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君庙
释义

老君庙景区位于乡宁县枣岭乡史家沟村西,东依吕梁,西濒黄河,总面积23000余平方米,老君庙、太清苑为主景点,总建筑面积3534平方米。全国有新疆老君庙;四川新津老君庙;甘肃玉门老君庙等

1、山西老君庙

简介

乡宁县枣岭乡史家沟村西曾有天顺成煤窑,后更名为老君庙煤矿。矿旁曾建有老君庙,不知创自何代,清道光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皆有庙会,且有道士主持,当地乡民特别是煤矿主,信奉道教,每年都到这里祭拜太上老君,祈求保佑煤矿安全,事业兴旺,家人康福。后因沧桑巨变,煤矿移口,原庙壮观及庙会盛况不复存在。今旧矿遗址尚存两孔石庙遗迹,矿口立有老君神龛,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天顺成窑众窑户所铸“老君神前鸣钟”犹存,上刻“天顺成窑众窑户叩献到老君窑神火神山神土地神前鸣钟”,重二百余斤。

二00五年春,史家沟村委,投资680余万元,恢复开发老君庙景区,历时三年,旁黄河东岸填沟造地30余亩,依原制重建老君庙暨太清苑,一则弘扬传统文化,二则发展旅游事业,为当地培植以新的经济增长点。

老君庙景区绿化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绿树掩映,云雾缭绕,山水氤氲,神气秀丽。

绿坡、广场、石阶

老君庙暨太清苑拔地而起,坐落在海拔500米高的人造山岭之上。山岭西濒黄河,三面环坡,坡地广栽青松翠柏,形成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五彩缤纷的老君庙暨太清苑,在这片巨大的绿叶扶持之下,更加鲜艳夺目。与绿色山坡相连的,是宽阔的老君庙广场。广场东临龙乡公路,北依老君庙,面积3000余平方米。广场北边筑建24级石阶,直通老君庙。石阶由青石雕琢而成,两边竖立石雕栏杆。石阶分两大阶梯,第一阶十三级,第二阶九级,寓意一年十三个月(加闰月),九霄十三层天,九五之尊,飞龙在天。以石阶为轴线,老君庙系列建筑有序地排列在两边,显现出道家建筑“中轴对称、两翼均衡”的特点。

月台、石狮

扶栏杆,步石阶,登上月台。月台宽广平直,东面、南面围以青石栏杆,北连老君庙山门,西接太清苑。站在月台之上,遥望南天,豁然开朗。

山门外,两对石狮雄踞石阶两旁和山门东西。东边是雄狮,右蹄下踏着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混元一体和元上的神权;西边为雄狮,左蹄下踏一只小狮,俗称“太狮少狮”,象征道门昌盛,隐寓事(狮)事(狮)如意。

老君庙

老君庙为道教建筑,正殿为老君殿,东配殿为帝君殿,西配殿为娘娘殿,南边有灵官殿,四大殿辉煌典雅,各具特色。正殿为歇山式大殿,最为宏伟,显示出道家尊卑有别的规范和封建等级观念。

老君殿五楹,主祀太上老君,依原制配祀窑神、火神、山神、土地神。帝君殿三楹,祀东华帝君、关圣帝君、文昌帝君。娘娘殿三楹,祀王母娘娘、观音娘娘、碧霞娘娘。灵官殿位于山门东,祀山门护法神王灵官。各殿均为仿古建筑,琉璃铜瓦,色彩绚丽,翘檐斗口,别具一格。殿内装饰富丽堂皇,各尊神像仪态端庄。铁旗杆耸立于老君庙前,影壁、钟楼、鼓楼屹立于山门两侧。建筑排列有序,庙宇精巧壮观,道教文化底蕴厚重,象征和谐平安康福。

山门、影壁

道教庙宇的大门叫“山门”,因庙宇多建于深山老林之中,故而称之为“山门”。大型宫观的山门多为三个门,喻示“三界”,道家认为,只有进了“山门”,跳出“三界”,才称得上真正的修道之士,因此,山门也叫“三门”。

老君庙山门为悬山式仿古建筑,东西三楹,精巧大气。两旁建有大型砖雕影壁。东影壁内容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紫气东来”图,影壁对联曰:“紫气东来辉鄂邑;祥光北拱富煤田”。西影壁内容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礼制的“孔圣问道”图,影壁对联曰:“圣仙切琢安邦德;儒道圆融济世经”。砖雕画刻古朴,线条流畅,凝结着民间艺术家的匠心与智慧。

钟楼、鼓楼

道教宫观大都建有钟楼,宫观内早晚开静止静时要敲钟击鼓。老君庙钟楼屹立于山门东侧,上边悬挂的铁钟重2000斤,是义士贺方广为太上老君敬献的神前鸣钟。鼓楼屹立于山门西侧,鼓面画有太极阴阳八卦图。

道家认为,晨钟暮鼓,可壮宫观威仪,因此晨昏不可缺少。道教宫观敲钟击鼓,均为八十一下,以应太上老君八十一化,《道德经》八十一章。敲钟时要念钟文:“闻钟声,拜老君,离地狱,出火坑,愿成道,度众生。”今人拜谒老君神灵,争相敲钟击鼓,或祈求神灵保佑,或谢恩还愿,或陶冶情操,怡神养性,皆悠然自得。

铁旗杆、功德碑

老君殿月台前,东西两侧耸立两根高入云汉的铁旗杆,给道庙增添了威仪与壮观。铁旗杆高33米,寓意三十三天,象征道门神圣至高无上,且有避雷作用,堪为老君庙的保护杆。

老君殿前有两通巨碑,一通是“重修老君庙碑志”,一通是“贺方广功德铭”,帝君殿、娘娘殿、灵官殿前,还有四十三通功德碑,零次栉比,形成一道庄严肃穆的人文景观。社会各界和志士仁人为老君庙景区兴隆昌盛踊跃捐资,功德无量,百世流芳。

太清苑

太清苑为老君庙景区主景点,东依老君庙,西濒黄河,道家尊称太上老君为“太清道德天君”,是苑以此命名。

太清苑山环水抱,精致秀丽。曲径镶奇花异草,林带嵌翠柏青松。单檐六角亭、重檐六角亭与单檐四角亭相媲美,五彩长廊寓二龙戏珠于仙苑。画栋雕梁与绿树红花竞灿,太清圣境与老君神庙共辉。阆苑胜境,供游人和香客领略黄河风情,饱览吕梁壮观,品味道教文化,感悟人生哲理,在休闲、娱乐、观光、祭祀中,陶冶情操,启智益寿。

2、新疆老君庙

简介

老君庙是AAAA级景区,是乌鲁木齐从古到今以来最有灵气、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庙的建址是在丘处机飞天升仙之前最后一处闭关的遗址之上修建而成,在文革时期多处被毁,在新疆自治区政府大力提倡下104兵团本着保护文化遗址的原则耗资3000多万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建,至今现存三重大殿,四个偏殿(分别是灵官殿、玉皇殿、老君殿;文昌殿、慈航殿、财神殿、药王殿)。

传说

关于老君庙还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的两条龙因触犯和天条,打入凡间,流落到此兴风作浪,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太上老君知道此事后,到此把两条龙降服在妖魔山下,到现在只要是妖魔山上出现乌云,乌市必然会下大雨,有这样一句话:“云照妖魔山,地下水飘船”,百姓们为了感谢太上老君,在此修建了老君庙,希望太上老君保护这一片土地的风调雨顺以及百姓们的平安。

史料记载

但是据史料记载:老君庙是纪晓岚流放北疆时所修建,纪晓岚途经此地的时候,梦见太上老君为他托梦,帮他化解人生当中的坎坷,并赠送他一个平安锦囊,锦囊当中有这样的签文:“从军万里鬓欲斑,归复从来上篷山。”这两句话也正是纪晓岚后半生的真实写照,所以从古至今,老君庙都保留着求取锦囊这一习俗,当地百姓家的孩子在满百日时都会来老君庙为孩子求取一个锦囊,让他一生当中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3、四川新津老君庙

简介

老君庙位于四川省新津县城南老君山上,距成都约 39 公里 ,是张道陵所建“二十四治”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治,被誉为“三祖”圣地。

四川新津老君庙-一 悠久的历史

老君山主峰海拔 617 米 ,属邛崃山脉的长秋山麓北端,并分脉蜿延环抱,雄伟矗立于岷江水系之间,山势挺拔峻秀。老君山前有卧牛山、后有轩黄台、左有送子山、右有插旗山(按山门朝西来说)。五山合而为一,形如巍巍巨人,吮玉露,吸琼浆,擎天挚地,真可谓“万壑群山环居拱卫 , 六通四辟大化周流”。

相传轩辕黄帝在老君山后轩黄台修炼功成,于鼎湖白日乘龙飞升。后人遂在此山修庙设坛祭祀黄帝,此山故又称“天社山”。又传老子于蜀之青羊肆(今青羊宫)度尹喜后隐归天社山,所骑青牛化为青山,即老君山前卧牛山。《道藏辑要》中《老子历世演化图》第 69 化说:“唐开元十七年( 730 年)四月,太上老君在此山演化。”故后世又称此山为“老君山”。现老君洞内有楹联曰:“牛驭出函关,百二河山无隐处;蚕丛来蜀道,五千文字有传人。”

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大邑鹤鸣山悟道后创立五斗米道(天师道),即今正一道。汉安二年( 143 年),张道陵在老君山创建二十四治中中品八治第四治。传说黄帝 常食老 君山盛产的一种仙草,有助修炼,称其为神草、芝草, 后老 君夜观天象,又将其名为稠粳草。张道陵便以此草为治命名,称为“稠粳治”,故老君山又称“稠粳山”。相传张道陵在老君山建稠粳治之前,曾在此修九真之法,在插旗山布道降魔,插旗悬幡,为百姓祈福。

历代对稠粳山、稠粳治多有记载。《正一治品》记载:“稠粳治,上应危宿,治去汶山江水九里,山高去平地一千七百丈。昔轩辕黄帝学道之处也。其治左右皆连山冈相续,其山西北有味江水,山亦有芝草、神药,在键为郡界。”晚唐杜光庭于天复辛酉岁( 901 年)在成都玉局观撰成《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其中《灵化二十四》说:“稠粳化(治),在蜀州新津县南十里,黄帝炼丹于此山,上有天池、石碑、丹灶、插旗石、轩黄台、拜牛台……存焉。”明代曹学所著《蜀小名胜记》卷七“成都府·新津县”条下引《胜览》说:“稠粳山,在新津县南八里。有草名稠粳,服之长生不死。上有插旗石、轩黄台、拜牛台、丹灶、古碑、宫阙、天池,轩辕黄帝于此得道成仙。中第四稠粳治也,上应危宿。”

四川新津老君庙-二 建筑结构

道教徒将黄帝、老子、张道陵称为“始祖”、“道祖”、“教祖”,故老君庙有“三祖圣地”美称。现代著名历史学 家顾颉刚 先生在《新津游记》中说到汉唐以来天社山有“一座极有 历史的老 君庙”。

据载老君庙在唐、宋、元、明时期殿宇甚广,明末毁于兵燹。有清一代,邑候杨公仪、学者刘止唐等多次重修。民国十二年又遭火毁,经双流县刘仲韬募化重修后,殿宇有五殿、二楼、一亭,建造得非常崔嵬庄严(据 顾颉刚 先生记载),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

1986 年,新津县人民政府将老君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建设形成了今日的规模。殿宇均坐东向西,在营建上局部与主轴紧密结合,依山取式,布局严谨,主要有灵祖楼、混元殿、慈航殿、老君洞、八卦亭、三清殿、三元殿、斗姥楼等。

从山下停车场沿中轴线石梯向上,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楼,为歇山式建筑,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红脸虬须朱发,三目怒视,金甲红袍,绿靴风带,左手掐灵官诀,右手执金鞭,足踏风火轮和祥云。王灵官登真后由玉皇大帝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成为道教的护法主将。老百姓赞之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旁塑四大天王,殿后供奉财神赵公明元帅。灵祖楼后有 64 级石梯,象征六十四卦,登完即达第二重大殿混元殿。

混元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殿中供奉手持混元乾坤圈的混元祖师,左右供奉太 阳帝 君、太阴皇君(日、月神)。混元祖师即太上老君,宋真宗尊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所以被称为混元祖师。混元乾坤圈与日月星君象征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静而生阴阳,阴阳而化生万物。这意味着世界的本原处于混沌状态,是混元祖师开天辟地。

混元殿左侧是老君洞和慈航殿。老君洞长丈余,宽八尺,传为太上老君炼丹处。“似洞非洞,石室为洞;有门无门,道德之门”,这一名联暗示了老子骑青牛隐居炼丹修道 于老 君山的神秘和玄机。慈航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殿内供奉慈航真人。明代以后,观世音菩萨被道教奉为十二金仙之一,称为“慈航真人”,是救济苦难、拯危解厄的女神。

混元殿后有陡峭的 36 级石梯,各梯有尺余,举足高于手,名曰上天梯。 36 级石梯象征三十六天,是修仙由低向高的阶梯,登上三十六天,寓意是到达了道教中飞升成仙的最高境界。三十六梯之上是老君山之颠的老君庙主殿三清殿。殿前有八卦亭,建于 1926 年,象征道教教理“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交配成万化”,亭内供奉老君骑青牛的塑像,亭后即是三清殿。

三清殿建于 1931 年,为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八开间。殿内供奉每尊高约 4 米 的三清尊神。端坐于大殿中央莲台上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他头罩神光,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时的“无极”状态,即宇宙形成的第一大世纪。居住在清微天玉清境中,故称玉清。在其左边的是上清灵宝天尊,又称灵宝君。他手持太极图,象征混沌始辨、清浊剖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即宇宙形成的第二大世纪。居住在禹余天上清境,故称上清。右边的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又称作神宝君。手摇太极神扇,俯视着世间的万事万物,象征宇宙形成的第三大世纪。居住在大赤天太清境中,故称太清。《九天生神章经》说:“三号虽殊,本同一也。”三清都是“道”的人格化与别名。两厢塑有十二金仙。

三清殿左侧是来鹤轩。传说一个皓月当空之夜, 7 位仙人驾白鹤翩翩飞到老君山,栖息在参天古柏枝头,祥云波涌。三清殿后七真殿供奉丘长春、马丹阳、孙不二等 7 位真人,他们神情飘逸,潇洒自如地乘坐于 7 只姿态不同的丹顶白羽的仙鹤上,正是这个传说的体现。

七真殿对面是三元殿,供奉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君、中元二品地官赦罪青灵帝君、下元三品水官解厄 谷帝 君,分别隶属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天官赐福,每逢 正月十五日 ,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地官赦罪,每逢 七月十五日 ,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水官解厄每逢 十月十五日 ,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张道陵创立天师道时,就已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道教以 正月十五日 、 七月十五日 和 十月十五日 为天、地、水三官神诞之日。老君庙继承了天师道传统,在此期间都建金、黄道场,以祈福消灾。三元殿上是斗姥楼,为歇山式建筑,供奉先天大梵斗姥。斗姥,又称“斗姆”,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

老君庙四周现有明、清古柏二百余株,枝叶参天,苍劲巍峨,终年翠绿。遥望如书屏莹立,日出时隐现于云烟缭绕之间,晴天云雾翻涌,雨天黛色空朦,故有“稠粳出云”之美称。每到老君庙小憩,就能体会到“分明指出神仙窟,颇觉心如太古时”的真实意境。

四川新津老君庙-三 传统的宗教活动

老君庙斋醮科仪在川西道观中是比较有名的,遵循古法举行,是传统的宗教活动。

斋醮,俗称法会,指供斋醮神,设坛祭祷神灵,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斋醮的目的是使人与神灵沟通,祈祷神灵保佑,赐福消灾度厄。斋醮分“醮事”与“斋事”。“醮事”,称阳法事,俗称“祈福法事”,为善信所祷,如消灾、解厄、安宅、报恩、还愿、财亨、事业顺等。“斋事”,称阴法事,为各姓祖先、冤亲债主及无祈孤魂普施炼度超拔,使信人七祖与众魂悉永离三途五苦,十类四生即超阴境,信人得以清吉,永沐平安之福。老君庙在最近十几年中所做的大型斋醮主要有: 1992 年 7 月建“水陆大斋”为期 12 天; 1993 年 7 月建“度人大斋”为期 12 天, 8 月响应中国道协号召,建“罗天大醮”(老君庙作为四川省南坛),历时 12 天; 2004 年 农历二月十五日 设坛庆太上圣寿万盏明灯“水陆大醮”; 4 月,作为“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分会场举办了“万人法会”。

老君庙庙会颇多,主要有 正月十五 上元会、二月十五老君会、三月清明祭祖会、 四月廿八 药王会、七月十五中元会、九月报恩九皇会、十月十五下元会。其中以 农历二月十五 老君会最为有名。相传 农历二月十五 是老君圣诞,是日老君庙举办盛大法事。前往朝山礼圣、赶庙会的信众,怀抱青香,手捏红烛,涌上老君庙。从新津县城老南河大桥至老君庙约 3 公里 路上,人流绵延不断。不仅如此,以老君山为核心,方圆十余华里,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与大自然的亲密交融,构成了川西平原一幅十万余人踏青的民俗风情画卷。

而今,老君庙是全真道十方丛林,传续龙门法脉,又承袭古稠粳治遗风,是川西道教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在中国道教史上和海内外信众中有着较大的影响。

4、甘肃玉门老君庙

简介

老君庙和老一井坐 落在玉门市区南端,最早建于清同治二年,因抗日战争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1980年,玉门石油管理局为纪念玉门油田发现和开发,重建了老君庙,并在老君庙前原玉门油田第一井的钻凿处安装了抽油机,铭刻了"老一井"的碑文。老君庙和老一井现由玉门油田分公司采油厂管理。

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田就用多产油、产好油的方式,有力的支持了抗战。全国解放后,玉门油田又为全国各大油田输送了10万干部职工和4000多台套设备,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玉门油田又建设了矿史展览馆,完善了旅游接待设施,健全了旅游接待的规章制度,并寓教于游,对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7月1日,国家旅游局已经把玉门油田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地旅游部门正在将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编排在全省的旅游线路中,玉门油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这一旅游景区。我们相信,随着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她的社会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