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书名: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作者:邰丽华 ISBN:10位[7505863797]13位[978750586379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7月1日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开本:32 定价:¥15.00元 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和现阶段关于劳动价值理论不同观点的简要梳理,得出以下结论:劳动价值论既要坚持又必须不断谋求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劳动价值论不意味着用原理的基本内容去裁剪现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实现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反而会损害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发展劳动价值论也不意味着用变化了的现实反推基本理论,而当现实的变化超越了当初的理论构想时,又彻底否定和抛弃了理论本身。只有在准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对变化的现实做出新的概括和新的结论,才能达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本书的阅读对象包括理论经济学研究人员、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等。 编辑推荐本书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通过对历史上和现阶段关于劳动价值论不同观点的简要梳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绝对不能以放弃劳动价值论为代价。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商品经济社会,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的一元论与使用价值的多元论是并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承认价值规律的指导作用,并深入研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邰丽华,女,吉林省松原市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先后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经济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以其作为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的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荣获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多次参加比较重大的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并得到《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的全文转载。其学术专著《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曾获北京社科基金的出版资助。 图书目录第一章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萌芽状态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节 斯密的价值理论 第三节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马克思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贡献 小结 第三章 奥地利学派与边际效用价值论 第一节 边际效用价值论概述 第二节 庞巴维克的主要观点评价 第三节 自然价值理论简评 小结 第四章 西方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反批判 第一节 评所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经验事实不符论 第二节 评所谓逻辑错误论 第三节 “转形”问题的由来 小结 第五章 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第一节 新古典价值理论 第二节 评边际生产力论 小结 第六章 “斯拉法革命”及其影响 第一节 评《用商品生产商品》 第二节 评所谓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 小结 第七章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争 第一节 单一决定论 第二节 共同决定论 小结 第八章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物化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简评 第二节 “社会劳动价值论”辨析 小结 第九章 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问题 第一节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创造价值说 第二节 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说 第三节 如何拓宽生产劳动的范围 小结 第十章 劳动价值理论“过时论”的现代阐释 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问题的争论 第十二章 现阶段剥削问题的再认识 尾声 劳动价值论对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不容否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