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步头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老步头 【作者】何绍基 【年代】清代 【体裁】七言诗 作品原文老步头[1] 何绍基 古树平坡老步头,潇川于此会湘流。 其中半是濂溪水,合我回思营道州[2]。 生世岂无乡社恋,浮踪惯作万山游。 元公自适非忘适[3],径指匡庐作故邱[4]。 作品注释[1]老步头:地名,即老埠头,在永州市零陵城北约5公里处,是个古老的渡口。“潇水自九疑百折而入于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 [2]营道:县名,辖今道县、双牌一带。 [3]元公:元结。 [4]匡庐:庐山,在江西九江市。相传周代匡氏兄弟蔑视权贵而结庐隐居于此。邱:同丘,小土山,土堆。 作品鉴赏该诗选自《东洲草堂诗钞》。诗人目睹潇湘二水在老步头汇合的场景,从奔腾不息的潇水自然联想到“半是濂溪水”,思绪回到故乡道州。进而回顾自己一生在全国各地奔波,“生世岂无乡社恋,浮踪惯作万山游”,思乡之情时刻萦回。结尾以喜爱山水、关爱人民的元结自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既明白晓畅,又含蓄深刻。 作者介绍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年号猨叟,湖南道州人。清道光进士,官编修,任国史馆总篡。做过四川学政,后来主讲书院。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著名诗人,杰出书法家。著有《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善写山水景物,讲究温柔敦厚。其书法得力于颜真卿,探源篆隶,融入行楷,遒劲峻拔,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