毛;托叶小。花序腋生,总花梗长4~12cm,具2花;花梗长1~3cm,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白色硬毛和腺毛;萼片5,卵状长圆形,长约8mm,宽2~3mm,具3脉和腺毛;花瓣淡紫红色,倒卵状楔形,长1.1~1.8cm,宽4~6mm,基部具缘毛;雄蕊10,都具花药,短于萼片;雌蕊下部被白色硬毛,疏生腺毛,柱头5裂。蒴果长约3mm,被白毛和腺毛,成熟后心皮由基部向上反卷,将种子弹出后悬挂于中轴上,果梗在果期直立。花期6~8月,果期6~9月。生于海拔2500~3000m的山坡、草坪及荒地。 药用功效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肝、大肠经 成份:全草含鞣质(tannin)和黄酮(flavonoids)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祛风湿,舒筋活络,涩肠止痢 用法用量:9~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用干品碾粉,水调敷患处。 适用:用于肠炎,痢疾,慢性胃炎,鼻衄,便血,月经过多,水煎或泡酒。外用于跌打损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