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狼烟深处 |
释义 | 《狼烟深处》军人没有和平年代,身负特殊使命的军人则一直战斗在敌我边界模糊的秘密战线上。特工并非传说中神出鬼没、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同样有血有肉,也是无数普普通通军人中的一员,同样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意志薄弱的时候,只不过他们自动放弃了后悔的权利,走上一条无愧于国家无悔于自我的不归路。他不是英雄,因为他还活着,很幸运地活着。只有那些悄无声息死去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英雄。 作 者: 九月 出 版 社: 太白文艺 出版时间: 2009-2 字 数: 300000 版 次: 1 页 数: 315 印刷时间: 2009/02/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680671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军事 题要 真正的勇者,必是不露锋芒。 一个最好的战士应有的结局就是在最后的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看到胜利的旗帜升起。 内容简介 特工是一个传说中早己被神话了的形象,然而在这里,他们绝非神通广大、无孔不入的超人,而仅仅只是无数普普通通军人中的一员,同样有血有肉,同样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意志薄弱的时候,唯一不同的,他们主动放弃了真实的身份,放弃了正常人的权利,走上一条壳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军人职责的不归路。 本书所讲述的正是这群特殊的军人,他们悄无声息地战斗在不为人所知的战线上,纵使生在和平年代,却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危险;没有枪林弹雨、杀声震天,却时刻与无处不在的敌人短兵相接,悄悄地踏上这条战线。沉默着战斗,缄默地流血,又无声地死去,只有祖国知道他们的名字。 作者简介 班祥,笔名九月,男,云南富宁人,1984年10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程序员。大学期间因不务正业,有愧于师长,现已自动退学,暂居昆明,与四名大学同窗开办软件开发工作到。自幼酷好历史、人文、军事,为弥补未能参军的遗憾,闲瑕之余故作此文。 目录 上部 初露锋芒 引子 第一章 气象中心 第二章 见习特工 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四章 度假区的枪声 第五章 亡命苍狼 第六章 男人的眼泪 第七章 澜沧江之魂 第八章 未雨绸缪 第九章 泣血落人谷 第十章 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第十一章 隶益 第十二章 谍影 第十三章 918工程 第十四章 孽债 第十五章 时氏家族 第十六章 虎口 第十七章 初现端倪 第十八章 王牌 第十九章 英雄 中部 举步维坚 第二十章 红叶 第二十一章 上路 第二十二章 K9吧 第二十三章 1024特别行动小组 第二十四章 欲擒故纵 第二十五章 做戏 第二十六章 蓝色装备 第二十七章 光盘 第二十八章 魔头复出 第二十九章 生与死的距离 第三十章 僵局 第三十一章 天花板上的吊灯 第三十二章 变故 下部 血染海疆 第三十三章 局长的决断 第三十四章 手提箱 第三十五章 罪人 第三十六章 再见肖杨 第三十七章 周成武 第三十八章 精英 尾声 文章摘选 第一章 气象中心 中亚T国境内,上海合作组织驻T国联合空军基地。 拂晓。天地间混沌不清,荒原风沙呜咽不止,当积雨云层中挤出些许微薄晨曦时。刚刚换岗走下哨塔的哨兵松开紧绷了一夜的腰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粗犷的空气中夹带着难得的湿重气息,隐隐预示短暂的雨季即将到来。倏地,地表发生了微弱却密集的颤动,哨兵骇然驻足,继而,东南方传来混乱的爆炸声,在人烟稀少的荒漠腹地,距这座机场约六公里以外有一处气象中心一一只有在这样的距离上,地表震荡波与声波的传播速度的差距才会如此明显。 哨兵向最近的警报启动器方向奔去,一边大声疾呼:“气象中心!” 夜空旋即被凄厉的警报声所惊醒,空气顿时破碎了。探照灯雪亮的光束四处穿梭。两种肤色的武装人员由各处营房涌出,虽然远处的枪声不断传来,官兵们依然有条不紊地冲向指定的空地紧急集合。一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俄制米-28武装直升机浑身一颤,吃力地甩动硕长的旋翼,在趋渐平移的引擎声中,终于鼓足了劲抬起武装到牙齿的浑然躯体,一阵沉声低吼,旋即扎进惊惶不安的天空。 半个小时后,作战指挥中心大厅在紧张而有序的沉默中忙碌着。 “报告!”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闯进来。 这一名身高一米九的俄军上尉。手上还提着一支AN94式自动步枪,头盔上的喉带刚刚解下,显然是从事发前沿回来的。 作战态势推演图前,正站着一名黄色皮肤的陆军少将,正是基地第一副司令、中方部队最高指挥官郑少均少将,他侧过身来只看了一眼,又将目光移回墙上。担任基地参谋长的一名俄空军大校从总调度台里站起来。目光凝重。 上尉立正道:“据初步侦察,遭到攻击的是气象中心,两处外围哨所被炸毁,中心塔楼受过中口径弹药轰击,疑似单兵火箭弹,暂未发现袭击者行踪。赶来支援的T国友军配合基地警备部队控制了现场,正在调查事发原因。报告完毕,伞兵连副连长科伊拉维斯夫上尉。”说罢,遂转身离去。 参谋长寻思片刻,向通信调度台下达命令:“迅速通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驻基地联络官、观察员,召集基地各团级以上单位主官,20分钟后召开紧急会议;即时启用直达T国国防部的专用热线,以备使用。”他走到郑少均身边,用中文颇为流利地建议道:“将军,我认为有必要检查一下C331通讯干线的中转主机,各成员国元首热线是从那里过的。” 郑少均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地图,捏着标杆的手动了动,操着一口纯正的俄语说道:“让机要通信处派个技术员去看看。现在情况尚不明朗,要安排武装人员随行护卫。你亲自与在莫斯科开会的图维拉夫将军通话,汇报这里的情况。” “是。”参谋长提起电话机接通机要通信处。 线路那头很快传回声音:“这里是机要通信处,请首长指示,值班员庭车常中尉。”用的是英语,不甚流畅,但吐字清晰、不急不躁。在这个多国联合基地里,英语是指定通用语言。 “派技术员带上仪器去检查C331,要带警卫。注意安全。”参谋长已改用英语。 “您是说‘七国元首热线’的交换机?难道……” “执行命令。” “是。” 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时,机要通信处值班室里只有我和一名非现役文职卫程师在。外面的气氛似乎已有所缓和,楼道里,野战靴与地板的碰撞声也不再那么频繁。 我把值班记录册交给工程师,到武器柜里取了一支95式短枪管型突击步枪,背起检测仪器包正要出门,工程师一把拉住我:“我是技术员,我去吧。” “这得有人守着,让你去我就得上军法处。”我为难地回答,安慰他道。“放心吧,虽然我是内勤人员,但老本行就是做技术。” 我掂了掂手中的短突击步枪,安抚着不安的神经,下楼到警卫营中国连里调了两名战士便驱车前往指定地点。 天穹晦涩,尘沙盘旋不止,随着后视镜里景物飞速倒退,能见度越来越差,电子表显示的地方时间是:2月26日7时2分。 吉普车循着地图驶出约两千米外,我下车取出仪器包里的传感器,向其指示的方向走去,很快便确认了12331交换机的位置。松开短突击步枪的背带,扒开沙土找到交换机的接口,摆开仪器。两名随行的战士随即散开,担负外围警戒。交换机深埋在地下,长期处于关机状态,激活它还需要几分钟时间。 我缓了一口气,握紧挎在腋下的枪,直起腰来环视四周。 几米开外的沙丘上,身材高大的二级士官正一手将带微光瞄准镜的95式突击步枪搭在腰上,另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四周的动静。警卫营的中方官兵大多来自兰州军区快速反应部队或驻新疆的武警机动师。不少人参加过处突任务,作战素质过硬,实战经验丰富。 “口令!”一声叱喝,说时迟那时快,“啪”的一声枪响,士宫扑通倒下。一直侍立于我身后的上等兵顺势扑倒我,大喊“趴下!” 阴暗而纷乱的视野里,枪焰喷射处,隐隐见到两条人影,倾泻如注的枪声纷至沓来。士宫中弹倒地后,仍不停地扣动扳机,近乎癫狂地发射子弹。上等兵滚到一边去:“我去支援班长!”便怀抱95式班用机枪,猫腰向士官的方向奔去。我清醒过来,一边扯下肩上的步话机向基地报告方位,一边跟上。 这是我第一次瞄准活生生的目标,脑海里空白一片,只知道对准枪口,死死地按压着扳机,心脏就像枪膛里的枪机一样激烈地跳动。换上第三个弹匣时,呜呜作响的风中带着一个微弱的声音传人耳中:“他们……跑了。” 我停止毫无作用的发泄式射击,眺眼望去,哪里还有袭击者的踪影?上等兵正在给受伤的士官包扎受伤的手臂,准确地说,那已经是一支勉强连在一起的断臂一一我看着它,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上等兵娴熟地用便携式单兵铲和应急绷带将士官的手臂固定起来,喘着粗气对我说:“庭参谋,怎么办?” 脑海里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C331是基地机密!袭击者是早已潜伏于此,断然不是为了打冷枪,而是侦察机密设施,伺机破坏。他们枪法精湛并处于上风却匆匆逃去,一定是发现了C331! 我伸手探到士官的腰间摸出一颗求救烟幕弹,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援军马上就到。兄弟保重。” “走!”我拉出一股浓重的烟雾,将烟幕弹放在士官的身边。向一直没有熄火的吉普车跑去。上等兵没有太多的迟疑,很快跟上来,只回身望了受伤的班长一眼,便钻进车里。 荒原广际无边。风声冷寂。离合器切换时的微微颤动经由下身传导到脑袋,令人焦躁不安。追出几百米后,才看到人影。逃敌似乎已经听到了车声,突然分开向不同的方向奔跑。 我问道:“看得见谁拿着长枪吗?” “左边那个。” “有可能是狙击手,我们先追他,你向右边那个开枪。”我点亮一直没有打开的车灯,换上四挡,盘过方向盘。上等兵搭在车门上,不紧不慢地扣出几个点射。 离前方逃敌已经越来越近了,眼看着已经不可能打中另一名逃敌,上等兵已改变了射击目标,我低下头狠命踩足油门。前方逃敌突然停下来,趴进沙里。上等兵从车内取了一枚枪榴弹,“噗”的一声,一闪而过的火光中,榴弹旋即掠向敌人。 “他姐姐的——着啦!”鼓噪的引擎声中传来上等兵兴奋的叫喊。 飞沙走石,依稀见到逃敌晃着身子站起来,丢开了枪,手中拿着什么东西。我推开车门,径直上前补射了几枪,直到那具身体像失去重心般倒下。抵近一看,他僵硬的手掌边摆着一枚未来得及按下火帽的手雷,胸口上竟露出几个鸡蛋大的血窟窿。 我吐出一堆污垢不堪的东西,两脚瘫软:“把……把人扔上车。另外一个要活的。” “行,另一个要活的。” 上等兵拎起那具血肉模糊的躯体,连同一支步枪,一齐扔进车里。我挪动身体,艰难地回到车上,趴在方向盘上吸了几口气,半晌才回过神来。 “里面只有三发弹。” 上等兵简单地查验缴获的步枪,递过来,是一支俄制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枪身上还在滴着不知为何物的黏糊状胶体。我扭过脸去,踩下离合器。 米一28攻击直升机的引擎声近了,雪亮的探照灯光偶尔刺进眼里,更多的则是在地面上四处扫荡,显然没有锁定最后一名逃敌的方位。 上等兵冲车载无线电吼道:“别照这里,在9点,我的9点方向!” 空中的探照灯旋即晃开,拉伸,搜索,终于锁定了目标:逃敌像受惊的兔子,在荒漠中左突右闪,时隐时现。 “这些人是亡命徒,活的怕是要不成了。”我指着车外地形颇高处,那里射界良好:“前方山坡离他多远?”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